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材完全学案第二单元第5课 滕王阁序 (必修5)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

    A.翼(zhěn) (ōu)越 (huáng) (qì)戟
    B.下(tà) (chān)帷 (yì)范 (lǎo)水
    C.骖騑(cānfēi) 凫渚(fúzǔ) (méng) (miǎn)
    D.(chuán)飞 (zhú) (suí)园 (dá)
  • 下列加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宇文新州之懿范(美好的风范)
      胜友如云(才华出众的友人)
    B.童子何知(晚辈)
      俨骖骅于上路(高高的道路)
    C.访风景于崇阿(崇敬奉迎)
      山原旷其盈视(满眼)
    D.钟鸣鼎食之家(大家世族)
      等终军之弱冠(二十岁)
  • 下列各组加粗词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     ]

    A.岛屿之萦回
    B.响彭蠡之滨
    C.睇眄于中天
    D.觉宇宙之无
  • 下列加粗的词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

    A.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B.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C.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D.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 下列句中加粗的词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三江而带五湖
    ②层峦耸翠,出重霄
    ③雁阵
    ④四
    ⑤谁失路之人
    梁鸿于海曲
    ⑦择而从之
    ⑧必其根本
    ⑨智者其谋
    ⑩钟鸣
    A.①⑤⑨/②③④/⑥⑦/⑩
    B.①/②⑩/③⑤/④⑦/⑥⑧⑨
    C.①⑩/②④/③⑤⑨/⑥⑦⑧
    D.①/②⑩/③⑤/④⑥/⑦⑧⑨
◎ 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材完全学案第二单元第5课 滕王阁序 (必修5)的第二部分试题
  • 阅读文段,完成问题。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雎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1.下列加粗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四美具,二并——关山越,准悲失路之人
    B.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C.北海虽,扶摇可接——时市百姓物,不还钱
    D.怀帝阍而不见——远行多所怀
    2.下列加粗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B.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D.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3.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纤歌凝而白云遏
    A.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B.龟玉毁于椟中
    C.若属皆且为所虏
    D.皆以美于徐公
    4.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穷睇眄于中天”,引出“天高地迥”两句;“极娱游于暇日”引出“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作者以委婉曲折的引述,吐露出内心深层的孤独感。
    B.“望长安于日下”以下十句,联系个人身世,对此作多侧面的具体发挥。从“长安”“南溟”“北辰”“帝阍”诸语,可见个人宦途失意之悲,作者用的是全方位观望与“登临四望”的艺术手法。
    C.“所赖”一提,振起全篇。“老当益壮”几句,勉励自己莫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片言居要,为全篇警策。
    D.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的感慨,引出冯唐、李广、贾谊、梁鸿等人加以申述。借历代怀才不遇的人物,表达有志难伸的悲慨。
    E.用《庄子·逍遥游》典,以大鹏作比,表明扶摇直上九霄的凌云之志;用《汉书·冯异传》“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成语,表示早年虽然失意,但拯时济世的信心并没泯灭。
    F.本段中,作者自如地驱遣历史典故,以跌宕之笔述志言情,典故繁多但贴切达意,气势充畅而语约意丰,展示了抑扬深沉的情感发展轨迹,披露了交织于内心的失望与希望、痛苦与追求、失意与奋进的复杂感情。
  • 下列各组成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物华天宝 钟明鼎食 老当益壮 高山流水
    B.人杰地灵 鱼舟唱晚 穷且益坚 清云之志
    C.千里逢迎 天高地迥 桑榆非晚 白首之心
    D.高朋满座 萍水相逢 一介书生 俊采星弛
  •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①穷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②存者偷生,死者长已矣
    ③兰亭已,梓泽丘墟
    ④太后日:“敬诺,年几何?”
    A.①句与②句的“且”字相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不同。
    B.①句与②句的“且”字相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也相同。
    C.①句与②句的“且”字不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也不同。
    D.①句与②句的“且”字不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相同。
  • 下列各组加线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豫章郡,洪都新府——六国灭亡之
    B.都督阎公之雅——登高作赋,是所于群公
    C.十旬休假,友如云——童子何知,躬逢
    D.恭短引——谏太宗十思
  • 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各句中加粗的字与例句中的“雾”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雄州列,俊采星驰
    A.纤歌凝而白云
    B.三江而带五湖
    C.四具,二难并
    D.有好事者载以入
◎ 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材完全学案第二单元第5课 滕王阁序 (必修5)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下列各句的朗读,句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洪都/新府钟鸣鼎食/之家
    B.台隍/枕夷/夏之交得/天人之旧馆
    C.幸/承恩/于伟饯岂效/穷途之哭
    D.龙光/射/牛斗之墟访风景/于崇阿
  • 阅读下面对联,完成问题。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予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请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崖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1.“一楼何奇”中的“楼”具体指的应该是(     )
    A.黄鹤楼
    B.岳阳楼
    C.滕王阁
    D.鹳雀楼
    2.“两字关隋”中的“两字”指的是(     )
    A.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一诗中说到的“千”“一”。
    B.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到的“老”“穷”。
    C.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说的“忧”“乐”。
    D.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提到的“愁”“暮”。
    3.这副对联的内容丰富,归纳上下联的主要意思,正确的应该是(     )
    A.上联写楼的史实,下联写作者的感慨。
    B.上联写楼的史实和传说,下联写洞庭湖的位置。
    C.上联写楼的传说,下联写湖光山色。
    D.上联写楼的史实与传说,下联写洞庭湖的风景大观和作者的感慨。

  •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南方号桂海,秦取百粤,号曰桂林。桂之所产,古以名地。今桂产于钦、宾二州,于宾者,行商陆运致之北方;于钦者,舶商海运致之东方。蜀亦有桂,天其以为西方所资欤?桂之用于药,尚矣,枝能发散,肉能补益,二用不同。桂性酷烈,易以发生,古圣人其知之矣。桂枝者,发达之气也,质薄而味稍轻,故伤寒汤饮,必用桂枝发散,救里最良。肉桂者,温厚之气也,质厚而味沉芳,故补益圆散,多用肉桂。今医家谓桂年深则皮愈薄,必以薄桂为良,是大不然,桂木年深愈厚耳,未见其薄也。以医家薄桂之谬,考于古方桂枝肉桂之分,斯大异矣。又有桂心者,峻补药所用也。始剥厚桂,以利竹椿曲,刮取贴木多液之处,状如经带,味最沉烈,于补益尤有功。桂开花如海棠,色淡而葩小,结子如小橡子,取未放之蕊干之,是为桂花,宛类茱萸,药物之所缓,而食品之所须也。种桂五年乃可剥,春二月、秋八月,木液所剥之时也。桂叶比木樨叶稍大,背有直脉三道,如古圭制然,因知古人制字为不苟云。
    1.写出以下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
    (1)取未放之蕊之__________
    (2)因知古人制字为不云__________
    2.与“桂之所产,古以名地”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
    A.因是桂的产地,自古以来就有名了。
    B.因是桂的产地,古时就把桂作地名。
    C.桂出产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地名。
    D.桂出产的地方,古时候就是个名胜。
    3.加粗部分介绍桂叶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全文,概括桂的功用。(不超过12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画横线的句子为例,简要说明本文科学性和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
      ②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之,乐取于人以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要想事业有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就必须勤奋学习,多闻多见,掌握丰富的知识。
    B.儒家认为,一个人在实际生活中,不仅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而且要对批评者心怀感激。
    C.孟子引用子路、禹、舜的事迹,目的就是劝诫人们要勇于检讨自己的缺点,发现别人的优点。
    D.历史上一些有识之士,不仅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而且为求同存异,往往保留自己的观点。
    (2)结合上面选段,谈谈你对“乐取于人以为善”这句话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流泪的滕王阁
      潘碧秀江畔小舟、轻摇的芦苇、南来聚拢的风……赣江上一览无余,视野里找不到期待的身影。
      我在滕王阁的一隅,独想王勃。
      游人的思绪如牵强的秋风,薄薄地依偎在滕王阁穿越时空的坚强里。站在清冷的滕王阁上,睁眼闭眼间全是王勃清瘦忧郁的神情。斜阳拥抱着欲泣的滕王阁,阁影斜斜地躺在江水里荡漾。帝王君子犹不见,槛外长江空自流。寂寞的阁上,觥筹交错的场景不复存在,诗弦管乐也只是附和。我坐在阁的阶梯上独自听江的声音,江波的皱褶里藏着绝代才子王勃。
      阁的忧伤无声息地让我追随。每一寸楼板、每一抹丹朱都在我的心弦上颤动。想为流泪的滕王阁续一首诗,诗里面是伤痕累累的王勃。流泪的滕王阁日日孤寂地走入我梦中,独自徘徊复徘徊。我找不到王勃的诗句,无数醒着的黑暗的夜里,枕着阁影到天明。
      有人说:所有的风景都会拒绝一部分人,偏爱一部分人;所有人,生来都会属于不同风景。在朝堂上得不到肯定的滕王,一再遭遣受贬,然而层层不得意却抹不掉他悠游于世,歌舞人生的脾性。贬到赣江边任小刺史,他仍意兴遄飞地要为自己建一座阁“拍檀板唱歌,举金樽喝酒”,吸引文人才子登临放歌。那个仲秋的日子,王勃的“独角戏”正上演着。他深望着水天相接的江面,感慨人生如江面枝柯,沉浮复沉浮,一腔激情和渴望却在纸上无羁地飘洒,洋洋一派文章,力透纸背的全都是对生活的向往。有人说“厚积”是为了“薄发”,王勃客居剑南数年,终有了其巅峰之作。滕王阁只不过是显其巅峰昂然之姿的一种凭藉罢了。此时的长安,或许已将王勃淡忘得一干二净。谁会在抚筝时,思绪在筝上游移间想起王勃?如今,赣江畔的孤鹜年年此时都要背起王勃馈赠给它们的礼物一上一下翩翩地飞,托起无限秋水长天的风情。
      “物是人非事事休”,游人仍在阁上徘徊留连,眺望阁外水云间,心似江水茫茫,欲拍栏干。浅云灰灰地衬着阁,如一双饱蓄泪水的眼睑。
      扁舟载着一截悠悠的阁影,忧郁地前行,涌起的江浪层层间依稀可见当年王勃的风姿。这个自幼饱读诗书,贯通九经的青年,彳亍于线装书中陶陶然的青年,瑟缩在蜀地的乡居里,不再想读书之外的事情。蜀地去长安已遥遥又遥矣。无人识君,只有在迷惘中放纵文字:《蜀中九日》《盛泉宴》……“每有一文,海内惊瞻”。(杨炯语)人生有许多门,可其中一些门只对一些人是永远敞开的;不要试图去敲门,去敲人生遗憾的门。王勃若一心为文,历史也许重新改写吧。王勃在剑南之地逍遥了三年,终究不甘寂寞,踌躇北上,到河南任参军。书生之迂,终惹大祸,龙颜大怒,险丢小命。人生沉浮反复,王勃心冷了。
      一片阁/躲在云层下/疲倦和黄昏的鸟一样/面对江水恸哭。江水缓缓流,终有温柔得叫人落泪的时候。一介书生咬文嚼字,终有让人品错味的时候。该张皇?迷惘?失落?还是愤懑?毕竟人生不是“数点扁舟向斜阳”那样诗意、简单而又直观。——人无语,惟有惆怅地醉去。滕王阁不在出产帝王将相的长安,站在这玲珑典雅的阁上,赣江无限风情一览无余,王勃的梦魂可以与阁相依偎至永远了。
      昆德拉说:“生活是棵长满可能的树。”王勃在客居剑南的日子里,也许模拟了日后的种种可能,却没料到人生最绝望的一种可能就立在水中候着。
      王勃如断线的纸鸢一头栽进江里去了,灵魂可依附在江中鱼儿身上?想他经行处会不会开出一江的花来,让鱼儿也欣喜,让鱼儿也惆怅。
      斜阳已成余辉,阁上人去,鸟去,空留一片寂寥。(选自《散文》)
    1.文章用了景物描写来开启和结束全文,试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有许多耐人咀嚼的句子,你对“人生有许多门,可其中一些门只对一些人是永远敞开的;不要试图去敲门,去敲人生遗憾的门”是怎样理解的?结合文章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五段写到了建造滕王阁的滕王,目的是什么?与中心是否游离?为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第三段作者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拟人给我们搭建了认识王勃的阶梯:思绪如牵强的秋风,阁影躺在江水里荡漾,都是最好的例证。
    B.“物是人非事事休”,滕王阁仍在,可是当年的王勃却如滔滔江水,随着历史淘尽在时光的长河中,感伤的情怀和无奈的思绪蕴含其间,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当年王勃忧郁的身影。
    C.文章第八段“一介书生咬文嚼字,终有让人品错味的时候。该张皇?迷惘?失落?还是愤懑?”作者意在说明,王勃是被当权者废弃的,含有对王勃命运的愤慨之情。
    D.文章第九段“生活是棵长满可能的树”是作者对王勃命运的一种定论,说明人的一生充满了无限的挑战与机遇,要善于把握机遇来实现自我的理想。
    E.全文语言含蓄,饱含深情。作者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来多方描写和描摹王勃的人生历程,记叙、议论、抒情的适当组合,典型人物的典型塑造,更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无限的张力。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这是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中的一段话,蕴含着诗人对天地(宇宙)人生的认识,一定程度土代表着中国文人的人生态度,在历史上影响较大。
      请你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与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