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的第一部分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现代的司马迁
    陈之藩
      ①大致说来,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三大基本要素是物质、能量与信息。从最原始的到最近的社会一直是如此。不过在上古的人没有意识到信息的重要,虽然语言、符号、图像、文字与人类的历史几乎可以说是同时演进而来。
      ②我们意识到信息的极端重要与信息的定量估测是始于二十世纪中叶。大致是由控制理论的创立者温纳(NorbertWiener)及信息理论的定义者山农(ClaudeShannon)所启迪的。温纳说:“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如不承认这一点,我们就不易存在下去。”山农则是把玻耳兹曼(LudwigBoltzmann)墓志铭上那个“熵”的公式借来,为信息做了定量工作并构建了分析理论。
      ③信息不仅包括我们所有的知识,还包括感官所触到的一切。报纸上的新闻,书本上的报告,市场上的行情起伏,电视上的天气预报;简单到一张照片或一幅图画,复杂到终端机上的种种显示,印表机上的列列标记都是信息。我们固然一直是生活在物质——如空气或水——的海洋中,也是生活在能量——如光或热——的海洋中;而今,我们忽然悟出更是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中。从古以来就是如此,二十世纪下半叶情况尤然。
      ④但信息与物质或能量有所不同。信息的最大特征是:它_________单独存在的东西,________以互相联系为前提。没有联系,就没有信息。于是信息必依附于一定的载体。通过载体,这信息才能被处理、传输、操作。而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信息多是经电子为载体、用数字作处理而表现出来的资料。
      ⑤信息资料不能单独存在,是由互相联系而来。所谓互相联系,主要是传递与储存;而储存可以视为延迟了的传递,于是信息与传递,或者信息与储存的关系也就特别密切了。
      ⑥经由数字处理而得出的信息资料,自然因频繁的传递与大量的堆存,而逐渐成了问题;并且这个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形严重。人们遂发展出特别的储存与传递的方法,称之为资料压缩。
      ⑦我们现在以电脑问世以后的眼光,回顾一下历史,也许对于人类目前对付资料压缩的问题能够有所理解。
      ⑧我们先以司马迁的《史记》作为例子。司马迁是把从轩辕到汉武帝时代汗牛充栋的史实,用一片片竹简写出五十二万字的《史记》。他的志趣所在,是把这一大堆竹简写成的《史记》,“藏之名山,传之其人”的。这整个的过程与目的可以说是信息的传递,也就是他所谓的“传之其人”。而储存的方法则是写在竹简上,把竹简“藏之名山”。当然如果能省掉一个字,就可以少写一个字。竹简上少写一个字,就可以少用些竹简,而藏之名山时就可节省些空间。于是,司马迁就需要把自己的写作技术练入化境,使所写文言文字达于精纯,然后才写到竹简上去。这可以说是编码程序,以不致使人误解原意为最低诉求;而后人在名山内拿到竹简时,得到竹简上所示的信息。那就需要一些念懂古文的工夫,也就是后世的人要有解码的训练。自然,竹简像晶片一样,是载体,而所写的字可以比为位元了。这正说明了上古所用的信息系统,已经是在做资料压缩了。
      ⑨第二个例子,可以举莫尔斯所发明,由中国改造成功的汉字电报系统。这是把汉字的每一个字均编成一个数字码,也就是有一电码本在拍发端,而有另一同样的电码本在接收端,载体把点与划的莫尔斯符号一个一个地传过去。这种编码与解码的思想方式与目前正在用的LZ(LempelZiv)的思想并无原则上的不同,只是简单与复杂的区别罢了。
      ⑩我们细览这些人类所发展出的文字资料压缩技术,会恍然悟到由竹简到晶片是工具在变,而储存与传递的思想并没有改变很多。
      资料压缩的思想与技术,如同计算机科学中其他方面的发展一样,有些是突如其来的自我生发,有些则是意想不到的闯进来的外来影响。例如,利用“训练”制作的大的编码,正显示了在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理论影响下处理信息的发展前景。我们若用司马迁的例子做比喻,这种研究可以说是训练一些字练句遒的司马迁机器来做彻底的大编码工作。
      可是,以上所述总是载体系统的手段问题,而从未涉及信息本身的内容问题。古时的司马迁所说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大目标及“叙游侠,述货殖”等的各重点,在现代司马迁的作风上是绝对不见踪影,绝对不予置问的。以至今日域中,发信者不知所云,收信者不知所措,只有络绎于途的传信者,在急促慌忙地奔走与煞有介事地呼号。这是我们这个信息时代的象征缩图,不也正是我们这个信息时代的问题所在吗?
    1.在第④段空格处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
    它__________单独存在的东西,___________以互相联系为前提。
    2.从第⑧段的内容来看,《史记》之所以能“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是满足了两方面的条件: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章内容,为“载体”下定义:载体就是____________。
    4.下面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控制理论的创立者温纳认为,信息对于人类社会至关重要。
    B.自二十世纪下半叶起,我们便一直生活在信息的包围之中。
    C.压缩资料可以解决信息在储存和传递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
    D.科学家正在尝试通过“训练”机器来做彻底的大编码工作。
    5.联系全文,对本文标题“现代的司马迁”加以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本文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副标题( )。
    A.谈现代的信息资料
    B.谈信息时代的现状
    C.谈今日的资料压缩
    D.谈文字资料的传递
  •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永不庸俗
    王安忆
      ①我们有幸生活在这个城市,鲁迅先生生活与终年的地方。他和许广平先生在这里建设了他的大家庭之外的小家庭,生下了海婴。他们一家几经迁移,最终定居在虹口区山阴路,一条规模甚大的新式里弄里的一幢房子,身前身后,簇拥着无数同样格式的房型,里面的中等人家,以及他们为柴米油盐所忙碌的生计。鲁迅先生病中,夜里,要许广平先生开了灯,看来看去看看的,就是这里,为烟火气熏暖的四壁墙。先生,一个思想者,在这温饱的市民群里,却将他思想的力度磨砺得更为尖锐、强大,在务实与短见的风气里,不免会走向孤愤。可正是这孤愤,在这庸常人生的头顶上,开拓了一片高远广阔的精神天空。先生在夜里,病中,开了灯,看来看去看看的,一定不只是这四壁墙。他的目光,穿透出去,抵到这暗夜中水泥世界的何处?我们平凡的眼睛,真的是追不上的。
      ②1936年6月23日,鲁迅先生逝世前大约四个月的时间,先生已是“连拿一张纸的力量也没有”,由他口授,许广平先生笔录的《序》中,有这样几句:“这一个月来,每天发热,发热中也有时记起了版画。我觉得这些作者,没有一个是潇洒,飘逸,伶俐,玲珑的。他们个个如广大的黑土的化身,有时简直显得笨重……”在那个市民阶层兴起,报业发达,大小副刊充斥了轻佻的花边文字,“蔷薇蔷薇处处开”的摩登年代,先生颂扬的是“如广大的黑土的化身,有时简直显得笨重……”这样沉重与深刻的品质。这品质的由来其实是一个义务,担当人类的不平,苦痛,开凿未来。这也是先生自承于肩,终其一生的文和行所实践的。在这利己的享乐的都市空气中,这声音自然是孤愤的了。
      ③可是,倘若没有先生,忙碌的衣食生计中没有先生的这一份思想的劳作,这城市会是如何的面貌?那挤挨着水泥块垒,因而阴影憧憧,然后又被风月蒙上一层微明的不夜天,先生的“笨重”的思想,投下巨大的黑暗,将悉数琐碎笼罩住,于是,一些狗肚鸡肠的哭笑偃止了声色,收拢与集合起,增积体积与重量,化为蜕变的生机。
      ④这个城市,从先生身后,走过许多艰涩滞重的时日,人世在渐渐地变好。先生看前苏联红场上游行的纪录片时,对海婴说的“我看不到,你可看到”的情景,已经演过,红场亦已谢幕。许多尖锐的冲突缓解了,或者说换了方式,世界在走向协调,和平,共同进步。同时,又产生出新的差异和问题,向人们提着更高的要求。生活仍然是严峻的,不容思想者懈怠努力。在现今的经济结构转型阶段,市场的兴起推我们追赶上现代化的脚步,却也带给我们困扰。文化市场为追求最大效益,不惜迎合庸俗的趣味;创造者迎合市场,写下规避现实的粉饰文字。“潇洒,飘逸,伶俐,玲珑的”写作者迅速产生,壅塞了这个城市,为这个城市披上一件轻薄亮丽的外衣。现在,三十年代的“摩登上海”又登上舞台,靡丽的声音不绝于耳,而我情不自禁地,要在其中追寻先生的身影,那笨重的,巨大的身影,因有了他,“三十年代”便不止是摩登,风月,夜夜笙歌,还有铁流,呐喊,堡垒。
      ⑤我禁不住要想起先生,揣测先生,在今天会发出怎样的声音?而我又似乎已经听见了先生的声音,他的六十年前的声音,在今天依然有声响,依然铿锵有力,依然有针对性。这孤寂的声音,穿透了多少年周而复始的时尚,潮流,至今还是声音嘹亮。那些与先生故居相似的旧里房子,大多已成为推土机下的瓦砾,碾碎了再起高楼。在那壁缝里,还响着先生的沉重的足音,警示我们,不可堕落庸俗。我们切不可使器重后辈的先生失望。
    1.第①段所提到的鲁迅先生的“大家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说明第①段两处画线句所表达的意思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强调鲁迅先生“连拿一张纸的力量也没有”,用意是_______________。
    4.文中多处用到“笨重”一词,下列对这个词语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序》中所说的“笨重”,具有特殊意义,属于贬词褒用。
    B.“笨重”既是指市民阶层生活负担的沉重,也指农民劳动负担的沉重。
    C.鲁迅“笨重”的思想是与所谓“飘逸”“玲珑”的写作者截然对立的。
    D.作者认为,鲁迅思想的“笨重”与其主动担当的社会义务的沉重有关。
    E.“笨重”折射了现实生活的严峻,也预示了中国面临着艰涩滞重的时日。
    F.“笨重”呼应了先生沉重的足音,强调了鲁迅思想对当代社会的警示性。
    5.分析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说:“我禁不住要想起先生,揣测先生,在今天会发出怎样的声音?”根据文意,你认为鲁迅先生“在今天会发出怎样的声音”?(8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2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的第二部分试题
  • 默写。【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⑴_____________,苒苒物华休。(柳永《八声甘州》)
    ⑵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⑶落木千山天远大,_____________。(黄庭坚《登快阁》)
    ⑷_____________?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⑸醉里吴音相媚好,_____________?(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⑹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_。(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⑺予谓菊,_____________;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襄邑[注]道中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襄邑:即汴都县,在今日的河南。
    1.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__________。
    2.下列选项对第一联诗意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两岸的落花映红了行船,游人在栽满榆树的百里长堤上,吹了半天的风。
    B.行船映衬在两岸的红花之中,榆堤上吹来一阵风,行船半天就走了百里。
    C.两岸的落花照红了水中的船影,风吹得百里长堤上的榆树在半空中摇曳。
    D.两岸的落花映红了行船,船乘风,沿栽满榆树的长堤,半天就走了百里。
    3.从“云”与“我”的关系的角度,对后两句诗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2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书二馆人[1]
    王世贞
      ①余守比部[2]时,见南来人道任兵宪环[3]馆人事,奇之。
      ②兵宪始丞吴时也,倭暴至,台檄丞以乡兵五百徼之,兵故市人子,仓卒应募,不习战,遇辄鸟散走,而丞方独身从亲信抵射贼。贼中勇敢者奋持长刀逾沟来击,丞馆人挟抱丞上马,丞上马则贼已刃尾之。馆人乃直前手搏贼,连中数枪,手不舍,竟死。丞以间得逸去
      ③余使三辅[4],遇韩户部叔阳[5],亦称其馆人。云始韩以金华令入觐,过淮阴改陆车,辚辚从冰上行也。已,冰薄车破之,韩与馆人俱溺焉,馆人急持韩衣裾不置。会傍有施绳钩下救者,缗[6]且及馆人,号曰:“左被发而泅为令,救令有重赏。”救者乃移缗钩令起,宛转间,竟失馆人,弗及矣。
      ④余闻而悲其事,问二人姓名俱不得,以为恨。於乎,士居平诵说诗书,伸眉目、掀鼻、昂颊、鼓掌、称伏节者何限?一旦事起而抱首鼠窜相接也。恩至则许人以死,过则倍之。非其初许谬也,亦死生之际深矣。夫二馆人,鄙人耳。岂有师友讲义之素?其死亦岂遂以是为名哉!仓卒颠沛之际,达其一念所不容己者而已。夫达其所不容己而其究乃竟有所济,则不为徒死哉!(选自《弇州山人四部稿》卷七十七)
      [注][1]馆人:管理馆舍、招待宾客的人。[2]比部:即刑部。[3]任兵宪环:指曾任按察佥事的任环。[4]三辅:西汉时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所辖的地区。[5]韩户部叔阳:指曾任户部郎中的韩叔阳。[6]缗:钓丝,绳。
    1.写出下列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
    ⑴馆人急持韩衣裾不______________
    ⑵缗及馆人______________
    ⑶其究乃竟有所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丞以间得逸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恩至则许人以死,过则倍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出加粗字用法与“见南来人道任兵宪环馆人事,奇之”中“奇”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A.遇辄散走
    B.而丞方独身亲信抵射贼
    C.丞上马则贼已刃
    D.冰薄车
    E.余闻而其事
    4.第②段的描述中,尤其体现出馆人舍生忘死的细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5.作者在最后一段中说,“夫二馆人,鄙人耳”,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写这句话的目的所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呻吟语》原序
    吕坤[注]

      呻吟,病声也。呻吟语,病时疾痛语也。病中疾痛,惟病者知,难与他人道,亦惟病时觉,既愈,旋复忘也。
      予小子生而昏弱善病,病时呻吟,辄志所苦以自恨曰:“慎疾,无复病。”已而弗慎,又复病,辄又志之。盖世病备经,不可胜志;一病数经,竟不能惩。语曰“三折肱成良医”,予乃九折臂矣。沉痼年年,呻吟犹昨。嗟嗟!多病无完身,久病无完气,予奄奄视息,而人也哉?
      三十年来,所志呻吟语凡若干卷,携以自药。司农大夫刘景泽摄行缮性,平生无所呻吟,予甚爱之。顷共事雁门,各谈所苦,予出呻吟语视景泽,景泽曰:“吾亦有所呻吟,而未之志也。吾人之病大都相同,子既志之矣,盍以公人?盖三益焉:医病者见子呻吟,起将死病;同病者见子呻吟,医各有病;未病者见子呻吟,谨未然病。是子以一身示惩于天下,而所寿者众也。即子不愈,能以愈人,不既多乎?”予矍然曰:“病语狂,又以其狂者惑人闻听,可乎?”因择其狂而未甚者存之。呜呼!使予视息尚存,当求三年艾,健此余生,何敢以沉痼自弃?景泽,景泽,其尚医予也夫
      [注]吕坤,明代思想家、哲学家。《呻吟语》是他探讨人生哲理的一部著作,反映出他对社会、政治、世情的体验与见解。
    1.下列各项中与“而未之志也”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此世所以不传也
    B.以为莫己若者
    C.臣诚恐见欺于王
    D.蚓无爪牙之利
    2.作者引“三折肱成良医”一语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
    3.解释作者所言之“病”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作者作《呻吟语》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赏析文章最后一句:“景泽,景泽,其尚医予也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作文。
      管子曰:“君子使物,不为物使。”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不少于800字;⑵不要写成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