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材完全学案第五单元 三、东海之大乐(选修·专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唐恪,字钦叟,杭州钱塘人。四岁而孤,闻人言其父,辄悲泣。以荫登第,调郴尉。县民有被害而尸不获,吏执其邻人,抑使自诬,令以为信。恪争之,令曰:“否将为君累。”恪曰:“吾为尉而盗不能捕,更俾亡辜死乎?”躬出访求,夕,若有告者,旦而得尸,遂获盗。知榆次,县豪子雄于乡,萃逋庇奸,不输公赋,前后莫敢诘。恪以理善晓之,悟而自悔,折节为长者。大观中,召为屯田员外郎,持节招纳夷人。夷始恫疑,衷甲以逆,恪尽去兵卫,从数十卒单行。夷望见欢呼,投兵听命。
      历五年,徙沧州。河决,水犯城下,恪乘城救理。都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有旨不敢遣。昌龄怒,劾下,恪不为动,益治水。水去,城得全,诏书嘉奖。
      靖康初,金兵入汴,李邦彦荐之,拜同知枢密院事,至则为中书侍郎。
      八月,进拜少宰兼中书侍郎,帝注礼之甚渥。然恪为相,无济时大略。金骑再来,邀割三镇,恪集廷臣议,以为当与者十九,恪从之。使者既行,于是诸道勤王兵大集,辄谕止令勿前,皆反旆而去。洎金兵薄城下,始悔之,密言于帝曰:“唐自天宝而后屡失而复兴者,以天子在外可以号召四方也。今宜举景德故事,留太子居守而西幸洛,连据秦、雍,领天下亲征,以图兴复。”帝将从其议,而开封尹何栗入见,引苏轼所论,谓周之失计,未有如东迁之甚者。帝幡然而改,以足顿地曰:“今当以死守社稷。”擢栗门下侍郎,恪计不用。
      从帝巡城,为都人遮击,策马得脱,遂卧家求去。御史胡舜陟继劾其罪,谓:“恪之智虑不能经画边事,但长于交结内侍,今国势日蹙,诚不可以备位。”乃以栗代为相。(选自《宋史》,有删改)
    1、把下边的句子用“/”断句。
    (1)都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有旨不敢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恪以理善晓之,悟而自悔,折节为长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恪之智虑不能经画边事,但长于交结内侍,今国势日蹙,诚不可以备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权起更衣,肃追于字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应注意省略句的特点)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应注意词类活用)
    (1)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应注意修辞的使用)
    (1)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秋水时至
    B.不辩牛马
    C.拘于虚也
    D.反于大通
◎ 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材完全学案第五单元 三、东海之大乐(选修·专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加粗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见笑于大方之家
    B.河伯欣然自喜
    C.计中国之在海内
    D.是非坎井之蛙与
  • 下列加粗字的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

    A.乃逸而——走:奔跑
    B.于时也——笃:固
    C.之弗若与——知:知道,懂得
    D.又奚以自——多:赞许
  • 下列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

    [     ]

    A.以为莫己若者
    B.又奚以自多
    C.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D.莫大于海
  • 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于是坎井之蛙闻
    B.汒然异之
    C.不似梯米之在大仓乎
    D.万川归之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三王之所争。“三王”指夏、商、周三代之君。
    B.公孙龙,战国时期赵国人,曾经做过信陵君的门客,是名家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
    C.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北海”指渤海。
    D.尾闾泄之。尾闾,传说中海水外泄的地方。
  • 解释成语的含义。
    (1)贻笑大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望洋兴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邯郸学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溴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两涘渚涯
    ②以天下美为尽在已
    ③野语有
    ④我谓也
    ⑤我尝闻少仲尼
    ⑥今我睹子难穷也
    A.①②/③⑤/④/⑥
    B.①②⑤/③/④/⑥
    C.①②⑤/③/④⑥
    D.①②⑤/③④/⑥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选段的主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材完全学案第五单元 三、东海之大乐(选修·专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下列加粗字注音不全对的一项是

    [     ]

    A.流(jīng) (dài) 水(lǎo) 米(tì)
    B.口(qū) (sì) (lǔ) (hán)
    C.崖(zhǔ) (máng) (zhí) (jù)
    D.空(lěi) (huì) (cǐ) 逡巡(qūnxún)
  •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井鱼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______通_______
    (2)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 ______通_______
    (3)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 ______通_______
  • 下列句子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

    A.百川灌河
    B.乃知尔丑
    C.是非坎井之蛙与
    D.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
  • 下列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不足以其大——举:拿、用
    B.而水弗为益——加:更加、愈加
    C.且夫一壑之水——擅:占有、据有
    D.是用管窥天——直:仅仅、只不过
  • 对下列句子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②以为奠已若者
    ③莫大于海
    ④自以比形于天地
    ⑤而受气于阴阳
    ⑥我之谓也
    ⑦闻道百
    ⑧又奚以自多
    A.①③⑤/⑦/②④/⑥⑧
    B.①④⑥/⑤⑦/③/②⑧
    C.①④/②⑥⑧/③⑤/⑦
    D.②④⑥/⑤⑦/①/③⑧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一5题。
      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唯剑士也。”庄子曰:“诺。周善为剑。”太子曰:“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庄子曰:“请治剑服。”治剑服三日,乃见太子。太子乃与见王。
      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曰:“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愿得试之。”王曰:“夫子休,就舍待命。令设戏请夫子。”
      王乃校剑士七日,死伤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曰:“今日试使士敦剑。”庄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
      王曰:“愿闻三剑。”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王曰:“天子之剑何如?”曰:“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裹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何如?”曰: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王曰:“庶人之剑何如?”曰:“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
      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自处也。(《庄子·说剑》,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是三年,国衰,诸侯之。——谋:为……谋划。
    B.请剑服——治:备办。
    C.庄子入殿门不——趋:小步快走
    D.王乃剑士七日——校:使……较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日夜相击前——河内凶,则移其民河东
    B.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不厌——甚矣,汝不惠
    C.今夫子必儒服见王——则天下之民皆引领望之矣
    D.太子乃见王——嬴而不助五国也
    3.下列句子中直接记述庄子言行机智的一组是(     )
    ①“庄子当能。”
    ②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
    ③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
    ④“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
    ⑤“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
    ⑥“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⑥
    D.③⑤④
    4.下列对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剑术高超,能做到不出十步击杀一人,奔走千里锐不可当,因此赵文王称之为“天下无敌”。
    B.庄子采用比喻、夸张、对比等方法迂回巧妙地劝谏赵文王。
    C.庄子说,剑有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三种,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好实际是天子之剑,而不是庶人之剑。
    D.《说剑》这篇文章,主旨是劝说赵文王不要争斗,反映了庄子清静无为的思想。
    5.翻译文中最后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完成1、2题。
      卫人束氏,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狌[注]。狸狴,捕鼠兽也,畜至百余,家东西之鼠捕且尽。狸狌无所食,饥而嗥。束氏日市肉啖之。狸狌生子若孙,以啖肉故,竟不知世之有鼠;但饥辄嗥,嗥辄得肉食,食已与与如也,熙熙如也。南郭有士病鼠,鼠群行有堕瓮者,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狸狌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鬣,又磔磔然,竞为异物也,沿鼠行不敢下。士怒,推入之。狸狌怖甚,对之大嗥。久之,鼠度其无他技,啮其足,狸狌奋掷而出。
      [注]狸狌:野猫。
    1.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鼠度其无他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文是一则寓言故事,其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0个字)
  • 将下面3个句子整合为一个单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删词语,不能改变原意)
    ①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诗以音步、平仄相间构成抑扬美。
    ②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诗的音乐美分为抑扬美和回环美。
    ③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诗以同韵字来来回回的重复构成了回环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找一则类似“井中之蛙”的小故事,简要叙述情节,然后说明道理。或以“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为话题写一个片断,注意举例。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