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三单元第7课 记念刘和珍君(必修1)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桀骜(jiéào) (lìn) 红(fēi) 长歌哭(dāng)
    B.血(dié) (ā) (lù) (zì)
    C.尸(gái) (dí) 耗(è) (yì)
    D.菲薄(fěibó) 踌躇(chóuchú) 射(cuán) 徘徊(páihuái)
  • 填入下列句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_____,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_____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②总之,在我的记忆上,那一次就是_____了。
    ③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_____,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
    A.寥寥 毅然 分别 寥落
    B.寥寥 屹然 永别 寥落
    C.寥落 毅然 永别 寥寥
    D.寥落 屹然 分别 寥寥
  • 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的分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②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③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A.对偶 比喻 借代
    B.对比 夸张 对偶
    C.反复 拟人 反语
    D.反复 比喻 反语
  • 阅读下面引文,完成1~3题。
      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1.本段文字运用哪种论证方法(     )
    A.举例论证
    B.对比论证
    C.比喻论证
    D.类比论证
    2.“其”指代的是什么(     )
    A.煤的形成
    B.大量的木材
    C.结果却只是一小块
    D.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
    3.鲁迅先生对请愿的态度是(     )
    A.赞成
    B.认为有可取之处
    C.指出其消极的方面
    D.不赞成
◎ 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三单元第7课 记念刘和珍君(必修1)的第二部分试题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痛哭和珍
    石评梅
      惨淡庄严的礼堂,供满了鲜花,挂满了素联,这里面也充满了冷森,充满了凄伤,充满了同情,充满了激昂。多少不相识的朋友们都掬着眼泪,来到这里吊你,哭你!看那渗透了鲜血的血衣。
      四围都是哀声,似乎有万斤重闸压着不能呼吸,烛光照着你的遗容,使渺小的我不敢抬起头来。和珍!谁都称你作烈士,谁都赞扬你死得光荣,然而我只痛恨,只伤心,这黑暗崎岖的旅途谁来导领?多少伟大的工程凭谁来完成?况且家中尚有未终养的老母,未成年的弱弟,待你孝养,等你培植。
      不幸,这些愿望都毁灭在砰然一声的卫士手中!
      当偕行社同学公祭你时,她们的哀号,更令我心碎!你怎忍便这样轻易撒手离开了她们,在这虎威抖擞,豺狼得意的时候。一直是同患难,同甘苦,同受惊恐,同遭摧残,同到宗帽胡同,同回石驸马大街。三月十八那天也是同去请愿,同在枪林弹雨中挣扎,同在血泊尸堆上逃命;然而她们都负伤生还,只有你,只有你是惨被屠杀!她们跟着活泼微笑的你出校,她们迎着血迹模糊的你归来,她们怎能不痛哭战线上倒毙的勇士,她们怎能不痛哭战斗正殷中失去了首领!
      和珍!我不愿意你想起我,我只是万千朋友中一个认识的朋友,然而我永远敬佩你做事的毅力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尤其是你那微笑中给予我的热力和温情。
      现在夜已深了,你的灵前大概也绿灯惨惨,阴气沉沉的静寂无人,这是你的尸骸在女师大最后一夜的停留了,你安静地睡吧!不要再听了她们的哭声而伤心!明天她们送灵到善果寺时,我不去执绋了,我怕那悲凉的军乐,我怕那荒郊外的古刹,我更怕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他们比什么都蠢,他们比什么都可怜,他们比什么都残忍,他们整个都充满了奴气。当你的棺材,你的血衣,经过他们面前,触入他们眼帘时,他们一面瞧着热闹,一面悄悄地低声咒骂你“活该”!他们说:“本来女学生起什么哄,请什么愿,亡国有什么相干?”虽然我们不要求人们的同情,不过这些寒心冷骨的话,我终于不敢听,不敢闻。自你死后,自这大屠杀闭幕后,我早已丢失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究竟去了哪里。
      和珍!你明天出了校门走到石驸马大街时,你记得不要回头。你一直向前去吧,披着你的散发,滴着你的鲜血,忍痛离开这充满残杀、充满恐怖、充满豺狼的人间吧!和珍,梦!噩梦!想不到最短时期中,匆匆草草了结了你的一生!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连这都不能得到,依然供豺狼虫豸残杀,还不知死在何日?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三月廿五日赴和珍追悼会归来之夜中写。
    1.在作者的眼中,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的信息,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痛哭和珍时,也写到自己。她是怎样写自己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道:“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而本文作者说:“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试比较这两段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劾/丸之地    哽/狼吞虎    责/多兴邦  
    B.活/寡廉鲜耻    位/淡明志    韵/一知秋  
    C.大/审时势    进/身无物    救/浑身数  
    D.差/扪历井    披/风一时    牧/六兴旺
  •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B.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C.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把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D.“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作品的独创性亦称作品的原创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的直接创作活动产生了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作品表现出作者的个性特点。___________。不同的人对同一题材的创作也是常见的现象。____________。作品的独创性是针对作品的表达形式而言,并不延及作品的主题思想,也不涉及未加提炼、加工的社会生活本身。____________。
    ①只要是独立创作的作品,即使使用了相同的题材,也会产生出与他人作品不相同的表达特征
    ②作者运用自己独到的眼光、技巧,独立地选择了自己满意的色彩、旋律、动作、语言等,形成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感情的形式
    ③作者的创作活动表现为对素材的取舍、运用,素材是构成作品的原始材料,它本身不是作品
    ④但只要是作者本人独立创作的,必然表现出与他人不同的个性特点
    ⑤任何人的创作都离不开对前人文明成果的传承、借鉴,也离不开同时代人的互相影响
    A.②①⑤③④
    B.②④③①⑤
    C.③②⑤④①
    D.③④②⑤①
◎ 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三单元第7课 记念刘和珍君(必修1)的第三部分试题
  •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康桥 边城 雨巷 蜀道
      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给下面这组漫画配上一个恰当的标题,并分别解说每幅画面。要求:标题不得为“无题”,画面解说应符合情境,每幅画面的解说不得超过12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题。
    怀鲁迅
    郁达夫
      真是晴天的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然听到了鲁迅的死!
      发出了几通电报,荟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
      22日上午10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去,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
      这不是寻常的丧葬,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这正像是大地震要来,或黎明将到时充塞在天地之间的一瞬间的寂静。
      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在鲁迅的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更猛烈的寂光。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入浅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1936年10月24日在上海
    1.文中第三段所写的“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反映了青年男女什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尾一段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面是鲁迅小说《药》中的一段景物描写。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予以点评。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不超过40字。
      西关外靠着城根的地面,本是一块官地;中间歪歪斜斜一条细路,是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的,但却成了自然的界限。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闯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
      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