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材完全学案第一单元推荐作品(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

    A.玉(diàn) 地(shū) 绸缪(chóu liáo)
    B.落(wéi) 食(dān) 鹧鸪(zhè gū)
    C.旧(yuàn) (uǒ) (chěng)
    D.悲(qī) (jìn) 明月(jiàn)
  • 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徘徊将何见(来回走)夜中不能寐(夜里)
    B.气变悟时易(时节变换)不眠知夕永(夜长)
    C.义士还家尽锦衣(华丽的衣服)云中谁寄锦书来(写在锦帛上的信)
    D.望影不见(疾速,忽然)归定留滞(通“否”)
◎ 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材完全学案第一单元推荐作品(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第二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昊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1.诗中的二、三两句描述了两幅怎样的画面?它们暗示着什么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的最后一句写眼前所见,与二、三两句所写景物有何不同?诗人借此抒发了什么情感?据此可以想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般的绝句在结构上是四个层次:起、承、转、合。首句为起句,点题;第二句为承句,是诗意的发展;第三句是转句,是诗意的转折;第四句为合句,是诗意主题的总结。而本诗在结构安排上,有别具一格之处,它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李清照的《一剪梅》,完成1~3题。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对这首词的理解,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
    A.上片首句通过视觉、触觉的感受,点明时间已进入深秋,接下两句写词人轻轻解开丝罗的裙衣,小心登舟的情态。
    B.“云中”三句是说,当空中大雁飞回来时,谁托它捎来书信?我正在明月照满的西楼上盼望着呢。
    C.下片前三句的意思是说,自己与丈夫分居两地,“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直接点明了夫妻的两相恩爱,充分体现了李清照对赵明诚的无限钟情和充分信任。
    D.“此情”三句的意思是说,这种相思之情,如同“花自飘零水自流”一样,是没有办法可以消除的。
    2.对这首词的分析,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写词人思念其丈夫赵明诚,下片写离愁无法排遣。
    B.上片写相思,虽无一字道出,却句句包孕,极为含蓄。
    C.“云中”句虽是词人的主观臆想,却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切怀念。
    D.后三句新颖别致,以浅近朴实的语言,生动地写出了感情的不可遏止。
    3.“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三句历来为人称道,请试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材完全学案第一单元推荐作品(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李白的两首怀古诗《越中览古》《苏台览古》,完成问题。
    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注]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官里人。
      [注]苏台即姑苏台,故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是吴王夫差游乐的地方。
    1.试说说《越中览古》一诗中“尽锦衣”“满春殿”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这两首诗对比手法的运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两首诗均为李白南游吴越时所作,诗人看到越中古迹,联想到古今变化,抒发了盛衰无常的感慨,请说说这两首诗在构思上的相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孤兰生幽园
    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浙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陆游
    南岩路最近,饭时已散策。香来知有兰,遽求乃弗获。
    生世本幽谷,岂愿为世娱。无心托阶庭,当门任君锄
    (1)两首诗中的兰花都有怎样的自然属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09年10月1日是伟大祖国母亲60岁的华诞,在观看了上午的国庆庆祝活动后,你一定有很深的感触,请你写一段对伟大祖国的歌颂词,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8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整合下列句子中的信息,给“道德风险”下定义。
    ①道德风险并不等同于道德败坏
    ②道德风险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经济哲学范畴的概念
    ③道德风险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或签约的一方的一种私自行为
    ④这种私自行为的目的是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
    ⑤这种私自行为可以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
    ⑥这种私自行为是一种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道德风险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