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语文教材完全学案第三单元第八课 寡人之于国也(必修3)的第一部分试题
  •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河内,则移其民于河东(凶恶,凶狠)
    B.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比不上)
    C.百步而后止(或许,也许)
    D.填然鼓之,刃既接(兵器,武器)
  • 下列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邻国之民不少(更)
    B.鸡豚狗彘之(蓄养)
    C.弃甲兵而走(拖着)
    D.非我也,也(岁月)
  • 下列句子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     ]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B.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C.刘备天下枭雄
    D.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 下列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

    例:树之以桑
    A.非我也,岁也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cù)罟 洿(kuā)池 弃甲(yè)兵
    B.孝(tì) 饿(fú) 养生(sāng)死
    C.狗(zhì) (tún) (xiáng)序之教
    D.衣(bó) (chù)养 请以战(yù)
  • 下面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斧斤以时入山林(按照季节)
    B.五亩之宅,之以桑(种植)
    C.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秩序)
    D.不违农时,不可胜食也(泛指粮食)
◎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语文教材完全学案第三单元第八课 寡人之于国也(必修3)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 下面“之”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察邻国之政
    ②填然鼓之
    ③王道之始也
    ④树之以桑
    ⑤未之有也
    ⑥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⑦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⑧申之以孝悌之义(前一个之)
    A.①⑦/②/④⑨/③/⑤⑥
    B.①③/②④/⑤/⑥⑨/⑦
    C.①③/②/④⑥⑧/⑤/⑦
    D.①③/②⑥⑧/④/⑤/⑦
  • 下列各句加粗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C.夫颛臾,昔者以为东蒙主
    D.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 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申之以孝悌之义
    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 复习课内、课外曾学习过的孟子的文章,背诵归纳其中的成语、名言。
    (1)_______________,失道寡助。
    (2)天时不如地利,_______________。
    (3)生于忧患,_______________。
    (4)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曾益其所不能。
    (5)舍生取____ 明察秋____ ____苗助长
  • 阅读课文中的两段内容,然后回答问题。
      [甲]粱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乙]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下列加粗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河内,则移其民于河东——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B.或百步而后止,五十步而后止——或:有的人
    C.五亩之宅,之以桑——树:种植
    D.之以孝悌之义——申:同“伸”,伸张
    2.与“直不百步耳”的“直”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好世俗之乐耳
    B.木中绳,鞣以为轮
    C.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
    D.游鱼细石,视无碍
    3.给加粗词选择适当的义项,将相应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鼓:A.一种打击乐器;B.击鼓;C.振动;D.弹奏。
    (1)填然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
    (2)噌吰如钟不绝(     )
    (3)微风浪,水石相搏(     )
    (4)今王乐于此(     )
    4.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蚓无爪牙之利
    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C.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
    D.大王来何操
    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语文教材完全学案第三单元第八课 寡人之于国也(必修3)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1~3题。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1.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
    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是“四书”之一,请写出“四书”的其他三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自己的话概述孟子在这段文字中阐发的政治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孟子将朝王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明日,出吊于东郭氏。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王使人问疾,医来。盂仲子(孟子堂兄弟,跟孟子学习)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谓有病不能打柴,是生病的托词),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造于朝,吾不识(a)能至否乎?”(b)使数人要于路,曰:“请必无归,而造于朝!”(c)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
      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曰:“恶!是何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
      景子曰:“否,非此之谓也。《礼》曰:‘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曰:“岂谓是与?……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1.对下面两句中的“是”字指代的内容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心曰‘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
    ②则不敬莫大乎
    A.①指代“王”,②指代“齐人”。
    B.①指代“齐王”,②指代“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
    C.①指代“齐人”,②指代“王”。
    D.①指代“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②指代“齐人”。
    2.文中a、b、c三处都有省略,下列对省略的内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a:无省略 b:孟仲子    c:孟子
    B.a:孟子  b:孟仲子    c:孟子
    C.a:孟子  b:齐王派来的人 c:孟子
    D.a:孟子  b:齐王派来的人 c:孟仲子
    3.根据上文,以下四句表达了说话人的真实心意的一项是(     )
    A.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
    B.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
    C.今病小愈,趋造于朝。
    D.请必无归,而造于朝。
    4.“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一句正确的意思是(     )
    A.所以想要有大作为的君主,必然有他召唤不来的臣子。
    B.所以想要大有作为的君主,必定有他不被召见的臣子。
    C.所以想要大有作为的君主,一定有他不愿召见的臣子。
    D.所以想要大有作为的君主,必定有他不能随意召见的臣子。
    5.将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数人要于路,曰:“请必无归,而造于朝!”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天下有至乐无有哉?有可以活身者无有哉?今奚为奚据?奚避奚处?奚就奚去?奚乐奚恶
      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其为形也亦愚哉。
      夫富者,苦身疾作,多积财而不得尽用,其为形也亦外矣。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其为形也亦疏矣。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寿者惽惽,久忧不死,何苦也!其为形也亦远矣。烈士为天下见善矣,未足以活身。吾未知善之诚善邪,诚不善邪?若以为善矣,不足活身;以为不善矣,足以活人。故曰:“忠谏不听,蹲循勿争。”故夫子胥争之以残其形,不争,名亦不成。诚有善无有哉?
      今俗之所为与其所乐,吾又未知乐之果乐邪,果不乐邪?吾观夫俗之所乐,举群趣者,誙誙然如将不得已,而皆曰乐者,吾未之乐也,亦未之不乐也。果有乐无有哉?吾以无为诚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故曰:“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天下是非果未可定也。虽然,无为可以定是非。至乐活身,唯无为几存。请尝试言之。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芒乎芴乎,而无从出乎!芴乎芒乎,而无有象乎!万物职职,皆从无为殖。故曰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人也孰能得无为哉!(节选自《庄子》)
      [注]①今奚为奚据……奚乐奚恶:应该做些什么又依据什么?回避什么又安心什么?靠近什么又舍弃什么?喜欢什么又讨厌什么?②惛惛(hūn):糊涂的样子。③誙誙(kēng):一定要取得的样子。④芒乎芴乎:芴wù,恍惚。⑤象:迹象。⑥职职:繁多的样子。⑦殖: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为也亦愚哉——形:外貌
    B.所者,贫贱夭恶也——下:认为……低下
    C.烈士为天下见善矣——烈士:为正义事业牺牲的人
    D.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好色:喜欢美女
    2.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久忧不死,苦也/然则时而乐耶
    B.不得者,则大忧以惧/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C.吾无为诚乐矣/夫夷近,则游者众
    D.人之生也,忧俱生/备他盗之出入非常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什么是最大的快乐?作者认为“至乐无乐”。生老病死都是人们不可躲避的苦恼,既然不可避免,那就顺其自然,就可以得到最大的快乐。
    B.人们生活于世间,忧愁也就跟着一道产生,长寿的人整日里糊里糊涂,长久地处于忧患之中而不死去,这是快活的事,没有必要痛苦!
    C.世上果真有快乐还是没有呢?庄子认为“无为”就是真正的快乐,但这又是世俗的人所感到最痛苦的烦恼,因而是无法接受的。
    D.作者开篇连续五句提问后,列举并逐一批评了世人对苦和乐的看法,指出从来就没有什么真正的快乐,所谓“至乐”也就是“无乐”。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其为形也亦疏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俗之所为与其所乐,吾又未知乐之果乐邪,果不乐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孟子》中的名句。
    (1)穷则独善其身,_______________。(《孟子·尽心上》)
    (2)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3)_______________,鱼鳖不可胜食也;_______________,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 把下面四句话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在先秦,主要有五种人格理想:墨子的苦行侠人格,________;杨朱的贵我人格,________;孟子的大丈夫人格,_________;荀子的君子式人格,________;再一种便是庄子式的人格了,独来独往,不吝去留,若垂天之云,悠悠往来聚散,在一种远离的姿态中显出格外的美丽与洒脱。
      ①锋芒毕露,正义在胸        ②平和公正,循规蹈矩
      ③赴汤蹈火,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 ④绝对自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按顺序填写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   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关于“自主学习”的问答。请仿照乙同学对“能学”所作解释的句子的形式,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解释文字。
      甲同学:你能告诉我“自主学习”有哪些要点吗?
      乙同学:好的。我认为自主学习有四个要点,就是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能学”是指学习者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并且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想学”是指_______________;“会学”是指_______________;“坚持学”是指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