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一语文倍速训练法第二单元第七课 李商隐诗两首(必修3)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锦(sè) (xián) 生死未(pǔ)
    B.然(wǎng) (chāi) 海誓山(méng)
    C.宵(chè) 驿站(yì) 青春年(huá)
    D.马(wéi) 海(cāng) 内容隐(huǐ)
  • 下列诗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B.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枉然。
    C.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花年。
    D.苍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 品味诗句,选出下列各项停顿有误的一项
    [     ]
    A.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B.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C.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D.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 对李商隐的《锦瑟》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首诗是由锦瑟引起的诗人对华年所历纷繁人生境遇与人生感受的追怀。
    B.颔联用庄周梦蝶、杜宇化鹃的典故表达失落、困惑之感。
    C.颈联描写了沧海之中,明月之下,鲛人滴泪,化为明珠。
    D.尾联“此情”与“惘然”相照应,“惘然”因“思华年”而产生,末两句表达了全诗主旨。
◎ 人教版高一语文倍速训练法第二单元第七课 李商隐诗两首(必修3)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对《李商隐诗两首》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

    A.他生未卜此生休:在另一世界无法h知这一世界的欢乐。休,欢乐。
    B.庄生晓梦迷蝴蝶:此句用庄子梦为蝴蝶不辨物我的典故,写琴声之如梦似幻,令人迷惘,琴声的这种境界也是作者如梦似幻的身世的象征。
    C.沧海月明珠有泪:此句用了海底鲛人泪变珍珠的典故,表达一种复杂的怅惘情怀。
    D.无复鸡人报晓筹:是说唐玄宗在被迫西逃入川的路上,再也听不到往日宫中鸡人报晓的声音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此诗首联运用怎样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颔联借助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颈联写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尾联是怎样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试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马嵬(其二)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1.首联中用典,玄宗听术士说杨贵妃在仙山上还记着“世世为夫妇”的誓言,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颔联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试加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颈联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尾联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何理解《马嵬(其二)》一诗的意境和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问题。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乌江亭”即现在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旧传是项羽自刎之处。
    对上面三首绝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三首诗体裁相同,题材也相同,但诗人对历史人物一项羽、历史事件——乌江自刎的评价各异。
    B.杜牧这首咏史诗不落窠臼,认为“包羞忍耻”才是“男儿”。项羽如果能“包羞忍耻”,采纳江东人士的忠言,重返江东,卷土重来,还是大有可为的。诗中表达惋惜之意。
    C.王安石认为“百战”虽“哀”,败势是难回,但江东子弟愿意与楚霸王同心,再整旗鼓,同挽残局。诗中充满了对项羽的责怪、不满之意。
    D.项羽“无面见江东父兄”一语,历来为人们所欣赏,认为表现了他的气节。李清照诗中“不肯过江东”就是这种看法的体现。李诗把项羽赞为“人杰”“鬼雄”,认为项羽的英雄气概令人钦佩。
◎ 人教版高一语文倍速训练法第二单元第七课 李商隐诗两首(必修3)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完成下题。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对诗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滁州”指安徽省滁县,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说“环滁皆山也”,这里的“滁”即滁州。
    B.“独怜”句中的“怜”是可惜、可怜的意思,“涧边”就是河边、水边的意思。
    C.“上有”句中的“深”,有树木茂盛、枝叶繁茂之意,写出了画意般的深邃。
    D.“野渡”句中的“野渡”说的是野外的渡口。渡口在古代又称“津”,成语“无人问津”之“津”即是此意。
    2.对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写作者俯视水边,看到的是一幅百草丰茂、郁郁葱葱的绿色画面,暗示这是一个暮春时节。
    B.第二句作者从俯视转为仰视,通过对照、映衬的手法,写出了画面的幽美和谐,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C.第三、四句打破了前两句的均衡和谐,既有飞动的情景,又有潮声、雨声的交响,渡船横卧又和春潮飞雨融会在一起,增强了画面的立体美感。
    D.全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极写滁州西涧的春景,静中有动,画中有声,而写动景和声响则是为了衬托画面之静。
  • 阅读下面的诗和相关材料,完成1-3题。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瀑布
    徐凝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苏轼《东坡志林·记游庐山》:“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旋入开元寺,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注】谪仙:李白。
    1.古人有“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的评述,请以李白诗中的“挂”字为例,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诗句都运用了修辞手法,评述它们的表达效果。
    飞流直下三千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古长如白练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否同意苏轼对李、徐两诗的评价,请结合作品谈谈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
    (1)本诗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找出两个关键的词语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晚春》是韩愈诗中颇富情趣的小品,人们对诗意的理解诸说不一。请对三、四句中“杨花榆荚”的形象作分析,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入后面语段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①如果没有微风,没有树叶的坠落和林鸮的鸣叫,周围本是一个万籁俱寂的世界。
    ②几株稀疏的白桦在微风中摇曳,在这平静如镜的光海里变成了几处漂浮的岛屿。
    ③流淌的小河在这树林间时隐时现,河水辉映着夜空的群星。
    ④对岸是一片草原,草原上沉睡着如洗的月光。
      天鹅绒般的淡蓝的月光照进树林,把一束束光芒投射到最深的黑暗之中。___________。远处不时传来的尼亚加拉瀑布低沉的咆哮,穿过重重荒原,最后湮灭在遥远的森林之中。
  • 以“课堂”为陈述对象,依照下面的例句,仿写一组结构、修辞手法相同,思想内容一致的句子。
    例句:我爱这里,飘扬起一片片琅琅的书声,像山间欢奔的小溪,弹奏出活泼的旋律。
    仿句:我爱这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一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日本天生缺少四肢的残疾人乙武洋匡,从小学到大学都是跟普通的孩子一起过来的。他认为,残疾确有不便,但决非不幸,所以应该快乐度过每一天。他的父母说:“爱他就应该让他自己去做。”乙武洋匡不是借助社会帮助而成长起来的传统意义的残疾人,他面对困境,摆脱内心的重负,以健康的心态,通过自身努力达到了正常人都无法想象的目标。
      生活中,我们时常面对困难。如何摆脱病态的心理,让心灵健康无障碍,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要求:①以“摆脱内心的重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②联系现实生活,写出真情实感。③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