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届山东省郯城二中高三语文下学期4月模拟试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加粗字的读音,每对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延/藤 制/烙之刑 本/斗蛇行
    B.慰/狼 奉/不应求 可/贯满盈
    C.包/营 躯/金蝉脱 栗/颤悠悠
    D.单/救/浑身错/强人意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株连 天燃气 引以为诫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B.磋商 一滩血 不记前嫌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C.蹿红 和事老 独当一面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D.发轫 创可贴 饥肠碌碌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美俄"重启"关系的进程表明,虽然两国都有尽快改善双边关系的愿望,但事实上,彼此对对方的一些_________却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
    ②地沟油事件表明,总有人想发不义之财。食品安全的警钟一次次敲响,是有关部门_________不力,放任自流,还是无能为力?
    ③三十几年过去了,我们心中依然珍藏着那段美好的回忆,_________我们己经远离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A.成见 监督 即便
    B.偏见 监督 虽然
    C.成见 监管 虽然
    D.偏见 监管 即使
  •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就住房、医疗和反腐败等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广开言路,充分体现了委员日益增强的参政议政意识和强烈的主人公责任感。
    B.一个优秀的作家必须保有强大的内心,坚持个性化的写作,作品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而不必顾忌文学上的清规戒律
    C.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统一俄罗斯党代表大会上宣布了一条令人石破天惊的消息:提议普京作为该政党候选人参加2012年总统选举。
    D.医药行业人士反映,药品的超高利润在业内绝非个别现象,一般情况下,药品差价大多在五倍以上,少数甚至达几百倍,让人叹为观止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地处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的少林景区,因为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未能达到5A级景区标准,国家主管部门要求其在限定期限内整改。
    B.最近众多的准妈妈提前赴港待产,引起了媒体关注,主流观点多从基本保障的角度来评论这一现象,也有媒体提出了异议,我认为是正确的。
    C.有些同学读书迷信权威,对文本的理解不是建立在对文本深悟、慢泡、细嚼的基础上,而是轻松地做了权威的奴隶。
    D.对于多数“90后”而言,发生于他们出生之前的事情,如果和自己的生活没有多少瓜葛,便只是教科书和互联网上的“存档”和“传说”而已。
◎ 2012届山东省郯城二中高三语文下学期4月模拟试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厚德载物”的当下价值
      “厚德载物”作为中华美德的一种概括,历来是仁人志士崇尚的最高道德境界。道德状况是社会进步与否的重要标志,影响着一个国家、民族的长治久安。没有道德,哪来和谐?儒家“厚德载物”思想的当下价值毋庸置疑。
      “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通俗地说,厚德载物,就是地的本性是顺天而动的,人应效法地,以厚德宽容待人。所谓“厚德”即“大德”、“高德”,即最高尚的道德。所谓“载物”之“物”,不仅专指万物,而且首先指一切人。“厚稳载物”,即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厚德载物强调容人、容物。做人要有深厚的道德修养,要胸怀宽广,气度宏大,既容人之短,恕人之过,更要宽厚待人。
      “厚德载物”有利于培养现代道德人格,保证人生价值的实现。儒家追求“厚德”的君子人格,儒家君子人格所具备的道德品质为现代理想人格提供了理论模式。现代理想人格依然寄托着人们的期待和追求,它要求人们具有广博的爱心,有道义感,有道德操守,要正确处理义利关系,要有承担责任与苦难的勇气,等等。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表明,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智力因素,而且还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特别是人的道德品行。凡是有作为、成大器者,无不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进取心、自信心等品质。
      “厚德载物”督促人们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促进个人幸福。儒家强调人与动物的根本不同在于人追求精神生活,道德理性重视人的现实生活的精神维度,主张向内寻求生命的根据和快乐的泉源。儒家许多富有生命力的传统道德,如正义、诚实、信任、宽厚等等,已构成人们恒久的道德情怀,使人有尊严地生活。现实社会中,物质生活提高后,人的幸福感并不一定增加,人们领悟到生活不只是为满足物质享乐而忙碌,还应有精神追求的乐趣。“厚德载物”思想能够培养人们的仁爱之心,使人克制人欲、减轻自私自利之心,爱他人、爱社会、爱人类、爱万物。道德高尚、胸怀博大的人才能得到最快的发展和感受人生的幸福。
      “厚德载物”的人文特质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厚德载物”作为一种博大的精神素养,它是播种和谐的种子。“厚德”强调个人内在道德修养,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其独特的意义。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现实中,如果我们注重自我修养,在人际互动中约束个人行为,减少人际摩擦,化解人际中的紧张与冲突,自然有利于形成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在当今多元化、多样性的社会中,“求同存异、包容共济”,对于调节各种关系和矛盾,使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商品经济的发展强化了人们的竞争意识,但这并不排除道德领域中的宽容、宽厚。儒家“厚德载物”思想,对于培养现代公民的良好品行,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构建和谐社会,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选自《光明日报》2011年12月29日)
    1.关于“厚德载物”,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厚德载物”作为最高道德境界,对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长治久安有着深远的影响。
    B.“厚德载物”,是说人是顺天而动的,应效法大地,用“大德”、“高激”宽容待人。
    C.“厚德载物”,就是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不仅德泽万物,而且首先要德泽一切人。
    D.“厚德载物”,强调容人、容物,做人既要容人之短,恕人之过,更要宽厚待人。
    2.关于“厚德载物的当下价值”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厚德载物”为现代理想人格提供了理论模式,有利于现代道德人格的培养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B.“厚德载物”作为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否的智力因素方面的重要内容,要求现代人具有广博的爱心,有道义感,有道德操守等。
    C.“厚德载物”能培养现代人的仁爱之心,促使他们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使他们道德高尚、胸怀博大,得到发展和感受人生的幸福。
    D.“厚德载物”有利于引导现代人加强自我修养,规范个人行为,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其独特的意义。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厚德载物”中的“物”,应该包括“人”和“物”两方面的内容,而且应该首先包括社会的“人”。
    B.凡是有作为、成大器者,必定是道德品行高尚的人,因为人的道德品行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高度。
    C.儒家许多富有生命力的传统道德,构成了人们恒久的道德情怀,他们的精神境界是后人无法企及的。
    D.在当今社会中,“求同存异、包容共济”,是调节各种关系和矛盾、强化人们竞争意识的重要因素。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常梦锡,字孟图,扶风人,或曰京兆万年人也。岐王李茂贞不贵文士,故其俗以狗马驰射博弈为豪。梦锡少独好学,善属文,累为秦陇诸州从事。茂贞死,子从伊袭父位,承制补宝鸡令。后唐长兴初,从俨入朝,以梦锡从及镇汴。为左右所谮,遂来奔。烈祖辅吴,召置门下,荐为大理司直。及受禅,擢殿中侍御史、礼部员外郎,益见奖遇。遂直中书省,参掌诏命,进给事中。时以枢密院隶东省,故机事多委焉。
      梦锡重厚方雅,多识故事,数言朝廷因杨氏霸国之旧:尚法律,任俗交,人主亲决细事,烦碎失大体。宜修复旧典,以示后代。烈祖纳其言。元宗在东宫有过失,梦锡尽言规正,无所挠,始虽不悦,终以谏直多之。及即位,首召见慰勉,欲用为翰林学士以自近。
      宋齐丘党,恶其不附己,坐封驳制书,贬池州判官。及齐丘出镇,召为户部郎中,迁谏议大夫,卒以为翰林学士。复置宣政院于内庭,以梦锡专掌密命。而魏岑已为枢密副使,善迎合,外结冯延巳等相为表里。梦锡终日论诤,不能胜,罢宣政院,犹为学士如故。乃称疾纵酒,希复朝。会钟谟、李德明分掌兵吏诸曹,以梦锡人望言于元宗,求为长史,拜户部尚书知省事。梦锡耻为小人所推荐,固辞不得请,惟署牍尾,无所可否。延巳卒文致其罪,贬饶州团练副使。梦锡时以醉得疾,元宗怜之,留处东都留守。周宗力劝梦锡止酒治疾,从之,乃少瘳。召为卫尉卿,改吏部侍郎,复为学士。交泰元年,方与客坐谈,忽奄然率,年六十一。年后才逾月,齐丘党与败。元宗叹曰:“梦锡平生欲去齐丘,恨不使见之!”赠右仆射,谥曰康。
      梦锡文章典雅,歌诗亦清丽,然绝不喜传于人。刚褊少恕,每以直言忤物。尝与元宗苦论齐丘辈,元宗辩博,曲为解释,梦锡词穷,乃顿首曰:“大奸似忠,陛下若终不觉悟,家国将为墟矣!”及割地降号之后,公卿会集,有言及周以为大朝者,梦锡大笑曰:“汝辈尝言致君尧舜,何故今日自为小朝邪!”众皆默然散去。每公卿会集,辄喑呜大咤,惊其坐人,以故不为时所亲附。然既没,皆以正人许之,虽其仇雠,不敢訾也。(节选自陆游《南唐书·卷七》,有删改)
      注:①烈祖:指南唐创立者李昪,为南吴建立者杨行密养子。②元宗:指李璟,是南唐第二个皇帝,后因受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左右所——谮:诬陷
    B.元宗之——怜:可怜
    C.乃少——瘳:病愈
    D.每以直言物——忤:触犯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故机事多委/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
    B.欲用为翰林学士自近/臣具表闻
    C.称疾纵酒,希复朝/项伯夜驰之沛公军
    D.其仇雠,不敢訾也/相如驽,独畏廉将军哉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常梦锡品行方正的一组是(     )
    ①梦锡少独好学,善属文。
    ②首召见慰勉。
    ③梦锡终日论诤。
    ④梦锡耻为小人所推荐,因辞不得请。
    ⑤歌诗亦清丽,然绝不善传于人。
    ⑤汝辈尝言致君尧舜,何故今日自为小朝邪。
    A.①③⑥
    B.①②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列祖把常梦锡招至门下后,对其非常赏识器重,把一些重要事务交给他处置,并让他在宣政院专管机密。
    B.常梦锡持重敦厚,品行方正,谏言修复旧典,被烈祖采纳。元宗即位后,首先召见了常梦锡,并对他抚慰勉励。
    C.常梦锡对自己被钟谟等推荐做户部尚书深感羞耻,上任后,他只在文书末尾签字却不表明自己的态度,应付公务。
    D.常梦锡性格耿介,忠于朝廷,认为元宗不识宋齐丘朋党真面目,就直言进谏;元宗被迫自降尊号后,他认为自己有失辅佐之职。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梦锡尽言规正,无所挠,始虽不悦,终以谏直多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梦锡平生欲去齐丘,恨不使见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既没,皆以正人许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方干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1)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结合全诗说说蕴含了什么样的感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个小题)
    (1)______________,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既无伯叔,终鲜兄弟,______________,晚有儿息。(李密《陈情表》)
      木欣欣以向荣,______________。(陶潜《归去来兮辞》)
    (3)闾阎扑地,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______________,环珮空归夜月魂。(杜甫《咏怀古迹》)
    (4)东篱把酒黄昏后,______________。(李清照《醉花阴》)
      ______________,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 请以“历史的记载”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可以更换、增删字词,不能改变原意。
      诗歌的吟唱比历史的记载更接近于真理,因为诗歌的内容是表现人类普遍的情绪和意义,历史的内容是记述个别的事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2届山东省郯城二中高三语文下学期4月模拟试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诗词教育”已成为某小学的办学特色。走进校园,不仅处处可见学生的诗词作品,就连平时搞活动,也和诗词分不开。为了营造诗词创作的氛围,学校把诗词创作和班级考评挂钩,每周检查反馈。
      对学校的这种做法,有的反对,有的赞成。请以赞成者的身份,仿照反对者的句式写一句话。
      反对者说:实行功利色彩的考评,助长形式主义的风气,岂不是与诗教的初衷相悖吗?
      赞成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2岁的张景和是江苏徐州的环卫工人,其儿子儿媳在外地打工,孙女由他和老伴带着。上幼儿园的孙女放学早,他需要边工作边照看孙女。下面的照片是他在工作间隙抱孙女鼻吻的情景,被以《幸福》为题发到网上,引发了热议。
      对这一问题,你的看法怎样?请结合照片内容写一段话,表达你的观点。(8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选做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听秋
    郑毅
      总以为秋天,是个适宜用耳朵听的季节。
      也总喜欢在秋天里,叫醒沉睡的耳朵,来听听秋。
      雨,总是和秋日有着很深的缘分;雨,也总是被人涂抹上一层厚厚的情感,驱之不散,挥之不去。秋雨,尤为如此,犹如一坛酽酽的米酒,善感的人只须走近,轻抿一口,那浓浓的愁绪就会如蚕丝缕缕扯出,袅袅余余。
      在静寂的深夜,最宜听雨。只须依窗而坐,轻抿着清茶,偶尔,几点雨滴似乎不经意地敲落在窗棂上,瞬间飞散,消弭于雨雾中,不见踪影。心也倏尔一震,为那雨滴撞击玻璃的清脆。轻启窗子,那潮湿的雨气透过窗棂迎面扑来,让人躲避不及。那寂静的夜气与漫天的雨气彼此柔柔地濡湿,浸润,发酵,酝酿成一杯绵长而浓烈的老酒,沉醉不得,又清醒不能。恍惚间,思绪仿佛在时空的某个时间某个地点定格,一个叫柳永的诗人,站在长亭外,惆怅地吟出“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诗句。这时候,绵绵的雨也就在我的眼前变得忧伤和诗意起来
      秋日里,最不能遗忘的恐怕就是知了的叫声了。在秋高气爽的午后,睡意还未全消,那阵阵参差不齐的合唱此起彼伏,随之向天空飞扬,在云端停驻片刻,倏尔又跌落下来。细听,少了夏日几许的聒噪,多了几分从容和坦然。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没有理由轻言虚度,没有理由不尽情歌唱,没有理由不去绽放这生命中的美丽。
      有空的话,也不要忘记到田地里去走走。傍晚,或者清晨,只须携一份平静的心情,去亲近那久违的田垄。听听沉甸甸的玉米在杆上欣喜的私语;听听金黄的豆子耐不住寂寞,迫不及待地噼里啪啦地跳将出来;听听笔直的芝麻杆上“砰砰”的拔节声。此刻,你的心里会充满欣慰。
      秋收后的田野,容颜更显得沧桑,胸怀更显得空旷。那萧瑟的玉米地中,黄绿斑驳的玉米叶子在浸着凉意的秋风中左右摇摆,沙沙作响,没有一丝告别的悲伤,有的只是从容的挥手,沉静的微笑。那刚刚收割后的荒凉的芝麻地里,一截截露出地面的短短的芝麻茬,还深扎在这坚硬的黄土地上,那稍稍发白发干的茎秆截面,还隐约渗出点点晶莹的汁水,不会是听到芝麻粒儿跳出菱角后喜悦的泪水吧。
      最喜欢坐在繁星满天的秋夜下,仰望天际,听点点星星在窃窃私语地交流着彼此的秘密。此时,热闹夜市上聒噪的卡拉OK早已划上了休止符,人们也渐次进入了梦乡,各种关于奇幻的梦的故事正在有条不紊地悄悄上演,一切都沉寂着。偶尔,传来几声“唧唧”的声音,或许是蟋蟀或者蛐蛐在梦中的呓语吧,那会瞬间让你心静如水。
      每一朵花,每一株小草,每一片落叶,每一滴露珠,都是一种语言,但这种语言只有心灵纯净且充满挚爱的人才能听懂。也许,美就藏在我们疲惫的心灵之外,远在天涯而又近在咫尺。去听吧,潺潺的流水和鸟儿的啼鸣,犹如滴水崖中流泻出的清澈和美丽,点点滴滴,会经久不息地在我们耳畔喧响。
      凉爽的夜里,躺在床上,当给自己一天的思绪划上句号的时候,或许有个声音会惊醒你疲惫的神经,那不紧不慢的“咚咚”的心跳声正清晰地响彻在耳际。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没有理由的。生命的感觉此刻是如此强烈,生命的脚步从未如此从容!听听自己的心脏的跳动,那儿会传来一个熟悉而又亲切的声音:来吧,到这儿来。那是来自母亲的召唤,是来自大自然的消息。
      秋天了,叫醒自己沉睡的耳朵吧!用心去听,你会发现,在秋的行囊中,满载的都是单纯的快乐与纯粹的幸福,不是吗?(选自《东方散文》2011年第13期,有改动)
    1.作者为什么说“秋天,是个适宜用耳朵听的季节”?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在开篇与结尾均写到了“叫醒沉睡的耳朵”,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分析下面两个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①这时候,绵绵的雨也就在我的眼前变得忧伤和诗意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秋收后的田野,容颜更显得沧桑,胸怀更显得空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听秋”意义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武汉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
    记者李昌建 徐伯行
      “一月二百贫困户,四百五百刚够用,千儿八百是扮酷,两千三千是大户。”某高校网站BBS上的顺口溜,反映出大学生消费水平的差异性。
      小李是武汉理工大学的一名大二学生,他表示自己从来不亏待自己,花钱比较大手大脚。他简单向记者介绍了一下他的日常开销——一天饮食40-60元,平日衣服给洗衣店10-20元/周;平日杂七杂八的120元/月,在外上网一个月也要几百块。每个星期还要留200元机动资金出去玩。记者简单算了一下,小李一个月的生活费大概是1850元。
      而同样是大二学生的小张,却表示自己一个月家里补贴300元就够了,运气好甚至不需要伸手找家里要钱。“一个月大概需要800元左右,但自己在一些网站进行文字工作赚钱,一个月少说也有500元的收入,所以给家里的负担还是比较小的。”
      更多的学生,则介于小李和小张之间。记者对采访到的60余位学生月消费数据进行平均,980元是个中间数。
      每月生活费给多少,才既能让孩子够用又不浪费?对于大学生的家长们来说是个问题。
      陕西省宝鸡市的李女士,为奖励儿子考上了武汉大学,拿出多年的积蓄,给儿子买了手机、笔记本电脑,儿子也非常开心。很快,李女士又纠结起来——因为儿子的生活费。她原本计划一月给儿子800元的生活费,但儿子说不够,要求再添200元。李女士说,老公下岗,一家人的生活全靠自己的工资,一个月拿出1000元,负担太重了。她也害怕儿子手头钱多了,养成乱花钱的习惯;但不给吧,又怕钱不够花,委屈了儿子。
      而家庭条件稍好一点的戴先生,对于儿子每月2400元的生活费,倒不是很介意。他儿子去年考上了武汉理工大学。“开销是有点大,但是他从来没有一个人在外面生活过,也不懂得节约和计划用钱,慢慢就好了,不能让他受苦啊。”
      而湖南长沙的李先生表示,孩子大了,消费要有“计划”。他的女儿今年考上了华中师范大学。李先生说,上学之前,已经带女儿来武汉“实地考察”了一番,最后按女儿报的数给生活费。当记者询问女儿究竟报了多少时,李先生笑着说:“女儿报了个一千,我蛮开心的,还比较合理。”不过随后李先生也补充了一下,如果女儿不够用,找家里要,当然也会给,天下哪有不心疼儿女的父母呢?
      对于学生每月的花费,老师们是如何看待的?记者带着问卷调查报告,采访了一些高校的任课老师和辅导员。
      “‘90后’明显在消费上高于80后了。有些学生实在是太敢花钱了,我真的不敢想他们如果没有钱该怎么办。”一名辅导员感慨不已。但他表示,‘奢侈型’消费的学生属于比较极端的例子,在校园中并不多见。学校不方便干涉学生的支出情况,只能做正确地引导。
      中南民族大学钱文斌老师告诉记者,大学生主要是购买一些硬件设备比较花钱,比如笔记本电脑、MP4之类的,又由于缺乏理财的观念,花钱比较大手大脚。他建议父母一次不要给太多钱。大学生可以打一下工,既培养社会经验,又充实大学生活。
      关于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有关专家也向记者表达了他们的观点。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博士吴一鸣表示,在中国,一向都是“再穷也不能穷孩子”,孩子考上大学了,就要钱给钱,要物买物,这不仅导致部分家庭财政透支,还容易使孩子养成大手大脚花钱、贪图享乐的坏习惯。“大学生需要什么,应该靠自己打工挣钱去买,只有自己去体验过劳动的艰辛,经历过磨练,才更有利于今后的成长和更好地适应社会。”
      吴一鸣建议,应借鉴西方“再富也不能富孩子”的做法,给孩子营造一个适合的环境即可。奢侈攀比要不得,盲目跟风要不得,提前消费要不得。要让他们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量力而行,适可而止。(选自2011年9月10日《楚天金报》,有删改)
    1.围绕大学生消费问题,记者调查了哪几个方面的人?除了大学生本身,为什么还要调查其他几个方面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调查到的三位大学生家长在孩子消费问题上的态度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文中用了大量数字来说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专家说,对于孩子的消费,中国是“再穷也不能穷孩子”,西方是“再富也不能富孩子”。作为一位未来的大学生,你赞成哪一种消费观念?请结合本文文意,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逃避未必躲得过,
    面对未必最难过,
    孤单未必不快乐,
    得到未必能长久,
    失去未必不再拥有。
    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以“未必”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