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2011学年广东省江门市恩平一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加粗的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见(piē) (zhì) 幸(jiǎo) 意兴飞(chuán)
    B.脚(huái) (ǎo) (nòng) 命途多(chuǎn)
    C.气(shèn) (yè) 水(lǎo) 仰啸歌(yǎn)
    D.皱(zhě) (yī) (jué) 西山(bó)
  •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甲流疫苗的作用是在人体内植入可以抵抗甲型H1N1病毒的一种药物,专家认为可以放心使用,目前开始对孕妇进行疫苗注射。
    B.据美国《纽约日报》报道,最近在阿富汗的选举工作频遭武装分子袭击,为避免工作人员不被伤害,政府相关部门加强了警戒。
    C.政府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改革医疗制度,出台了《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保障了广大人民的利益。
    D.改革开放以来,国外高等学校不仅在寻求与我国包括民办高校在内的各类学校合作,而且国内企业家也已经将注意力投向民办教育,并以此作为创业的新起点。
  • 将语段后的句子填在语段横线上,选出排列正确的一项

    [     ]

      落叶从空中瑟瑟地落地,__________,那是大树对滋养它的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悠悠地飘荡,__________,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儿女在年迈的父母跟前殷殷地尽孝,__________,那是儿女对养育他们的父母的感恩。
    ①演绎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②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乐章
    ③描绘着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A.③①②
    B.②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①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庖丁解牛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郄,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足之所——履:踩。
    B、良庖岁刀,割也。——更:更加。
    C、虽然,每至于——族:(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
    D、刀而藏之。——善:同“缮”,修治。这里是“拭擦”的意思。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合于《桑林》之舞,中《经首》之会。——尔其无忘父之志
    B、始臣解牛之时。——杳不知其所也。
    C、庖丁文惠君解牛——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
    D、提刀立,为之四顾——汝姊在吾怀,呱呱涕。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庖丁高超技艺的一组是(     )
    ① 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②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③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④ 依乎天理,批大郄,导大窾,因其固然。
    ⑤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⑥ 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A、③④⑥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①③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写此寓言故事,是为了阐述他的养生之道。庄子认为人是生活在充满错综复杂的矛盾的社会之中,如同牛的盘筋错节的生理结构。要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就必须像庖丁解牛那样,避开筋节交错即矛盾之处,“以无厚入有间”,钻其空隙,顺其自然。
    B、文章第一段写庖丁解牛的高超技术,说解牛的声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就是驰骋想象、运用大胆的夸张和生动的比喻。再如“桀然已解,如土委地”。这种写法,使形象更鲜明,有助于把道理说得更突出。
    C、文章两处运用对比,一是用对比写庖丁解牛经历的三个阶段的技术的提高过程,阶段显豁,比较鲜明;二是用对比写庖丁与良庖、族庖用刀的情况,技术对比,高下分明。这些对比叙述,生动具体,给人以深刻印象,也吸引了读者。
    D、课文的写法是先写原因,后写结果。这有两个好处,一是先写解牛的精彩表演,容易吸引读者,给人印象深刻,激起人们的悬念。二是便于引导读者由表及里,由现象深入到本质,更深刻地领会文章所要说明的道理,这不仅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而且收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 2010-2011学年广东省江门市恩平一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公曰:“善哉!”(选自《说苑》)
      【注释】①炳烛:点燃蜡烛照亮。
    1.用/为下面句子断句。
      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 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作于诗人在九江任职时。
    (1)诗人的“知雪重”是从哪几方面来表现的?这种写法在艺术上称之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试结合全诗简析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补写空缺部分。
    (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破灭之道也。(苏洵《六国论》)
    (3)云销雨霁,彩彻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4)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旁宫赋》)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问题。
    合欢树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很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
      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为了我的腿,母亲的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尽管医院已明说我的病目前没办法治,但母亲不死心,她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钱买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服用,让我洗、敷、熏、炙。“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疾人救出困境。可母亲仍不放弃,直到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这对于瘫痪病人实在太悬了。后来母亲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但又抱了新的希望。“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一样锲而不舍。
      三十岁时,我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母亲为什么早早地走了呢?迷迷糊糊中,我似乎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老天爷可怜她,就召她回去了。”这让我心里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几年前,老街坊们就提醒过我:“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听了心里一阵抖。还说,我家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小苗,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起来,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花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再过一年,母亲去世,我们搬离了同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悲痛弄得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与其在外边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着那棵树吧。来到老院子,老街坊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眼前。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我问起那裸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但我再难看见它了,因为老院里扩建了小厨房什么的,过道窄,摇车进不到里面的小院儿。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我告别了老街坊,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取材于《史铁生作品集》)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儿子作文比赛得了第一,母亲却说她小时候作文写得还要好。她这样说是为了激励孩子成为作家。
    B.母亲本来喜欢花木,“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这“别处”指的是为儿子治病和找工作。
    C.母亲以为合欢树第三年的复生是个好兆头。作者写这一点是暗示,母亲因为操心儿子的病以致有点迷信了。
    D.在质朴的老街坊眼中,生活、健康与工作显然比文章,比获奖更重要。
    E.“悲伤也成享受”,是说人在独自静静地怀念逝去的亲人时,即使悲伤,也会有某种温馨的感觉。
    2.本文一开头就写了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文章中三次提到自己的年龄。你认为他在二十岁以后和三十岁以后对母爱各有怎样的体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作者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这种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0-2011学年广东省江门市恩平一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懂你
      ①收到父亲寄来的包裹和信,有几分意外。因为我春节刚从老家回来,父亲也从未写信给我。
      ②匆忙展开信笺:“小振,春节让你带的干酸菜、腊肠、咸肉你怎么忘了带上呢?丢三落四的毛病怎么还没改,看你以后怎么办呀?一个人出门在外,照顾好自己……近来从电视上得知北方沙尘暴厉害,我和你妈十分担心……家中一切安好,勿念。有时间往家里多写信。”信虽不长,却似一股暖流涌上心田--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对我几乎是不近人情的。
      ③记忆最深的一次是我高考的第一天,我以为父亲会送我去考场,可是他只说了一句:“我有事先走了,考好点儿。”就走了。当时我委屈极了:为什么别的父亲都送自己的孩子去,他就不能?!
      ④结果高考我落榜了。百无聊赖中,我选择了南下打工。然而当我把自己的想法很不情愿地告诉父亲时,得到的却不是安慰和鼓励,他尖刻的语言,把我仅剩的一点自尊也击得粉碎,伤痛的滋味现在回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⑤出门那天,我还是特别希望家人来送我,可是不仅他没送,家人都没来送行。我知道,这肯定是父亲的阻挠。我对父亲的怨又多了一分。
      ⑥转眼工作好几年了,父亲也退休多年,可时间并没有冲淡我对他的憎恨。直到这次回家,母亲说出事情的真相,我才恍然大悟。她说:“小振,你这样做太伤你父亲的心了。过去他是做过伤害你的事,可都是为了你好--怕你在家总有优越感。他不是怕你不能成材,担心的是你不能成人!于是有意激励你奋发图强。为此我不知道和他吵过多少次。你走那天,他不让我们送你,可又担心你承受不了,好几天坐卧不安,闷着头抽了十几盒烟。你现在每封写给我的信他比我看得还仔细,这次知道你要回家过年,早早地准备好了许多你喜欢吃的于酸菜、腊肠、咸肉。上次为了晒腊肠,踩着凳子一不小心摔了下来,在医院住了好几个星期……”
      ⑦这次春节回家,父亲满以为我会多住几天,然而我却只有七天假。我走的时候,父亲把晾在竹竿上的干酸菜、腊肠、咸肉取下来帮我装了好几袋,说是以后一个人在外很难吃到老家的东西了。最后我嫌行李多不方便,心想这些东西超市或许也有卖的,于是走的时候就偷偷地拿掉了。
      ⑧想不到父亲却把它寄过来了。这就是父爱!可我却恨了父亲这么多年,现在想想,我是多么的不应该。其实,父亲一直是爱我的,只是方式特殊罢了。
      ⑨铺好纸,提起笔,我提笔写下——
      ⑩敬爱的爸爸、妈妈……
    1.本文向我们叙述了怎样的事?以什么为线索来叙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自然段中写“我”收到父亲的来信后,“似一股暖流涌上心田”,可为什么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对我几乎是不近人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哪些地方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爱?请举两例说明。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第8自然段说“想不到父亲却把它寄过来了。这就是父爱!”难道这些干酸菜、腊肠、咸肉就是父爱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仿照例句,另选对象,再写三句话,字数可略有增减。
    你是鲜花,我是小草
    你有你色彩缤纷的娇艳,我有我色调单纯的朴素
    你喜欢在枝头上摇曳生姿,我习惯在树干下默默守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面的文字说明了“草根版世博宣传片点击逾百万”的原因,请概括作者的三个核心造势元素。(不超过24字)
      “宣传片”作者剪辑2008年上映热门影片画面,以及多部周星驰电影的经典桥段,自编台词串起一个世博会的故事。故事叙述充满来自网络的诙谐语言,还加进了“打酱油”、“金融危机”等当下热门词汇,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又对上海世博会留下深刻印象。考虑到部分视频不但风趣幽默,而且寓教于乐,世博局方面也考虑将在世博宣传平台上引入相关视频,并将邀请相关作者共同参与世博宣传品的制作。
    (1)第一个核心造势元素____________(不超过8个字)
    (2)第二个核心造势元素____________(不超过8个字)
    (3)第三个核心造势元素____________(不超过8个字)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然而,生活当中,又有许许多多是应该忘记的,诸如哀伤、遗憾、失败甚至荣誉。因为沉醉于过去的辉煌,今天就构建不了更大的辉煌;沉湎于过去的失意,今天就迈不开前行的步伐;一味眷恋过去,势必阻碍我们事业的成功。
      请以“忘掉过去”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的范围之内。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