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材完全学案第五单元 五、恶乎往而不可(选修·专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脩。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官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节选自《新唐书》)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白狂傲不驯、蔑视权贵的一组是(     )
    ①州举有道,不应
    ②少益以学,可比相如
    ③稍解,援笔成文
    ④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⑤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⑥醉,使高力士脱靴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如是者数处,缚柴编竹,颇有次第。桥尽,一亭树道左,署曰“缘江路”。过此则武侯祠。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乃睹“浣花溪”题榜。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非桥不通,置亭其上,题曰:“百花潭水”。由此亭还度桥,过梵安寺,始为杜工部祠。像颇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石刻像一,附以本传,何仁仲别驾署华阳时所为也,碑皆不堪读。
      钟子曰:杜老二居,浣花清远,东屯险奥,各不相袭。严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可以应世,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贞子时也。
      时万历辛亥十月十七日,出城欲雨,顷之霁。使客游者,多由监司郡邑招饮,冠盖稠浊,磬折喧溢,迫暮趣归。是日清晨,偶然独往。楚人钟惺[注]记。(选自钟惺《浣花溪记》)
      [注]钟惺(1547-1625):字伯敬,号退谷,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明代散文家。浣花溪,在成都西郊,一名濯锦江,又名百花潭。溪畔有杜甫故居浣花草堂。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作者对杜甫的由衷怀念和深深敬意的一组是(     )
    ①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②稍断则复见溪
    ③穷愁奔走,犹能择胜
    ④何仁仲别驾署华阳时所为也
    ⑤胸中暇整,可以应世
    ⑥出城欲雨,顷之霁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⑥
  • 下列加粗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无(dān)化 (gōu)赘指天
    B.困(è) 大块(zǎi)我以形
    C.哀(tái)它 (gǔ)和
    D.(yǒng)跃 (xún)若
  • 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
    B.亡,予何恶
    C.娶妻者止于外
    D.予因以求时夜
  • 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跰而于井——鉴:照着看
    B.寡人乎,卒授之国——丑:丑陋
    C.大块载我以,劳我以生——形:形体
    D.予因以求夜——时:通“伺”
  • 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其妻子环而泣之
    B.今一犯人之形而日
    C.卫有恶人
    D.夫造化者必以为不祥之人
◎ 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材完全学案第五单元 五、恶乎往而不可(选修·专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各句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

    [     ]

    A.又将奚以汝为
    B.跰群而鉴于井
    C.此占之所谓县解也
    D.唯命之从
  •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洛阳一场大火,309个生灵涂炭,这一灾难震惊四方。
    B.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这个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
    C.他在外地工作二十多年,直到今年才回到家乡,享受天伦之乐
    D.蚯蚓断成两截,就成了两个生命,从此南辕北辙,各奔东西。
  •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阖庐曰:“可试以妇人乎?”曰:“可。”于是许之,出宫中关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皆令持戟。令之曰:“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妇人曰:“知之。”孙子曰:“前,则视心;左,视左手;右,视右手;后,即视背。”妇人曰:“诺。”约束既布,乃设铁钺,即三令五申之。于是鼓之右,妇人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复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妇人复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斩左右队长。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趣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孙子曰:“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遂斩队长二人以徇,用其次为队长。于是复鼓之,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于是孙子使使报王曰:“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吴王曰:“将军罢休就舍,寡人不愿下观。”孙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于是闺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之十三篇_____________
    (2)皆中规矩绳墨_____________
    (3)王好其言_____________
    (4)北齐、晋_____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中省略的词填人括号内。
    (1)可试[之(     )]以妇人乎。
    (2)卒以[之(     )]为将。
    3.本文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除“列传”外,《史记》记述人物的体裁还有_______、________。
    4.孙武拒绝吴王赦免宠姬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子(sì) (kāo) (lòu) 赘(gōu)
    B.(lì) 假(qìn) 炙(xiāo) (dá)
    C.不(xiāo) 镆铘(mòyé) 然(qú) 它(tái)
    D.(shùn) (shà) 刑(yuè) (lǚ)
  • 下列句中全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

    ①卫有人焉
    ②其可以为
    ③寡人
    ④爱使其形者也
    达贫富
    ⑥吾以南面而君天下
    ⑦女之乎
    ⑧子祀往
    A.①③⑤⑥
    B.②④⑥⑧
    C.①④⑥⑦
    D.③⑤⑦⑧
  • 下列加粗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吾以南面而天下——吾与孔丘,非臣也
    B.无君人之位济乎人之死——果恶骇天下
    C.女之乎——予何
    D.刖者之屦,无为之——所爱其母者,非其形也
◎ 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材完全学案第五单元 五、恶乎往而不可(选修·专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不翅于父母_________通__________
    (2)佚我以老_________通_________
    (3)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_________通_________
    (4)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_________通_________
    (5)取妻者止于外_________通_________
    (6)使日夜无而与物为春_________通_________
  • 下列句子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内保之而外不荡也
    ②唯命之从
    ③是必有异乎人者也
    ④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
    ⑤不爪剪
    ⑥恶乎往而不可哉
    ⑦日夜相代乎前
    ⑧不得复使
    A.①③⑤/②④⑦/⑥⑧
    B.①⑧/②⑤⑥/③④⑦
    C.①④/②⑥⑧/③⑤⑦
    D.②④⑥/⑤⑦/①③⑧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日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憷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选自姜光斗编著的《苏轼散文精品选》)
    1.对下列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居蔬食——庵:在小草屋
    B.余既耸然之——异:感到惊奇
    C.见方山子两骑——从:跟随
    D.得帛千匹——岁:每年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晚遁于光、黄间②而陋者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B.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②善战者其势而利导之
    C.①此岂无得而然②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
    D.①精悍之色,见于眉间②然志未已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方山子壮有大志,晚乃归隐的一组是(     )
    ①间里之侠皆宗之
    ②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
    ③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④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⑤所著帽,方耸而高
    ⑥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
    ⑦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⑧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A.①⑤
    B.②③
    C.④⑥
    D.⑦⑧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山子世有勋阀,可以做官。但他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加之穿戴奇特,“所著帽,方屋而高”,因此被人们称为方山子,而当了隐士。
    B.山子少时慕游侠,别人也把他当游侠看待;壮时折节读书,欲施展抱负,然而终不遇时,以致愤世嫉俗,走上了归隐之路。
    C.作者告之被贬黄州的缘故后,方山子“俯而不答,仰而笑”,含蓄地表现了他对作者的理解、同情以及对排挤苏轼的奸邪小人的蔑视。
    D.山子弃富贵而就贫贱,弃功名而甘寂寞的可贵品质,对正遭贬谪的苏轼触动很大。本文寄托了作者的身世之感和对友人的知音之情。
    5.翻译句子。
    (1)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面一段文字中,介绍了“古代史分期”的主要学说及其代表人物,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不超过50个字)
      中国何时进入封建社会,争论了几十年。中国历史博物馆落成时,“中国通史陈列”按照从战国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观点布展。在这个问题上,范文澜、翦伯赞表现出豁达的态度,对扩大这一学说的知名度起了很大的作用。翦伯赞在撰写《中国史纲要》教材时,曾有过犹豫和为难,甚至准备采用郭沫若的学说,以使教材表述与“中国通史陈列”体系相一致。后来,上级部门鼓励翦伯赞按照他们素所主张的观点来写,于是中国从西周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学说写进了教材。但尚钺的学说一直不受重视,曾遭重点批判。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位权威学者仍将“魏晋封建论”与其他两论并列,实属难能可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材料,完成(1)~(3)题。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古而尚仁义者苟为之不已资以学问则古作者不为难到古者其身不遇于世,寄志于言,求言遇于后世也。自两汉以来,富贵者千百,自今观之,声势光明,孰若马迁、相如、贾谊、刘向、扬雄之徒,斯人也岂求知于当世哉。(选自杜牧《答庄充书》,有删节)
    (2)从画线部分找出三个词,说明杜牧认为好文章所必须具备的要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所举的汉代作家中,哪一位是《说苑》《新序》的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位学者指出,“O”是一个早已普遍使用的汉字,它形简而意赅,直观而独特,但许多重要的汉语辞书却没有收录。请用一个生动形象的句子表达让“O”字尽快收录到汉语辞书中这样的意思
      要求:(1)切合原意;(2)运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庄子·恶乎往而不可》就文中的两个典型人物——子舆和哀骀它,揣摩其内心世界,用生动的语言写一个片断,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