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材完全学案第二单元 单元能力测控题(选修专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河内,则移其民于河东——凶:闹饥荒、歉收
    B.谷与鱼鳖不可食——胜:尽,完
    C.养生丧死无,王道之始也——憾:缺憾
    D.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谨:郑重
  •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河东凶亦②填鼓之,兵刃既接
    B.①涂有饿莩不知发②是何异于刺人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C.①邻国民不加少②数口家,可以无饥矣
    D.①西丧地秦七百里②寡人之国也
  • 下列画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B.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
    C.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D.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 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与例句中加粗的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例:填然之,兵刃既接
    A.晋函陵,秦军汜南
    B.赵王之子孙者,其继有在者乎
    C.能谤讥于市朝,寡人之耳者
    D.大夫女于大夫
◎ 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材完全学案第二单元 单元能力测控题(选修专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其思想的核心是“仁义”。
    B.《孟子》的主要特点是长篇大论、气势磅礴、逻辑性强,既尖锐机智,又从容舒缓。
    C.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有“亚圣”之称,其学说有些在当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D.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表现出来的思想主张是君王要称霸,必须使一部分百姓先富裕起来。
  •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宋轻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曰:“先生将何之?”
      曰:“吾闻秦、楚构兵,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焉。”
      曰:“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说之将何如?”
      曰:“我将言其不利也。”
      曰:“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则不可。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先生以仁义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日利?”(选自《孟子·告子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词。
    (1)吾闻秦、楚构兵:__________
    (2)怀利以相:__________
    (3)为人弟者怀利以其兄:__________
    (4)我将见楚王而罢之:__________
    2.本篇采用_________的论证方法,证明的观点是________。(用原句回答)
    3.下列句中加粗的“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我将见楚王说罢之——鸡鸣
    B.不远千里来——苟为后义先利
    C.未有仁遗其亲者也——蟹六跪二螯
    D.然不王者,未之有也——王亦日仁义已矣
    4.本文在论证时分别从____、____、______三方面正反对比,形成了颇有气势的____句。
    5.翻译下列句子。
    (1)吾闻秦、楚构兵,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完成1~5题。
      曰:“……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羞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我不敏:____
    (2)无恒心:____
    (3)无恒心:____
    (4)是故明君民之产:____
    2.下列句中加粗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天下之欲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君有在腠理
    B.五十者可以帛矣——锦还乡
    C.其若是,孰能之——以于家邦
    D.耕者皆欲耕于之野——然而不者,未之有也
    3.孟子认为“发政施仁”的具体措施有二: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_。
    4.下列句中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B.俯不足以畜妻子
    C.然后驱而之善
    D.凶年不免于死亡
    5.翻译下列句子。
    (1)其若是,孰能御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孟子》序说
    朱熹
      《史记列传》曰:“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鞅,富国强兵;楚、魏用昊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韩子曰:“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
      又曰:“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与扬,大醇而小疵。”
      又曰:“孔子之道大而能博,门弟子不能遍观而尽识也,故学焉而皆得其性之所近。其后离散,分处诸侯之国,又各以其所能授弟子,源远而末益分。惟孟轲师子思,而子思之学出于曾子。自孔子没,独孟轲氏之传得其宗。故求观圣人之道者,必自孟子始。”
      又曰:“扬子云曰:‘古者杨墨塞路,孟子辞(告诉、解说)而辟(排除、驳斥)之,廓(阐述、发挥)如也。’夫杨墨行,正道废。孟子虽贤圣,不得位。空言无施,虽切何补。然赖其言,而今之学者尚知宗孔氏,崇仁义,贵王贱霸而已。其大经大法,皆亡灭而不救,坏烂而不收。所谓存十一于千百,安在其能廓如也?然向无孟氏,则皆服左衽而言侏离矣。故愈尝推尊孟氏,以为功不在禹下者,为此也。”
      或问于程子曰:“孟子还可谓圣人否?”程子曰:“未敢便道他是圣人,然学已到至(或圣)处。”
      程子又曰:“孟子有功于圣门,不可胜言。仲尼只说一个仁字,孟子开口便说仁义。仲尼只说一个志,孟子便说许多养气出来。只此二字,其功甚多。”
      又曰:“孟子有大功于世,以其言性善也。”
      又曰:“孟子性善、养气之论,皆前圣所未发。”
      又曰:“学者全要识时。若不识时,不足以言学。颜子陋巷自乐,以有孔子在焉。若孟子之时,世既无人,安可不以道自任。”
      又曰:“孟子有些英气。才有英气,便有圭角,英气甚害事。如颜子便浑厚不同,颜子去圣人只豪发闲。孟子大贤,亚圣之次也。”或曰:“英气见于甚处?”曰:“但以孔子之言比之,便可见。且如冰与水精非不光。比之玉,自是有温润含蓄气象,无许多光耀也。”
      杨氏曰:“孟子一书,只是要正人心,教人存心养性,收其放心。至论仁、义、礼、智,则以恻隐、善恶、辞让、是非之心为之端。论邪说之害,则曰‘生于其心,害于其政’。论事君,则曰‘格君心之非’,‘一正君而国定’。千变万化,只说从心上来。人能正心,则事无足为者矣。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心得其正,然后知性之善。故孟子遇人便道性善。欧阳永叔却言‘圣人之教人,性非所先’,可谓误矣。人性上不可添一物,尧舜所以为万世法,亦是率性而已。所谓率性,循天理是也。外边用计用数,假饶立得功业,只是人欲之私。与圣贤作处,天地悬隔。”(选自《四书集注》)
      [注]①左衽: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服装,前襟向左掩,不同于中原一带人民的右衽。后也用左衽作为外族统治的代称。②侏离:这里指少数民族的语言。
    1.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适梁,梁惠王不所言——果:成功
    B.天下方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务:致力,专力从事
    C.然其言——赖:依靠,凭借
    D.若孟子之时,世既无人,安可不以道自——任:担当,担任
    2.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道既通,游事(于)齐宣王,宣王不能用
    B.(孟门弟子)其后离散,分处诸侯之国
    C.孔子之道大而能博,(而)门弟子不能遍观而尽识也
    D.然向无孟氏,则(今人)皆服左衽而言侏离矣
    3.下面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韩愈推崇孟子原因的一组是(     )
    ①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②孟子性善、养气之论,皆前圣所未发
    ③自孔子没,独孟轲氏之传得其宗
    ④古者杨墨塞路,孟子辞而辟之,廓如也
    ⑤孟子大贤,亚圣之次也
    ⑥然向无孟氏,则皆服左衽而言侏离矣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②③⑥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攻伐盛行的时代,孟子宣扬古代贤君的德政显得不合时宜,他的主张也就得不到各国君主的赏识,更无法得以实践。
    B.在韩愈看来,孟子对先贤学说及圣人之道的解说、阐述得极其精要,他自己的学说也达到了精粹至极、毫无瑕疵的境界。
    C.孟子对孔子的学说不但有所继承,而且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孔子的仁义学说,并提出了独到的“性善”“养气”理论。
    D.《孟子》一书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教人存心养性,收其放心”,目的是“正心”“诚意”,最终达到“性善”。
◎ 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材完全学案第二单元 单元能力测控题(选修专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词,做题。
    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dí)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 
    1.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根据提示补写出空缺的内容。
    (1)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欧阳修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说:“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这些都是反对享乐主义的千古佳句。
    (2)有的同学整天埋头于书山题海之中,成绩却不见提高多少,因为他忘记了一件重要的工作-思。《论语》上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学”与“思”的关系上,真可谓一针见血。
  •   我们学习古典诗歌,我们徜徉在诗歌长廊中,感受魏晋风骨,领略大唐气象……我们仰视历史天空灿烂的诗星,我们鉴赏诗歌,解读人品,体验真情。请以古代诗歌为内容仿造例句续写两个句子,构成排比。
      例句:白居易在琵琶声的呜咽里,泪湿青衫,用真情感悟了迁谪的无奈。
    仿句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句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少年想成为少林寺最出色的弟子。他问大师:“我要多少年才能那么出色?”
      大师回答:“至少十年。”
      少年说:“十年时间太长了,如果我付出双倍的努力,需要多长时间呢?”
      大师回答:“20年。”
      少年又问:“如果我夜以继日地练习呢?”
      大师回答说;“30年。”
      少年灰心了。他不解地问大师:“为什么我每次,说更加努力,你反而告诉我需要更长的时间呢?”大师说:“当你一只眼睛只顾盯着目标时,那么就只剩下一只眼睛寻找道路了。”
      读上述文字,体会其中的含意,联系社会实际或你的人生体验,自选文体,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