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一语文倍速训练法第二单元集中训练(必修3)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秦(sè) (xí) (yè) 居卧病(zhé)
    B.吸(yǔn) (zhàn) 漠(sù) 瀑流(tuān)
    C.商(gǔ) (zhǒng) (cái) 枫叶花(dí)
    D.暮(zhēn) (zǎi) 浦(pén) 历井(shēn)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鱼凫 猿猱 抚鹰长叹
    B.潦倒 峰颠 别有幽愁
    C.峥嵘 宵柝 渚清沙白
    D.漂泊 敛容 做客他乡
  • 下面加粗的诗句引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些老屋确有些味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新的小区要开发了,不得不推倒啊!
    B.刚退休不久的老王常对老伴抱怨:“你看我才退下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是人走茶凉啊!”
    C.大家出来闯天下,到一起就是缘分,“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提议,干杯!
    D.轮到中国选手申雪、赵宏博出场,大家都屏住呼吸,场内一片寂静: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 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A.遂酒,使快弹数曲/曰《琵琶行》
    B.闻水上琵琶声/夜深梦少年事
    C.时茫茫江浸月/有幽愁暗恨生
    D.我从去年帝京/莫更坐弹一曲
◎ 人教版高一语文倍速训练法第二单元集中训练(必修3)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杜甫,字子美,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一生写下了一千多首诗,其中著名的有“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
    B.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C.李商隐,唐代诗人,字义山。无题诗是他的独创,它们大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情思婉转沉挚,辞藻典雅精丽。如“昨夜星辰昨夜风”“相见时难别亦难”两首。
    D.李白,字太白,号清莲居士,他写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成为千古不朽的诗句,被世世代代的人所铭记。
  • 下列诗句的节拍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B.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C.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D.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 请指出下列加粗词的词性或用法分析有误的一项
    [     ]
    A.青海长云雪山——暗,暗淡
    B.猿猱欲度攀援——愁,意动,以……为愁
    C.连峰天不盈尺——去,动词,距离
    D.因长句——为,动词,写作
  • 阅读王维的《山居秋暝》,完成1~4题。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山居秋暝”中“暝”字是____________的意思。
    2.颔联、颈联对仗工整,描写绘____________绘____________,绘____________绘____________。
    3.作者王维被后人尊称为“____________”,苏轼赞誉其诗达到了“____________”的艺术妙境。
    4.这首诗反映了诗人____________。
◎ 人教版高一语文倍速训练法第二单元集中训练(必修3)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杜审言的《渡湘江》,回答问题。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杜甫的祖父,仕途失意,当时被贬去僻远的峰州,《渡湘江》写于此时。
    1.这首诗从体裁上看,属于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今春花鸟作边愁’一句,极富匠心,令人倍感秋意。”试从艺术手法上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回答1~3小题。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1.这首诗着眼于表现禅寺后院____________的环境,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的手法。
    2.尾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的颔联后来简化为成语“曲径通幽”,你认为这成语隐含了什么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1~4题。
    诗的境界
    朱光潜
      像一般艺术一样,诗是人生世相的返照。人生世相本来是混整的,常住永在而又变动不居的。诗并不能把这漫无边际的混整全体抄袭过来,或是像柏拉图所说的“模仿”过来。诗对于人生世相必有取舍,有剪裁,有取舍剪裁就必有创造,必有作者的性格和情趣的浸润渗透。诗必有所本,本于自然;亦必有所创,创为艺术。自然与艺术媾和,结果乃在实际的人生世相之上;另建立一个宇宙,正犹如织丝缕为锦绣,凿顽石为雕刻,非全是空中楼阁,亦非全是依样画葫芦。诗与人生世相之关系,妙处唯在不即不离。惟其“不离”,所以有真实感;惟其“不即”,所以新鲜有趣。
      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很新鲜生动地突现于眼前,使他神魂为之钩摄,若惊若喜,霎时无暇旁顾,仿佛这小天地中有独立自足之乐,此外偌大乾坤宇宙,以及个人生活中一切憎爱悲喜,都像在这霎时间烟消云散去了。纯粹的诗的心境是凝神注视,纯粹的诗的心所观境是孤立绝缘。心与其所观境如鱼戏水,忻合无间。始任举二短诗为例: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崔颢《长干曲》)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
      这两首诗都俨然是戏景,是画境。它们都是从混整的悠久而流动的人生世相中摄取来的一刹那、一片段。本是一刹那,艺术灌注了生命给它,它便成为终古,诗人在一刹那中所心神领会的,便获得一种超时间性的生命,使天下后世人能不断地去心神领会。本是一片段,艺术予以完整的形象,它便成为一种独立自足的小天地,超出空间性而同时在无数。心神领会者的心中显现形象。诗的境界是理想境界,是从时间与空间中执著一微点而加以永恒化与普遍化。它可以在无数心灵中继续复现,虽复现而却不落于陈腐,因为它能够在每个欣赏者的当时当境的特殊性格与情趣中吸取新鲜生命。
    1.阅读第1段,回答下面三个问题。
    (1)诗对人生世相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限4字以内)
    (2)“正犹如织丝缕为锦绣,凿顽石为雕刻”句中的“丝缕”“顽石”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锦绣”“雕刻”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各限4字以内)
    (3)“不即不离”概括了诗与人生世相的关系,“不即”在文中指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离”在文中指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本段中的原话回答)
    2.作者列举崔颢和王维的诗,在于说明诗的境界是由两个要素构成的,请概括说明有哪两个要素。(均限8个字以内)
    要素一:__________________。
    要素二: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第3段,概括出诗的意境的三个特点。(均限10个字以内)
    特点一: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二: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三: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A.诗不是像柏拉图所说的简单“模仿”人生世相,而是对人生世相的取舍、剪裁和创造。
    B.诗的意境能让读者忘记喜怒哀乐。
    C.诗的意境是穿越时空永恒存在的。
    D.欣赏者在读诗时,自身的性格和情趣直接影响到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E.诗的完整的艺术形象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塑造的。
  • 默写下面名句的上下句。
    (1)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_________________。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4)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_____________。
    (5)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人好问,有人不问;有人主张有疑就问,有人主张三思再问。问天问地,问古问今,“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请以“问”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