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一语文倍速训练法第三单元第十一课 师说(必修3)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子(tán)  
    B.句(dòu)  
    C.阿(yú)   
    D.或焉(fǒu)
    六艺经(chuán)
    弘(chāng)     
    之书(shòu) 
    媚(chǎn)    
    (yí)     
    (dān)     
    (pān)     
    乎(jiē) 
  •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师说》以之——贻:赠送
    B.不耻相——师:老师
    C.师之不传也久矣——道:风尚
    D.其道也亦先乎吾——闻:懂得
  •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
    C.吾从而师之
    D.师不必贤于弟子
  • 指出对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     ]

    ①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②作《师说》以贻之
    ③古之学者必有师
    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⑤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⑥彼童子之师
    ⑦郯子之徒
    ⑧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⑨句读之不知
    ⑩惑之不解
    A.①②/③④/⑤⑦/⑨⑥/⑧⑩
    B.①②/③⑥/④⑦/⑤⑧/⑨⑩
    C.①③/②⑤/④⑦/⑥⑩/⑧⑨
    D.①⑤/②④/③⑥/⑦⑩/⑧⑨
◎ 人教版高一语文倍速训练法第三单元第十一课 师说(必修3)的第二部分试题
  •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粗字与例句中“耻”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

    例: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学于师
    A.吾从而
    B.天下集响应
    C.且庸人尚
    D.孔子登东山而
  • 对下面有关文字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A.“古文”,与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中的“古文”同义,即指的是先秦两汉的散文。
    B.“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经”,指经典著作的正文;“传”,解释经书的著作。
    C.“李氏子蟠”,姓李,字子蟠。
    D.“不拘于时”中的“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②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下面各组句中加粗字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欲人之无也难矣/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者也
    B.师焉,或不焉/而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C.其人也远矣/蜀山兀,阿房
    D.犹且从师而焉/即如忠烈遗骸,不可
    2.翻译下列语句。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可怪也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这段文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该段句式多变,整句和散句相结合,奇偶互见;字里行间饱含感情,读来感心动耳。
    B.作者连用三个对比,尖锐地批判了“今之众人”“士大夫”“君子”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C.三个对比,结语语气一句比一句重,第一个对比的结语是疑问语气,第二个对比的结语是肯定、责备的语气,第三个对比的结语是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D.这一段批判反面现象的目的仅在于阐明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尝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词。
    (1)仆道不(     )
    (2)人益不事师(     )
    (3)因抗颜而为师(     )
    (4)哗笑之以为狂人(     )
    (5)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     )
    (6)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笑侮,收召后学(     )(     )
    2.给语段中画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3.本语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论述了唐王朝____________的社会现象。
◎ 人教版高一语文倍速训练法第三单元第十一课 师说(必修3)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邴原十一岁而丧父,家贫,早孤。邻有书舍,原过其旁而泣。师问曰:“童子何悲?”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必皆具有父兄者,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心中恻然而为涕零也。”师亦哀原之言而为之泣,曰:“欲书可耳!”答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我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自在童龀之中,嶷然有异。及长,金玉其行。欲远游学,诣安丘孙崧。崧辞曰:“君乡里郑君,君知之乎?”原答曰:“然。”崧曰:“郑君学览古今,博闻强识,钧深致远,诚学者之师徒也。君乃舍之,蹑屣千里,所谓以郑为东家丘者也。君似不知而日然者,何?”原曰:“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针矣,然犹未迭仆之趣也。人各有志,所规不同。故乃有登山而采玉者,有入海而采珠者,岂可谓登山者不知海之深,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君谓仆以郑为东家丘,君以仆为西家愚夫邪?”崧辞谢焉。又曰:“兖、豫之士,吾多所识,未有若君者;当以书相分。”原重其意,难辞之,持书而别。原心以为求师启学,志高者通,非若交游待分而成也。书何为哉?乃藏书于家而行。(《三国志》卷十一注)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师亦原之言而为之泣——哀:悲伤
    B.崧日——辞:推托
    C.郑君学览古今,博闻强——识:见识
    D.君舍之——乃:就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部分与现代汉语的意义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
    A.夫书者,必皆具有父兄者
    B.心中恻然而为涕零
    C.君乡里郑君,君知之乎
    D.非若交游待分而成也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原过其旁泣/子路拱
    B.一则羡不孤/秦贪,负
    C.岂可谓登山者不知海深,人海者不知山之高哉/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陋也
    D.当书相分/斧斤时入山林
    4.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师)于是遂就书。
    B.(师)金玉其行。
    C.君似不知(郑君)而曰然者。
    D.(原)又曰:“兖、豫之士,吾多所识,未有若君者;当以书相分。”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邴原童年丧父,家境贫寒,因而时常感伤哭泣。
    B.邴原舍郑君而求学于孙崧,是因为孙崧的学问更大。
    C.邴原认为孙崧如“登山者不知海之深”一样误解了自己。
    D.邴原把书藏在家里不读,是因为他对求学有更深的认识。
  •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完成下列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试依据该诗的内容,分析其写作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消息,不超过20个字。
      本报北京4月3日讯记者顾玉清报道:今天上午,19个非洲国家驻华使节以及肯尼亚省长访华代表团,参加了在北京怀柔举行的“护生命水,植生态林”共植中非和平友谊树活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应邀参加,并为共植中非和平友谊树活动贵宾名字牌匾揭幕。
      这次非洲国家驻华使节植树活动是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协和中非人民友协的大力支持下,由首都精神文明办、北京娱乐信报和怀柔区委等单位共同发起和组织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从“师”的角度而言,意在提倡学无常师,要虚心好学,不耻下问;从“弟子”的角度来说,就是要有自信心,要敢于向“权威者”说“不”。博宾斯卡就说过:我们应该有信心,必须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而且要不惜任何代价把这种能力发挥出来。的确,没有自信,成功是不可想象的。
      请以“自信”为话题,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不限。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