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材完全学案第六单元 二、非攻(选修·专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呜,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蜚则已,一蜚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语在田完世家》中。
      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说乎?”髡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傍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孟,祝曰:‘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镒,白璧十双,车马百驷。髡辞而行,至赵,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威王大说,置酒后官,召髡赐之酒,问曰:“先生能饮几何而醉?”对曰:“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威王曰:“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其说可得闻乎?”髡曰:“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御史在后,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若亲有严客,髡帣鞲鞠腌,侍酒于前,时赐馀沥,奉觞上寿,数起,饮不过二斗径醉矣。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睹,欢然道故,私情相语,饮可五六斗径醉矣。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当此之时,髡心最欢,能饮一石。故日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以讽谏焉。齐王曰:“善。”乃罢长夜之饮,以髡为诸侯主客。(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注]①赘婿:战国、秦、汉时,家贫卖子与人为奴,三年不能赎还。主家以女子匹配之,称为赘婿。在当时是社会地位很低的人。②隐:隐语。不把本意直接说出而借别的词语来暗示的话。③穰穰:丰收的样子。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个“招女婿”,个子不到七尺高。生性滑稽,能说会道,好多次出使到诸侯国去,从来没有受过屈辱。
    B.齐威王初即位时,漫无节制地沉迷于酒色之中,国家就快灭亡了。经过淳于髡的进言,齐威王“一鸣惊人”,诸侯国受到震动惊吓,都把侵占的疆土归还齐国。
    C.齐威王八年,楚国大规模地发兵进攻齐国,齐威王派淳于髡到赵国去讨救兵,但所给礼品菲薄。淳于髡委婉进谏,使齐威王增加了礼品。
    D.齐国获救后,齐威王非常高兴,在后宫大摆酒宴,赏给淳于髡酒喝。淳于髡借酒进谏,使得齐威王停止了通宵的酒会。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欺下榻叩头,言阿弥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焯烽有烟气,闻行车嘒管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圃官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时二十七年,位不过奉礼太常,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节选自李商隐《李长吉小传》)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长吉喜欢刻苦作诗,能够飞快写字,首先受到韩愈的赏识。跟他交往的,以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这些人最为密切。
    B.李长吉从来都是先出好题目再作诗,不像旁人那样拿心思情感去迁就凑合题目以及把条条框框放在心上。
    C.李长吉常常独自骑着牲口在京城和洛阳之间走个来回,经过的地方有时候马上就写了诗,可又随手丢开了,所以沈子明家里剩下的李长吉的诗集只有四卷。
    D.李长吉临终的时候,忽然大白天看见一个穿绯红官袍的人,骑着一条红色的龙,捧着一块上面写着什么的木板。过了一会儿,李长吉就断了气。
  • 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城之不者二耳——拔:被攻取
    B.齐人未——附:归附
    C.使老弱女子城——乘:巡视
    D.齐人追亡逐——北:指败逃者
  • 下列各句中的加粗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B.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C.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
    D.则弗知非,从而誉之
  • 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

    A.众闻则
    B.以人自利也
    C.从而
    D.项伯杀人,臣
  • 下列各句所用句式相同的两项是

    [     ]

    A.其不义又甚人人园圃窃桃李
    B.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C.从而誉之,谓之义
    D.若属皆且为所虏
◎ 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材完全学案第六单元 二、非攻(选修·专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至攘人犬豕鸡豚者
    B.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C.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D.天下之难物于故也
  • 下列句子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人园圃,(一人)窃其桃李。
    B.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君子)则弗知非。
    C.从而誉之,谓之(为)义。
    D.(越王)教驯其臣,(士)私令人焚舟失火。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若此说往(     )
    (2)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矣(     )
    (3)今小为(     )
    2.下列各句中加粗词与例句中加粗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例:故其言以遗后世
    A.今王乐于此
    B.众闻则
    C.抱其衣裘、戈剑者
    D.其桃李
    3.下列各句中加粗的“之”作动词的一项是(     )
    A.杀一人,谓不义
    B.天下君子皆知而非之
    C.今小为非,则知而非
    D.孟子将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上为政者则罚之——得:捕获、抓住
    B.以人自利也——亏:损害
    C.罪益——厚:大、重
    D.不知其不义也——情:假使
  • 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
    B.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
    C.拖其衣裘、取戈剑者
    D.其不仁兹甚
  • 下列加粗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亏人自利也——以是人多书假余
    B.此何也——暮去朝来颜色
    C.今至大为不义攻——登斯楼也,则有去怀乡
    D.众闻则之——莫不令尹
◎ 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材完全学案第六单元 二、非攻(选修·专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下列句子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

    A.罪益厚
    B.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C.从而誉之
    D.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
  • 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某市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济建设要注重环境保护;____该市的环境保护仍然严重滞后。
    (2)医院作为特殊的公共____,应该讲究语言得体,“欢迎你再来”这一类的语言是不宜随便使用的。
    (3)人们在异国他乡为了生存而不得不放弃自己原有的文明。____首先放弃也最难放弃的就是母语。
    (4)谈到决赛对手时,教练说:“这将____是一场漂亮的比赛,在决赛中和他们会师是一次独一无二的机会。”
    A.坦陈 场所 必须 必然
    B.坦陈 场合 必需 必定
    C.坦承 场合 必需 必然
    D.坦承 场所 必须 必定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请柬的封套上古色古香地印着青铜器,上面整齐地排列着身披铠甲、手持盾牌的秦军战士。
    B.生活是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如果得不到你的欣赏,那不是它缺少美,而是你缺少发现。
    C.厚道有如参天的大树,替你遮挡暑热炎凉;厚道有如母亲的怀抱,替你抚慰喜怒哀乐。
    D.当地造纸厂偷排未经处理的废水,严重污染环境,导致鱼虾绝迹,各种水生作物大量减产和绝产。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孝文帝立,以为太尉勃亲以兵诛吕氏,功多;陈平欲让勃尊位,乃谢病。于是孝文帝乃以绛侯勃为右丞相,位次第一;平徙为左丞相,位次第二。
      居顷之,孝文皇帝既益明习国家事,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于是上亦问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上曰:“主者谓谁?”平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谢曰:“主臣。陛下不知其驽下,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孝文帝乃称善。右丞相大惭,出而让陈平曰:“君独不素教我对!”陈平笑曰:“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问长安中盗贼数,君欲强对邪?”于是绛侯自知其能不如平远矣。居顷之,绛侯谢病请免相,陈平专为一丞相。(《史记·陈丞相世家》节录)
      笠翁日:“陈平不对决狱、钱谷之问,论者皆谓能持大体,以大臣不当亲细务也。予谓开千万世堂高帘远之门,而使下情不能土达者,必此言也。盖文帝此问,重民命也,惜民力也。虑有司用刑之滥,以致失入者多,国家费用之繁,以致聚敛者众。为宰相者,正当因其势而利导之,劝之省刑罚,薄税敛,而乃以夸诞之词掩其疏略之过。幸文帝天资充实,不为外物所阻,始终得遂其仁心。万一惑于陈平之言,则三代之治,何由复见于文景之世哉?”(清《笠翁别集》)
    1.比较下列各组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陛下即问决狱,廷尉
      若无兴德之言,则攸之、袜、允等之慢
    B.出而陈平曰:“君独不素教我对!”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
    C.孝文帝立,以为太尉勃亲以兵诛吕氏,功多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D.而以夸诞之词掩其疏略之过
      而陋者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2.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表现陈平能持大体的一组是(     )
    ①陈平欲让勃尊位,乃谢病
    ②问钱谷,责治粟内史
    ③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
    ④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
    ⑤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⑥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①④⑥
    3.下面对文意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文帝即位后,陈平因病之故,就想把右丞相的尊位让给周勃,孝文帝终于满足了陈平的愿望。
    B.汉文帝问周勃“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周勃都答不上来,弄得汗流浃背,惭愧不已。
    C.汉文帝以同样的问题问陈平,陈平却说这样的问题,应该去问具体主管的人员,不是我宰相应该管的。
    D.文帝问陈平,既然各有所司,那么你宰相管什么呢?陈平说出一番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的话来,文帝称赞他说得好。于是周勃辞职,让陈平专任宰相。
    4.对后面李笠翁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锐利的眼光看穿陈平回答的实质是用虚夸不实之词来掩饰其疏略之过?
    B.从历史的高度指明陈平此言的危害是使下情不得上达,大臣不当亲细务,那皇帝就更不当管了,这不是要皇帝高高在上、脱离实际吗?
    C.认为文帝问钱谷出入是重民命,问决狱多少是惜民力,是仁爱之心的表现。
    D.赞扬文帝天资仁厚,不受陈平之惑,始终得遂其仁心,否则,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就不可能出现了。
  • 把下列文字译成现代汉语。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予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虚词,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层次分明。
      ①___人类来说,理想的居住环境是山水园林城市,当然,最富有魅力的城市还是历史文化名城。有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家的首都;有的②____不是首都,③____在这里曾发生过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有的在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曾经产生过重大影响。④____有一点很关键,就是历史文化名城保留了比较多的文化遗迹。⑤_____,是不是历史文化名城,主要看它是不是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 请根据下面温家宝总理说话的内容,将下面一副对联补写完整。
      在我国第2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出席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颁奖大会代表和北京市优秀教师师德报告会主讲教师代表,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的老师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温家宝说,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爱心。有一句话,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做到这一点,就要求老师必须有崇高的道德。温家宝援引唐朝韩愈的《师说》说,“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传道受业解惑”,是老师在毕生中一定要做好的事情。而做好这三点,一定要以德为先。
    上联:教书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育人__________________
  • 你读了墨子的《非攻》后有什么感想?请写一段感想,3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