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材完全学案第六单元 三、尚贤(选修·专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赢滕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归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乃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说,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于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日: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当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炫熿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官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予,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节选自《战国策》)
      [注]①纴(rèn):织机。②抵掌:击掌,表示兴奋。③式:用。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秦把连横的主意向秦惠王进言,书面意见呈送了多次,可是这个主意没有得到实行。没办法苏秦只好羞惭地回到家中。
    B.苏秦回到家后受到妻子、嫂子、父母的冷落,于是他连夜打开书箱,摊出几十本书,找到了姜太公的兵书《阴符》,伏案诵读,揣度书中之精要。
    C.苏秦游说赵王成功后,赵王封苏秦为武安君授相印,随后苏秦又去游说六国连横,拆散合纵,用来抑制强大的秦国。
    D.苏秦将去游说楚王,路过洛阳城。他的爹娘在郊外远迎到三十里之外,他妻子斜眼偷偷看他,他嫂子趴在地上向前挪动,这一切引发出苏秦对世态人情的感慨。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重身[注]当产。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
      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子出户南望,视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砥)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雠。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坠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故通名三王墓,今在汝南北宜春县界。(节选自干宝《搜神记》)
      [注]重身:怀孕,口语常说“双身子”或“双身人”。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国的干将莫邪给楚国国王铸造宝剑,三年工夫才完成。国王生了气,要杀掉他。在这种情况下,他就带着那把雌剑去朝见了国王,国王果然杀掉了他。
    B.莫邪的儿子长大后,他妈妈跟他说了爸爸的事情。于是他根据嘱咐,出门找到了那把雄剑,白天黑夜都想找国王报仇。
    C.楚国国王梦见一个孩子,他两条眉毛之间距离有尺把宽,声称要来报仇。国王就出了一千两黄金的赏赐捉拿他。孩子听到消息毫不畏惧,一边走路,一边悲歌。
    D.国王依照陌生人的建议煮那孩子的脑袋,三天三夜还没煮烂。陌生人建议国王亲自到大汤锅边上看,趁国王伸长脖子看时,陌生人用宝剑把国王的脑袋砍下,头跌落在滚水中。
  • 下列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
    B.今上举义不辟贫贱
    C.四鄙之萌人闻之
    D.莫不敬惧而施
  • 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现象不同类的一组是

    [     ]

    A.将在于众贤而已
    B.必将富之贵之
    C.无能则下之
    D.美章而恶不生
  • 下列各句的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

    [     ]

    A.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
    B.贤士不可不举
    C.尚贤者,政之本也
    D.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
  • 下列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此言之谓也——若:这
    B.譬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若:如果
    C.上之所以使下者——所以:……的原因
    D.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所以:用来……
◎ 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材完全学案第六单元 三、尚贤(选修·专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句子停顿不当的一项是
    [     ]
    A.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
    B.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
    C.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
    D.美章/而/恶不生,则/由得士也
  • 填空。
    (1)如切如磋,________________。
    (2)知人者智,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4)________________,则孤陋丽寡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子墨子言曰:“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是其故何也?”子墨子言曰:“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曰:“然则众贤之术,将奈何哉?”
      子墨予言曰:“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得而得乱——治:太平
    B.则是失其所欲,得其所恶——本:本来
    C.不能以贤事能为政也——尚:崇尚
    D.然则众贤之,将奈何哉——术:方法
    2.下列各句中“乎”与例句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例:况又有贤良之士厚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
    A.儿寒?欲食乎
    B.出,跳梁井斡之上
    C.其闻道也固先吾,吾从而师之
    D.恢恢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逮至远鄙郊外之臣——远鄙:边远的小邑
    B.四鄙之萌闻之萌——人:即民人
    C.德而尚贤——列:按照某种次序排列
    D.以劳殿赏——殿:在宫殿上
  • 下列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①今上举义不辟贫贱
    ②逮至远鄙郊外之臣
    ③四鄙之萌人闻之
    ④美章而恶不生
    ⑤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
    ⑥故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
    A.①②④⑥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⑥
  • 下列加粗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三者授之贤者——有能则
    B.之所以事上者——无能则
    C.去怀乡——中之众
    D.阖自入而求之——是故何也
◎ 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材完全学案第六单元 三、尚贤(选修·专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下列各句加粗词与例句中加粗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将在于贤而已
    A.不能以尚事能为政也
    B.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
    C.不义不
    D.今上举义不辟贫贱
  • 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句子的一项是

    [     ]

    A.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
    B.故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
    C.是其故何也
    D.汤举伊尹于庖厨之中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问题。
      南公某文所书皆建昌南城人。曰陈策,尝买骡,得不可被鞍者,不忍移之他人,命养于野庐,俟其自毙。其子与猾驵计,因经过官人丧马,即磨破骡背,以炫贾之。既售矣,策闻,自追及,告以不堪。官人疑策爱也,秘之。策请试以鞍,亢亢终日不得被,始谢还焉。有人从策买银器若罗绮者,策不与罗绮。其人曰:“向见君帑有之,今何靳?”策曰:“然,有质钱而没者,岁月已久,丝力糜脆不任用,闻公欲以嫁女,安可以此物病公哉!”取所当与银器投炽炭中,曰:“吾恐受质人或得银之非真者.故为公验之。”曰危整者,买鲍鱼,其驵舞秤权阴厚整。鱼人去,身留整傍,请曰:“公买止五斤,已为公密倍入之,愿畀我酒。”整大惊,追鱼人数里返之,酬以直。又饮驵醇酒,曰:“汝所欲酒而已,何欺寒人为?”曰曾叔卿者,买陶器欲转易于北方,而不果行。有人从之并售者,叔卿与之,已纳价,犹问曰:“今以是何之?”其人对:“欲效公前谋耳。”叔卿曰:“不可,吾缘北方新有灾荒,是故不以行,今岂宜不告以误君乎?”遂不复售。而叔卿家苦贫,妻子饥寒不恤也。
      [注]①南公:即吕南公,北宋学者。②驵(zǎng):市场经纪人。③帑(tǎng):库房。④质:抵押。⑤没:死。
    1.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始还焉——谢:道歉
    B.今何——靳:吝啬
    C.买陶器欲转于北方——易:交换
    D.妻子饥寒不也——恤:顾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俟自毙——驵舞秤权阴厚整
    B.吾恐受质人或得银非真者——今以是何
    C.自追及,告不堪——追鱼人数里返之,酬
    D.欲转易于北方,不果行——有质钱没者
    3.下列句子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部分,不正确的一组是(     )
    A.亢亢终日不得被,(官人)始谢还焉
    B.闻公欲以(银器和罗绮)嫁女
    C.叔卿与之,(叔卿)已纳价,犹问日
    D.鱼人去,(驵)身留整傍
    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经商诚实不欺的一组是(     )
    ①策请试以鞍
    ②有人从策买银器若罗绮者
    ③丝力糜脆不任用
    ④取所当与银器投炽炭中
    ⑤追鱼人数里返之
    ⑥遂不复售
    A.①③⑤
    B.②⑤⑥
    C.②③④
    D.①④⑥
    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陈策买了一头不能加鞍使用的骡子,他的儿子与狡猾的市场经纪人商量,做手脚把骡子卖给了经过那里急需用马的官人。陈策知道后,追上官人,说明原因,取回骡子。
    B.陈策只卖银器给买主,不卖给他罗绮,致使买主猜疑他舍不得卖。陈策向他解释,罗绮是长久抵押之物,质量已很差,更不能卖给他作嫁女之用。陈策还验明银器是真银才卖。
    C.危整仅买五斤鲍鱼,市场经纪人故意多称卖鱼人的鱼给危整,让危整请他喝酒。危整知道后追几里让卖鱼人回来,付多得鲍鱼的钱。危整请市场经纪人喝酒,责备他不该这样做。
    D.曾叔卿把陶器交给那人,收了钱,当知道买主也像他先前那样打算把陶器运到北方交换时,他告诉买主自己是怕北方会有灾荒而不去的,让买主也不要去。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安可以此物病公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以是何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芝兰绕阶 黄牛耕地 翠柳迎春 桃李满园
    千里绿 春绣锦 座凝香 万山金
    新春对联:
    上联: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办公室对联:
    上联: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材料,用一个单句概括出主要信息。(不超过15字)
      语文教育有三重境界:“人技教育”、“人格教育”和“人生教育”。“人技教育”侧重于给学生以生活技能,“人格教育”注重将语文养料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人生教育”则引导学生最终把“语文素质”(包括知识、技能、思想、精神、人格、信念等等)与自己的人生融为一体。如果说“人技语文”给学生以“真”,“人格语文”给学生以“善”,那么,“人生语文”则将学生引向生命之“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自然界,有机物与无机物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态圈,动物、植物、微生物连成封闭的生物链;在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也无一不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整体,有卞之琳的《断章》诗为证: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以此来看人生,我们不难发现,这世上不论是凡人还是伟人,穷人还是富人,强者还是弱者,地位高贵的还是低微的,其实大家都是一样的。对此,不知你有什么经历、见闻、看法、感慨。请以“大家都是一样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叙事或抒情,也可以议论。
      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文题自拟;(4)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