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届重庆市高三语文仿真试卷二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薄(fěi) 变(shàn) (shāo) 闭目听(sè)
    B.越(jiàn) 土(nián) 咕(dáo) 玉连珠(zhuì)
    C.炭(jū) 迤(wēi) 受(jīn) 难返(zhòng)
    D.骄(héng) 米(tiào) 选(lín) 怏不乐(yàng)
  • 下列各组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蔓延 百衲衣 循章摘句 责无旁贷
    B.饿殍 硬梆梆 童山濯濯 芒刺在背
    C.声援 挖墙脚 优游自得 事过境迁
    D.攀缘 亮铮铮 歧路亡羊 异端斜说
  • 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与自然界略有不同,教育的年轮是夏收秋播。每年初秋,便开始了新的学年,招收新的学生,播种新的希望。
    B.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普遍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中国只能匠心独运,走出一条科学发展之路。
    C.重庆市近期展开了一系列打黑案件审理,这意味着打黑除恶斗争正向纵深推进,正义之剑将继续“亮剑”山城,还百姓一片安宁。
    D.“你呀,就是立秋石榴——点子多”,在小明把自己的实施方案详细讲述了一遍后,妈妈笑了笑,说道。
  • 下列各选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据介绍,联欢晚会将以“礼赞祖国、讴歌时代、振奋民心”为主题,历时近三小时之久。
    B.就乌鲁木齐“针刺事件”,医生认为部分就诊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建议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与服务工作。
    C.有关专家认为,要让增长模式实现“由重到轻,由外而内”的转变,关键在于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D.一般来说,双方的理解沟通往往能够消弭矛盾,至少不至于让它升级或者激化成更坏的结果。
◎ 2010届重庆市高三语文仿真试卷二的第二部分试题
  • 色彩的认知效应
      你想提高工作业绩或写部小说吗?可以考虑一下更换家里墙壁或电脑屏幕的颜色。根据一项新的研究得出的结论,红色可使人们工作严谨,而蓝色则使人们富有创造性。该研究发表在2月5日的《科学》杂志上。
      在关于奥运会运动员服装的一项研究中,英国杜伦大学的人类学家研究发现,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在拳击、跆拳道和摔跤比赛中,对于水平相仿的选手来说,红色着装的运动员胜率达60%。
      专家指出,由于色彩能造成一定的气氛,所以会影响到人的认知表现。“当你身处困境时,”密歇根大学心理学教授诺伯特·施瓦兹说,“你可能更注意细节,这有助于摆脱困境,但却妨碍创造性的发挥。”反之,“人们在情绪欢快的时候更富于创造性,但不善于分析。”
      专家们认为,许多人把红色与不测事件或导致试验失败的未知因素等联系在一起。“人们潜意识中与红色的联系——中止、火灾、警报、警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约翰·A·巴甫说,“蓝色的影射似乎较红色弱一些,而蓝天碧海可使人宁静并充满希望,也是有道理的。”
      施瓦兹博士还告诫,色彩效应可能并不可靠,或无足轻重。“红色有时象征危险的事情,而有些情况下却是代表令人高兴的事,”他说,“在横跨一条冰冻的河流时,蓝色就标志着危险。”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安德鲁·埃略特说,在科学研究中,不仅仅色彩本身,色彩的亮度或强度可能也起相当作用。根据埃略特的研究,在智商测试前,看到红色试卷封套的人与看到绿色或无色封套的人相比,前者得分较低,这一研究结果与红色能使人更谨慎更重视细节的结论不谋而合。
      该研究还测试了人们对广告的反应。结果显示,列举产品的细节或强调防止龋洞等“回避”行为的广告,在红色背景下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而采用创造性方案或强调如“漂白牙齿”等建设性行为的广告,则以蓝色背景有较大的吸引力。
      该研究没有涵盖其他文化背景,如在中国,红色象征着繁荣和吉祥,而融合了红色与蓝色的紫色则没有什么说法。(节选自《世界科学》2009.4)
    1. 下列关于“色彩的认知效应”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由于色彩能造成一定的气氛,对人的情绪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可能会影响到人的一些认知表现。
    B.不同的色彩往往会让人产生不同的认知效应,人们可以把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但其不一定完全可靠。
    C.色彩本身和色彩的亮度、强度都会对人的见解起到影响作用。
    D.对色彩的认知效应,也可能和一个国家的文化背景相关。
    2.下列选项中,不能解释“红色可使人们工作严谨”这一结论的是
    [     ]
    A.2004年奥运会上,水平相近的选手,红色着装的队员取胜率高于其他颜色着装的队员。
    B.红色在某种情况下代表令人高兴的事。
    C.红色往往会被人们与各种不可知的因素联系在一起。
    D.测试前看到红色试卷封套的人在智商测试中的得分往往会比看到其他颜色试卷封套的人低。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红色可使人们工作严谨,而蓝色则使人们富有创造性,可见严谨与富于创造性是一对相互矛盾的品质。
    B.人们在情绪欢愉的时候往往更富于创造性,在情绪紧张时会更重视细节。
    C.人们潜意识中对色彩的定位与其在人的认知活动中产生的效应有着密切的关系。
    D.蓝天碧海会让人宁静并充满希望,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更容易激发人们的创造性。
  •   肇有人伦,是称家国。父父子子,君君臣臣,亲疏既辨,等差有别。盖“子为父隐,直在其中”,《论语》之顺也;略外别内,掩恶扬善,《春秋》之义也。自兹已降,率由旧章。史氏有事涉君亲,必言多隐讳,虽直道不足,而名教存焉。其有舞词弄札,饰非文过,用舍由乎臆说,威福行乎笔端,斯乃作者之丑行,人伦所同疾也。亦有事每凭虚,词多乌有:或假人之美,藉为私惠;或诬人之恶,持报己仇。若王沈《魏录》滥述贬甄之诏,陆机《晋史》虚张拒葛之锋,班固受金而始书,陈寿借米而方传。此又记言之奸贼,载笔之凶人,虽肆诸市朝,投畀豺虎可也。
      古者诸侯并争胜负无恒而他善必称己恶不讳。逮乎近古,无闻至公,国自称为我长,家相谓为彼短。而魏收以元氏出于边裔,见侮诸华,遂高自标举,比桑干于姬、汉之国;曲加排抑,同建邺于蛮貊之邦。夫以敌国相仇,交兵结怨,载诸移檄,用可致诬,列诸缃素,难为妄说。苟未达此义,安可言于史邪?夫史之曲笔诬书,不过一二,语其罪负,为失已多。……
      盖霜雪交下,始见贞松之操;国家丧乱,方验忠臣之节。若汉末之董承、耿纪,晋初之诸葛、毋丘,齐兴而有刘秉、袁粲,周灭而有王谦、尉迥,斯皆破家殉国,视死犹生。而历代诸史,皆书之曰逆,将何以激扬名教,以劝事君者乎!古之书事也,令贼臣逆子惧;今之书事也,使忠臣义士羞。……
      盖史之为用也,记功司过,彰善瘅恶,得失一朝,荣辱千载。苟违斯法,岂曰能官。但古来唯闻以直笔见诛,不闻以曲词获罪。故令史臣得爱憎由己,高下在心,进不惮于公宪,退无愧于私室,欲求实录,不亦难乎?呜呼!此亦有国家者所宜惩革也。(节选自刘知几《史通·曲笔》)
      注:① 王沈《魏录》滥述贬甄之诏:王沈不忠于魏,著书贬甄后,借以张扬曹魏的丑事。 ② 陆机《晋史》虚张拒葛之锋:陆机著《晋三祖纪》,其中有夸张司马懿抗诸葛亮取胜立功之词。 ③ 元氏出于边裔:北魏孝文帝于493年改姓元,故又称元魏,其先出于鲜卑族拓跋部。 ④ 桑干:北魏置桑干郡,故以桑干为北魏开国之称。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有人伦,是称家国——肇:开始。
    B.人伦所同也——疾:嫉妒。
    C.投豺虎可也——畀:给。
    D.以事君者乎——劝:勉励。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产生“曲笔”原因的一组是
    [     ]
    ① 略外别内,掩恶扬善 ② 用舍由乎臆说,威福行乎笔端 ③ 或诬人之恶,持报己仇
    ④ 语其罪负,为失已多 ⑤ 今之书事也,使忠臣义士羞 ⑥ 进不惮于公宪,退无愧于私室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①③⑥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从《论语》遵循的道理和《春秋》的大义起笔,指出曲笔现象各代都有,还列举了历代一些史书中的曲笔。
    B.文章强调史书的作用在于记功察过,显善憎恶,反映真实,一时的好坏优劣,关系着千年的荣辱。
    C.文章用“王沈《魏录》滥述贬甄之诏”和“陈寿借米而方传”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说明有些人记事常常没有根据,言辞多是虚设。
    D.作者提倡直书,痛斥曲笔的最终目的,仍不过是“激扬名教,以劝事君者”,有其一定的思想局限和不足之处。
    4.用斜线(/)断句:
      古 者 诸 侯 并 争 胜 负 无 恒 而 他 善 必 称 己 恶 不 讳。
    5.翻译:
     ① 父父子子,君君臣臣,亲疏既辨,等差有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但古来唯闻以直笔见诛,不闻以曲词获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
    [双调]清江引·咏梅
    贯云石
    南枝夜来先破蕊,泄漏春消息。 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有时节暗香来梦里。
      注:① 贯云石,未及弱冠即任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二十七岁即拜为翰林侍读知制诰,而翌年即辞官远离污浊官场,隐居西湖林泉。
    (1)“泄漏春消息”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本诗突出了梅花什么样的品质?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联系诗歌内容和作者经历加以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
    (1)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________________,樽酒家贫只旧醅。(杜甫《客至》)
    (2)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______。(陶潜《归园田居》)
    (3)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________________。(《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4)________________,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 (司马迁《屈原列传》)
    (5)_________是美国伟大的民主诗人,他的代表作《草叶集》创立了自由诗体,开一代诗风,对我国五四以来的新诗影响很大。
    (6)老舍是现代著名作家,他的长篇小说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旧时代的葬歌”。
◎ 2010届重庆市高三语文仿真试卷二的第三部分试题
  • 快乐墓地
    彭 程
      ① 有一些这样的地方,它们的存在,似乎是为了帮助人解答生命中的某些大谜。由于机缘凑巧,一些人来到这里,徜徉盘桓、目接神交之间,原本埋藏心头已久的某种纷乱模糊的东西获得了澄清,至少是显露了基本的内在轮廓。
      ② 譬如快乐墓地。墓地紧邻贯穿村子的一条街道,旁边和对面都是人家的院子。墓碑整齐地排列着,横平竖直,相互间的距离不大。墓碑之间,墓穴之上,花木丛生。墓碑雕凿而成,再彩绘上多种颜色,以湖蓝色为主。整个碑身上装饰着各种图案,红绿相映的花卉,颗粒饱满的麦穗,飞舞的小天使,成对的鸽子,等等。
      ③ 我在墓碑间随意走动,丝毫没有置身墓地的阴冷凄凉的感觉,倒像是在欣赏一处民间艺术馆,周身放松,心旷神怡。初秋的午后,阳光暖洋洋地照射着,四周明亮温暖,静谧安详。有些墓碑,在十字架的中心位置还嵌上了死者的照片,或平静或微笑地望着这个他们业已离别的世界,给人一种恍惚的感觉。
      ④ 画面下的文字,都是模拟死者口气,用第一人称写下的。一反痛悼、哀伤、凝重的气氛,代之以一种欢快的、有时是调侃的口吻。有一块墓穴,主人是一位名叫伊利耶的老人,碑文这样写道:“村中我最老,生平喜舞蹈……我能活到96,祝你活得比我老。”诗句幽默诙谐,老人生前一定是个乐天开朗的人。
      ⑤ 这真是一次崭新的体验。墓地,在最好的情形下,也是浸透着伤感、悲痛和悼念,是魂催魄伤之所。即便贵为帝王,为了死后能够延续生前的显赫荣华,陵墓建造得富丽堂皇,也依然掩不住砭骨浃髓的肃杀萧瑟。不论是南京明孝陵墓穴,还是北京十三陵地宫,带给人的感受都是潮湿阴冷,凄凉黯淡。就连艺术也不能改变这种深重的底色。俄罗斯画家列维坦的那幅著名的《墓地上空》,全景式的、气势恢弘的画面下方一角处,是一方破败的墓地,几个十字架或歪斜趔趄,或干脆偃卧在地上,气氛死寂凄凉,烘托的是人世的渺小,人生的无助。更何况,墓地还常常笼罩着晦气的、不祥的氛围,是许多邪恶事物的发生地或背景。墓地出现时,总是和阴森、恐怖、阴谋、恶意等连在一起。一句话,墓地不论是具体的真实的存在,还是作为一个意象、一种修辞,都是蓬勃欢乐的生命的反面,意味着死亡对美和生命权利的剥夺和虚无化。
      ⑥ 然而在这里,在快乐墓地,映现在我们眼前的,却是大相迥异的一幕。我们丝毫感受不到身后世界的令人不快的消息,被消解掉的,是所有那些臆想的、自我恐吓的情景和情绪,甚至生者对死者的怜悯--他们已经通过豪迈爽朗的画面和文字,表明他们不需要怜悯。相反,大加张扬的是现世生活中的美好,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缕缕留恋。你不由得会想,这些画面,在生平写照之外,更是死者对生者的殷切寄语,仿佛在说:活着的人们,珍惜生活吧。我们在这边等待着你们到来时,带来曾经真实地、充实地生活过的好消息。我们曾经那样热爱它们,你们也不要辜负上天的馈赠啊。
      ⑦ 看来,将此处命名为“快乐墓地”,的确是名实相副。在数不胜数的墓地陵园中,它无疑是一个异数。早已化为骸骨的亡灵们,在九泉之下,在阻隔阴阳的那堵看不见的墙壁之后,还在赞美生命的快乐。它将死亡映衬得衰弱无力,至少成为一种当其降临时可以坦然领受的状态。所有这些,和我们观念中的死亡,以及与之有关的种种,产生了巨大的对比,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
    1.联系全文,理解“有一些这样的地方,它们的存在,似乎是为了帮助人解答生命中的某些大谜”在文中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章第⑤段中,作者写到了南京明孝陵、北京十三陵,还写到了俄罗斯的《墓地上空》,请问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是围绕“快乐墓地”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认为快乐墓地和“我们观念中的死亡,以及与之有关的种种,产生了巨大的对比,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结合全文,请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代大师季羡林曾把江淹《恨赋》的最后两句“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改为“自古皆有死,何必饮恨而吞声”。有人认为,由“莫不”而“何必”,两字之改,境界全出。请分别用25~35字赏析这两句话,指出其区别。
    (1)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古皆有死,何必饮恨而吞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请找出三个有语病的句子,并加以改正。
      广大的耳鼻喉疾病患者一直困扰,同时也给患者的家人和朋友带来一些影响,采用国际先进的诊疗设备,运用尖端技术,只需短时间即可治疗声带息肉等耳鼻喉疾病。恢复快,无需全麻,无痛,不住院。
      把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把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把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 在下面横线处各补上一句话,使之语意连贯。
      标点符号具有表情达意的功能,有时巧妙的运用会给人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美国心理学家巴尔肯曾在一青年人的聚会上,叫与会者每人写一篇简短的自传,有个年轻人满脸沮丧地交给他一份自传,上面只有三个标点:(——)(!)(。)。年轻人凄然地解释一阵:横冲直撞,落个伤心自叹,到头来只有完蛋。巴尔肯听,不以为然,立即在这个自传后加了三个标点:(、)(……)(?)他热情地鼓励这个自暴自弃的青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首句的开头,将下列长句改成由6个短句组成的句子。要求:保持原意,语句通顺,语意连贯,可适当增减个别词语。
      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全面突破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破除现代化的“西方哲学”、深化人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的同时,也创造了具有社会主义属性的另一种现代化形态。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多雨的季节,回忆湿湿的,安静地晾在院外竹竿上。每个人都有回忆,也都有在某些特定的时刻会勾起的湿湿的回忆。请以“湿湿的回忆”为题作文。
      要求: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