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材完全学案第四单元 单元能力测控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面加粗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贤(miào) 池(miǎn) 舍(chuàn) (huò)
    B.节(máo) 雪(chǐ) (zhuó) (yuè)
    C.弹(hái) 会(fù) 机(xuán) 骨(hé)
    D.蜍(chán) 衣(fēi) (náng) 女(bì)
  • 下面加粗的字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君于赵王——幸:侥幸、幸好
    B.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应验
    C.事如此,此必我——及:牵连到
    D.其牙机巧,皆隐在尊中——制:形制、构造
  • 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A.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严:形容词用作动词,尊重。
    B.且庸人尚之——羞:意动用法,以……为羞耻。
    C.空以身草野——膏:名词的意动用法,与“以”构成“以身为膏”。
    D.大将军邓骘其才——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
  • 对下面句子的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被动句)
    B.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宾语前置句)
    C.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介词结构后置)
    D.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定语后置)
◎ 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材完全学案第四单元 单元能力测控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班固,字孟坚。东汉著名史学家,著有《汉书》。
    B.范晔,字蔚宗。南朝宋代的史学家,著有《后汉书》。
    C.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貉生。初唐诗人,其诗作有《无题》。
    D.李贺,字长吉。浪漫主义诗人,其诗作有《李凭箜篌引》。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为什么我们容易区分上下,但却不容易分辨左右?一位哲人说过,“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我们头顶蓝天,脚踩大地,这是区分上下的最为直观方便的参照系。但左右就不同了,左和右并无明显的参照系。小时候,大人教我们:拿筷子的是右手,端碗的是左手。两只手的功能的不对称,帮我们分辨了左右。可见,要区分左右之不同,首先得有赖于某种不对称的基准。
      人类能够区别左右,奥秘就在于人类的左右大脑是不对称的!动物的大脑是对称的,因而动物不能区分左右。这一设想最初由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提出,如今已有实验证明,马赫的洞见是正确的。我们的右脑与直觉、情感有关,左脑与逻辑、语言有关。一个简单的测试就可以证明这一点。给出这样的问题:所有的猴子都会爬树,豪猪是一种猴子,豪猪会爬树吗?这是一个三段论,大前提正确,但小前提却是错的。对于左侧休克的病人来说,他的右脑仍然起作用,于是他回答:豪猪怎么能爬树呢?它不是猴子,它的剌多得像一只刺猬。但对于右侧休克的病人来说,他的左脑依然起作用,他的回答则全然不同:豪猪是一种猴子,它当然会爬树。这个测试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右脑与具体情景有关,因而右脑正常的病人能够记得豪猪的模样,它当然不是猴子;而左脑则与逻辑有关,因而左脑正常的病人能够运用演绎逻辑来推理,但他却不知道豪猪长什么样。日常生活中的我们,偶尔也会有这样的体验,一时想不起某物或某景的抽象名词,但却能在大脑中生动地再现其具体模样。这就是左右大脑分工的不同。人类正常的思维活动有赖于左右脑的合作,否则这个世界在我们眼中就会变得荒唐不堪。
      人类生活在一个近似对称的世界之中,人体就呈明显的两侧对称。但这种对称又不时会被打破,众所周知,体内的器官分布就呈现某种不对称,如心脏偏于左侧。或许因为我们处处遭遇对称,因而科学家对于自然规律的对称性有一种痴迷。然而,更加重要的却是,在所有创造性的活动中,首先必须打破的恰恰是这种原始的对称性。以哲学史上有名的“布里丹的驴子”为例,当它置身于两堆同等距离的干草之间时,将难以在向左走与向右走之间做出抉择。它置身于对称性之中,若不打破这种对称性,它就会被活活饿死。当然,现实中的驴子决不会饿死,由于某种细微差别的影响,它会以不可预测的行动去打破这种逻辑上的对称。就此而言,随着不对称性而来的,就是创造和活力。以性别为例,基于雌雄相异的两性生殖,为生命界带来无穷的变异或活力。而人类的两情相悦,更是生活而不是活着的见证。以时间为例,未来和过去的不对称,才让我们的生活始终都充满希望。(选自《科技导报》2008年第2期,有删改)
    1.本文谈论的核心问题是(     )
    A.人类大脑的特征
    B.对称性
    C.分辨左右的意义
    D.不对称性
    2.下列各项中,“豪猪爬树”测试所直接证明的一项是(     )
    A.人类能够区别左右,奥秘就在于人类的左右大脑是不对称的。
    B.我们人类的右脑与直觉、情感有关,左脑与逻辑、语言有关。
    C.左侧休克的病人和右侧休克的病人的左右大脑分工是不同的。
    D.人类正常的思维活动有赖于左右脑的合作,否则就荒唐不堪。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明确指出:无论是区分上下还是区分左右,都依赖于打破对称性,找到在功能上更直观方便并且不对称的参照系。
    B.动物不能区分左右,因为动物的大脑是对称的。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提出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个结论,马赫的洞见是正确的。
    C.科学家对于自然规律的对称性有一种痴迷,原因或许就在于人类生活在一个近似对称的世界之中,我们处处遭遇对称。
    D.现实中的驴子即使身处两堆同等距离的千草之间也诀不会饿死,因为它会凭借其大脑的不对称性,打破逻辑上的对称。
    4.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左右大脑的不对称是我们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征之一。
    B.人类区别左右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教育的结果。
    C.人类所有的创造和活力,都来源于所处世界的对称性。
    D.我们之所以充满希望,就是因为未来必定比过去美好。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赵良淳,字景程,丞相汝愚曾孙也。少学于其乡先生饶鲁,知立身大节。及仕,所至以干治称,而未尝干人荐举。初以荫为泰宁主簿,三迁至淮西运辖,浮沉冗官二十余年。考举及格,改知分宁县。分宁,江西剧邑,俗尚哗讦,良淳治之,不用刑戮,不任吏胥,取民之敦孝者,身亲尊礼之,至甚桀骜者,乃绳以法,俗为少革。成淳末,除知安吉州。良淳至,日与僚吏论所以守御之备,悉举行之。时岁饥,民相聚为盗,所在蜂起。或请以兵击之,良淳曰:“民岂乐为盗哉?时艰岁旱,故相率剽掠苟活耳。”命僚属以义谕之,众皆投兵散归,其不归者众缚以献。有掠人货财诣其主谢过而还之者。良淳劝富人出粟振之,尝语人曰:“使太守身可以济民,亦所不惜也。”其言恳恳,足以动人,人皆倒囷以应之。已而范文虎遣使持书招降,良淳焚书斩其使。大兵至,军其东西门。先是,朝廷遣将吴国定援宜兴,宜兴已危,不敢往,乃如安吉见良淳,愿留以为辅。良淳见国定慷慨大言,意其可用也,请于朝,留戍安吉。已而国定开南门纳外兵,兵入城呼曰:“众散,元帅不杀汝。”于是众号泣散去。良淳命车归府,兵士止之曰:“事至此,侍郎当为自全计。”良淳叱去之。命家人出避,乃闭閤自经。有兵士解救之,复苏。众罗拜泣曰:“侍郎何自苦?逃之犹可求生。”良淳叱曰:“我岂逃生者邪?”众犹环守不去,良淳大呼曰:“尔辈欲为乱邪?”众涕泣出,复投缳而死。(节选自《宋史·赵良淳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而未尝人荐举——干:请求。
    B.初以为泰宁主簿——荫:功绩。
    C.分宁,江西剧邑,俗哗讦——尚:盛行。
    D.取民之敦孝者,亲尊礼之——身:自己。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赵良淳关心百姓疾苦的一组是
    [     ]
    ①民岂乐为盗哉 ②时艰岁旱,故相率剽掠苟活耳 ③良淳劝富人出粟振之
    ④使太守身可以济民,亦所不惜也 ⑤其言恳恳,足以动人 ⑥人皆倒困以应之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赵良淳具有良好的素养和才干。他身为丞相赵汝愚的曾孙,自小师从同乡饶鲁,养成立身处事的操守,出仕后,他在所到之处都以干练而有治理才能著称。
    B.赵良淳主管分宁县时多方改变当地不良习俗。他一方面礼尊敦厚孝顺的人,力求为百姓树立榜样;一方面对极为桀骜不驯者绳之以法,习俗因此稍有变化。
    C.赵良淳主管安吉州时善于解决聚众哄抢事件。当时正值粮荒,抢劫之事频繁发生,他不同意以武力镇压,命令僚属晓以大义,以致有人交还了抢掠去的财物。
    D.赵良淳面临危难时能够舍生取义。在安吉防守战中,吴国定打开南门让敌兵涌人,良淳见大势已去,让兵士逃生,令家人出避,自己却不愿逃命,自杀而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良淳见国定慷慨大言,意其可用也,请于朝,留戍安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众犹环守不去,良淳大呼曰:“尔辈欲为乱邪?”众涕泣出,复投缳而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好事近 渔父词
    朱敦儒[注]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注]朱敦儒: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辞官离开朝廷,长期隐居浙江嘉兴。
    (1)简析词首“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下片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材完全学案第四单元 单元能力测控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故垒西边,人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_______________,怒涛卷霜雪,_______________。(柳永《望海潮》)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史记》的书生私见

      我一生读书、教书、译书、著书,识字以来,除不得已外,70多年来,和书须臾不离。自称书生,当不为过。说来也难以自信,尽管我的小小书斋满架、满橱、满桌、满壁、满地都是图书报刊,但我常挂记在心头的书并没有几本。细细思来,关于太史公的《史记》实有不少久藏在心里的话,不吐不快。
      我和《史记》相识是出于父命。年未及冠,父亲带我去拜见老师。礼毕,老师说:“那么,就让他从《史记》圈起吧。”这是他定下的入门规矩,先得圈几部书。圈书就是现在所说的标点,但符号单纯,只用圈断句。接着又指点一句:“可以先从‘列传’圈起。”父亲和老师作出这个安排,目的在学文,而不在学史。
      在我这一代,父命师训固然还起一定的作用,但是我大热天能坚持埋头图书,其实还是出于《史记》本身的吸引力。要分别了,我去向老师告辞。他抽了一筒水烟,抬眼看了我一下:“你觉得这部书怎么样?”对这突然袭击,我毫无准备,只能率直地说:“我很喜欢读。”“为什么?”“太史公文中有我,把古人写活了。”这位老师露出一丝微笑,并不像是满意的微笑。他接着说:“既然喜欢读,不妨多读读。”
      事隔30年,我列名老九,置身册外。当其时,亲友侧目,门可罗雀,才又想起这部“不妨多读读”的书来。读到司马迁《报任安书》中的“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我惘然如跌入了时间的空洞。历史应当是个逝者不能复返的过程,怎会在2000年前他已写出了我无法用言语表达的自己当时活生生的心态?
      过了半个花甲再读《史记》,眼前不能不浮起那位老师不像是满意的微笑,似乎明白了他“不妨多读读”的意思,好像是说:“年轻人,慢慢体会吧。”这么多年的世道,把我的思路导入了对《史记》新的反应——太史公文中有我,把后人写活了
      这种体会却又引出了一个难解的困惑。2000年的时间丢到哪里去了呢?我似乎见到了一个时间的空洞。我在“喜读”这部书的感情里,插入了一种“惶悚”的心理。如果真的是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乃见清士——这不是一个令人心寒的世界吗?我生来是个软心人,盼望着在时间的推移中世界是会越来越好的。如果时间真是有空洞,人不能在时间过程中不断进步,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又过了30年,我已入耄耋之龄一在写这篇“说史记”的短文时,突然发现我连太史公的生卒午代都不知道。查了一些工具书,对太史公哪年去世都用“?”号,存疑不写。后来我在中华书局标点本《史记》3321页注16下找到《集解》说:“驷案:卫宏《汉书旧仪注》曰:司马迁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过,武帝怒而削去之。后坐举李陵,陵降匈奴,故下迁蚕室(古代施宫刑的牢狱)。有怨言,下狱死。”关于太史公保李陵、下蚕室的事,在《报任安书》中言之甚详,也是后世所熟知的。裴驷引卫宏的注,我是第一次读到,似乎是隐约地说,司马迁下蚕室的真实原因是笔下无忌,得罪了皇上,保李陵何至于下蚕室?结果是死在狱中,年月不详。这个下场,历代史书一般是隐讳不提的。
      太史公不是个贪生怕死的人,更不会不知道自己的落场。他忍辱偷生写完这部《史记》,最后在自序中还明确写出:“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在京师的那本是公开的,自然难免被削改。他似已防范这一手而把正本安放在下落不明之处。《索隐》作者司马贞还故作谜语,引《穆天予传》说名山在“群玉之山,河平无险,四彻中绳”之处;又在《述赞》中告诉读者副本是受到篡改的,所以说“惜哉残缺,非才妄续”。但是正本究竟何在呢?
      半夜不寐,似有所悟。我真是个太史公所说的浅见寡闻的俗人、怎么不领会有生无卒的妙笔?太史公的生命早已化入历史。历史本身谁知道它卒于何时?《史记》所述正是这生生不息、难言止境、永不落幕的人世,正是这台上的悲喜啼笑构成了不朽的人类心态。这就是它的正本,也是它的名山。让这台戏演下去吧,留个问号给它的结束不是更恰当、更好些吗?
      “既然喜吹读,不妨多读读。”这是60多年前老师临别时的话,不寐之夜又在耳边叮咛。时乎,时乎,怎样分辨今昔呢?(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作者费孝通)
      [注]①《集解》:南朝裴驷注释《史记》的著作。②《索隐》:唐代司马贞注释《史记》的著作,《述赞》是其中的一篇。
    1.文章第一段既写满地的书,又写心头的书,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三段和第十段都出现“既然喜欢读,不妨多读读”这句话,含意有何不同?清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三段说“太史公文中有我,把古人写活了”,第五段说“太史公文中有我,把后人写活了”。这前后两次出现的相似的话语,其所指与含意有何不同?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观全文,概括本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流露在字里行间的历史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
    ①椰林一眼望不到边,林中遍生青草。
    ②在林的另一端,有一条莹洁的小河。
    ③映在水中,连水也是浓绿色。
    ④饭后在椰林中散步。
    ⑤两岸的树木郁郁葱葱,绿得很浓。
    ⑥水平如镜,水上有独木舟静静地横着。
    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句子,要求符合上下文特定的语意。
      白春礼院士对“青年”的英文大写YOUTH进行了巧妙的解释:Y像小树,意味着青少年正处于发育发展期,需要不断茁壮成长;O________________;U__________________;T像一个戴帽子直立行走的人,很多青年都获得了学士帽、硕士帽、博士帽,但学位的获得只是一个开端,我们不能被荣誉压弯了腰,还要直立行走;H像一个单杠,希望青年在工作之余,保持良好的体魄,更好地为国家民族作贡献。
    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U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雨果有句名言:“痛苦能够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灾难是傲骨的乳娘,祸患则是人杰的乳汁。”
      加拿大物理学家罗伯特在进行环球考察时,来到智利北部的一个十分干旱而又荒凉的小村子,他发现一种奇异的现象,这里除蜘蛛外没有其他任何生物。蜘蛛在这里四处繁衍,生活得很好。为什么蜘蛛能够在如此干涸的环境里生存下来呢?罗伯特借助电子显微镜,发现这些蜘蛛具有极强的亲水性,极易吸收雾气中的水分。而这些水分正是蜘蛛能在这里生生不息的源泉。
      在这个世上,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有的只是绝望的思维。只要心灵不干涸,再荒凉的土地,也会变成生机勃勃的绿洲。
      读了这段文字,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感悟?请自主确定立意,自主命题,自由选择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