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材完全学案第二单元第四课 《诗经》两首(必修2)的第一部分试题
  • 对《氓》一诗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本诗第一、二章写结婚经过,第三章追悔自陷情网,第四、五章写男方负情背德,第六章表示对男方的怨恨。
    B.女子受夫权的压迫,被任意遗弃,这在几千年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里,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本诗表明妇女解放的重要性。
    C.这是一首弃妇诗,反映了当时妇女的痛苦,不仅是对那薄情男子而且是对男权社会的强烈的控诉。
    D.本诗将恨与悔的感情熔铸于叙事、议论之中,较细腻地刻画了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并展现了她的坚强性格。
  • 阅读《采薇》一诗(内容见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全诗共六章,其中前三章都由“采薇采薇”引起,这是《诗经》中的什么表现手法?请概括前三章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人方玉润评此诗时说:“此诗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言可喻。”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黄州
    陆游
    局促常悲类楚囚,迁流还叹学齐优
    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
    万里羁愁添白发,一帆寒日过黄州
    君看赤壁终陈迹,生子何须似仲谋
      [注]①楚囚:本指被俘的楚国人,后指处境窘迫之人。齐优:齐国取悦于人的优伶。“类楚囚”“学齐优”,都是对自己身世的感慨。②黄州:宋代叫黄州齐安郡,故址在今湖北黄冈县。陆游于乾道六年八月赴夔州通判任,路过黄州。③仲谋:即孙权。据说曹操攻吴时见孙权军队很整齐,于是叹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1)“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一联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子何须似仲谋”一句化用前人语句,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左传》、《史记》、《资治通鉴》是历史散文的三个里程碑,其中《史记》和《资治通鉴》的体例是一样的。
    B.律诗、绝句、词、曲在字数、平仄、押韵、对仗等方面都有格律规定,都不能称为古体诗。
    C.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中,现实主义的《诗经》和屈原浪漫主义的骚体作品交相辉映,并称“风骚”。
    D.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主张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
  • 下列加粗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贿:财物
    B.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耽搁
    C.女也不,士贰其行——爽:过错
    D.忧心孔,我行不来——疚:痛苦
  • 下列句子中都包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

    ①匪来贸丝
    ②体无咎言
    ③于嗟鸠兮
    ④犹可说也
    ⑤其黄而陨
    ⑥岁亦莫止
    ⑦隰则有泮
    ⑧彼尔维何
    ⑨四牡翼翼
    ⑩俨狁孔棘
    A.①②④⑥⑦⑧
    B.③④⑤⑥⑦⑩
    C.①③④⑥⑦⑧
    D.①⑤⑥⑦⑧⑩
  • 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车来,以我贿迁
    其勿忘乃父之志
    垝垣,以望复关
    竭我盈,故克之
    A.两个“尔”相同,两个“彼”相同
    B.两个“尔”不同,两个“彼”相同
    C.两个“尔”相同,两个“彼”不同
    D.两个“尔”不同,两个“彼”不同
  • 比较下边两组句子加粗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既遂矣,至于暴矣
    ②静思之,躬自悼矣
    ③信誓旦旦,不思其
    是不思,亦已焉哉
    A.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相同
    B.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不同
    C.①与②意思不同,③与④意思相同
    D.①与②意思不同,③与④意思不同
  • 下列对诗句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请你不要生气,把秋天定为婚期吧。
    B.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登上那倒塌的围墙,遥望那复关(来的人)。
    C.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男人的爱情没有定准,他的感情一变再变。
    D.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誓言如在早晨,没想到你会变心。
◎ 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材完全学案第二单元第四课 《诗经》两首(必修2)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古时也称“诗三百”。它和乐、射、御、书、数一起被称为“六艺”。
    B.所谓“风”“雅”“颂”是《诗经》中的三部分;“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后人把这两者合称为“六义”。
    C.我国文学史上向来以“风”“骚”并称,“风”就是指《诗经》中的“国风”民歌;“骚”就是指屈原代表作《离骚》。“风骚”就是指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后代用“风骚”泛指文学。
    D.“风”指十五国风,大多为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 补写出下列诗句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2)淇则有岸,___________。总角之宴,___________。
    (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岁为妇,______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
  • 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问题。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日归日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俨狁之故。不遑启居,俨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日归日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日归日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监,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骏睽。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俨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本诗通过一个戍卒归途中的自述和回顾,描写了当时征夫的生活。
    B.诗篇真实地描写了远征生活的苦难,征人久戍思归的凄楚心情。
    C.全诗交织着抗敌卫国和思家恋乡的矛盾。
    D.全诗主旨是揭露和控诉了统治者穷兵黩武、不顾百姓安危的残暴统治。
    2.全诗共六章,其中前三章都由“采薇采薇”引起,这是《诗经》中的什么手法?请概括前三章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清人方玉润评此诗时说:“此诗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言可喻。”请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下列语句。
    (1)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一③题。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注释: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芣苢:车前(草名),可食。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③有:得到。④掇:摘取、拾取。⑤捋:成把地握取。⑥袺:手持衣角盛物。⑦襭: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
    ①《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____________。
    ②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动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用“人类的儿女”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家庭生活决定了人类的儿女是否将从一个婴儿发展为一个社会化的成人,或者是否他或她将保留一定程度的婴儿的不成熟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仿照下面给出的句子,以“朋友”为主语,衔接成一组排比句。
    朋友,是你在疾风苦雨中行走时扔过来的一把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护/染/流水浅 严词问/曲高
    B.旅/赛 蜿/垂三尺 不寒而/呕心
    C.防/型/大大样 怏不乐/泱大国
    D.苗/演 届/接不暇 苦心孤/雄关险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籍贯 下功夫 要言不烦 断章取意
    B.煤炭 天然气 拾人牙慧 雍容华贵
    C.剽悍 照像机 吃里爬外 耳根清净
    D.纹身 杀风景 入情入理 生杀与夺
  •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国民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国民素质的高低,制约着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创造能力和发展潜力,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综合国力。
    B.解决上幼儿园难和上幼儿园贵的问题,必须立足于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的供给多样化和家庭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差异化。
    C.利用高科技手段,为中国公民诚信文化建设构筑可靠的技术平台和技术环境,有利于在社会发展中维护和确立以诚信为基础的主流价值观和公民行为准则。
    D.抢占制高点的道路势必不会是平坦的,除了技术和人才壁垒,“碳排放”很可能成为横亘在中国经济未来发展道路上的又一壁垒。
◎ 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材完全学案第二单元第四课 《诗经》两首(必修2)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不知道他们到底称赞我什么?是文章写得好,还是勇气可嘉?抑或根本就不是称赞,只是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
    B.一方面是旅游线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欧洲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
    C.吴宇森的大制作影片《赤壁》已正式开始拍摄。记者从剧组获悉,扮演曹操的张丰毅已第一个进组,扮演孙权的张震将于近日前往北京正式试妆。
    D.由宜昌市广电总局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的“全市乐在新农村电视歌舞大赛” 日前落下帷幕。其中,五峰的山歌、长阳的撒叶儿荷、南曲、当阳的漳河大鼓以及枝江的楠管等一大批民间艺术瑰宝被发掘并展现出来,在比赛中大放异彩。
  • 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我们在送别朋友时,常常引用“_________”,以表达彼此感情之深厚及对朋友的劝慰。
    (2)欣赏是一种处世哲学,在你得到赞赏的同时,千万别_________你对别人的赞赏,因为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欣赏,共同进步。
    (3)我们在从事某项工作时,如果进展顺利,_________,即使时间长一点,也很少感到疲乏。
    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吝啬 轻车熟路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吝啬 得心应手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吝惜 得心应手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吝惜 轻车熟路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滑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注]①檀:檀树。②干:岸。③县:通“悬”,悬挂。④狟(huán):兽名,狗獾子。皮可制裘。⑤特:三岁的兽,泛指大兽。⑥滑(chún):水边。
    1.请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胡瞻尔庭有县鹑兮?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采用了重章叠句、反复咏叹的艺术手法,请具体说明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1)重复“伐檀”“伐辐”“伐轮”,意在表现______________。
    (2)重复“县狟”“县特”“县鹑”,意在表现_______________。
    (3)重复“不素餐”“不素食”“不素飧”,意在表现________________。
    3.《诗经》中最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下列表现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B.河水清且涟猗
    C.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D.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反映了《诗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
    B.这首诗每段的三、四两句都是奴隶们对不劳而食的奴隶主发出的愤怒质问。
    C.这首诗每段的末句都表现了奴隶对不平等的社会现象的感叹,标志着奴隶们的初步觉醒。
    D.这首诗采用了赋与兴相结合的手法,从而更有力地突出了“刺贪”的主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示秬秸[注]
    张耒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①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1)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
    B.“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
    C.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却担忧饼冷难卖。
    D.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儿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
    (2)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是张耒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请对其中的教育内容和所用的教育方式加以概括,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不少于2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赏析。
    三月晦日偶题
    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点绛唇
    元好问
    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1)词多富情趣,而宋诗多理趣。请从作品中作者对春逝态度的角度,分析秦诗之理趣、元词之隋趣是如何表现的。
    秦诗之理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诗之情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点绛唇》一词起句与结句颇有艺术特点。起句“醉里春归”深婉有致,“醉里”可见作者沉迷于春景,但“春归”却明确点出“春去也”之无奈,奠定了全词的基调。结句“梦里寻春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燕子来舟中作[注]
    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注]杜甫于大历三年出峡,先是漂泊湖北,后转徙湖南,大历四年正月由岳州到潭州。写此诗时,已是第二年的春天了,诗人仍留滞潭州,以舟为家。
    (1)本诗颈联在抒情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与刘禹锡的《乌衣巷》都写到了燕子,燕子的形象在两诗中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面是同事老王给张老师留的便条,有五处用语不得体,请指出来并修改。
    张老师:
      惊悉您的女儿考上大学,我万分荣幸,你的寒舍肯定是高朋满座,蓬荜生辉,此时叨扰多有不便,留片语聊表寸心。
                                   老王
                                  ×年×月×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根据下面的三个句子,仿写三句话。
    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
    浪是海的赤子
    海是浪的依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