◎ 2011届四川省成都市四校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业/酒/精 实/
    B.赠/望/羽 那/
    C.造/言/候/窥
    D.服/足 沙/闪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苍茫 振撼 座右铭 荒诞不经
    B.慰籍 纯粹 一窝蜂 唉声叹气
    C.渲染 部署 壁上观 铩羽而归
    D.赡养 笑靥 顶梁柱 相题并论
  • 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昆虫身怀非凡的拟态本领,把生存环境以极其精湛的写实笔法复述出来,伪装成枯叶、竹节或花朵,甚至伪造上面的破损和虫斑。
    B.近年来,部分中学、学生及家长盲目追求通过保送或加分等“捷径”升大学,违反了学校教育教学和青少年成长发展的规律。
    C.第10届中国花卉博览交易会上,来自国内外的各种名贵鲜花琳琅满目,形态各异的花卉与扑鼻而来的花香吸引了众多游客。
    D.城镇建设既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长远方向,也要考虑历史形成的客观事实,因此实际推进过程中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地去做。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周立波在他主持的节目“壹周立波秀”里批评了很多人。虽然他的言辞尖刻甚至偏激,但是谁也不能否认他说的没有道理。
    B.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成了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其消费潜力不言而喻。
    C.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表示,要查处部分地区加油站超价销售或变相涨价等价格违法。
    D.在“质量月”活动中,他们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进行了综合治理,尤其加强了对工艺流程、验收程序的监控。
◎ 2011届四川省成都市四校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的第二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儒释道互补与心态和合
      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有人从中读出一种文化战略,有人从中读出一种社会理想,都讲出了一番道理。我别出心裁,想把和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在我看来, “和合”一词中的“合”,应该是指人的多种精神诉求的集合。道理很简单,只有在具备两个以上要素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 “合”;倘若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有可能发生冲突,但未必就一定发生冲突。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入了“和”的状态。所谓“和”,应该是指多样性的统一,是指冲突的化解。显而易见,这种意义上的“和”,有别于“同”,故而孔子力主“和而不同”。要想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心态,绝非易事,仅靠一种学说,显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综合运用多种学说。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三教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帮助人们养成和合的心态。
      儒家的精神趣旨,可以概括成三个字,那就是“拿得起”;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有为”;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张”。儒家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干事,主张积极有为。道家的精神趣旨是“想得开”;用两个字来说,叫做“无为”;用一个字来说,叫做“弛”。道家的趣旨与儒家似乎相反,实际上互为补充。学会紧张,是一门学问;学会放松,同样也是一门学问。对于人来说,这两门学问都是不可缺少的。佛教的精神趣旨是“放得下”;用一个字来说,那就是“空”。用佛教的术语说,“放得下” 就是看破红尘,把精神追求的目标定位在彼岸的极乐世界。
      儒道两家是中国固有的学问,主要是讲人生哲学。儒家告诉人如何堂堂正正地度过,道家则告诉人如何轻轻松松地度过一生,至于人死后怎样,两家都不怎么在意。佛教是从印度引入的学问,主要是讲人死哲学。佛教为人设计了“终极关怀”之所,标示出超越的精神取向,告诉人如何干干净净地辞别尘世。人死哲学与人生哲学似乎相反,惟其如此,才构成互补关系:倘若悟不透死,焉能悟透生?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学问,连生死大关都能勘破,还不算是心态和合吗?儒道互补,讲出“张弛和合学”;儒释道互补,进一步诜出“生死和合学”:三教共同培育和合心态。(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关于“和合”文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把“和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认为它涉及人的多种精神诉求。
    B.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是“合”,只有“合”而不发生冲突才能进入“和”的状态。
    C.孔子力主“和而不同”,强调的是多样性的统一协调,而不是简单的同化。
    D.儒讲“拿得起”,道说“想得开”,佛言“放得下”,三者互补,成就和合心态。
    2.“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下列各项不能作为这一说法的依据的一项是(     )
    A.人的精神需求是多方面的,要把它们统一协调起来,进入 “和”的状态,不能仅靠一种学说。
    B.儒释道三家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 C.只是单一要素,根本谈不上“合”,所以中国人同时信奉儒释道三家,借以养成和合心态。
    D.儒释道三家可以说是各有各的精神趣旨,看上去有很多对立之处,但在精神实质上互为补充。
    3.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只有一种精神诉求是一种不健全的心态,所以才需要 “和合”文化,才需要儒释道三家的互补。
    B.道家强调“弛”,其精神趣旨与儒家相反,信奉这种思想的人多是想要逃避现实的束缚之人。
    C.佛教的精神趣旨是“空”,它为人设计了“终极关怀”之所,具有超越性,多数信奉佛教之人意在追求彼岸的极乐世界。
    D.儒道两家主要是讲人生哲学,佛教则主要讲人死哲学,只有综合运用三家的学问,才能勘破“生死”玄关。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平原君朱建者,楚人也。故尝为淮南王黥布相,有罪去,后复事黥布。布欲反时,问平原君,平原君非之,布不听而听梁父侯,遂反。汉已诛布,闻平原君谏不与谋,得不诛。
      平原君为人辩有口,刻廉刚直,家于长安。行不苟合,义不取容。辟阳侯行不正,得幸吕太后。时辟阳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不肯见。及平原君母死,陆生素与平原君善,过之。平原君家贫,未有以发丧,方假贷服具,陆生令平原君发丧。陆生往见辟阳侯,贺曰:“平原君母死。”避阳侯曰:“平原君母死,何乃贺我乎?”陆贾曰:“前日君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义不知君,以其母故。今其母死,君诚厚送丧,则彼为君死矣。”辟阳侯乃奉百金往税。列侯贵人以辟阳侯故,往税凡五百金。
      辟阳侯幸吕太后,人或毁辟阳侯于孝惠帝,孝惠帝大怒,下吏,欲诛之。吕太后惭,不可以言。大臣多害辟阳侯行,欲遂诛之。辟阳侯急,因使人欲见平原君。平原君辞曰:“狱急,不敢见君。”乃求见孝愚幸臣闳籍孺,说之曰:“君所以得幸帝,天下莫不闻。今辟阳侯幸太后而下吏,道路皆言君谗,欲杀之。今日辟阳侯诛,旦日太后含怒,亦诛君。何不肉袒为辟阳侯言于帝?帝听君出辟阳侯,太后大欢。两主共幸君,君贵富益倍矣。”于是闳籍孺大恐,从其计,言帝,果出辟阳侯。辟阳侯之囚,欲见平原君,平原君不见辟阳侯,辟阳侯以为倍己,大怒。及其成功出之,乃大惊。
      吕太后崩,大臣诛诸吕,辟阳侯於诸吕至深,而卒不诛。计画所以全者,皆陆生、平原君之力也。
      孝文帝时,淮南厉王杀辟阳侯,以诸吕故。文帝闻其客平原君为计策,使吏捕欲治。闻吏至门,平原君欲自杀。诸子及吏皆曰:“事未可知,何早自杀为?”平原君曰:“我死祸绝,不及而身矣。”遂自刭。孝文帝闻而惜之,曰:“吾无意杀之。”乃召其子,拜为中大夫。使匈奴,单于无礼,乃骂单于,遂死匈奴中。(选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有删改)
    1.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辟阳侯欲平原君——知:结交
    B.往凡五百金——税:赠送
    C.大臣多辟阳侯行——害:害怕
    D.急,不敢见君——狱:案件
    2.下列各组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列侯贵人辟阳侯故②资政殿学士行
    B.①使人欲见平原君②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①皆陆生、平原君力也②此天之亡我,非战罪也
    D.①召其子,拜为中大夫②今其智反不能及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年黥布欲谋反,找平原君商量有关问题,平原君却不畏权贵,不但不为黥布出谋划策,反而竭力谏止。
    B.辟阳侯因罪下狱,从孝惠帝到诸臣皆欲诛之,平原君威胁和利诱孝惠帝的宠臣为辟阳侯说情;吕氏集团覆灭后,平原君又为辟阳侯出谋划策,使之得以苟延残喘。
    C.孝文帝时,淮南厉王诛杀了辟阳侯。孝文帝听说辟阳侯的许多计谋出自平原君,便欲逮捕平原君问罪,平原君深知罪孽深重而畏罪自杀。
    D.平原君家境贫寒,母亲对他管教甚严,使平原君形成了 “行不苟合,义不取容”的品格,平原君拒交辟阳侯就与母亲有一定关系。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其母死,君诚厚送丧,则彼为君死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帝闻其客平原君为计策,使吏捕欲治。闻吏至门,平原君欲自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注)
    韩元吉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注]蛾眉亭:据《安徽通志》载,蛾眉亭在当涂县北二十里,据牛渚绝壁。前直二梁山,夹江对峙,如蛾眉然。
    (1)上阕写景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举出两种并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试问谪仙何处?”蕴含了作者内心怎样复杂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按要求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苟子《劝学》)
       《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深秋景物的特征。
    (2)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
      韩愈在《师说》中也明确提出了择师的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1届四川省成都市四校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消失的河流
    沈念
      “消失”是一个让心灵敏感的人更加敏感的词语。
      世界上每一秒钟的“嘀嗒”声里都有事物消失或诞生着。每天我们身边有多少事物悄然地消失着,就有多少记忆蒙上尘土。可能有的是一瞬间消失的,而有的是在眼皮底下一点点消失的。
      对于那些消失的事物我们只会留恋,躲在温暖的房间里空空地回忆。几个人聚在一个用记忆搭建的平台上叹息:哎,要是它(消失的事物)还在,多好!
      一声笨重的叹息只会加剧一个人心态的衰老。时光的飞逝、人事变化的剧烈、知与不可知的遭历都会像一道道皱纹刻满一棵树光滑的身体。于是,那一个树瘤,应该是王五的死的见证;另一圈疤痕是张三家被杀掉的牛撞留的伤口……数也数不清的痕与迹,隐藏着众多纷纭的故事。在我们生命的河流里像泥沙一样沉淀,被一层又一层土遮盖。
      更多的消失,连熟知的我们也无从知晓,消失就是消失,没有喇叭高声的通知,没有纸上肆意的宣传。你在某天遇上了,就勾起你的想念,在心里怪怪地存放好一段日子。比如我离开的出生地,比如一个曾经交情很深的人,以及某地的整体变化,总是悄悄地改变着,就是说不太清楚,心中的疙瘩是有的。就像家乡那条曾经清澈的河流,傍着偏僻的小镇日日夜夜地游走,穿过我14岁之前的一切生活。我也像河流一样匆匆地穿过存储着我的话语与脚印的小镇。许多小镇底下掩埋的事与物被少年时的我忽略,像忽略河流曾带来的快乐。在我写下的大部分文字中,对小镇的描述微乎其微,我和小镇都互相把对方省略了。
      我重新惦记河流,缘于去年腊月故地重游,去看望旧日的老师和同学。单一的交通扼杀了小镇的发展空间,但无法阻挠时代的发展。两三层的楼房交叉拔地而起,拥挤的农贸市场是气味的发酵罐,伸展的篷帐把街道压缩成巷子,翻新的路面与破败的路基都无法激起我低落的怀旧情绪。我的记忆在零乱的事物与嘈杂的声响里消失为负数。
      几个同学绕着小镇兜圈,想找又没找到什么。后来上了加固加高了几次的大堤,空旷与萧索一齐涌来。眼皮子下的河流,它的影子一闪而过,然后呈现出来的是河洲。在河水退去的大片河洲之上,我们像回到少年时代一样狂奔、追逐,像一片片叶子追逐风的方向。河洲上的人稀少,我们可以毫不掩饰。这是城市里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的快乐。稍远处的一片叶已落尽的杉树林,我们曾在那里逮过两只野兔,见识过好几种又忘记名字的昆虫。都过去十几年了,我们还骑上现代牧羊人的瘦马,心情忐忑地迎风颠簸。仿佛只在此时,我们才寻到“回去了”的感觉。
      风是一阵隔一阵地吹来的,陡然间增添人心底的凄凉感。树林里除了牧羊人临时住的小木房子,坑坑洼洼的路与草,都被一群等待着养肥变卖的羊踩过来啃过去。一小块浅水洼地被邻县的养鸭人霸占了,成百上千只鸭子交错着在污水里聚餐,像一个聒噪的生产车间,打破了河洲上的寂静。
      听一直生活在镇上的同学讲,河床越来越高,每年夏季汛情到来前,河堤也筑得越来越高。县政府正在考虑将河流改道,拉直拓宽另一条河道,以扩大水上运输。而这片河洲有人提议搞成一个娱乐场所。越来越窄的河流像个即将被抛弃的孩子可怜兮兮地紧紧靠着小镇,却把大片的河洲留给了对岸属于邻县的农民们开发。钱都让别人赚跑了。
      我淡淡一笑。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人所不能一一预见的。眼前这条河流,给小镇带来的喧哗与骚动,终将消失在后代的笔记本和视野里。那些出生、成长、逝世在小镇上的人们,在河流的视线里也一天天消失。我心里紧张的是,再过些年月,是否连现在这条窄窄的河也会见不到了呢?
      有河流的地方是幸福的。我庆幸自己在河流生命力旺盛的日子里与它相依为伴,我也是幸福过的人。可将来,我想看见这条河流发生怎样的变化。它是继续地干枯,还是会被开发成另外的消费场所,把城市流行过的娱乐方式统统地堆积在一条河流的上面?
      我又一次把自己陷入思想的泥淖里,低咕着“消失的河流”,等待梦幻的到来,期冀梦幻将现实同化。
    1.为什么说“‘消失’是一个让心灵敏感的人更加敏感的词语”?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回乡行程中,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分条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画线的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1)那一个树瘤,应该是王五的死的见证;另一圈疤痕是张三家被杀掉的牛撞留的伤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眼前这条河流,给小镇带来的喧哗与骚动,终将消失在后代的笔记本和视野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说“等待梦幻的到来,期冀梦幻将现实同化”,结合全文,分析“现实”与“梦幻”的多重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面是央视节目“高中的孩子在想什么,你知道吗”的部分调查结果,请根据数据回答问题。
    中日美高中生倾诉烦恼的对象(多选题)
    母亲
    兄弟姐妹
    同性朋友
    异性朋友
    中国
    32.7%
    23.2%
    79.9%
    36.2%
    日本
    40.3%
    18.5%
    85.1%
    30.7%
    美国
    61.5%
    41.2%
    69.3%
    58.0%
    (1)从上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得知,中日美三国高中生在选择倾诉烦恼的对象时有以下相同点:
     ①向朋友倾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家人倾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知道,相对于其他两国高中生,美国高中生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用简洁的文字对下面的新闻事件进行点评。要求:观点鲜明,言之成理,不超过100字。
      据2010年12月6日《人民日报》报道,在一项调查中,45.1%的受访党政干部、57.78%的受访公司白领和55.4% 的受访知识分子(主要为高校、科研、文化机构职员),认为自己属于“弱势群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仿照下面画横线的句子,另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画横线句的句式相同。
      一棵小草,以它卑微的绿色,丰富着季节的内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界万物都在尽它们的天命,使无穷的大自然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即使把我放在火柴盒里,我也是无限空间的主宰者” 是《哈姆雷特》中的一句名言。火柴盒也好,无限空间也罢,其实它们都是次要的,而最重要的是你能否做一个真正的主宰者。
      请以“主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文体特征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