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二语文第四单元第十三课 宇宙的未来(必修5)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卫(hàn) 注(dǔ) 重(yǐ) 臭名著(zhāo)
    B.缩(tān) (wěi) 道(xiàng) 移默化(qián)
    C.今(qì) 救(zhěng) 会(yǔ) 两可(lèng)
    D.惚(huǎng) (xìng) 然(nǎn) 不可越(yú)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赋与 珠光宝器 晶莹透明 幅圆广阔
    B.篇幅 各行其是 感恩戴德 别出心裁
    C.缘份 名符其实 察颜观色 瞬息万变
    D.洞悉 杀一敬百 微不足道 因地治宜
  •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迄今为止,所有为世界末日设定的日期都杳无音讯地过去了。
    B.我还要借这个机会感谢很多在媒体工作的朋友,他们为我的小说做了很多宣传,他们的推波助澜使更多的人了解了我的小说。
    C.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在客人就餐时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能促使食客情不自禁地慷慨解囊
    D.“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的运动人形刚柔相济,形象友善,在蕴涵中国文化的同时,充满了动感,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以及以运动员为核心的奥林匹克运动原则。
  •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李政道教授所举的另一个艺术与科学统一的________作品就是屈原的《天问》。因为《天问》是基于几何的分析,应用精确的推理,并以气势磅礴的诗句写成的宇宙论文。
    (2)“神舟”四号在辽阔的宇宙空间邀游了六天零十八小时,________了大量珍贵的科学数据。于2003年1月15日晚7时多在内蒙古中部成功着陆。
    (3)这里不光生长有益的植物,还有一些________的植物,其中有一种一人多高的小树,树干细细的,叶子像烟叶,一年开一次花,果实像豌豆,它的花和叶子都有毒。
    A.突出 收集 有害
    B.杰出 搜集 有毒
    C.杰出 收集 有害
    D.突出 搜集 有毒
◎ 人教版高二语文第四单元第十三课 宇宙的未来(必修5)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目前地理信息交换的技术问题已经基本成熟,一旦地理信息为广大公众所认可,那么地理信息产业将迅速崛起。
    B.2005年叶成丰被光荣地抽调前往参加印度洋海啸受害地区受灾情况的新闻报道工作。
    C.人们的悲哀在于,应该珍惜的时候不懂得珍惜,而懂得珍惜的时候却失去了珍惜的机会。
    D.“心连心”艺术团在革命老区的巡回演出,博得了各界观众的热烈欢迎,并对这次成功的演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     ]
    A.如果有人声称一个新生的婴儿是和某一死者等同,如果该婴儿没从他的以前的生命遗传到任何特征或记忆,这种声称有什么意义呢?人们可以同样地讲,它是完全不同的个体。
    B.虽然它使我百思不解,为何世界的终结会使人愿意用股票来换钱,假定你在世界末日什么也带不走的话?
    C.据说:1844年是第二次回归的开始,但是首先要数出获救者名单。只有数完了名单,审判日才降临到那些不列在名单上的人。
    D.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很多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一方面很多民营企业以及西部边远地区招不到需要的工作人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大学毕业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   将下面的长句改成4个短句,使意思表达更为清楚。(不得改变原意,可以增删个别词语以使前后连贯)
      黑洞是原质量比太阳大40倍以上的恒星在超新星爆炸中结束生命后留下来的致密星核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坍缩而成的一种暗天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即便我们知道了制约宇宙的有关定律,我们仍然不能利用它们去预言遥远的未来。这是因为物理方程的解会呈现出一种称作混沌的性质。这表明方程可能是不稳定的:在某一时刻对系统作非常微小的改变,系统的未来行为很快会变得完全不同。例如,如果你稍微改变一下你旋转轮赌盘的方式,就会改变出来的数字。你在实际上不可能预言出来的数字,否则的话,物理学家就会在赌场发财。
      ②在不稳定或混沌的系统中,一般地存在一个时间尺度,初始状态下的小改变在这个时间尺度将增长到两倍。在地球大气的情形下,这个时间尺度是五天的数量级,大约为空气绕地球吹一圈的时间。人们可以在五天之内作相当准确的天气预报,但是要做更长远得多的天气预报,就既需要大气现状的准确知识,又需要一种不可逾越的复杂计算。我们除了给出季度平均值以外,没有办法对六个月以后作具体的天气预报。
      ③我们还知道制约化学和生物的基本定律,这样在原则上,我们应能确定大脑如何工作。但是制约大脑的方程几乎肯定具有混沌行为,初始态的非常小的改变会导致非常不同的结果。这样,尽管我们知道制约人类行为的方程,但在实际上我们不能预言它。科学不能预言人类社会的未来或者甚至它有没有未来。其危险在于,我们毁坏或消灭环境的能力的增长比利用这种能力的智慧的增长快得太多了。
      ④宇宙的其他地方对于地球上发生的任何事物根本不在乎。绕着太阳公转的行星的运动似乎最终会变成混沌,尽管其时间尺度很长。这表明随着时间流逝,任何预言的误差将越来越大。在一段时间之后,就不可能预言运动的细节。我们能相当地肯定,地球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和金星相撞。但是我们不能肯定,在轨道上的微小扰动会不会积累起来,引起在十几亿年后发生这种碰撞。太阳和其他恒星绕着银河系的运动,以及银河系绕着其局部星系团的运动也是混沌的。我们观测到,其他星系正离开我们运动而去,而且它们离开我们越远,就离开得越快。这意味着我们周围的宇宙正在膨胀:不同星系间的距离随时间而增加。
    1.第①段中加粗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主要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中的加粗的“在一段时间之后,就不可能预言运动的细节”具体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中为什么说“但是制约大脑的方程几乎肯定具有混沌行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我们能相当地肯定……引起在十几亿年后发生这种碰撞”,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文从哪些事例中说明了某些系统或方程具有混沌行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高二语文第四单元第十三课 宇宙的未来(必修5)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观测宇宙的新窗口
      人类最早用眼睛观察宇宙,后来出现了光学望远镜,增加了观测的距离,射电、红外、紫外、X射线、γ射线等望远镜的出现,扩展了观测宇宙的视野。然而,所有这些观测手段的基础,都是接受来自天体的电磁辐射,对于某些缺乏电磁辐射的“暗”天体,我们就会视而不见,引力波探测可以弥补这一缺陷。由于天体都具有质量,因而只要探测器足够灵敏,它们的运动都可由辐射引力波而被检测。预期中的黑洞就是一个例子。黑洞不辐射电磁波,而它们的产生和碰撞都将辐射出强烈的引力波。历史上每一新的探测工具的使用,都伴随着重大的天文学发现,如射电望远镜“看”到了中子星,宇宙微波背景观测发现3K宇宙背景辐射。可以预测,由于引力波携带着天体运动的大量原始信息,引力波探测也将在宇宙观测上有新的发现,引力波探测器将成为研究天体物理学的有力工具。这一前景激发了天体引力波源的研究热潮,极大地推动了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的进展。1992年物理学诺贝尔奖得主是美国的J.Taylor和R.Hulse,得奖原因是他们对脉冲双星PSR1913+16的发现和研究。这是一个罕见的双脉冲系统,距离地球1.5万光年,轨道偏心率大(~0.6),由于不对称性和高速的轨道运动而有强烈的引力辐射,辐射的能量损失使轨道周期变短。从1974年开始,经过10多年观测,得出轨道周期率为(-2.452士10)-1288-1,相当于每年变化0.7秒。这与根据广义相对论引力辐射理论的预期十分准确地符合。这一观测,成为存在引力辐射的第一间接观测证据。
      人们对引力波探测的兴趣,还在于这一探测对人类认识自然的重要作用。从物理学角度看,既然各种引力理论都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并赋予它们以不同的特征(如传播速度,偏震,能量辐射方式等)。引力波探测的结果将有助于区分理论的正确与否,从而推动理论研究的进展,对引力波性质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引力场量子化学的理论研究,从而为大统一理论作出贡献。
      由于引力波探测需要大量高精仪器和技术,探测的要求将促进这些技术的发展,超导量子干涉器(soUID)和大功率钇铝激光器(Nd:YAG)就是例子。
      ……
      经过20世纪前40年的努力,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学术先驱建立了引力波的理论体系;以韦伯为代表的科技界从60年代开始了引力波的实验探测,达到理论上检验灵敏度要求的引力波探测器可望在20世纪末建成。将近百年的不懈努力,反映了人们追求真知的热忱。人们期望20世纪末建成的激光引力波探测器,在21世纪的头十年取得突破,在地球上首次探测到引力波讯号。
      更多的引力波讯号的获得将极大地开阔人类的宇宙视野,对获得的引力波讯号特性的分析将促进人类对引力本质的认识。有人认为,人类一旦掌握了引力波,所导致的社会效应将可与人类掌握电磁波相类比。由于引力波具有极强的穿透力,作为宇宙间的通讯工具将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也许最新的探测器仍未能发现引力波的“芳踪”。那么,这将是对现有引力理论,特别是广义相对论的极大挑战,新的理论必将出现。作为近代科技前沿研究的引力波探测热潮,在世纪之交的时刻,由于面临突破而更加“热”了。近百年的努力使人们充分认识到这一任务的艰巨性,需要各国科学家的共同努力。科学家们在这方面已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新的突破,将是共同努力的结晶,这也是引力波探测的一个特点。(节选自胡斯科《引力波探测》)
    1.根据文意,下列对引力波探测器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历史上每一新的探测工具的使用,都伴随着重大的天文学发现。可以预测,由于引力波携带着天体运动的大量原始信息,引力波探测也将在宇宙观测上有新的发现,引力波探测器将成为研究天体物理学的有力工具。
    B.达到理论上检验灵敏度要求的引力波探测器已经在20世纪末建成。
    C.人们期望20世纪末建成的激光引力波探测器在21世纪的头十年取得突破,使在地球上首次测到引力波的讯号成为可能。
    D.有可能最新的探测器即引力波探测器仍未能发现引力波的“芳踪”。
    2.根据文意,关于引力波探测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对引力波探测的兴趣,关键在于这一探测对人类认识自然的重要作用。
    B.引力波探测的实施将有助于区分理论的正确与否,从而推动理论研究的进展。
    C.对引力波性质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引力场量子化学的实验研究,从而为大统一理论作出贡献。
    D.引力波探测可以弥补我们对于某些缺乏电磁辐射的“暗”天体视而不见这一缺陷。
    3.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引力波的理论体系的建立,是在经过20世纪前40年的努力,由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学术先驱完成的。
    B.在地球上首次测到引力波的讯号的时间在21世纪的头十年。
    C.宇宙间的通讯工具中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的就是具有极强的穿透力的引力波探测器。
    D.作为近代科技前沿研究的引力波探测热潮,在世纪之交的时刻,由于更加“热”了而面临突破。
    4.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
    A.与增加了观测距离的光学望远镜,扩展了观测宇宙的视野的射电、红外、紫外、X射线、γ射线等望远镜相比,引力波探测器将成为观测宇宙的新工具,并将为人们提供观测宇宙的新窗口。
    B.美国的J.Taylor和R.Hulse发现并研究了脉冲双星PSRl913+16这个罕见的双脉冲系统,经过10多年观测,得出轨道周期率为(-2.452士10)-1288-1,相当于每年变化0.7秒。这一观测,成为存在引力辐射的第一间接观测证据。这也表明,目前还没有证明引力辐射的直接观测证据。
    C.从物理学角度看,既然各种引力理论都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并赋予它们以不同的特征(如传播速度,偏震,能量辐射方式等),引力波探测的结果将有助于区分理论的正确与否,从而推动理论研究的进展,对引力波性质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引力场量子化学的理论研究,从而为各种假想理论的统一作出贡献。
    D.如果最新的探测器仍未能发现引力波的“芳踪”,那么,这将是对现有引力理论,特别是广义相对论的极大挑战;如果这个挑战成功,新的理论必将出现。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貌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以“珍爱地球就是善待自己”为题,从保护大气臭氧层的角度,写一则阐述性的自然科学小论文,字数在300以内。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斯蒂芬·霍金在他的著作《果壳中的宇宙》里曾引用过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莱特》中的一句名言:“即使把我关在果壳之中,仍然自以为无限空间之王。”
      这个被禁锢在轮椅上的科学奇才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哈姆莱特也许是想说,虽然我们人类的肉体受到许多限制,但是我们的精神却能自由地探索整个宇宙。”2006年6月19日,霍金来到了北京人民大会堂,并作了《宇宙的起源》的演讲。他用他的行动和思想告诉我们,什么才是“果壳中的无限空间”。
      人总要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人的肉体总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果壳”的限制与束缚。但是,人类毕竟是有灵性、有思想的,他们会在“果壳”中开拓出“无限空间”。
      请以“果壳中的无限空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