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一语文高效学习法第四单元第十一课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必修2)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订 奢 天大谎
    B.边 敷衍
    C.首 滑之谈
    D.当 舻 胡自珍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文凭 凭心而论 松弛 大相背驰
    B.初衷 无动于衷 深澳 精旨奥义
    C.提携 胁肩谄笑 款待  互通款曲
    D.聘请 纵横驰骋 筹集 一愁莫展
  • 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宗旨既定,自趋________。
    ②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________三四年……
    ③士别三日,________,况时阅数载。
    ④________铺张浪费,我们必须坚决制止。
    A.正轨 敷衍 另眼相看 关于
    B.正规 应付 刮目相见 对于
    C.正规 应付 另眼相看 关于
    D.正轨 敷衍 刮目相见 对于
◎ 人教版高一语文高效学习法第四单元第十一课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必修2)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

    A.上海世博园安徽馆,选取明清徽派建筑的精典元素作为外墙装饰,粉墙上山水意境之美令众多游客驻足流连。
    B.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等绿茶,冲泡时叶条在杯中松展,游移沉浮;品茗者观其动态,尽享茶趣,啜饮一口,齿浃留香。
    C.六载奉献沤心沥血,两任村官造福一方,沈浩把生命的根深深地扎在这片他挚爱的热土上,从此再也没有离开。
    D.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统一部署,各部门全力以赴,千方百计展开救援工作。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原北京大学校长、被誉为“工友之父”的蔡元培教授在新文化运动中被誉为“中国校长的旗帜”,这一殊荣源自他在使北大校改方面取得的突破性成就。
    B.北京市教育部门虽然对2011年等级要求还没有明确表态,但从目前北京大学招办反馈的信息看,北大认为2011年“AA+”这一等级要求比较合理。
    C.近年,中国政府在世界各地兴办孔子学院,让世界不仅更全面地认识了中国,而且还激发了各国友人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典籍的热情。
    D.我们必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坚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努力把北京市建设成为和谐社会的首善之区。
  • 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后面各题。
      一日抱定宗旨。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知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办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且辛亥之役,吾人之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败。即在今日,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亦以其道德沦丧。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误己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一也。
    1.文章说“一日抱定宗旨”,那么蔡元培先生要青年学生抱定什么样的宗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的主旨,体会下面句子的含意和情感。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误己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蔡元培先生在这里指出北京大学多年来的弊端,这弊端是什么?根据文章内容,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分析弊端产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高一语文高效学习法第四单元第十一课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必修2)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蔡元培的北大时代
    黄艾禾
      北大因蔡元培,从此确立其现代传统和校格。而蔡元培也因北大,成为中国伟大的教育家。
      1916年时的北大,虽然已经改名为国立北京大学,其作为“皇家大学”的官僚气与衙门气依然浓厚。在教员中,有不少是北洋政府的官僚,这些教师即使不学无术,也受到学生巴结,以便日后自己当官仕途方便。陶希圣先生对那时的北大曾有这样的回忆:“民国初年,贵族子弟仍然不少。……两院一堂是八大胡同(当时的妓院集中地)受欢迎的重要的顾客。一堂就是北京大学——京师大学堂。”北大的这种腐败名声,蔡元培早有所闻,朋友们也劝他不要去,担心他“进去了,若不能整顿,反于自己的名声有碍”,然而蔡元培内心里已经下定决心。实际上,“教育救国”的理念,是蔡元培自戊戌变法失败后一直坚信不疑的信念。
      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接受了北洋政府大总统黎元洪的北大校长委任状。1917年1月4日,蔡元培赴北大上任。据当时正在北大上学的顾颉刚的回忆,到任那天,校工们在门口恭恭敬敬排队向他行礼,蔡元培“脱下礼帽,郑重其事地向校工们回鞠了一个躬,这就使校工和学生们大为惊讶”。实际上,蔡元培从来也没有把北大校长一职看做是官职,他不做官,也要求学生们不做官。
      蔡元培1月4日到北大上任,1月11日就呈请教育部聘任陈独秀出任文科学长。当时的北大,被重新分为文、理、法三科,下面再分系;文科学长,相当于文学院院长。蔡元培与陈独秀,个性完全不同。陈独秀锋芒逼人,而蔡元培却外圆内方,连疾言厉色都很少见。但是蔡元培看中陈独秀的,是他的新锐和毅力。蔡是在翻阅了十余本《新青年》后决意聘他的,一旦下定决心,就一趟趟“亲顾茅庐”。他去陈的住处拜访陈时,因陈习惯晚睡晚起。他就耐心地坐在门口的一只小板凳上,等待着年龄小他一轮的陈独秀醒来。
      在蔡元培引进了陈独秀后,陈又引进了胡适进北大当教师。而胡适当时不过是个连博士学位还没拿到的毛头小伙——后来,胡适在他的纪念文章里曾提到,如果没有蔡元培,他的一生很可能会在一家二三流的报刊编辑生涯中度过。引进陈独秀与胡适,是蔡元培“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著名八字方针下的两段佳话。蔡决心以这八个字来塑造北大,是他在欧洲留学期间就已埋下的心愿。在这种精神下,北大吸引了中国的各路学术精英。大师云集,各种文化社团风起云涌。而那种“师生间问难质疑,坐而论道的学风”,那种民主自由的风气,从那时开始形成,成为北大异于其他大学、吸引后来一代又一代学子的独特传统。
      实行教授治校,也是蔡元培在国外留学期间感悟到的。在蔡任北大校长期间建立起教授会、评议会,各科学长由教授会公举等举措,都是对德国大学管理方法的仿效。据时任北大教授的沈尹默的回忆,当时的评议会,由全体教授推举,约五人中选一人。凡校中章程规律,都要经评议会同意。
      讲到蔡元培与北京大学,就必然讲到“五四运动”。在蔡元培的支持下,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孕育了丰厚的文化背景,而“五四运动”本身,也直接与蔡元培相关。1919年5月4日,在游行队伍从红楼出发之前,蔡元培曾在出口处挡了一下。他表示大家有什么要求,他可以代表同学们向政府提要求。但在激愤之下,学生们不肯。
      5月4日当晚,北大学生群集在三院大礼堂商讨对策。蔡元培对学生们说:“你们今天所做的事情我全知道了,我寄以相当的同情。”话一出,全场欢声雷动。蔡又说:“我是全校之主,我自当尽营救学生之责……我保证在三天之内,把被捕同学营救回来。”
      在社会的强大舆论压力下,被捕学生于5月7日被保释出狱。而蔡元培却在5月8日向政府提出辞呈。第二天,就悄然去了天津,后来回了浙江老家。
      1923年之后的蔡元培,人或在海外,或在国内办大学院和中央研究院等,已不再管理北大校务,但是,北大却从此确立其现代传统和校格。而蔡元培也因北大,成为伟大的教育家。
    1.蔡元培是在北大怎样的现实下就任校长的?就职后的蔡元培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来改造北大,从而“确立其现代传统和校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是写蔡元培引进不同风格的杰出人才,为什么在写陈独秀与写胡适时运用不同的表达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说:“在游行队伍从红楼出发之前,蔡元培曾在出口处挡了一下。他表示大家有什么要求,他可以代表同学们向政府提要求。”请结合全文,简要谈你对蔡元培先生对学生游行请愿的态度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蔡元培先生曾被毛泽东赞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依据本文内容,简要论述本文哪些方面体现了蔡元培的“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仿照下面句子的句式,另写一句话,要注意句中加粗的字。
      例句: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面是某中学对一个班46名学生心态所做的调查,请用一句话对下列调查作出结论。(不超过16个字。)
    (1)你最值得高兴的事情是什么?18人选答“找到一个好朋友”,14人选答“通过自己的努力做成一件事”。
    (2)你最大的苦恼是什么?17人选答“没有知心朋友”,13人选答“不被别人理解”。
    (3)你受委屈时向谁诉说?29人选答“朋友”,17人选答“独自忍受”。
    (4)你对家长的最大希望是什么?17人选答“该自己做主的事情让自己做主”,16人选答“感情上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曾在夏令营见到一个中学生给大家发自己的名片,上面有她的各种头衔和所获荣誉,如学生会副主席、××报小记者、×市三好学生、某大赛一等奖等,她通过这种方式向大家介绍自己,令夏令营的营员们刮目相看,印象深刻。
      材料二:在一所中学的高三年级,笔者对四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统计数字显示,被卷入名片交换热旋风的人数比例是相当高的,占30%以上;其中有一个班级,全班48名学生,居然有17名学生曾与同学交换过名片,占全班人数的35%以上。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对中学生使用名片有何看法?请简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蔡元培先生认为道德教育是国民教育之根本,而人格培养又是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健全的人格,甚至比第一流的研究成果更重要。所以,演讲中的主要内容始终围绕着健全人格与道德品行这个核心来阐述。
      写一段文字确立一个中心,然后围绕中心展开论述。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