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一语文倍速训练法第四单元第十三课 宇宙的边疆(必修3)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加粗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晕(xuàn) (āi) 时(zàn) (huí)
    B.唤(zhāo) (sǒng) 丽(guī) (qiàn)
    C.维(xiān) (huái) 缚(sù) 刻(qǐng)
    D.广(mào) (càn) 愿(sù) 新(zhǎn)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战粟 荡漾 川流不息
    B.慧星 搁置 微不足道
    C.安详 崭新 奄奄一息
    D.膨涨 脚踝 气势磅礴
  • 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这里有充满氧气的蓝天,有碧波荡漾的海洋,有凉爽的森林,还有柔软的草地。这无疑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星球。
    B.有些恒星稳重端庄地转动着;有些恒星狂热地旋转着,弄得自己面目一新,成了扁圆形。
    C.白居易在地方为官时很注意接近民众,不管是乡间农妇还是下里巴人,他都能谈得来,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很多创作素材。
    D.“十一黄金周”期间,来北京旅游的人不绝如缕,各大酒店的客房在节前的十几天里就被抢订一空。
◎ 人教版高一语文倍速训练法第四单元第十三课 宇宙的边疆(必修3)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M31有两个卫星,它通过引力——跟使我呆在坐椅上相同的物理学定律将矮椭圆星系束缚在一起。整个宇宙中的自然法则都是一样的。
    B.在一些行星上可能已经有高级动物,他们是我们宇宙中的兄弟姐妹。他们跟我们的差别很大吗?他们的形状、生物、科技、哲学等方面的情况如何?
    C.地球是我们的家,我们的母亲;人类是在这里诞生和成长的,是在这里成熟起来的。正是在这个星球上,我们激发了探索宇宙的热情,也是在这里,我们正在痛苦和不安之中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
    D.星系是由气体,尘埃和恒星群(上千亿个恒星)组成的,每个恒星对某人来说都可能是一个太阳。在星系里有恒星,行星,也可能有生物、智能生命和宇宙间的文明。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因为宇宙辽阔无垠,所以那些我们所熟悉的适用于地球的量度单位——米、英里等等已经没有意义。我们用光速来量度距离。一束光每秒钟传播18.6万英里,约30万公里,也就是7倍于地球的周长。一束光从太阳传播到地球用8分钟的时间,因此我们可以说,太阳离我们8光分。一束光在一年之内约穿过10万亿公里(相当于6万亿英里)的空间,这个长度单位——光在一年里所通过的距离——称为1光年。光年不是度量时间的单位,而是度量距离的极大单位。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地方,但决不是唯一的地方,也不是一个典型的地方。任何行星、恒星或星系都不可能是典型的,因为宇宙中的大部分是空的。唯一典型的地方在广袤、寒冷的宇宙真空之中,在星际空间永恒的黑夜里。那是一个奇特而荒芜的地方。相比之下,行星、恒星和星系就显得特别稀罕而珍贵。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033分之一(1033,在1之后接33个0)。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
      从一个星系际的优越地位上,我们可以看到无数模糊纤细的光须像海水的泡沫一样遍布在空间的浪涛上,这些光须就是星系。其中有些是孤独的徘徊者,大部分则群集在一起,挤做一团,在大宇宙的黑夜里不停地飘荡。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我们所见到的极其宏伟壮观的宇宙。我们隶属于这些星云,我们所见到的星云离地球80亿光年,处在已知宇宙的中心。
      星系是由气体、尘埃和恒星群(上千亿个恒星)组成的,每个恒星对某人来说都可能是一个太阳。在星系里有恒星、行星,也可能有生物、智能生命和宇宙间的文明。但是从远处着眼,星系更多地让人想起一堆动人的发现物——贝壳,或许是珊瑚——大自然在宇宙的汪洋里创造的永恒的产物。
      宇宙间有若干千亿(1011)个星系。每个星系平均由1000亿个恒星组成。在所有星系里,行星的数量跟恒星的总数大概一样多,即1011×1011=1022,在这样庞大的数量里,难道只有一个普通的恒星——太阳——是被有人居住的行星伴随着吗?为什么我们这些隐藏在宇宙中某个被遗忘角落里的人类就这样幸运呢?我认为,宇宙里很可能到处都充满着生命,只是我们人类尚未发现而已。我们的探索才刚刚开始。80亿光年以外嵌着银河系的星系团催迫着我们去探索,探索太阳和地球就更不用说了。我们确信,有人居住的这个行星只不过是一丁点儿的岩石和金属,它靠着反射太阳光而发出微光。在这样的大距离里,它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1.文中画线部分,作者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来体现说明事物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星系是由气体、尘埃和恒星群(上千亿个恒星)组成的,每个恒星对某人来说都可能是一个太阳”这句话,作者使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和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会认为“因为宇宙中的大部分是空的。唯一典型的地方在广袤、寒冷的宇宙真空之中,在星际空间永恒的黑夜里”?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选文体现了电视解说词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太阳能何时进入寻常人家
      大家都知道,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资源,关于利用太阳能的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可它至今还没有走进寻常百姓家。目前,家用的太阳能装备大多是太阳能电池板,它可直接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现在,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屋顶上都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日本能源比较缺乏,所以他们对太阳能十分重视。据日本有关部门估计,日本2100万户个人住宅中如果有80%装上太阳能发电设备,便可满足.全国总电力需要的14%;如果工厂及办公楼等单位用房也进行太阳能发电,则太阳能发电将占全国电力的30%至40%。日本政府力争于2100年实现太阳能发电量达到500万千瓦时的目标。
      利用太阳能电池板的成本较高,所以要建立太阳能发电厂就不能采取这样的方式。先将光能转换成热能,再以热能生成的水蒸气带动蒸汽涡轮机发电,这是目前比较有效的大规模的太阳能发电方式。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就开始在美国加州的沙漠地带,建造了9座太阳能发电站,合计发电能力达到可观的354兆瓦。这种技术相对而言非常简单,几百个跟随太阳转动的凹面镜,把接收到的阳光,集中到位于聚焦点上的一个真空隔热吸收管中,把吸收管里的特种高温油加热,高温油把热量传送给水,生成水蒸气,水蒸气带动蒸汽涡轮机生成电能。但是在此之后,尽管曾经有过不少计划,但国际上却再没有建造过一座光热发电站。人们对光热技术兴趣减弱的原因,主要在于常规能源载体的市场价格降低了很多。
      太阳能发电需要占用一定的面积,光靠建筑物房顶来发电是远远不够的,发电效率和成本也比较高,所以要大规模利用太阳能发电,需要大面积铺设太阳能装置。一些科学家建议通过超导电缆将全球太阳能发电站组成统一电网,以便向全球供电。到了2100年,即使全用太阳能发电供给全球能源,太阳能发电设施的占地面积也不过829万多平方公里,这个面积只相当于全球海洋面积的2.3%或沙漠面积的51.4%。为了不占用有限的地球面积,一些科学家甚至提出向太空要太阳能,在太空中建一些大型的太阳能发电站,然后把这些电能以微波方式发送到地球。
      要使太阳能进入寻常百姓家,真正达到实用水平,从技术上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提高太阳能光电变换效率并降低其成本,二是要实现太阳能发电同现在的电网联网。从社会政策上也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获得普通百姓对清洁能源的支持,二是要获得政府对太阳能发电的前期投入。
    1.根据文意,下列对“太阳能发电站”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目前太阳能发电站没有利用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发电,是因为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成本较高。
    B.太阳能发电就是把光能转换成热能,热能生成水蒸气,然后带动蒸汽涡轮机发电。
    C.美国是世界上唯一能够建立太阳能发电站的国家,建造的九座太阳能发电站合计发电能力达354兆瓦。
    D.太阳能发电站技术比较简单,只要几百个随太阳转动的凹面镜就行了。
    2.下列对“日本2100万户个人住宅中如果有80%装上太阳能发电设备,便可满足全国总电力需要的14%”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日本80%的个人住宅装上太阳能发电设备,可节约全国总发电力的14%。
    B.如果日本80%的个人住宅装上太阳能发电设备,其发电量相当于全国总电力需要的14%。
    C.如果日本80%的个人住宅装上太阳能发电设备,将增加总用电量的14%。
    D.如果日本80%的个人住宅装上太阳能发电设备,其消耗的电能将达到全国电力的14%。
    3.“(太阳能)至今还没有进入寻常百姓家”有诸多原因,选出不属于其主要原因的一项(     )
    A.在提高太阳能光电变换效率,并降低其成本方面尚不理想。
    B.太阳能发电与现在的电网尚未成功联网。
    C.普通百姓对清洁能源还没有达到认可的程度,政府的前期投入也还不够。
    D.目前尚未提供建造太阳能发电站的足够面积。
    4.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些科学家提出的在太空中建大型太阳能发电站,然后把这些电能以微波的方式发送到地球,缺乏可操作性。
    B.日本能源比较缺乏,其利用能源的出路之一就是大力开发太阳能。
    C.由于太阳能发电需要占用一定的面积,将来在沙漠、太空、海洋建造太阳能发电站将成为最佳选择。
    D.利用超导电缆技术,将全球太阳能发电站组成统一电网,将使人类全球供电的理想成为可能。
◎ 人教版高一语文倍速训练法第四单元第十三课 宇宙的边疆(必修3)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最近在死海中发现了一种叫嗜盐菌的极小微生物,对它的研究,让科学家们探知了更多有关生物技术和癌症的秘密,也许还有助于解决一个难题:如何让宇航员在太空旅行中免受宇宙射线的伤害。宇宙射线能穿透宇航员的身体,损伤人体细胞中的DNA,引发癌症和其他疾病,DNA损伤也是生活中地球上的人类患各种癌症的原因之一。
      嗜盐菌似乎是修复DNA损伤的高手。为了解其中的奥秘,马里兰大学在美国航空航天局的资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研究人员用辐射轰击法破坏嗜盐菌的DNA,使其分裂成碎片,但它们在几个小时内就能将所有的染色体“召集”到一起,重新恢复正常功能。嗜盐菌为何能有如此顽强的生存能力?马里兰嗜盐菌研究项目主任乔斯林·迪鲁吉罗认为,根本的原因在于嗜盐菌是在一个原本就不适合生命生存的地方生存和进化的。死海海水的盐浓度是正常海水的5-10倍,多数海洋生命在死海里会很快死亡。高盐浓度导致与辐射类似的后果,使有机体的细胞,特别是细胞中的DNA受损。在这种含盐量极高的极端环境中生存和进化,正是嗜盐菌能够承受辐射和其他恶劣环境的原因。在强烈的紫外线光束的照射下,多数微生物会全部死亡,但80%的嗜盐菌活了下来,且能继续正常生存和繁殖,研究人员还做了一个实验,将含有嗜盐菌细胞的海水置于模拟太空的真空环境里,结果水分很快蒸发,留下的盐分形成了含有微量水分的结晶体,嗜盐菌细胞躲藏在这些像一个个小房子似的盐的晶体里,能避免进一步的干燥缺水,可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半休眠状态。如果盐的晶体有机会重新溶入有水环境中,嗜盐菌细胞会重新活跃起来,修复由于缺水引起的DNA损伤,迅速恢复正常的生存活动。
      嗜盐菌为何能在这一系列实验中存活下来?迪鲁吉罗研究小组和西雅图系统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们用现代基因测试工具观察嗜盐菌细胞DNA受损的全过程,发现嗜盐菌在受到强烈紫外线照射和被置于模拟太空的真空环境后,其整套“分子修复工具”都被激活了。所谓“分子修复工具”是一种叫做酶的蛋白质。嗜盐菌里有着一定数量承担修复工作并“随时待命”的酶,当受到致命剂量的辐射照射时,这些“埋伏”着的酶会很快出动,对DNA进行“抢救”,然后其他种类的酶继续其修复工作,并激活产生这些酶的基因。迪鲁吉罗研究小组还发现,在嗜盐菌2400个基因的基因组里包含了好几套独特的DNA修复“工具”。嗜盐菌的这些DNA修复“工具”,有的其他动植物也有,有的则是细菌才有的,还有的是一种叫做archaea太古代微生物(嗜盐菌所属的种类)所特有的,嗜盐菌则拥有所有这些修复“工具”,此外,它还有几种别的物种所没有的新奇的DNA修复“工具”。所有这些DNA修复“工具”,对研究人类的DNA修复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也许能为增强人体修复DNA受损的自然能力开辟新的途径,并将极大地造福于太空旅行的宇航员,因为archaea太古微生物中的许多修复蛋白质与真核细胞(包括你我在内的生命组成形式)中的修复蛋白质非常相似。
    1.依据原文,不属于科学家们所做的嗜盐菌实验的一项(     )
    A.观察嗜盐菌在高盐浓度环境中是否具有承受强辐射的能力。
    B.观察嗜盐菌在其DNA被破坏之后能否重新恢复正常功能。
    C.观察嗜盐菌细胞在模拟太空的真空环境中是否能继续生存。
    D.观察嗜盐菌细胞DNA在受损过程以探索其被恢复的奥秘。
    2.下列关于“嗜盐菌”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科学家们已经发现,即使DNA被分裂成为碎片,嗜盐菌的染色体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被“召集”起来。
    B.因为嗜盐菌原本就是在一个不适合于生命生存的恶劣环境中生存和进化的,所以它具有极强的抗辐射能力。
    C.在模拟太空的真空环境里,多数微生物包括部分嗜盐菌会死亡,但绝大部分的嗜盐菌细胞会重新活跃起来。
    D.嗜盐菌是archaea太古微生物中的一种,它的许多修复蛋白质与人体真核细胞中的修复蛋白质非常相似。
    3.依据原文,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迪鲁吉罗研究小组与西雅图系统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通过观察嗜盐菌细胞DNA受损的全过程,发现它有好几套独特的DNA修复“工具”
    B.在嗜盐菌中,“随时待命”以对受损的DNA进行“抢救”的酶,与继续进行修复工作的其他种类的酶,都属于“分子修复工具”。
    C.在强烈的紫外线光束照射下,只有80%的嗜盐菌的整套“分子修复工具”被激活,它们会很快出动,对那些受到损伤的DNA进行“抢救”
    D.在极端的干燥环境甚至真空环境中,嗜盐菌也能继续生存并正常繁殖,因为其承担修复工作并“随时待命”的酶会修复细胞中的DNA损伤。
    4.依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盐浓度导致与辐射类似的后果,在强烈紫外线辐射下嗜盐菌的存活率达80%,因此在高盐浓度海水嗜盐菌的存活率也约为80%。
    B.实验证明嗜盐菌在模拟太空的真空环境中仍能继续生存,可见嗜盐菌在完全无水的极端干燥环境中也可存活下来,或处于半休眠状态。
    C.如能获取嗜盐菌特有的DNA修复“工具”并将其移植到人体中,那么人类也能在致命的紫外线照射下和极端干燥的真空环境里生存。
    D.美国航空航天局之所以愿意资助嗜盐菌的研究项目,一个重要原因是希望它有助于解决宇航员因受宇宙射线伤害而引发各种疾病的难题。
  •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完成下列问题。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tuò)龙:就是竹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1)诗的前三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整首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前三联纯写景,试写出诗人为描写景物而运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并作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高中毕业在即,同窗三年的学友常用赠言表达彼此的情感。请你根据下列不同“情境”各写一条赠言。要求:表达要含蓄;每条不超过30个字;不得出现校名、人名。
    (1)给在你遇到困难时曾经给你真诚帮助的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曾被你无意伤害而你一直心怀歉疚的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水就有岸,岸阻碍了水的自在流淌,也避免了水的泛滥成灾;水需要岸的善加疏导,却排斥岸的恶意围困。
      请以“水与岸”的关系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