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材完全学案第二单元第五课 离骚(必修2)的第一部分试题
  • 《离骚》一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从课文《离骚》中找出相关的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比喻来表达政治理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离骚》中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增强语言的韵律感、音乐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①高适写这首边塞诗时在哥舒翰幕府。②“梅花何处落”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意谓:何处吹奏《梅花落》?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注]①这是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
    (1)两首诗均写了吹奏《梅花落》的笛声,而作者的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简要分析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加粗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

    A.轨(jī) (suì) (chǎi)
    B.谣(zhuó) (chì) 鸟(zhì)
    C.攘(gòu) 道(xiāng) 荷(zī)
    D.纷(bīn) 岌(jí) (kuā)
  • 对下列通假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句是

    [     ]

    A.芳菲菲其弥——章:通“彰”,明显
    B.延伫乎吾将——反:通“返”,返回
    C.进不入以尤兮——离:通“罹”,遭受
    D.俪规矩而改——错:通“挫”,挫折
  • 下列句中加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余冠之岌岌兮,余佩之陆离。(高,加高。长,加长。“高”和“长”这里都作动词。)
    B.芳与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泽,光泽。昭质,光明纯洁的本质。亏,亏损。)
    C.回车以复路兮,及行迷未远。(朕,秦以前皇帝一般都可用于自称。复路,返回原路。之,这里无意义。)
    D.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虽,即使。惩,惩罚。)
  • 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怨灵修之浩荡
    B.伏清白以死直兮
    C.长余佩之陆离
    D.固时俗之工巧
◎ 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材完全学案第二单元第五课 离骚(必修2)的第二部分试题
  • 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九死其犹未悔
    ②余好修姱以轨羁兮
    时俗之工巧兮
    前圣之所厚
    A.两个“虽”相同,两个“固”相同
    B.两个“虽”相同,两个“固”不同
    C.两个“虽”不同,两个“固”相同
    D.两个“虽”不同,两个“固”不同
  • 下列对加粗词活用情况的分析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鸷鸟之不
    心而抑志兮
    余马于兰皋兮
    ④固前圣之所
    余冠之岌岌兮
    朕车以复路兮
    ⑦謇谇而夕替
    民生之多艰
    A.①⑦/②③⑥/④⑤/⑧
    B.①/②③⑥/④⑤/⑦/⑧
    C.①⑦/②③⑥/④⑤⑧
    D.①/②③⑥/④/⑤/⑦/⑧
  • 对下列诗句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

    A.“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是说宁死也畏惧流亡,我不忍心坚持这种态度。
    B.“退将复修吾初服”,意思是说退隐之后,继续培养自己的才德。“初服”是指未出仕前的服饰,比喻原先的志向。
    C.“唯昭质其犹未亏”的意思是:唯独我光明纯洁的品质还没有亏损。
    D.“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这句诗是说人生各有各的乐趣,而我独爱美,并且习以为常。
  • 对下列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
    B.《楚辞》是刘向于西汉末年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集录成集的,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它主要是屈原的作品。
    C.“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为“辞”“辞赋”“骚”等。
    D.《离骚》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屈原创作。屈原另有《九歌》《九章》《天问》等。
  • 补写下列空缺部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固前圣之所厚。
    (3)高余冠之岌岌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唯昭质其犹未亏。
    (4)_____________,岂余心之可惩?
  •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1.“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句中的“悔”字应怎样理解更贴切?它与“虽九死其犹未悔”中的“未悔”是否矛盾?为什么?它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1)“芰荷”“芙蓉”喻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为何还要“高余冠”“长余佩”,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什么样的自我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涉江
    屈原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将济乎江湘。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乘舱船余土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朝发枉陼兮,夕宿辰阳;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入溆浦余僮佃兮,迷不知吾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接舆髡首兮,桑扈赢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乱曰: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
    1.第一、二段诗人写流放之途单单是为了记录流放的行程,着力描写沿途的景色吗?还有没有其他深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四段诗中,诗人援引四位历史人物的不幸遭遇是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这些诗句表现了诗人屈原什么样的高尚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仿照下面画线句子的句式和修辞,再写两个句子。
      心正则笔直。战国的爱国诗人屈原,枉遭放逐,仍心系楚国,不是写下了忧愁幽思、感天动地的《离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材完全学案第二单元第五课 离骚(必修2)的第三部分试题
  •   后人凭吊屈原的对联颇多,如“天问千声悲故国,江咽万语吊斯人”“沉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璧,湘流应识九歌心”等,这些对联的共同基调是什么?你能体味出凭吊者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注】天经,姓叶,名德;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
    (1)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对这首诗第二联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按要求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
       《诗经·邶风·静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逗趣的生动细节。
      荀子《劝学》说:“________________;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些至理名言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者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
    (2)________________,蝉蜕于浊秽。(司马迁《屈原列传》)
       汉代五言诗《迢迢牵牛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近在咫尺,若隔天涯,难以排遣的离别之苦。
      李白《将进酒》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运用夸张手法极写人生短暂,真是妙笔生花。
  •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鋪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
      [注]①被:通“披”。②渔父:捕鱼者,渔翁。③三闾大夫:官职名,本文中代指屈原,因他曾任此职。④见放:被放逐。⑤凝滞:拘泥。推移:变迁,转移。⑥鋪:吃,食。糟:未清带滓的酒。啜:尝,饮。醨:淡酒。⑦瑾、瑜:都是美玉名。此处比喻高尚的品德。⑧察察:清白,高洁。⑨汶汶(mén):污浊的样子。⑩皓皓:洁白,光明。温蠖:尘垢。
    1.对于“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原因,屈原和渔父的看法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以“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屈原和渔父的这番对话,你有何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诗人的夜晚和佞人的白天
    ——汤阴随想
    徐虹
      在见到他的塑像之前,我们早已知道他的事——几千年以前的一个夜晚,也许有一点冷风,冷风里夹杂着秋天的冻雨,风里也有风尘仆仆的长途旅行者的气息。他们从前线应召回朝,中途歇息,父与子下马离镫的一瞬,马忽然没来由地嘶鸣起来,鼓起的眼泡和张大的鼻孔都呈现惊愕的表情!他们在私底下嗅到了一股不祥的气味。
      随行的那十几名军士背上的兵器在月光下冒着寒光。他们的命都掌握在他的手里,当然也有他自己的命。“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几千年之后,人们站在他的墓前,试图理解他的灵魂、性情、信仰和抉择,是怎样经过了几百几千回的博弈和锻炼,才在十二次召回的阴险通知后,在最后的一刻,驱使他踏上赴死之路?
      他的军队黑压压的一片。那些旌旗和兵器没有了统帅的命令,都显得有些垂头丧气。他们才是他的亲人和家园啊,他在他们中间才可以驰骋和欢悦啊。像树在森林里,像水在山泉里。脱离开他们,他的生命的蛋壳就显得薄和脆,会被一些陌生人蹂躏和糟蹋。那些人会充分利用朝廷的规则折磨他,使他难受。那些他所终生努力的事业,在君主看来,不单是无关要紧的尘土和风月,更是插在他们肉里的利刃。他是一军之帅,他难道真的不明白这一点?
      “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空悲切。”也许在他少年的记忆中,有一种记忆被命名为忠诚——为了一个国家的荣誉,也为一个人。多少年了,国家是以那个被称为帝王的人为图腾和象征的。于是忠诚就成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信服和听任,才华、情感、韬略都不重要,命令和规则是空前的。秩序,是这里唯一的语言,它将人的血脉一切两断。而小人们恰恰利用了这一点。
      他抉择的最后时刻,如果他的母亲还在,会劝阻他,还是鼓励他?
      事情紧张起来。在汤阴岳王庙的草地上,风那么好,阳光那么妥善,墙壁粗糙,石凳安闲。人们不愿意想象他被折磨时的惨烈,也不能体会他当时心情的恶劣。游人们激烈地讨论着衣冠冢的存放省份问题,遗址的修缮问题,空气的湿度问题等等。那些辽远的话题与他的心事无关。冤屈就是一个人虽然没有被堵上嘴,但是语言全无用处。他和他的儿子都曾经是烈兽,是猛虎,像鹰一样呼啸,像浪一样席卷和奔腾,像狼群中的头狼,威武无比,一呼百应。怎么就瞬间被剪了羽翅,屈就在一间茅草屋里。他们虽然靠信念和意志硬挺着,但是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使他们痛苦得咬碎了牙齿,唇边的血殷红了垂下的乱发。
      他们此刻不能杀人。在疆场上,手起刀落,血花飞溅,曾经使他们何等快意。而现在,英雄们处于他们完全陌生的阴霾里,那是他们的不擅长——能够感觉到阴谋家们的暗中推手却看不见他们,需要对君心反复地揣摩和期待,而面对“莫须有”的罪名,认与不认都是错误。进退两难,举目四野,四边全是黑暗。
      悲剧是选择决定的,选择是意识决定的,意识是命运决定的,命运是性格决定的。性格是什么决定的?是历史么,是少年时代母亲的话语么?
      我不能够看见那些猛虎被人圈养在动物园里的惨景,也不能看见孩子被父亲痛打而无力还手的眼神。我不能够看见那些无辜的难过和没来由的伤痕。文明,应该就是以规则维护生命的权利、生存的权利、尊严的权利,就是对恶的限制和对善的哄护。
      这一座叫做汤阴的城,存留着一个英雄的遗迹,流传着他的故事。许多人看他念他思考他钦佩他,许多人忘记他,回到自己生活的洪流和漩涡中去。如果关于他的传说,能在人们抉择善恶的时候演化为一个砝码,影响了今天,增加一些厚道和良善,减少一些奸佞和阴谋,他也不枉一死,人也不枉一悲。审美只有在发挥作用之后才显示出力量。
      当我们离开,这座城市在火车的呼啸声中越来越远的时候,黄昏渐冷,请珍重加衣。
    1.作者为什么将标题取名为“诗人的夜晚和佞人的白天”,请结合全文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文,完成下列两题:
    (1)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为什么说“面对‘莫须有’的罪名,认与不认都是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分析本文在材料的组织上有什么突出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道:“他抉择的最后时刻,如果他的母亲还在,会劝阻他,还是鼓励他?”对此作者并没有明确回答。你认为岳飞的母亲会怎样做?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明天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学校准备举办“端午节晚会”。请你以晚会节目主持人的身份,在横线上写一段开场白。
      要求:①主题鲜明,语言生动;②80字左右。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晚上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将下面3个句子整合为一个单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删词语,不能改变原意)
    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以音步、平仄相间构成抑扬美。
    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的音乐美分为抑扬美和回环美。
    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以同韵字来来回回的重复构成回环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将下面四句诗,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
      一次,唐朝诗人贺知章、王之涣、杜甫、李白四位好友在一起饮酒赏月。席间,有人提出以圆月酒杯为内容各吟一句联成一首绝句,联不上者不得喝酒。贺知章先吟出第一句:“________。”吟罢,他斟了一杯酒。王之涣续吟第二句:“________。”随即,他也给自己斟了一杯酒。杜甫先斟了一杯酒,放在自己面前吟道:“________。”下面该李白了,只见他慢条斯理伸手将三杯酒全端在自己面前一饮而尽,然后哈哈笑着吟道:“________。”另三位诗人大笑不已。
    ①金樽斟酒月满轮 ②手举金樽带月吞 ③圆月跌入金樽内 ④一轮圆月照金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