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材完全学案第二单元 4 柳永词两首(必修4)的第一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更漏子
    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是什么意思?在抒情上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昭君怨
    梅花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这是一首咏梅词,明代杨慎称其“兴比甚佳”。试将上片一、二两句改写成白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主题是“梅花”,上片三、四两句为什么写竹?(即对写梅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片末两句说的“两地”是指哪两地?这两句表现了梅花的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注]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撚(niǎn):持取,捻弄。
    (1)上片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凭栏手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chóng)湖 (jì) (jì)拥高牙
    B.罗(qǐ) (yǎn) (ǎi)
    C.雨(lín) (dōu) 门无语凝(yē)
    D.天(qiàn) (qiāng)管 (chā)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无语凝咽 通霄达旦 暮霭沉沉 字字珠矶
    B.星辰 寥若辰星 良晨美景 一日之计在于晨
    C.嬉闹 文恬武嘻 嬉笑怒骂 嘻嘻哈哈
    D.烦琐 要言不烦 东南形胜 更那堪
  • 结合句意,下列加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三秋:三个秋天)
    B.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烟霞:指美丽的自然风景)
    C.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凝噎:因为悲伤而喉咙梗塞得说不出话来)
    D.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经年:年复一年)
  • 与“杨柳岸,晓风残月”所用的表现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杏花春雨江南。
    B.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 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材完全学案第二单元 4 柳永词两首(必修4)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名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B.念/去去,千里/烟波
    C.钱塘/自古/繁华
    D.嬉嬉/钓叟莲娃
  • 月的名称甚多,其中有:①初月②凉月③晓月④明月⑤新月。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

    ①寻章摘句老雕虫,_______当帘挂玉弓。
    ②晴云如擘絮,_______似磨镰。
    ③_______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
    ④_______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⑤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_______共潮生。
    A.③②⑤④①
    B.②①③④⑤
    C.③⑤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
  • 下列关于古代诗词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旧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唐代以前的诗统称为古体诗,唐代以后的诗称近体诗或今体诗。
    B.杜甫、白居易等人继承“乐府”诗的现实主义精神,运用“乐府”体制,自立新题,创作的诗歌为“新乐府”,如“三吏”“三别”等。
    C.近体诗根据每首诗句的多少,分为“律诗”“绝句”和“排律”,律诗限定为八句,绝句限定为四句,按字数分,律诗又分为“七律”和“五律”,绝句也分为“七绝”和“五绝”。
    D.词是盛行于宋代的诗体,又叫“长短句”。按字数分,词有小令、中调、长调三类;按段数分,词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分别。
  • 填空。
    (1)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古诗词有许多,其中柳永的《望海潮》中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就把西湖的美景概括出来了。
    (2)《雨霖铃》中有一个全用名词排列起来的名词是“_______________”,情景交融,抒发出浓浓的愁绪;马致远的《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也是具有相同写法的句子。
    (3)柳永在《雨霖铃》词中写道:“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望海潮》,回答问题。
    (1)“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中的加粗词语对句意的表达起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在题材上有何特点?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分析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雨霖铃》,回答下列问题。
    (1)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必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请根据这一说法分析柳永《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情与景。(不超过8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对全词的结构、词中情感与词的语言特色有什么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雨霖铃》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柳永在汴京仕途失意,内心充满惆怅,决计离京赴外地。但一想到要与恋人分别,将失去爱的慰藉,便觉凄苦万种,无以名状。
    B.全词基调极其低沉。词人又善于借助人物与神态来烘托心情,如“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使低沉的基调更显低沉。
    C.词人擅长移情于景,擅长渲染氛围,使人物情感明朗化。像“兰舟催发”就是情化了语言,产生了鲜明的美学价值和诱人的魅力。
    D.诗人充分发挥想象,进行了精心的构思:上阕面对秋天的傍晚,写出实事、实景、实情;下阕设想别后情景,无疑为虚写。全词正是运用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塑造了完美意象,提高了艺术品位。
  • 下面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B.念去去,千里烟波,暮蔼沉沉楚天阔。
    C.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D.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钩叟莲娃。
  • 下面语句全出自宋代词人的一组是

    [     ]

    ①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②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③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⑤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⑥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⑥
    D.①④⑤⑥
◎ 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材完全学案第二单元 4 柳永词两首(必修4)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下面语句均是摘自宋代词人的作品,按词风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
    ①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③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⑤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A.①③⑥/②④⑤
    B.①②③⑤/④⑥
    C.①③④/②⑤⑥
    D.①③⑤⑥/②④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问题。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眇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注]①“颙望”即仰望。②“争”同“怎”。
    1.对该词词句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潇潇暮雨”指傍晚的雨势急骤。
    B.“苒苒物华休”指美好的景物逐渐凋残。
    C.“何事苦淹留”不知道什么原因流连于此,不忍离去。
    D.“正恁凝愁”正有许多愁绪凝结,如此难以排解。
    2.对该词词句所作的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与《雨霖铃》中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两句在全词中所起的作用是相同的。
    B.“红衰翠减”一句与李清照《如梦令》中“绿肥红瘦”一句从炼字、修辞的角度来看,有相同的妙处。
    C.“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与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同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D.“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与辛弃疾《永遇乐》中的“斜阳草树,寻常巷陌”,描写的都是山河破败之景。
    3.对该词有关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该词上片写景,特别是“是处”与“惟有”两句动静结合,衰荣相对,又蕴含作者的忧愁。
    B.下片抒情。“想佳人”与“争知我”两句对照呼应,刻画出天各一方的一对恋人的相思之苦。
    C.本词情景交融。景是萧条破败之景,与姜夔《扬州慢》中所写之景几近相同;情是离别相思之情,与《雨霖铃》中所抒之情别无二致。
    D.本词中“对”“渐”“望”“叹”“争”等字都一字领起,然后下接几个字或一句。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歌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由此可见上阕中的“春愁”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来王国维谈及做学问的三种境界时,又引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表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少年游
    柳永
    参差烟树霸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官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注]①霸陵桥:即霸桥,亦作灞桥,又名销魂桥,在长安东霸水边。②蘅:即杜蘅,香草名。③兰桡(ráo):暗用鲁班用木兰树为舟的传说,这里指兰舟。桡,划船的桨。
    1.词中借助了哪些物象来将羁旅与伤昔的双重惆怅进行渲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阕“离思满蘅皋”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写离愁?“一曲《阳关》,断肠声尽”是从什么角度写离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烟花三月下扬州
    熊召政
      ①扬州古称广陵,人们又叫它维扬。清代之前,扬州因靠着大运河,一向被誉为南北枢纽,淮左名邦。以今天的地理概念,扬州在苏北,不属江南。但古人自北方舟船而来,一入扬州,心理上便感觉到了江南。江南是以长江为界的,从这层意义上,扬州不算江南:但它处在淮河以南,属不南不北之地,且扬州的人文风气,山水风光,都是近南而远北。杜牧写扬州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便绝不是凛冽的北地所能产生的情境了。
      ②历史上的扬州,自隋至清一千多年间,虽屡遭兵燹,却不掩其繁华锦绣的气象。大凡一个城市,就像一个人那样,命运各异,有好有坏。扬州属于那种“贵人多难”一类,但每遭蹂躏之后,它总能顽强地恢复生气。“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八字用在扬州身上,也是合适的。
      ③记载扬州古时的繁华,典籍甚多,但最好的要数清代李斗撰著的《扬州画舫录》了。杭州、苏州乃人间天堂,值得记述的盛事比扬州还要多。但无论是张岱的《西湖梦寻》还是顾禄的《桐桥倚棹录》,都不及李斗的这本书。
      ④古扬州最令人向往的地方,当在小秦淮与瘦西湖两处。其繁华、其绮丽、其风流、其温婉,《扬州画舫录》皆记述甚详。西湖之名借于杭州,秦淮之名借于南京,但前头各加一“瘦”与“小”字,便成了扬州的特色。我一直揣摩扬州人的心理,天底下那么多响亮的词儿,他们为何偏爱“瘦”与“小”呢?这两个字用之于人与事,都不是好意思。我们说“这个人长得又瘦又小”,便有点损他不堪重用;说“他专门做小事儿”,便暗含了鼠目寸光。时下有种风气,无论是给公司取名,还是为项目招商,均把名头拔得高高的。照这个理儿,瘦西湖完全可叫“大西湖”或“金西湖”,小秦淮也可叫“中国秦淮”或“银秦淮”了。古扬州城中,虽然住了不少点石成金的商人,但铜臭不掩书香,负责给山水楼台命名的,肯定还是李斗这样的秀才。这两处名字最令人寻味:西湖一瘦,幔有了尺水玲珑的味道;秦淮一小,也有了小家碧玉的感觉。如此-来,山水就成了佳丽一族,而扬州城也就格外地诗化了。
      ⑤如是,话题就回到“烟花三月下扬州”上头,知道扬州的地理与历史,就知道什么季节到扬州最好。因为没有红枫,更没有与红枫相配的壮闰逶迤的峰峦沟壑,秋老时分到扬州的意义就不走。杜牧说“秋尽江南草未凋”,未凋并不等于葳蕤,失了草木欣欣的气象。莺歌燕舞的三月却不一样:那杨柳岸畔的水国人家,那碧波深处的江花江草,园林台榭、寺观舫舟,一色儿都罩在迷离的烟雨之中。此时的扬州,那些硬硬的房屋轮廓都被朦胧的雨雾软化了下来,曲折的小巷浮漾着兰草花的幽香。湖上的画舫,禅院的钟声,每一个细节上,都把江南的文章做到了极致。
      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句子把我们东方人的审美意趣,写得如同梦境。在三月的扬州,我们是可以寻到这种梦境的。
      ⑦为了这梦境,我曾动了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念头。2007年,我打听何处可以雇一条船,邀二三好友于黄鹤楼下出发,一路吟诗作画,听琴-吹箫到扬州去。结果人家告诉我,现在从武.汉到扬州,根本无水路可通。后来打听到,从杭州或苏州出发,可从运河到达扬州。我又来了兴趣,让朋友去觅一只画舫。事情也未做成,其因是这一段运河虽然畅通,但除了运送货物的商船,渡客的帆舟早就绝了踪迹。
      ⑧由此我想到,坐一条船于烟雨濛濛的江上,去拜访唐代的扬州,已是完全不可能了。扬州的繁华还在,但唐代的风流不再。若有意去欣赏今日生机勃勃的扬州,只能自驾车从高速路上去了。
    (选自《中国小记》,有删改)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与凛冽阔大的北地气象相比,扬州城的景色显得温婉绮丽。
    B.扬州在历史上虽屡经战乱,但繁华气象却并未因此颓败。
    C.烟雨迷离的扬州城诗意盎然,体现了东方人的审美意趣。
    D.作者以古衬今,满怀深情地赞美了今日生机勃勃的扬州。
    2.文中加线处是唐诗名句,请任选两处,简要分析其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描述扬州景物时切人的角度及语言的运用都很独特,请结合第④段和第⑤段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说“扬州的繁华还在,但唐代的风流不再”?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文学常识与诗文填空。
    (1)小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与____________,并列称为小说的“四大家族”。玛蒂尔德是小说《_________》中的女主人公。
    (2)岂曰无衣?____________。王于兴师,____________,与子偕行!(《诗经·秦风·无衣》)
    (3)《离骚》中屈原自述出生年月日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或取诸怀抱,____________;或因寄所托,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5)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 请你为“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雨霖铃》写一段“节目串词” (字数1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把下列带序号的诗句组合成语意连贯的诗歌填在横线处。(只填序号)
      “西风错漏出半生轻叹,秋葭一夜就愁白了头。”上世纪30年代的作家陆蠡说得极富诗意。同样是获花,王室后裔吟来却满是凄凉:“____________。
    ①王孙芳草伤心声
    ②雪点芦花起白鸥
    ③散作江南处处秋
    ④片帆一叶画中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