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材完全学案第三单元第八课 兰亭集序(必修2)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或取诸怀抱,言一室之内——悟:面对面
    B.虽舍万殊,静躁不同——趣:趣味
    C.情随事,感慨系之矣——迁:变化
    D.况修短随化,终于尽——期:至、及
  • 《兰亭集序》作者写兰亭的景色时突出了什么特征?与作者的感情有何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后人多评价《兰亭集序》语言清新质朴,自然流畅,对此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也。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贼失势,遂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写出下列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
    (1)则人谁肯矣(     )
    (2)其必(     )
    (3)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     )
    (4)侃率之以城(     )
  • 下列各项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修 子 抓住而不舍
    B.气 清流激不安
    C.彭 心 浩浩汤 一一咏
    D.应 言简意 放浪形
  •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群贤至(全) 少长集(都)   茂林竹(修整) 清流激(急流的水)
    B.可乐也(实在)人之相(交往)  山峻岭(高)  寄所托(依、随着)
    C.感慨之(附着)修短随(变化)  终于尽(至、及)之所欣(过去,以前)
    D.之于怀(比喻)其一也(思想情趣)坐其次(排列) 叙时人(一个一个)
  •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
    B.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D.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 下列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是

    [     ]

    ①及其所之既倦
    ②老之将至
    ③兴感之由
    ④后之览者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 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材完全学案第三单元第八课 兰亭集序(必修2)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群毕至,少长成集
    ②又有清流激湍,带左右
    ③足以极视听之娱
    彭殇为妄作
    ⑤引以为觞曲水
    ⑥所以怀
    ⑦足以视听之娱
    ⑧终期于
    A.①⑧/②/③/④⑦/⑤⑥
    B.①⑥/②/③⑤/④⑦/⑧
    C.①/②⑧/③⑤/⑦/④⑥
    D.①⑥/②⑧/③/⑦/④⑤
  • 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

    A.不能喻之于怀
    B.亦将有感于斯文
    C.引以为流觞曲水
    D.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 名句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足以畅叙幽情。
    (2)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
    (3)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怀抱——取:取得
    B.舍万殊——趣:趋向,取向
    C.感慨之——系:附着
    D.终于尽——期:期限
    2.下列句中加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当其欣所遇/亦将有感斯文
    B.亦足畅叙幽情/犹不能不之兴怀
    C.俯仰之间,已陈迹/引以流觞曲水
    D.致一也/列坐
    3.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亦将有感于斯文
    B.俯察品类之盛
    C.感慨系之矣
    D.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4.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B.当其欣于所遇
    C.不能喻之于怀
    D.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5.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一部分文字,王羲之着眼“死生”二字行文。
    B.本段段首,承上文“乐”字而来,谈“欣”,谈“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然后急转,谈得意总有尽头,人生总有尽头,从而道出本文正题“死生”二字。
    C.转入“死生”这一正题后,作者否定了在当时士大夫中很有市场的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观点,很有积极意义。
    D.文章结尾处,作者以旷达的话作结,有无穷逸趣。
  •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成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尝诣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晋书·王羲之传》)
    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羲之“率性而为”性格的一组是(     )
    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②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③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
    ④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⑤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
    ⑥止一吊,遂不重诣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羲之是王导的堂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
    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谢安等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山阴县的兰亭,写下著名的《兰亭集序》以抒发自己的感受。
    C.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只不过为人狂放傲岸,言谈之间常常把自己与钟繇、张芝相提并论。
    D.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深为怨恨。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问题。
    兰亭诗六首(其三)
    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
    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
    寥朗无压观,寓目理自陈。
    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1.将上面的诗与《兰亭集序》进行比较,其中的自然之景是怎样对应的?
    (1)诗中的“仰望碧天际”对应《兰亭集序》中的___________。
    (2)诗中的“俯磐绿水滨”对应《兰亭集序》中的___________。
    (3)诗中“无压观”“万殊”“群籁”对应《兰亭集序》中的___________。
    2.诗中的自然之景很美,它们只是纯粹客观的自然之物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勋 毁家难 自出机
    B.次 褴 条分险如夷
    C.槁 训 恶不悛 名钓誉
    D.龉 含英华 越代庖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别出心裁 墨守陈规 出奇制胜 浮想联翩
    B.黄粱美梦 励精图治 风靡一时 见风使舵
    C.积腋成裘 苦心孤诣 并行不悖 缘木求鱼
    D.文过饰非 明火执杖 坐收渔利 声名鹊起
◎ 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材完全学案第三单元第八课 兰亭集序(必修2)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下列各项中,加粗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从1959年首届全运会在北京举办,到本届全运会在济南隆重开幕,弹指之间,已是半个世纪,全运会见证了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B.如果发生贸易摩擦后总是退缩的话,只会导致贸易伙伴国中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更加有恃无恐,从而会挑起更多对华贸易纠纷。
    C.经过不懈努力,中国在预防和治理腐败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腐败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止,中国公众对反腐败的满意程度不断提高。
    D.养老保险保费较高,选择不当,很容易成为经济负担。因此,专家指出:选择养老保险,要点之一就是量入为出
  •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利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
    B.50米手枪项目比赛结束后,安徽“神枪手”娄祥武备受瞩目的不仅是他的冠军头衔,还有他不同于其他参赛选手的警察身份。
    C.审计局的同志几天来都在查阅紫阳分校基建部分账目。
    D.一些物业公司为追求利润,擅自改变小区用地规划,这种侵犯业主公共权益的违法侵权行为,业主委员会应该有权维护。
  •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
    A.庐山的云瞬息万变。时而团团如轮,时而飘飘如丝;时而绵绵如雪,时而漫漫如絮,千姿百态,妙不可言。
    B.王昭君究竟埋葬在哪里?这件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昭君墓?
    C.NBA新赛季将会对一直以来争议较大的“走步”规则进行调整——即允许NBA球员在行进停止、传球或投篮之前持球走两步。
    D.忽然想起泰戈尔的一句诗:“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这不是对“坦然”做了最好的诠释吗?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沧浪亭记
    (宋)苏舜钦
      予以罪废,无所归。扁舟南游,旅于吴中,始僦舍以处。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杠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右之池馆也。坳隆胜势,遗意尚存。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号“沧浪”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噫!人固动物耳。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惟仕宦溺人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万古。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
      [注]①僦(jiù):租赁。②燠(yù):热。③杠:独木桥。④碕(qí):曲折的堤岸。⑤干:通“竿”,竹子。⑥动物:受外物所感而动。
    1.对下列语句中加粗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阜广水——崇:高
    B.形骸既则神不烦——适:到……去
    C.不亦哉——鄙:庸俗
    D.予既而获斯境——废:(被)罢黜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以舒怀,不可得也/而为秦人积威之
    B.杠南,其地益阔/严大国威以修敬也
    C.光影会合轩户之间/青,取之于蓝,而青
    D.因之复能内外失得之原/浩浩如冯虚御风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译文:沿水而行,在繁花高竹之中找到一条小路。
    B.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译文:我因喜爱而在此流连,于是就用四万钱买下了它。
    C.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译文:日子就在盘算着细小的利害得失中消磨掉了。
    D.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译文:感情充塞在内心而性情压抑,一定要寄托于外物而后得以排遣。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段既写了作者刚到苏州时居住环境的恶劣,又表达了他被罢官后内心的郁闷。
    B.第二段叙写发现、购置风景胜地和筑沧浪亭的经过,描绘了园中的优美景象。
    C.第三段写作者在园.中乘舟畅游,心旷神怡,进而生发出“觉今是而昨非”的感慨。
    D.在尾段,作者写出了对仕途险恶的彻悟,抒发了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傲然自得的情怀。
    5.《沧浪亭记》的作者苏舜钦在仕途失意后转而寄情山水,“安于冲旷”。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谈一谈。(2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
      孟子曰:“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公孙衍张仪章》)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惜别樱桃园
    童道明
      为了挽救一座即将拍卖的樱桃园,女主人从巴黎回到俄罗斯故乡。一个商人建议她把樱桃园改造成别墅出租。女主人不听,樱桃园易主。新的主人正是那个提建议的商人。樱桃园原先的女主人落了几滴眼泪,走了。落幕前,观众听到“从远处隐隐传来砍伐树木的斧声”……这就是契诃夫的《樱桃园》。
      从《樱桃园》这部戏可以生发出种种不同的题旨来。在贵族阶级行将入木的20世纪初,由此可以反思到“贵族阶级的没落”;在阶级斗争如火如荼的十月革命后,由此可以导引出“阶级斗争的火花”;而在阶级观点逐渐让位给人类意识的上世纪中后叶,则有越来越多的人从“樱桃园的消失”中,发现了“人类的困惑”。
      “困惑”在哪?美丽的“樱桃园”终究敌不过实用的“别墅楼”,几幢有物质经济效益的别墅楼的出现,要伴随一座有精神家园意味的樱桃园的毁灭。“困惑”在趋新与怀旧的两难选择,“困惑”在情感与理智的永恒冲突,“困惑”在按历史法则注定要让位给“别墅楼”的“樱桃园”毕竟也值得几分眷恋,“困惑”在让人听了心颤的“砍伐树木的斧声”,同时还可以听作“时代前进的脚步声”……
      《樱桃园》里包裹的那颗俄罗斯困惑的灵魂,像是升腾到了天空,它的呼唤在各种肤色的人的心灵中激起了共鸣。其中自然也包括我们黑头发黄皮肤的龙的传人。
      五十年代末,旅欧华人作家凌叔华重游日本京都银阁寺,发现“当年池上那树斜卧的粉色山茶不见了。猩红的天竹也不在水边照影了……清脆的鸟声也听不到了”。而在寺庙山门旁边“却多了一个卖票窗口了”。告别已经成为营业性旅游点的银阁寺,凌叔华女士在她的散文《重游日本》里写下了自己的“心灵困惑”:“我惘惘的走出了庙门,大有契诃夫的《樱桃园》女主人的心境。有一天这锦镜池内会不会填上了洋灰,作为公共游泳池呢?我不由得一路问自己。”
      有《樱桃园》女主人心境的,并不非得是女性,也并不非得熟悉契诃夫的剧本。五十年代中期,当北京的老牌楼、老城墙在新马路不断拓展的同时不断消失与萎缩的时候,最有契诃夫《樱桃园》女主人心境的北京市民,我想一定是梁思成先生了。
      时代在快速地按着历史的法则前进,跟着时代前进的我们,不得不与一些旧的但也美丽的事物告别。在这日新月异的世纪之初,我们好像每天都在迎接新的“别墅楼”拔地而起,同时也每天都在目睹“樱桃园”就地消失。我们好像每天都能隐隐听到令我们忧喜参半、令我们心潮澎湃、也令我们心灵怅惘的“砍伐树木的斧声”。我们无法逆“历史潮流”,保留一座座注定要消失的“樱桃园”。但我们可以把消失了的、消失着的、将要消失的“樱桃园”,保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只要它确确实实值得我们记忆。大到巍峨的北京城墙,小到被曹禺写进《北京人》的发出“孜妞妞、孜妞妞”声响的曾为“北平独有的单轮小水车”。
      谢谢契诃夫。他让我们知道,哪怕是朦朦胧胧地知道,为什么跨入新世纪门槛的我们,心中会有这种甜蜜与苦涩同在的复杂感受;他启发我们进入21世纪的人,和复杂的、冷冰冰的电脑打交道的现代人,要懂得多情善感,要懂得在复杂的、热乎乎的感情世界中倘佯,要懂得惜别“樱桃园”。
    1.本文中“樱桃园”喻指什么?樱桃园女主人的“心境”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写凌叔华和梁思成用意是什么?并具体说说写这两个人的手法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画线句中的“忧喜参半”指的是什么?文章反复提到“砍伐树木的斧声”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概括本文的主旨,并说说作者是怎样逐层表达文章主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学校拟在校园网主页增设“辛亥英烈”专栏。请写出鲁迅小说中以秋瑾为原型塑造的辛亥革命志士形象姓名及作品名,并为该专栏写一段不超过25个字的按语。
    (1)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作品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仿照下面这句话,另选一种景物进行描写。要求句式基本一致,并运用比拟、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