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材完全学案第三单元第九课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必修1)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一致的一项是

    [     ]


    A.划huà 划 划分 时代 拳行令
    B.角jué 角 角逐 牛尖 清吹寒
    C.屏píng 风 障 荧光屏 屏息以待
    D.强qiáng 强 强盛 行军 博闻
  • 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景仰 文采 风和日丽
    B.精焊 酣畅 博闻强记
    C.宏亮 沧茫 泪下沾襟
    D.机缘 气慨 大汗淋漓
  •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每一次“走出去、请进来”,都_____着人们的心智,打开了一扇扇思想之窗。
    (2)在一个_____的机会中,记者在远离美国政治中心华盛顿特区一千余公里的一个小镇上,亲身感受了小镇公民集体烘托出的民主氛围。
    (3)这部戏曲以唱、念、做为主,其表演形式短小______,载歌载舞,生动活泼,唱腔洒脱、豪放、委婉、流畅,真实地体现了山西民众朴实勤劳、憨厚耿直、热爱生活的淳朴性格。
    A.启发 偶尔 精悍
    B.启迪 偶尔 精明
    C.启发 偶尔 精明
    D.启迪 偶然 精悍
  • 下列语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王老汉是一个短小精悍的人,别看他已经六十岁开外,依然精神矍铄,风风火火。
    B.中外建筑风格迥乎不同,我们在城市规划上,不要盲目地推广“欧式”,更要继承民族的传统。
    C.面对不法分子的侵害,有人挺身而出捍卫自己的权利,有人屏息以待任人宰割。
    D.梁任公在讲演到紧张处,不再是讲演,简直是表演,他手舞足蹈,不能自已。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他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
    B.任公先生的这一篇讲演稿,后来收在“饮冰室文集”里。
    C.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
    D.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冬日的清晨,漫步在松花江边,你常常会沉醉在这神话般的冰雪世界里,____,____;____,____。千姿百态的凇花,____,令人感叹造化之功;千枝银柳万株雪松,_____令人感慨天意之奇。
    ①流水潺潺
    ②凝筑了一个透明清丽澄澈晶莹的佳境
    ③雾气轻飘
    ④雪柳招摇
    ⑤编织成一簇簇春花夏草秋果冬树
    ⑥银枝素裹
    A.④⑥①③⑤②
    B.①③⑥④⑤②
    C.①③⑥④②⑤
    D.④⑥①③②⑤
  •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完成问题。
      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竞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
      这一篇讲演分三次讲完,每次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听过这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
      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
    1.“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这两句话表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中对梁启超先生的演讲做了精彩生动的描写,从这些精练的语句中可见梁启超具有什么样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一句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有什么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梁实秋的散文主张“简单美”,请结合文章分析他的“简单美”在文中的体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材完全学案第三单元第九课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必修1)的第二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我的父亲梁实秋(节选)
    梁文蔷
      父亲翻译莎士比亚剧本始于抗战前,那时我只有四五岁。后来因抗战,颠沛流离,只译了10本,便停顿下来,因为翻译莎士比亚是没有钱的,为了我们一家,父亲必须谋生,教书、写文章。生活相对安定下来后,他又开始有计划地翻译。父亲给自己规定,每天要译两千字。台湾的天气很热,那时也没有冷气,父亲这个北方人对气候颇不适应,他又很胖,非常怕热,经常挥汗如雨。父亲非常有毅力,如果因为有事未能完成预计的工作,加班也要把拖下的工作补上。
      翻译莎士比亚,是胡适先生的建议,最初是父亲与另外两个人一起翻译,但那两位后来中途退出,只剩下父亲一人坚持。翻译莎士比亚是件苦事,因为他全部用古英文写作,我曾向父亲抱怨说,我根本看不下去莎士比亚的原文,父亲笑着说:“你若能看懂的话,那就不是莎士比亚了。”
      父亲每译完一剧,就将手稿交给母亲装订。母亲用古老的纳鞋底的锥子在稿纸边上打洞,然后用线缝成线装书的样子。没有母亲的支持,父亲是无法完成这一浩大工程的。
      我在台湾与父母一起生活了10年,因为哥哥姐姐的失散,成了“独生女”。父亲与母亲的感情很好,他们后来跟着我到西雅图生活了一段时间,我时常在汽车的后视镜里很“嫉妒”地发现,他们还经常手拉手坐在一起。1974年4月30日上午,父亲与母亲照样手拉手到附近市场购物,市场门口一个梯子突然倒下,正好击中了母亲。母亲被送到医院进行抢救,因伤势很重,需要动大手术。临进手术室前,母亲以一贯的自我克制力控制自己,既不抱怨,也不呻吟。进手术室前,她似乎已有所预感,对父亲说:“你不要着急,治华(注:梁实秋的学名为梁治华),你要好好照料自己。”几个小时后,护士出来通知,母亲已不治。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刻,父亲坐在医院长椅上开始啜泣,浑身发抖,像个孤苦无依的孩子……
      就在去世后一个月,父亲终于辗转知道了哥哥、姐姐仍然在世的消息。他特地跑到西雅图母亲的墓地前,告慰母亲。
      1981年夏,我第一次回大陆探亲,回到了儿时居住的庭院,却已是物是人非。临行前,大姐文茜折了一小枝枣树叶,上面还有一个小青枣,让我带回台湾,送给父亲。这棵枣树是我们在北京时老枣树的后代,老树早已被砍去。我小心翼翼地把枣叶包好,回到台湾后,把在大陆的见闻一五一十地向父亲汇报,其中包括姐姐文茜、哥哥文骐33年的经历,讲到激动处,与父亲相对而泣。那个枣和树叶后来都枯萎了,父亲把叶子留下来,放在书里,珍存着。
      1986年,我最后一次赴台探望父亲。临走时与父亲在客厅中道别,父亲穿一件蓝布棉外衣,略弯着腰,全身发抖。他用沙哑的声音不厌其烦地告诉我怎么叫出租车,怎么办出境手续等,那一刻,他又把我当做他的没出门的小女儿。那一次,我充满了不祥之感。
      1987年11月3日,父亲因突发心脏病住院。当时,小量地输氧已经不够。父亲窒息,最后扯开小氧气罩,大叫:“我要死了!”“我就这样死了!”此时,医生终于同意给予大量输氧,却发现床头墙上大量输氧的气源不能用,于是索性拔下小量输氧的管子换床。就在这完全中断输氧的5分钟里,父亲死了。父亲强烈的求生欲望一直支持他到心脏停止,他留下的最后五句绝笔之一是:“我还需更多的氧。”没想到父亲留在人间最后的字迹,竟然是这样的求生呼号。每想到此,我便有肝肠寸断之感。(选自《三联生活周刊》)
    1.节选部分回忆了梁实秋先生到台湾以后的生活,作者重点回忆了“父亲”的哪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有多处细节描写,找出其中两处,并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作者说“那一次,我充满了不祥之感”,结合有关内容,简要分析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篇节选的回忆性文章中,你可以看出梁实秋先生具有哪些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为下面的文字补足中间一部分内容。人物(她/他)的身份要明确,要有动作、心理描写,字数不超过120字。
      虽已立春了,天还是很冷。
      她(他),倚着学校门口的一棵杨树,一动不动,眼睛盯着校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午,一包糖传到了二年级二班王小亮的手中,孩子惊喜极了,他好久没有吃过他喜欢吃的奶糖了。
  • 仿照例句,以“冬天”为描写对象,写一段话,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例句:有人感叹秋天,因为她的萧索,仿佛伤感和落寞的人生;有人赞美秋天,因为她的高阔,犹如沉稳而博大的胸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胳(bo) 一叶舟(piān) 邪(pì) 之国(shèng)
    B.弃(bǐng) 机立断(dāng) 薄(fēi) 一会儿(dāi)
    C.养(gōng) 加阻拦(héng) 伍(háng) 安毋躁(shǎo)
    D.怨(mái) 虚与委(yí) 本(tuò) 欺上下(mēng)
  • 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他是一个处事谨慎的人,一向奉行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原则,所以很少交朋友,即使有朋友,也不愿交往过深。  
    B.亚冠联赛小组赛上,鲁能泰山队的另一个对手韩国首尔FC队以6∶1取得了胜利。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泰山队的亚冠之旅格外艰险。  
    C.平遥人过去在外经商的极多,赚了钱,要往家里送,很不安全,还要雇保镖,于是便生出这票号,专管对换银钱。  
    D.老张按照惯例把买回来的对虾和猪肉分别称了称,才发现他买的对虾被偷工减料了,足足少了半斤。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南京郊外的阳山,有三块经人工雕琢、长达40米的巨大石头,专家认为这是朱棣为给朱元璋修建神功圣德碑选的碑材。
    B.该集团的资金大都是外界筹措,利息之高令人难以想象,然而高额利息使该集团在资金运转上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C.疫苗的研制是工程浩大的项目,耗时数年的潜心研究不可或缺,而且绝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场指向整个人类的战斗。
    D.朝夕相处,谁也不能保证不发生矛盾,但一发生矛盾,就各执己见,争吵不休,互不通融,这其实是一种最愚蠢的见解。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玉树藏族自治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玉树既是“三江源头”,也是“藏獒之乡”和“虫草之乡”。
    ①东与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毗邻
    ②是长江落差最大的标志点
    ③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等地相通
    ④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最高点6621米
    ⑤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
    ⑥气候高寒
    A.②④⑥⑤①③
    B.③①②⑤⑥④
    C.④⑥⑤①③②
    D.⑤③①④②⑥
◎ 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材完全学案第三单元第九课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必修1)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
    A.我仔细观察他,看他的样子也不过十六七岁,可真是“人小鬼大呀!”
    B.我在想:什么叫大彻大悟?变得圆滑世故算不算大彻大悟,目睹人世的阴暗,失去个性算不算大彻大悟?
    C.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政治的清明和文化的复兴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
    D.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很多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很多民营企业以及西部边远地区招不到需要的工作人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大学毕业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 下列补入文段空白处最能体现说话人风趣幽默的特点的一句是

    [     ]

      赵二叔没等儿子讲完话就嚷开了:“嗬,承包十亩,上交十万!狮子大开口,吃得下吗?你小子才喝几口水?去,去,_____________________”
    A.别在这里献丑出洋相!
    B.我没死,轮不到你表态!
    C.到一边凉快凉快去!
    D.这大事是给你闹着玩的?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胡同文化(节选)
    汪曾祺
      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
      四合院是一个盒子。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远亲不如近邻”。“街坊里道”的,谁家有点事,婚丧嫁娶,都得“随”一点“份子”,道个喜或道个恼,不这样就不合“礼数”。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除了有的街坊是棋友,“杀”一盘;有的是酒友,到“大酒缸”(过去山西人开的酒铺,都没有桌子,在酒缸上放一块规成圆形的厚板以代酒桌)喝两“个”(大酒缸二两一杯,叫做“一个”);或是鸟友,不约而同,各晃着鸟笼,到天坛城根、玉渊潭去“会乌”(会鸟是把鸟笼挂在一处,既可让鸟互相学叫,也可互相比赛),此外,“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我认识一个在国子监当过差,伺候过陆润庠、王垿等祭酒的老人,他说:“哪儿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五味神在北京。”五味神是什么神?我至今考查不出来。但是北京人的大白菜文化却是可以理解的。
      北京人每个人一辈子吃的大白菜摞起来大概有北海白塔那么高。
      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他们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北京是民主运动的策源地,“民国”以来,常有学生运动。北京人管学生运动叫做“闹学生”。学生示威游行,叫做“过学生”。与他们无关。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已,逆来顺受。老舍《茶馆》里的王利发说,“我当了一辈子的顺民”,是大部分北京市民的心态。
      我的小说《八月骄阳》里写到“文化大革命”,有这样一段对话:
      “还有个章法没有?我可是当了一辈子安善良民,从来奉公守法。这会儿,全乱了。我这眼前就跟‘下黄土’似的,简直的。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您多余操这份儿心。粮店还卖不卖棒子面?”
      “卖!”
      “还是的。有棒子面就行。……”
      我们楼里有个小伙子,为一点事,打了开电梯的小姑娘一个嘴巴。我们都很生气,怎么可以打一个女孩子呢!我跟两个上了岁数的老北京(他们是“搬迁户”,原来是住在胡同里的)说,大家应该主持正义,让小伙子当众向小姑娘认错,这二位同声说:“叫他认错?门儿也没有!忍着吧!——‘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除了少数“宅门”还在那里挺着,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经很残破,有的地基柱甚至已经下沉,只有多半截还露在地面上。有些四合院门外还保存有已失原形的拴马桩、上马石,记录着失去的荣华。有打不上水来的井眼、磨圆了棱角的石头棋盘,供人凭吊,西风残照,衰草离坡,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1.“四合院是一个盒子”一句话在文中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的描写分别反映了北京胡同文化的什么特点?
    (1)“您多余操这份儿心。粮店还卖不卖棒子面?”“卖!”“还是的。有棒子面就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街坊里道”的,谁家有点事,婚丧嫁娶,都得“随”一点“份子”,道个喜或道个恼,不这样就不合“礼数”。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一句如果改为“臭豆腐淋上香油,可以待姑奶奶”可以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王利发的顺民形象表现了北京市民的心态。
    B.北京人逆来顺受,缺少刚正不屈的性格。
    C.胡同文化是北京市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D.胡同文化已随着胡同的消失而消失。
    5.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流露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逐渐消失的胡同文化持什么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寻找教育的曙光
     在陶行知的身体内,似乎涌动着一种永不满足、永远求索、永远前进的生命力。当陶行知全力推行的城市平民教育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形成轰轰烈烈的热潮的时候,他却突然冷静下来,陷入深沉的思索。农民张大哥一家的景象,倏然映现在他记忆的荧光屏上……
      那是前年秋天游览栖霞山的事。在曲折的山径上,陶行知遇到了一位三十多岁的农民。陶行知一向注重社会调查,这时他像遇到一位老朋友,主动上前打招呼。原来这位农民姓张,家里有六个孩子。陶行知三句话不离本行,就问他家里有几个识字的,张大哥皱着眉连连摇头说:“唉,饭都吃不上,哪有钱来读书识字啊!”陶行知告诉他,可以免费送他《平民千字课本》,只要学几个月就能写信、记账、读报。张大哥便请他到家里去坐。陶行知怎肯放过这个接触穷苦群众的大好机会呢?便欣然去了。那六个高高低低、衣不蔽体的孩子加深了他的认识:占总人口85%的农民如此贫困、如此没有文化,要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培养新的国民,必须从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入手。于是,一个改造乡村教育的设想,开始在他的心田里播下壮实的种子。
      经过陶行知呕心沥血的浇灌,这颗种子终于破土萌芽了。1926年12月,陶行知连续发表几篇文章。他主张:“乡村学校做改进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乡村师范之主旨在于造就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的教师。”他希望每一个从事乡村教育的人都有一颗“农民甘苦化”的心,“把我们的心献给三万万四千万农民”,“叫一个个乡村都有充分的新生命,合起来造成中国的伟大的新生命”。这是他设计的从改造乡村教育入手来改造中国的一幅理想蓝图。
      陶行知不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的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草拟了详细具体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第一院简章草案》。在他的建议下,成立了乡村教育研究部,聘请了东南大学教授赵叔愚、金陵大学教授邵仲香为研究员,共同为筹备创办试验乡村师范学校而努力。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不久,许多报刊上出现了南京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的招生广告。清华大学教育系二年级学生操震球,看到广告后写信给陶行知说:“自信以我目前的状况,欲效劳于社会,事之最急最要者,一为提高农民知识,二为增进农民生产。两者须同时并进。此种责任,舍乡村师范学校莫能当。此晚生所以决意从事乡村教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者也。”陶行知接信后,立即回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
      接读您的来信,得知您愿意离开清华大学投考试验乡村师范,简直让我们五体投地地钦佩。国运盛衰决于一转念间。倘使全国青年都能转到各人应当走的路上去,地狱都可化成天堂,还怕中国不能兴盛!
      您既有这种宏愿,我就应当把个中甘苦明明白白地告诉您。田家生活是要蛮干的,您愿意吗?您能打赤脚在烂污泥里奔走吗?您不怕雪白的脸晒黑、手上起硬茧吗?您不怕在风霜雨雪中挑粪吗?您愿意和马牛羊鸡狗猪做朋友吗?在城里人看来,这都是苦处;其实乡下人并不以此为苦。纵然这是苦处,乡下人也有城里人想不到的乐趣。乡间山清水秀,尽您游览。早上可以看旭日东升,引您兴奋。晚上可以待月西山,助您吟咏。丰收时节,您手里割着黄金似的稻子,那田家乐的山歌,不断地洋洋乎盈耳。您还能亲眼看见您所栽培的儿童个个桃李似的长大成人,看见全村人人读书明理,安居乐业。也许要到令郎令孙的时代才能看见,您能忍耐吗?倘使经过这番考虑之后,您决意要来投考,我们万分欢迎。
      就这样,在陶行知的多方奔走和不懈努力下,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和怀抱教育救国理想的知识分子,汇集到燕子矶旁的晓庄师范学校,形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乡村教育试验热潮,并且很快波及到其他许多地方,演绎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摘编自周毅、向明《爱满天下》)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陶行知全力推行城市平民教育运动,当这一运动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形成热潮的时候,他开始转向思考改造乡村教育的问题了。
    B.陶行知游栖霞山时遇到张大哥,发现他对学习《平民千字课本》,几个月就能写信、记账、读报感兴趣,更坚定了陶行知从事乡村教育的决心。
    C.陶行知希望从事乡村教育的人都要有一颗“农民甘苦化”的心,把心献给农民,把城里人本来认为是苦的地方变为意想不到的乐趣。
    D.操震球写信给陶行知,认为最急迫最重要的是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促进农业生产,二者须同时并进,而不是急于创建乡村师范学校。
    E.本文运用平实自然的语言,娓娓道来的生动叙述,讲述陶行知从事乡村教育的感人事迹,为我们再现了一个平民教育家的光辉形象。
    2.陶行知由推行城市平民教育转向改造乡村教育,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给操震球的回信中,陶行知是怎样描述乡村教育“个中甘苦”的?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说:“陶行知不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的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这句话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一段文字介绍了梁启超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化取向”,请用一句话概括游欧后梁启超对西方文化的态度。(不能用否定句,字数不超过45字)
      游欧前梁启超的文化取向与新文化运动是一致的。游欧回来梁增加了反省现代性的支点,其与新文化运动原主持者间的关系是求同存异。所谓求同,就是认同新文化运动所彰显的几大原则:关注新青年,支持青年运动;民主与科学;精神解放,思想自由。所谓存异,即在于对“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这一“新文化的精神”的理解与把握,不尽相同。他主张对西方学说也不应盲从,坚持反对“科学万能”论,将西方反省现代性的视角有力的引入中国;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则反对全盘否定,主张借助西方科学的精神与方法,重新估价和整理国故,以发展新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位出租车公司的老板要创办一家房地产公司,她特意请自己的中学语文老师为新公司命名。老师接到这个任务后,将其命名为“易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假如你是这位老师的学生,请你写一段150字左右的文字,说明“易安”这一名称蕴涵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看中央一台的“天气预报”节目,关心的总是晴雨气温,你是否关注过解说员经常说的一句话——“分享阳光,分担风雨”?听到这句话你会产生什么联想?请你以“分享阳光,分担风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必须写记叙文;②所写内容必须与给定的材料相结合;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