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材完全学案第三单元、第四单元 单元能力测控题(选修专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积(xù) (jié) 贵民饥(dí)
    B.离(guāi) (cuō) 赫有名(hè)
    C.卜(shì) (chěng) 形容枯(gǎo)
    D.车(gǔ) (zhuì) 而作(jī)
  • 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表白,陈说
      卜筮然后决大事——然后:表顺承,而后
    B.其说甚——尔:通“迩”,近
      凿户牖以为室——以为:把……作为
    C.孰与能而化之——骋:放任,放纵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从事:做事
    D.夫轻诺必信——寡:少,缺少
      其死也坚强——坚强:强固有力,不可动摇或摧毁
  • 下列句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孰与制天命用之
    A.锲不舍,金石可镂
    B.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言之不详
    C.独怆然涕下
    D.积善成德,神明自得
  • 下列句中加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们时常留心书店里有关市场经济理论的新书预告,却视而不见这方面书籍的出版。
    B.为了攻克研制火箭新型燃料的技术难关,全体科研人员殚精竭虑,反复试验,无所不用其极,终于获得了成功。
    C.越来越多的非公有制经济方面的人士,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其意义不言而喻
    D.滔天巨浪,迎面扑来,发出一阵瓦釜雷鸣般的巨响,使岸边的人惊骇不已、手足无措。
◎ 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材完全学案第三单元、第四单元 单元能力测控题(选修专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尽管国内外旅游业面临的压力和不确定性都在加大,但中国旅游业繁荣与发展的基本面貌并未改变。
    B.或许连作者都没想到,由于这一篇哀悼家鹤的纪念文章刻在石上,使得文本的命运与石头的命运牵连在一起,为后人留下了诸多难解之谜。
    C.房地产市场之所以陷入长达一年的萧条,除了市场周期性调整的因素外,还在于部分开发商追求暴利,哄抬房价,也是泡沫加速破裂的重要原因。
    D.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今天下午针对第三次陈江会谈的各项协议文本,举行了最后一次预备性磋商,历时大约一个多小时。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雩而雨,何也?曰: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也。
      在夭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故日月不高,则光晖不赫;水火不积,则晖润不博;珠玉不睹乎外,则王公不以为宝;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亡矣。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而雨,何也:________
    (2)水火不积,则晖润不:________
    (3)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_______
    2.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方式及意义。
    (1)大天而思之:_______
    (2)孰与物畜而制之:_______
    (3)孰与骋能而化之:________
    (4)思物而物之:_______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一段体现了作者怎样的自然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老子》第二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第十一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老子》第二十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老子》第三十三章)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粗词。
    (1)长短相:_____________
    (2)高下相:_____________
    (3)自者无功:_____________
    (4)自矜者不:_____________
    2.对下列加粗虚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在道,日余食赘形
    ②前后相随,恒
    ③有器
    ④物或恶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在道也,日余食赘形,物或恶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古者井天下之田,而党庠、遂序、国学之法立乎其中。则士朝夕所见所闻,无非所以治天下国家之道。其服习必于仁之,而所学必皆尽其材。一日取以备公卿大夫百执事之选,则其材行皆已素定。而士之备选者,其施设亦皆素所见闻而已,不待阅习而后能者也。
      后世无井田之法,而学亦或存或废。大抵所以治天下国家者,不复皆出于学。而学之士群居族处,为师弟子之位者,讲章句、课文字而已。至其陵夷之久,则四方之学者废,而为庙以祀孔予于天下。盖庙之作出于学废,而近世之法然也。
      今天子即位若干年,颇修法度,而革近世之不然者。当此之时,学稍稍立于天下矣。犹曰:“州之士满二百人,乃得立学。”于是慈溪之士禾得有学,而为孔子庙如故.庙又坏不治。令刘君在中言于州,使民出钱,将修而作之,未及为而去。后林君肇至,则曰:“古之所以为学者,吾不得而见,而法者吾不可以毋循也。虽然,吾之人民于此不可以无教。”即因民钱作孔子庙,而治其四旁,为学舍讲堂其中,帅县之子弟,起先生杜君醇为之师,而兴于学。
      林君固贤令,而慈溪小邑,无珍产淫货以来四方游贩之民。田桑之美,有以自足,无水平之忧也。无游贩之民,故其俗一而不杂;有以自足,故人慎刑而易治。而吾所见其邑之士,亦多美茂之材,易成也。杜君者,越之隐君子,其学行宜为人师者也。夫以小邑得贤令,又得宜为人师者为之师,而以修醇一易治之俗,而进美茂易成之材,虽拘于法,限于势,不得尽如古之所为,吾固信其教化之将行而风俗之成也。夫教化可以美风俗,虽然,必久而后至于善。而今之吏,其势不能以久也。吾虽喜且幸其将行,而又忧夫来者之不吾继也,于是本其意以告来者。(节选自王安石《慈溪县学记》)
    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施设亦皆所见闻而已——素:平素
    B.讲章句、文字而已——课:抄写
    C.而近世之不然者——革:改变
    D.故其俗而不杂——一:统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州之士满二百人,得立学——今少卿教以推贤进士
    B.未及为去——人非生知之者
    C.即民钱作孔子庙相如——持璧却立,倚柱
    D.无珍产淫货来四方游贩之民——问征夫前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学校学习而明白治国之道的古代士人可成为官吏的后备人选。
    B.各地为了祭祀孔子而修建孔庙,是后世官办学校被废的原因之一。
    C.为了当地人民的教化,慈溪县令在维修孔庙时建学舍的举措得到了作者的肯定。
    D.慈溪县有许多资质很好的人,通过学校的培养,他们容易成为国家可用之才。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抵所以治天下国家者,不复皆出于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虽喜且幸其将行,而又忧夫来者之不吾继也,于是本其意以告来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材完全学案第三单元、第四单元 单元能力测控题(选修专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南方号桂海,秦取百粤,号日桂林。桂之所产,古以名地。今桂产于钦,宾二州,蜀亦有桂。桂之用于药,尚,矣,枝能发散,肉能补益,二用不同。桂性酷烈,易以发生,古圣人其知之矣。桂枝者,发达之气也,质薄而味稍轻,故伤寒汤饮,必用桂枝发散。肉桂者,温厚之气也,质厚而味沉芳,故补益圆散,多用肉桂。今医家谓桂年深则皮愈薄,必以薄桂为良,是大不然,桂木年深愈厚耳,未见其薄也。以医家薄桂之谬,考于古方桂枝肉桂之分,斯大异矣。又有桂心者,峻补药所用也。始剥厚桂,以利竹棬曲,刮取贴木多液之处,状如经带,味最沉烈,于补益尤有功。桂开花如海棠,色淡而葩小,结子如小橡子,取未放之菜干之,是为桂花,宛类茱萸,药物之所缓,而食品之所须也。种桂五年乃可剥,眷二月、秋八月,木液所剥之时也。桂叶比木樨叶稍大,背有直脉三道,如古圭制然,因知古人制字为不苟云
    1.写出以下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
    (1)取未放之藁之(     )
    (2)固知古人制字为不云(     )
    2.加粗部分介绍桂叶运用了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全文,概括桂的功用。(不超过12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画横线的句子为例,简要说明本文科学性和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苏轼、关汉卿、鲁迅、徐志摩、舒婷、莎士比亚、巴尔扎克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著名作家或诗人。请你仿照例句,为其中一位写一段话,评价其作品的意义及其在文学上的成就。
      示例:《牡丹亭》,一部跨越生死的爱情传奇,一部浪漫绮丽的昆剧经典;汤显祖,彰显人性,反对束缚,是当之无愧的杰出的戏曲作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一段新闻报道,请你站在不同人物身份的角度思考,归纳出一个观点,并写出一个可以进行研究的问题。要求观点鲜明,表述简洁,语言连贯。
      当前大学生消费状况令人震惊。一些大学生月花费近2000元,年花费4万多元,以一些城市普通工薪阶层月薪仅千余元的标准来看,显然是入不敷出。许多大学生穿衣要名牌,吃饭要高档;手机、电脑、MP4一个都不能少;生日会、老乡会、欢送会、庆祝会,要参加就得付钱。超前消费已成为大学生消费的主旋律。
    (1)如果站在教育工作者的角度,观点是_______________,可以进行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
    (2)如果站在一位商人的角度,观点是_______________,可以进行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
  • 请在“你真聪明”后补上恰当的语句,使它分别符合下面所要表达的意思。
    (1)表达的是“赞扬”:你真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达的是“嘲讽”:你真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第三单元中,荀子阐明了对自然的认识,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请你以“人与自然”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