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2012学年度广东省中山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试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声(fēi) 噪(guō) 哑(ān) 以沫(rú)
    B.戏(xuè) (pǐ) 窃(piāo) 沱大雨(pāng)
    C.像(xiào) 帖(yùn) 强(jué) 古不变(gèn)
    D.呜(yàn) (chī) 渎(xiè) 分道扬(biāo)
  • 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承蒙读者__________,我一定会努力创作,用最好的作品回报大家。
    ②到孙中山故居游玩的朋友都要通过一道用铁栏杆来__________秩序的大门。
    ③这家上市公司违规暗中操纵股价的行为被_________出来后,迅速引起轩然大波。
    A.错爱 维护 揭示
    B.偏爱 维持 揭示
    C.错爱 维持 揭露
    D.偏爱 维护 揭露
  • 下列语段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记得地震当天我赶到灾区时,所到之处都是残垣断壁满目疮痍,充满惊恐、悲痛的气氛。地震后第12天,我就说:“过三年再来,一个新的汶川会拔地而起。”三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带领人民艰苦奋斗,广大建设者顽强拼搏,灾区面貌发生了白云苍狗般的变化,用大家的话来讲,是脱胎换骨的巨变。
    A.残垣断壁
    B.满目疮痍
    C.白云苍狗
    D.脱胎换骨
  • 下列各句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整个广东1236个镇承接新农保工作,需在镇、县一级增加社保工作人员约2400人,每年运行维护费用约1.5亿左右。
    B.韩国政府昨日通过了国家体育促进法的修正法案,提高了对操纵体育比赛的惩罚力度。
    C.宋元是山水画经典作品迭出的时期,自然也是山水画大师接踵而出。
    D.英拉对中国船员在湄公河遇害感到悲痛,表示泰国政府一定会查明案情,将凶手绳之以法。
◎ 2011-2012学年度广东省中山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试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阅读《项脊轩志》选段,完成1-2题。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吾妻来归嫁过来
    B.吾妻归宁回娘家
    C.乃使人复南阁子修葺
    D.其稍异于前制度
    2.下列句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后六年/制稍异于前
    B.余既此志/赋以吊屈原
    C.使人复葺南阁子/不知有汉
    D.自后余多在外/何为其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崇明老人记
    (清)陆陇其
      崇明县有吴姓老人者,年已九十九岁,其妇亦九十七岁矣。老人生四子,壮年家贫,鬻子以自给,四子尽为富家奴。及四子长,咸能自立,各自赎身娶妇,遂同居而共养父母焉
      卜居于县治之西,列肆共五间:伯开花布店,仲开布庄,叔开腌腊,季开南北杂货。四铺并列,其中一间,为出入之所。四子奉养父母,曲尽孝道。始拟膳每月一轮,周而复始,其媳曰:“翁姑老矣,若一月一轮,则必历三月后,方得侍奉颜色,太疏。”拟每日一家,周而复始。媳又曰:“翁老矣,若一日一轮,则历三日后,方得侍奉颜色,亦疏。”乃以一餐为率,如早餐伯,则午餐仲,晚餐叔,则明日早餐季,周而复始。若逢五及十,则四子共设于中堂,父母南向坐,东则四子及诸孙辈,西则四媳及诸孙媳辈。分昭穆坐定,以次称觞献寿。率以为常。
      老人夫妇至今犹无恙其长子年七十七岁余子皆颁白孙与曾孙约共二十余人崇明总兵刘兆以联表其门曰百龄夫妇齐眉五世孙儿绕膝,洵不诬也。因援笔记之,以告世之为人子者。(原文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以自给——鬻:卖。
    B.方得侍奉颜色——颜色:脸色,面容,这里代指老人。
    C.乃以一餐为——率:标准。
    D.不诬也——洵:大概。
    2.下列各组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援笔记之/或寄所托
    B.卜居于县治西/为出入
    C.四子尽富家奴/以告世之人子者
    D.次称觞献寿/乃一餐为率
    3.用/给下列文字断句。
    老人夫妇至今犹无恙其长子年七十七岁余子皆颁白孙与曾孙约共二十余人崇明总兵刘兆以联表其门曰百龄夫妇齐眉五世孙儿绕膝
    4.翻译选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咸能自立,各自赎身娶妇,遂同居而共养父母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瀑布联句
    唐·香严闲禅师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1)从题材看,本诗属于哪类诗歌?请简析诗中的瀑布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本诗富有哲理,请结合诗歌内容作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离骚》)
    (2)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园田居》)
    (3)使负栋之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于机上之工女。(《阿房宫赋》)
    (4)____________,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赤壁赋》)
◎ 2011-2012学年度广东省中山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试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秦牧《菱角的喜剧》选段,完成1、2题。
      菱角有无角、两个角、三个角、四个角的,如果加上个别变异者,说不定偶然还有几个一个角和五个角的。但即使如此,“菱角家族”还应该算是最简单不过的。生物学书籍告诉我们,像蝗虫、蝴蝶……这一类昆虫,都各各有两千种左右。区别于其它的生物,它们有许多的“同”,因此它们构成一个家族,然而在“同”中它们又有许多的“异”。在不知道底细的人看来,它们都“差不多”,但是在专门研究它们的人的眼睛下,它们却原来有这么多的不同。复杂性、多样性,总是贯串于一切事物之间。
      是不是只有生物界有这种情形呢?不!一切事物都有复杂性、多样性。搞化学的人告诉我们,碳水化合物有几千种。搞物理的人告诉我们,同一种元素在各种各样的条件下有千奇百怪的形态。医生会告诉我们,人的体质有各种各样的不同,有些患“过敏症”的人喝一杯咖啡就要死要活,有些人装一肚子咖啡却仍旧可以酣然大睡。有些人牙齿不够一般人的二十八枚,个别的人却可以长出三十六枚……。我的天!复杂性、多样性的事物原是这样无往不在的。
      面对世界万事万物的这种复杂性、多样性,站在正确的立场上的聪明人并不会茫然失措。因为它们既然有一般性,那就有规律可寻。掌握了一般性之后,再努力去掌握具体事物的特殊性,这就可以使认识达到比较精确的地步了。
      我们寻常所说的“认识事物深刻”,事实上就是认识事物的规律之后再高度掌握它的复杂性之谓。有一次我在田里跟一群农民一起劳动。突然天上乌云密布,狂风大作,大多数的农民都说一定要下大雨了,但有一个农民笑嘻嘻说绝对没有雨。过不了一会,果然又是丽日当空,一点雨意也没有了。大家问那农民这是什么道理。他说那个时候吹那种风就不会有雨,而且昆虫的活动他看来也没有异样。其他的农民只掌握一个“黑云”的条件,这农民却掌握了“黑云、风势、昆虫动态”等等条件,他除一般性之外更掌握了特殊性、复杂性,因此他胜利了。
      只知道一般道理,不掌握事物的复杂性、多样性,常常是我们做事摔筋斗的原因。有些好种子,对甲地是良种,但是在乙地的土壤、风力等等条件下,却变成劣种。有些地方山洞可以养猪,但另一些地方山洞养猪却总是失败,原因是泥质、湿度等等不同的缘故。不掌握具体条件,就一定要倒霉。这真是灵验极了的事情。
      广泛地吸取古今中外人们艰苦积累起来的丰富知识(学理论、学文化),深入实践、多方听取意见,肯定自己有所不知随时随处努力求知,不止掌握事物的一般性还掌握它的特殊性……,这一切是多么重要呵!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真像是讲究“君臣佐使”的中药方似的,抽出一味就不成其为好药了。事物是复杂多样的,我们得和绝对化简单化的认识方法打仗。这“捞什子”——简单绝对化的思想方法,常常把人害得好苦呵!
    1、“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真像是讲究‘君臣佐使’的中药方似的,抽出一味就不成其为好药了”这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节选部分来看,如何理解文章标题《菱角的喜剧》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城里的月光把你照亮 
    李晓
      (1)在我家楼下街对面,有一家乡下夫妻经营的夜市小卖铺。
      (2)他们的女儿,今年刚刚考上重点大学。夫妻俩便把农田交给亲戚耕种,在城里租了房,靠经营这街边小摊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3)同他们渐渐熟了,每次去小吃摊,那男的只要有空,便会开一瓶啤酒,同我喝上一杯,亲热地聊上几句家常话。从他的话语里,我能感受到,一个乡下人步履蹒跚地来到城里,通过自己的辛劳谋得衣食后的幸福和满足。特别是谈到他们争气的女儿,两口子荡漾出开怀的笑。有一次我在他们的笑声中抬起头,突然发现,两口子的夫妻相竟越来越重叠吻合了。
      (4)每当这个城市在深夜里响起一片呼噜声时,我就会想起他们才收拾好摊子,挑起担担儿,在昏黄的街灯下,踏着歪歪斜斜的影子,一身疲惫地回到他们那蜗牛般小小的家。在深夜,有时候我因为写作晚睡,我会习惯性地推窗,伸出头去看街对面一片小小的灯火,心窝子里就会浸透一片湿润。多好的一对夫妻啊,他们还常常从乡下给我捎回一个长得憨憨的冬瓜、一块熏得油亮的腊肉、几节沾着泥土的藕,这些乡间的食物总会让我把故乡一次一次迁移到心里,在城里不再会有一颗漂泊的心。
      (5)去年中秋之夜,当城里上空朦胧的月光轻洒在这小吃摊上时,小偷突然闯进了他们的家,夫妻俩辛辛苦苦攒下的一万三千块钱被小偷一卷而走了。当他们挑着担子在那个中秋的凌晨回到家,男人去抽屉里找牙膏时,才发现抽屉里的钱一下就没了影儿。
      (6)中秋过后,我从外地出差归来,才知道了这件事。我坐在他们的小吃摊上时,夫妻俩几乎是轻描淡写地说出了这件事情,要知道,那是他们熬更守夜的收入啊。那男的轻轻呷了一口酒对我说,哎,说不定他家里也是要急用没办法,是他的老母亲生病需要钱吗。他说这话的时候,像是在自言自语。那女的对我说,只要女儿考上大学,天大的事,睡一觉就好了。一说完,她咧嘴一笑。那天夜晚,我一直陪伴着他们聊天到收摊,直到看着他们夫妻俩挑着担子消失在小巷的尽头。此时已是子夜,月已踱至西天,这一片月光,突然把我一直灰暗的心空照亮
      (7)回到家,我打开电脑,在窗前的月光中静静地听许美静《城里的月光》:“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子夜轻飘的歌声中,我眼前的月光中腾起一片白雾。
      (8)在一双磨炼得很世俗的眼睛里,这样的一片月光常常被我们怀疑,忽视,看出破绽。然而,这一对在城里如蚁生活的夫妻,他们一直生活在美好的月光下,即使天空中没有月光,那月光也会流淌在他们世俗的生活中,把世俗的生活照亮,把他们那不易被察觉的平淡幸福和小小梦想照亮了。(选自《中山日报》2011年9月10日)
    1、文章第(4)段刻画了这对夫妻怎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下列两句中关于月光描写的作用。
    (1)去年中秋之夜,当城里上空朦胧的月光轻洒在这小吃摊上时,小偷突然闯进了他们的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时已是子夜,月已踱至西天,这一片月光,突然把我一直灰暗的心空照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全文来看,本文标题中的“月光”有什么象征意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如梦想、人生等),另写两个句子,与所给示例形成排比,句式与示例相同。
      示例:理想,不付诸行动,是一团缥缈的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印度有一个著名的寓言故事,说有父子俩在街上买了一头毛驴,回家路上遇见了一个跛子,跛子说:“有了驴不骑,买毛驴干什么?”于是老人叫儿子骑了上去,自己跟着走。不久,被一个老头子看见了,便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人听了就叫儿子下来,自己骑上去。这时又被一个抱小孩的妇女看见了,便说:“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老人就把儿子拉上驴背,一同骑着走,这时被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看见了,便说“小小一头毛驴,哪能经得住两个人压呢?真是太狠心了。”父子俩认为老人言之有理,于是都下来抬着毛驴走,过一座桥时,连人带驴一起掉到河里淹死了。
    (1)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句子,使得上下文顺畅连贯。
    (2)从这则寓言故事中,你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一路有你”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得改变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