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2012学年新人教版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
    (2)引壶觞以自酌,____________。
    (3)木欣欣以向荣,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访风景于崇阿。
    (5)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7)渔舟唱晚,____________;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8)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段,完成下面问题。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节选)
    1、对下列句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沐浴:蒙受
    B、本图宦达,不名节——矜:注重
    C、但以刘日西山——薄:迫近
    D、岂敢盘桓,有所希冀——希冀:企图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在用法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臣供养无主
    B、但刘日薄西山
    C、是区区不能废远
    D、登东皋舒啸
    3、下面对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的第一段叙述朝廷多次征召的经过以及自己进退两难的窘境,语气恳切,感情真挚。
    B、选文第二段一开始援引晋武帝“以孝治天下”的施政纲领,作为上表陈情的依据,既巧妙又得体。
    C、“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一组形象性的描述,语言精当,引起了晋武帝对李密的同情之心。
    D、“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李密这样说是怕晋武帝怀疑自己拒不出仕是以节自夸。
    4、把文中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玉阶怨
    杨基
    长门灯下泪,滴作玉阶苔。
    年年傍春雨,一上苑墙来。
    长门怨
    杨基
    白露下玉除,风清月如练。
    坐看池上萤,飞入昭阳殿。
      [注]①杨基。元末明初诗人。
    (1)《玉阶怨》一诗,婉曲含蓄,耐人寻味,这得益于诗中所运用的写作技巧。试对此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门怨》一诗,“不作怨语,怨已自深”,这首诗写宫怨与前一首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1-2012学年新人教版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正确的两项是

    [     ]

    A.甘果瓦六岁就成了孤儿,过着孤苦无依的日子。他当过兵,做过修士,当过学徒。这一切失败后,决定去当一个诗人。后来遇上了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在克洛德的教诲下,甘果瓦有了一些学识,并且写作了一些圣迹剧。
    B.“我只能爱一个能保护我的男子汉。” 甘果瓦脸红了一会,知道那是在责怪他,显然那姑娘指的是两个钟头以前在那危急情况下他没有给她什么帮助。// 前面提到的危急情况是指两个钟头以前在爱斯梅拉达在格雷沃广场表演时,罗兰塔里的那个修女对她的威胁。同时,爱斯梅拉达并不爱甘果瓦,这使他非常痛苦。
    C.巴格特在失去女儿后,带着那两个埃及女人不小心掉下的小阿涅丝的一只绣花小鞋,跑遍各地寻找自己的女儿。她来到巴黎,在绝望的情况下当了隐修女。从此,她极端仇视埃及人,把自己幽闭在小屋中,为自己的女儿祈祷,靠别人的施舍过活。
    D.刑台上的伽西莫多发现克洛德骑着骡子经过广场,于是他狂怒的面孔变成了温和的笑容,他向克洛德要水喝。克洛德看清了犯人是伽西莫多时,心里非常想解救他,但迫于舆论的压力,犹豫了很长时间,最后还是离开了。
    E.一天,克洛德发现爱斯梅拉达身边有一个穿红黄两色外衣的男子抱着加里,十分紧张,立即从密室中赶往巴尔维广场,经过钟楼时,他发现伽西莫多专心致志地望着广场,他妒火中烧,逼问伽西莫多和爱斯梅拉达的关系。
  • 请简述爱斯梅拉达给受刑的伽西莫多送水解渴的故事。(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一)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二)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三)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四)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1.孔子说自己“乐在其中”,谈谈你对此处孔子提及的“乐”的内涵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世的儒者遵从孔子的信念,如孟子提出“舍生取义”,董仲舒提出“正其义不谋其利”,都力图追求道德精神的完善,从上述几章看, 儒家价值观的核心是什么?说说这些观点对你现实生活的启示。(不超过5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1-2012学年新人教版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说“异”
    詹克明
      你可以侧目异类,白眼异类,但绝不可小视异类。
      异类可以成为事物的中心。晶莹美丽的珍珠,其中心不过是颗砂粒,正所谓“病蚌成珠”。
      降雨全靠空气中的尘埃作为凝聚中心,倘若天空绝对干净,水汽再多也不会下雨,当然就没有植物和动物,更不可能有人类。同类之物彼此相差无几,谁也难成中心。异类的介入打破了无差异的均衡,“中心”应运而生,有序的体系得以形成。梁山好汉一百多,各怀绝技,谁肯服谁?倒是文武皆不出众的“异类”宋公明,凭着“呼保义”“及时雨”的名声坐了第一把交椅。
      当液体加热到沸点之上,有时高出十几度还不沸腾,就成了过热状态。一旦过热液体受到扰动,瞬时大量汽化,极易发生爆炸。工业生产中为了避免出现“过热”,常将几粒多孔质的沸石投入高温液体。沸石不断释放的小气泡容纳了液体的饱和蒸气,鼓成大气泡腾出,借此平稳沸腾。过于纯粹的体系在形态转化时很可能出现滞后或过头,导致险象环生,异类的适时参与则可化险为夷。
      事物需要发展,体系必然转变,异类可以成为伟大转折的突破口。20世纪初,正是爱因斯坦在假设光速不变的基础上提出相对论,普朗克又提出量子论,才使物理学获得了大发展。正因为他们的异类观念,才使得物理学大大创新。不过,切勿强求“异类”,最应警惕那种哗众取宠的故作怪异,如父亲逼着体弱女童跑全国、当街裸体自我标榜是行为艺术之类,就是渴求社会认可的假异类、真恶俗。
      不能容忍异类的现象,时时可见。打工者来自不同的地区,农村人与城里人衣饰的差异、口音的不同……都可以泾渭分明地用来划分同类与异类,更不要说大的方面了。不要把一切原因都归结为漫长的封建帝制,更深刻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国民性”。蜂拥而上的党同伐异和肆无忌惮的语言暴力,正说明我们缺少起码的宽容心态。一个高度发达、受人尊敬的大国,首先要有宽宏大量的国民气度,最起码要能容忍那些并不妨碍别人、又不违犯法律的异类行为。
      对于一个健全发展的体系,异类的存在不仅正常而且必需
    1.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以病蚌成珠的事例说明,砂粒在特定条件下成为事物的中心,可以创造美丽的结果。
    B.作者以天空中水汽凝成雨滴的事实说明,灰尘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积极因素。
    C.作者以过热现象中沸石的作用说明,在工业生产中有时需要异类的参与来化解体系突变的危险。
    D.作者列举父亲逼迫体弱女童跑全国、当街裸体自我标榜是行为艺术的事例,意在批评恶俗的假异类现象。
    E.作者认为对待异类要有宽宏大量的国民气度,要能容忍社会上存在的一切异类行为。
    2.作者指出人们往往对异类持什么态度?作者认为应该持什么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异类的存在不仅正常而且必需”,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挑山的男人
    姜致远
      ①他原本身体健康,有个美满的家。在他40岁那年,妻子忽然得了重病,尽管他竭尽全力四处举债,仍没能把妻子留住。家徒四壁,欠下一身的债,两个孩子还得上学,连债主进了他家的门,都不忍心开口。他反倒安慰人家,人不倒,债不亡,就算拼掉这身骨头,我也要把债还上。
      ②他把孩子托付给父母,去外面打工。他去好几个矿山背过矿,工钱本来就少得可怜,还常常被拖欠克扣。他又去了河南,在一个小煤矿井下挖煤,才干了两个月,出事了,他的左臂被缆车砸断了,只能无奈截肢。出院后,矿主叫他赶紧走人。少了一条胳膊,他连农活都干不了。他第一次给人跪下,哀求矿主让他留下,说家里两个孩子还指望我的钱交学费,求您让我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哪怕看门扫地也行。矿主只好给了他4000元钱,打发他回家。他把钱小心地分成两半,一半缝在内裤里,另一半装在包里,然后回家,没想到那个包还是给小偷划了。
      ③好好的人出去,回来却少了一条胳膊,一家人抱头痛哭。那条胳膊换来的2000元钱,他拿去还了债。乡亲们同情他,劝他出去乞讨,他说不行,我已经丢了一条胳膊,不能再出去丢人。
      ④他独自去了上海。晚上,他就睡在立交桥下,白天也不敢出去乱逛,怕被抓住收容遣送。他胆战心惊,起早贪黑到建筑工地上寻活,可人家总有理由拒绝他。万般无奈,他壮着胆子去了一次残联,残联的人瞟了他一眼,就摇头说你走吧。快一个月了,他依然流落街头,口袋里只剩下几块钱。正是盛夏酷暑,他却浑身冰凉,突然发现这个世界竟那样陌生,无论自己怎样努力总是受到伤害。他想到了死,爬上了高高的立交桥,一阵风把他吹醒,想起孩子,想起了家,他骂自己蠢,你连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
      ⑤第二天,他遇到一个老乡。老乡说,咱去华山做挑夫,只要肯卖力气,拿钱实在,还自由。他二话没说,跟着老乡去了华山。第一次踏上华山险道,他背了50斤货物,才走了一小半路已经两腿灌铅,喘不过气来。他想歇不敢歇,想退无路可退,两边都是悬崖峭壁,一脚踏空就要粉身碎骨。他只能咬紧牙关,一步一步往上爬,天黑时才到山顶。
      ⑥半夜下了山,领到15元报酬,他想,这钱根本不是人赚的,明天赶早回去吧。可是一觉醒来,他又登上了陡峭的山路。从此,他每天早晨6点起床,带上馒头和自来水就去领货。挑夫的报酬是按重量计算的,并且根据路途远近、险峻程度有所区别,上北峰要走四个小时,每斤货物的运费是三毛钱;南峰是华山之巅,路途遥远险峻,要走七个小时,每斤四毛钱。只有劳动力价格低于缆车的运输成本,挑夫才有市场,他们根本没有谈价钱的资本。为了多赚点钱,他肩上的重量从50斤渐渐加到了100斤,这几乎是挑战极限。
      ⑦无法想象,他究竟要流多少汗才能换回一毛钱!可他从不认为赚得少,反而对华山充满了感激,他说是华山帮他还清了债,还供了他的两个孩子上学,让他找回了男人的尊严。儿子今年考上了大学,暑假来华山看父亲。儿子问他,山路那么高那么陡,你怎么上去的?他笑了,说一步一步往上走,不就上去了吗?儿子执意要体验一下父亲的工作,他说不行,儿子说,我年轻力壮,你能上我就能上。到底拗不过儿子,次日一早,他拿了一个20斤的西瓜,让儿子背着上华山北峰,这条道近且没有南峰那样险峻。四个小时的路程,儿子却走了一整天,天黑时才到北峰,看见父亲,儿子眼泪刷地就下来了,说:“爸,以后您少背点,要吃好点…… ”
      ⑧说到这,他忽然哭了。顿了顿,他又自嘲地说,一个大男人哭得跟娘们似的,让你见笑了---哦,我得赶路了。说着他又背起了煤气罐,一只手紧紧抓住铁链,弯腰驼背,像一张拉满的弓,艰难地往上爬…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第①段中“他反倒安慰人家,人不倒,债不亡,就算拼掉这身骨头,我也要把债还上。”这几句话表现出他是一位说话算话、讲诚信、有高度责任心的男人。
    B.“我已经丢了一条胳膊,不能再出去丢人。”这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对自我的尊严的捍卫。
    C.作者以第三人称作为叙述角度,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可读性,能更好地揭示人物的性格、遭际和命运。
    D.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勤劳,讲信用,对家庭有强烈的责任心,有坚强的生活信念,敢于直面生活的艰辛,有勇气同厄运抗争的倔强性格的人。
    E.小说以“挑山的男人”为题,塑造了一个硬汉子的形象,作者意在批判这个不公平的社会,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寄予无限的同情。
    2.简析第⑧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主要刻画了一个华山独臂挑夫的形象,可小说却以“挑山的男人”为题,请你谈谈标题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以“原来这并不简单”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记叙文或议论文。②立意自定。③字数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