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2012学年12月湖南省湘西市凤凰县华鑫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粗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解(jiàng) 博弈 难以起齿 飞扬拔(hù)
    B.怨(mán) (yè) 予人口实 班师回朝 
    C.具(mó)  (fǔ) 捉襟见肘 出其制胜 
    D.土坯(pēi) 惊蜇 口干舌燥 逸兴飞(chuán)
  •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蔡惠媚是蒋孝武的第二任妻子,她和蒋孝武的相恋属于“婚外情”,但婚后却也琴瑟甚笃,恩爱多年。
    B.清晨,我来到天安门广场,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在场的群众都自发唱起了庄严的国歌,强烈的爱国热情使我感同身受,心潮澎湃。
    C.比赛正在激烈进行着,只见一个防守队员快步赶上,抱住对方进攻队员的肩膀,从后面强行掀倒对方,而裁判却对此熟视无睹
    D.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莘莘学子为何能够引起科技界前辈如此关注?这缘于近年刘嘉忆通过潜心研究成功攻克了一个多年未解的国际数学难题。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南北特食品公司是一家老字号食品加工厂,从选料到加工制作都比较讲究,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顾客备受信赖的。
    B.“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旅游值得人人期待,今年暑假,我一定要说服我的父母和你一起去黄山。
    C.与其他节日一样,今年五一期间,各大商场,无论家电还是服装,减价促销的标牌随处可见,三折、四折甚至五折,这让许多消费者怦然心动。
    D.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制造”受到较大冲击,然而,大部分有品牌的实体经济表现出强大的“抗跌性”,品牌成为应对危机的重要砝码。
◎ 2011-2012学年12月湖南省湘西市凤凰县华鑫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董事长的三位朋友分别在今天过七十大寿、乔迁新居、分店开张。如果你是董事长的秘书,下面三副对联该如何送?请选出恰当的一项

    [     ]

    甲:大启尔宇,长发其祥。
    乙:交以道接以礼,近者悦远来。
    丙:室有芝兰春自永,人如松柏岁长新。
    A.甲送分店开张,乙送乔迁新居,丙送七十大寿。
    B.甲送七十大寿,乙送乔迁新居,丙送分店开张。
    C.甲送七十大寿,乙送分店开张,丙送乔迁新居。
    D.甲送乔迁新居,乙送分店开张,丙送七十大寿。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试题。
      李绩,曹州离狐人也。本姓徐,初仕李密,为左武侯大将军。密后为王世充所破,拥众归国,绩犹据密旧境十郡之地。武德二年,谓长史郭孝恪曰:“魏公既归大唐,今此人众土地,魏公所有也。吾若上表献之,则是利主之败,自为己功,以邀富贵,是吾所耻。今宜具录州县及军人户口,总启魏公,听公自献,此则魏公之功也,不亦可乎?”乃遣使启密。使人初至,高祖闻无表,惟有启与密,甚怪之。使者以绩意闻奏,高祖方大喜曰:“徐绩感德推功,实纯臣也。”拜蔡州总管,赐姓李氏,附属籍于宗正。封其父盖为济阴王,固辞王爵,乃封舒国公,授散骑常侍。寻加绩右武侯大将军。及李密反叛伏诛,绩发丧行服,备君臣之礼,表请收葬。高祖遂归其尸。于是大具威仪,三军缟素,葬于黎阳山。礼成,释服而散,朝野义之。寻为窦建德所攻,陷于建德,又自拔归京师。从太宗征王世充、窦建德,平之。贞观元年,拜并州都督,令行禁止,号为称职,突厥甚加畏惮。太宗谓侍臣曰:“隋炀帝不解精选贤良镇抚边境惟远筑长城广屯将士以备突厥而情识之惑一至于此。朕今委任李绩于并州,遂得突厥畏威远遁,塞垣安静,岂不胜数千里长城也?”其后并州改置大都督府,又以绩为长史,累封英国公。在并州凡十六年,召拜兵部尚书,兼知政事。绩时遇暴疾,验方云须灰可以疗之,太宗自剪须为其和药。绩顿首见血,泣以陈谢。太宗曰:“吾为社稷计耳,不烦深谢。”十七年,高宗居春宫,转太子詹事,加特进,仍知政事。太宗又尝宴,顾绩曰:“朕将属以孤幼,思之无越卿者。公往不遗于李密,今岂负于朕哉!”绩雪涕致辞,因噬指流血。俄沉醉,御服覆之,其见委信如此。绩每行军,用师筹算,临敌应变,动合事机。自贞观以来,讨击突厥、颉利及薛延陀、高丽等,并大破之。太宗尝曰:“李靖、李绩二人,古之韩、白、卫、霍岂能及也!” (选自《贞观政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宜录州县及军人户口——具:准备
    B.为窦建德所攻——寻:不久
    C.于建德——陷:拘捕
    D.绩涕致辞——雪:擦拭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固辞王爵,封舒国公——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谢客就车
    B.验方云须灰可以疗——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至此也
    C.附属籍宗正——臣诚恐见欺王而负赵
    D.礼成,释服散——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
    3.下列用“/”给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隋 炀 帝 不 解/ 精 选 贤 良/镇 抚 边 境/ 惟 远 筑 长 城/广 屯 将 士 以 备 突 厥 /而 情 识 之 /惑 一 至 于 此
    B、隋 炀 帝 不 解 精 选/ 贤 良 镇 抚 边 境/惟 远 筑 长 城 广 屯/ 将 士 以 备 突 厥 /而 情 识 之 惑/ 一 至 于 此
    C、隋 炀 帝 不 解 精 选 贤 良 /镇 抚 边 境/ 惟 远 筑 长 城/广 屯 将 士/ 以 备 突 厥/而 情 识 之 惑/ 一 至 于 此
    D、隋 炀 帝 不 解 /精 选 贤 良镇 抚/ 边 境 惟 远 筑 长 城 /广 屯 将 士 以 备/ 突 厥 而 情 识 之/ 惑 一 至 于 此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绩忠心事主。高祖为此任命他做黎州总管,并赐他姓李。
    B.李绩极讲道义。李密因反叛被诛,李绩上表要求高祖为其举行国葬。
    C.李绩深得太宗信赖。一次李绩喝醉睡着,太宗亲自把御服盖在他的身上。
    D.李绩善于用兵。太宗说,古代的名将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都比不上李绩。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大具威仪,三军缟素,葬于黎阳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朕将属以孤幼,思之无越卿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俄沉醉,御服覆之,其见委信如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采桑子·扁舟去作江南客
    朱敦儒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襟。
    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注:本词作于金兵南侵后词人离开故乡洛阳南下避难,途经今江西彭泽县的彭浪矶时。
    (1)请指出“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词,简要概述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1-2012学年12月湖南省湘西市凤凰县华鑫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古诗文默写。
    (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蜀相》)
    (2)须行即骑访名山。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微力量:微博彰显影响力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微博在中国快速地发展和普及,大量传统媒体、政府机构、公私企业、公众人物入驻微博。随着微博对社会生活的日益渗透,微博充分彰显了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力。
      长期以来,传统媒体一直身兼双重角色--信息中介者和议题主导者。受众作为信息传播的终端,对新闻信息的处置是完全被动的。微博的兴起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专业主义壁垒”,为普通公众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的话语平台。这是一个“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可能被关注的时代”。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定的技术知识和设备,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甚至成为“公民记者”。微博关于突发事件的报道已达到“秒互动”的地步,它可在几秒钟内向用户报道事件实况,用户甚至可以不到1分钟就做出反馈,其实时性、现场感以及快捷性,超过了传统媒体。
      微博带来的改变已经不只是媒介传播方式的改变,而且是新闻传播主体的移位。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信息瞬息万变,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涌现;受人力、物力等条件的限制,任何传统媒体不可能在全国各地都设立分支机构,更不可能将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数量庞大的微博则不同,它散布世界各地,就像是无所不在的眼睛,可以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以一种旁观和参与兼备的姿态,注视和记录着身边发生的大小事件,并以更为多元化的观点和方式对事件进行传播和诠释。
      微博在直接发掘新闻议题的同时,也从传统媒介那里“抢”走了部分议题设置权。目前国内正在形成一种新的舆论机制,即微博率先报道,传统媒体不断跟进,通过议题互动,共同掀起舆论高潮。2011年1月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某教授设立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仅开通10余天,粉丝数量达到16万多人,有1000余张网友拍摄的乞讨儿童照片被发布在微博上。截至3月8日,通过网上照片辨认,已发现被拐卖儿童6个,目前他们已被解救。
      作为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媒介节点,微博在用“微力量”改变中国媒介生态的同时,也见证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目前, 微博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数据中心调查报告显示, 微博用户使用微博发布信息、记录心情、消磨时光、结交朋友、拓展知识、讨论同感兴趣的话题、关注感兴趣的名人等。由此,微博延展了社交的网络,重塑了社会关系的总和。它甚至聚集民众的智慧与力量,通过关注来改变社会,微博的社会救助和社会公益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透视中国的“微博热”,碎片化的信息形式、裂变式的传播方式、日益深化的媒介融合,决定了微博的影响力及其发展趋势。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深化,越来越多的机构与个人入驻微博, 微博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将更为显著。(摘自《现代传播》2011年第4期)
    1.下列有关微博“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专业主义壁垒’”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微博的兴起可让普通公众从新闻信息的受众变为信息的传播者。
    B.微博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比传统媒体更快捷更易抢得报道先机。
    C.微博可以一种更为多元化的观点和方式对事件进行传播和诠释。
    D.微博具有强大的直接发掘议题的能力并引领着公共舆论的走向。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     )
    A.微博直接对传统媒体的权威地位形成挑战,独特的优势使受众不再是信息传播的终端。
    B.“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事件说明,微博已形成了新的舆论机制且对社会有所改变。
    C.微博成为了公众新的生活方式,它促进了社会的交往,对社会关系的总和进行了重塑。
    D.微博信息形式、传播方式决定了其影响力和发展趋势,它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综观全文,“微力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问题。
    西溪的晴雨
    郁达夫

      西北风未起,蟹也不曾肥,我原晓得芦花总还没有白,前两星期,源宁来看了西湖,说他倒觉得有点失望,因为湖光山色,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儿,他开来的一张节目上,原有西溪的一项;恰巧第二天又下了微雨,秋原和我就主张微雨里下西溪,好教源宁去尝一尝这西湖近旁的野趣
      天色是阴阴漠漠的一层,湿风吹来,有点儿冷,也有点儿香,香的野草花的气息。车过方井旁边,自然又下车来,去看了一下那座天主圣教修士们的古墓。从墓门望进去,只是黑沉沉,冷冰冰的一个大洞,什么也看不见,鼻子里却闻吸到了一种霉灰的阴气。
      把鼻子掀了两掀,耸了一耸肩膀,大家都说,可惜忘记带了电筒,但在下意识里,自然也有一种恐怖、不安、和畏缩的心意,在那里作恶,直到了花坞的溪旁,走进窗明几净的静莲庵堂里坐下,喝了两碗清茶,这一些鬼胎,方才洗涤了个空空脱脱。
      游西溪,本来是以松木场下船,带了酒盒行厨,慢慢儿地向西摇去为正宗。像我们那么高坐了汽车,飞鸣而过古荡、东岳,一个钟头要走百来里路的旅客,终于是难度的俗物,但是俗物也有俗益,你若坐在汽车座里,引颈而向西向北一望,直到湖州,只见一派空明,遥盖在淡绿成阴的斜平海上;这中间不见水,不见山,当然也不见人,只是渺渺茫茫,青青绿绿,远无岸,近亦无田园村落的一个大斜坡,过泰亭山后,一直到留下为止的那一条沿山大道上的景色,好处就在这里,尤其是当微雨朦胧,江南草长的春或秋的半中间。
      从留下下船,回环曲折,一路向西向北,只在芦花浅水里打圈圈;圆桥茅舍,桑树蓼花,是本地的风光,还不足道;最古怪的,是剩在背后的一带湖上的青山,不知不觉,忽而又会得移上你的面前来,和你点一点头,又匆匆的别了
      摇船的少女,也总好算是西溪的一景;一个站在船尾把摇橹,一个坐在船头上使桨,身体一伸一俯,一往一来,和橹声的咿呀,水波的起落,凑合成一大又圆又曲的进行软调:游人到此,自然会想起瘦西湖边,竹西歌吹的闲情,源宁昨天在漪园月下老人祠里求得的那枝灵签,仿佛是完全的应了,签诗的语文,是《鄘风·桑中》章末后的三句,叫作“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此后便到了交芦庵,上了弹指楼,因为是在雨里,带水拖泥,终于也感不到什么的大趣,但这一天向晚回来,在湖滨酒楼上放谈之下,源宁却一本正经地说:“今天的西溪,却比昨日的西湖,要好三倍。”
      前天星期假日,日暖风和,并且在报上也曾看到了芦花怒放的消息;午后日斜,老龙夫妇,又来约去西溪,去的时候,太晚了一点,所以只在秋雪庵的弹指楼上,消磨了半日之半。一片斜阳,反照在芦花浅渚的高头,花也并未怒放,树叶也不曾凋落,原不见秋,更不见雪,只是一味的晴明浩荡,飘飘然,浑浑然,洞贯了我们的肠腑。老僧无相,烧了面,泡了茶,更送来了酒,末后还拿出了纸和墨,我们看看日影下的北高峰,看看庵旁边的芦花荡,就问无相,花要几时才能全白?老僧操着缓慢的楚国口音,微笑着说:“总要到阴历十月的中间;若有月亮,更为出色。”说后,还提出了一个交换的条件,要我们到那时候,再去一玩,他当预备些精馔相待,聊当作润笔,可是今天的字,却非写不可,老龙写了“一剑横飞破六合,万家憔悴哭三吴”的十四个字,我也附和着抄了一副不知在那里见过的联语:“春梦有时来枕畔,夕阳依旧上帘钩。”
      喝得酒醉醺醺,走下楼来,小河里起了晚烟,船中间满载了黑暗,龙妇又逸兴遄飞,不知上那里去摸出了一枝洞箫来吹着。“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倒真有点像是七月既望,和东坡在赤壁的夜游。
    1.文章开头说“好叫源宁去尝一尝这西湖近旁的野趣”。请概括作者微雨里游西溪,感受到哪些“野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四自然段说“终于是难度的俗物,但是俗物也有俗益”。请简要概括文中“俗益”包含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下文,分析文中画线句子在写景状物方面的特点。
    (1)和你点一点头,又匆匆的别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凑合成一大又圆又曲的进行软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飘飘然,浑浑然,洞贯了我们的肠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文章收笔处,描述龙妇吹洞箫像东坡夜游赤壁。请问,这两者有什么相似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星期天,我在家里写作业。不知什么时候,隔壁邻居国税局孙局长家八岁的小孙子童童进来了,站在我面前,似乎想说什么。
      “童童,有什么事情要跟哥哥说呢?”
      “大哥哥,你能帮我一个忙吗?”
      “当然可以啊,什么事呢?”
      “我的风筝挂在树上了,你能帮我拿下来吗?”
      “没问题,走啊?”说着,我便站起来,快步朝屋外走去。
      可我走到门口时,童童却还站在那里没动,一只手藏在背后。
      “童童,还有什么事吗?”
      “我……我……”
      “你怎么啦,童童?”
      他的那只手始终藏在背后,头低着。
      “给,大哥哥。我妈妈说,求别人办事要送东西。”说着,他把那只藏在背后的手伸出来,塞给我一个又红又大的苹果。
      小说揭示的主题是什么,请作简要的分析?这种现象有什么不良影响?(1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错 觉
    泰戈尔
    河的此岸暗自叹息——
    “我相信,一切欢乐都在对岸。”
    河的彼岸一声长叹:
    “唉,也许,幸福尽在对岸。”

      你品读这首诗产生了哪些联想或感悟呢?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注意:①联想或感悟应是本首诗引发的。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