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高三语文高考金牌预测试题(15)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词语中的加粗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机(sì) 曲(quán) 子手(ɡuì) 人为刀(zǔ)
    B.梁(jǐ) 烙(páo) 灯(zhì) 一叶舟(biǎn)
    C.曲(quán) 除(bá) 飞扬跋(hù) 枉法(zānɡ)
    D.笑(yàn) 趿拉(tā) 三尺(xián) 奉为臬(ɡuī)
  •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面对陈水扁家族海外存钱事件,民进党一片切割之声,落井下石者有之,坐壁上观者有之,陈水扁已经没有能力扮演当局的主导角色。
    B.保持平淡的心境,便喜欢围着灶台,陶醉于锅碗瓢盆奏鸣的交响乐;或沏上一杯淡淡的清茶,在电脑前轻击健盘,让自己的思想、感悟像流水般淙淙流淌。
    C.沈从文的《边城》不仅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山清水秀的世外桃源,而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健康优美而不悖乎人性的人生样式。
    D.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遇到挫折,不能一愁莫展,而应该充满信心,相信人生能够“击水三千里”。
  • 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上市公司的老总,如果不虚心学习,与时俱进,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能担当好现代企业领导重任的。
    B.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实现了节俭文明、务实高效的办会理念,这和组织方瞻前顾后的周密安排是分不开的。
    C.卡扎菲之后的“下一个”是谁?在西方媒体列出的名单中,叙利亚巴沙尔政权显然成了西方舆论众望所归的对象。
    D.他是一位严厉的父亲,即便孩子已经做得很努力了,他也一脸严肃,不赞一词
  • 下列句子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史铁生是中国作家中少数甚至唯一坚持写实写作的人,几乎全部建立在自己的生活经历、生存体验之上,他对哲学的思考带来了精神空间的高度开阔。
    B.央视《消费主张》栏目对上海华联等超市涉嫌销售染色馒头进行了报道,揭露了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将白面染色制成的馒头在上海华联等多家超市销售。
    C.浙江省人民医院试水急诊无押金“先诊疗后结算”便民措施,半年来共有1000多名病人因此受惠。
    D.以生漆为底层的彩绘陶质文物保护是一个世界难题,没有任何的经验和技术可以借鉴,秦俑如何将艳丽的彩绘保留下来成为当务之急。
◎ 2012年高三语文高考金牌预测试题(15)的第二部分试题
  • 根据语意,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玉泉山的塔,好像是颐和园的一部分,这是“_________”。颐和园的长廊,把一片风景隔成两个,一边是近于自然的广大湖山,一边是近于人工的楼台亭阁,游人可以两边眺望,丰富了美的印象,这是“_________”。颐和园中的谐趣园,自成院落,另辟一个空间,另是一种趣味。这种大园林中的小园林,叫做“_________”。对着窗子挂一面大镜,把窗外大空间的景致照人镜中,成为一幅发光的“油画”,这就是所谓“_________”了。园中凿池映景,亦此意。
    A.借景 隔景 镜借 分景
    B.分景 隔景 借景 镜借
    C.分景 借景 隔景 镜借
    D.借景 分景 隔景 镜借
  •   腾讯网投放了一则广告,引起轩然大波,源于森马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则休闲服装宣传广告语:“我管不了全球变暖,但至少我好看!无数网民强烈批评这则广告带来的负面效应,森马方面的负责人却大呼冤枉,认为该广告词有 着较为积极的内涵。请分别站在双方的立场上,用一句话简明准确地分析这则广告语所体现出的涵义。(每句不得超过30字)
    (1)森马集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网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广州某旅客欲去北京旅游,拿不准乘坐飞机还是乘坐火车。他咨询了广州某旅行社。如果你是旅行社的业务员。请根据下面两张时刻表。以“如果选择飞机(火车)”开头。简要介绍两种交通工具的优势,要求亲切得体。言之成理。(每句30个字左右)
    MUl342航班广州一北京时刻表
    航班号
    起点站
    起飞时间
    终点站
    到达时间
    票价
    MUl342    
    广州
    08:00
    北京
    10:55
    1225
    T16列车广州一北京时刻表
    车次   
    列车类型
    始发车站
    发车时间
    到达时间
    票价
    T16  
    空调特快
     广州
    17:25
    第二天13:50
     458
    (1)如果选择飞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选择火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核废料泛指在核燃料生产、加工和核反应堆用过的不再需要的并具有放射性的废料。国际上通常将核废料分为低放射性核废料和高放射性核废料两种,前者主要指医院、工厂、研究机构以及核电厂等产生包含放射性物质的废弃物,如衣物、纸类、试验器具等,后者主要来自核电站反应堆芯使用后的废弃物,其中铀235约占3%,97%主要为铀238以及钚。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潘自强介绍,无论是液体还是固体核废料,在处置之前都要先将其进行固化或固定处理。如果是废水要变成比较粘稠的状态,减小体积,再进一步固化。放射性中低水平的废料一般与水泥混合,这叫水泥固化。高放射性的废料则采取玻璃固化。固化后就要进行处置,低放射性核废料的半衰期一般为几小时至几年,固化后装入专用容器深埋入10—20米深沟。一段时间后,这些废料中的放射性物质就会衰变成对人体无害的物 质。这种方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技术相对成熟。
      高放射性核废料的半衰期有的高达几千年、甚至数万年,如果不妥善处置将会给当地环境带来毁灭性影响。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规定,高放射性核废料处置必须经过冷却、干式储存和最终处置3个阶段。冷却,即将高放射性核废 料放入注满水的核废料池中临时贮存。干式储存,即在冷却后将核废料转入专用、密封的铅桶进行封存,并置放于安全的存放地保存。除了干式储存外,还可以用湿式储存,即将核废料放在有水池中临时储存。最终处置,则是将临时储存的核废料经过进一步处理,最终运到事先选定的安全“永久处置地”,密封深埋入500-1000米花岗岩层内。
      目前全球尚无真正意义上的最终核废料处置库。虽然美国 、芬兰、瑞士等国均列出建造计划,但由于民众反对声浪巨大,造价高、工程复杂,迄今尚无一座投入运行。美国原计划1998年在内华达州尤卡山建成最终处置深埋场,但因代价高昂更被无限期推迟。目前大多数拥有核电站的国家,其高放射性核废料经过冷却后,都处于“干式储存”或湿式储存的状态。 ——《环球时报》2011.4.9
    1.下面对“固化处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论是液体还是固体核废料,在处置之前都要先将其进行固化处理;
    B.液态核废料的固化处理要先将它变成较粘稠的状态,以减小体积,方便进一步处置;
    C.对放射性中低水平的废料采取水泥固化处理,对高放射性的废料则采取玻璃固化处理; D.核废料经固化处理后一般不会再对人体产生直接的危害,可根据实际情况妥善处置。
    2.下面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低放射性污染的纸片、衣物等物品,应该立即抛弃,避免皮肤直接接触;
    B.人类对液体核废料的处置技术相对成熟,对固体核废料的处置技术则还在不断摸索尝试之中;
    C.高放射性核废料必须经过冷却、干式储存和最终处置3个阶段,干式储存也可用湿式储存代替。
    D.对于国际原子能机构处置高放射性核废料的规定,只有少数发达国家有能力执行。
    3.为应对福岛核危机,4月5日开始,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陆续将1.15万吨低放射性污水排入海中,东京电力公司解释说,这是为高放射性积水腾出存放空间而取的不得已之举。根据文章中核废料处置的相关要求,正常情况下,东京电力公司该如何处理这些放射性污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2年高三语文高考金牌预测试题(15)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
    岁月河流上的码头(节选)
      (1)一年的日子,仿佛是一条长长的河流,缓缓地、平静地流淌。每个季节,便是河流上不同的河段。
      (2)但这样说未免还是浮泛了些。须知天下的季节都是一样的,赤道南北,半球东西,当岁月之河从某一片土地上流过时,是什么使得它和其他地方的河流不同?是船上的风帆,是波涛的颜色,还是飘荡在水面上的歌声?
      (3)对于这一片古老的、被称为华夏的、我祖先的土地,时光有着许多呈现自己的方式。其中之一,便是借助一系列独特的民俗节日。
      (4)被称为中国人三大节 日的春节、端午和中秋,我们已经耳熟能详。其他节日,名气虽然不如它们,但每一个也都有着丰厚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
      (5)正月的背影刚刚遁去,煮元宵的香甜糯软尚在回味之中,便走近了又一个节日:二月二。“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这个时节,阳气萌发,气温升高,降雨增多,土地变得润泽松软,适宜播种。
      (6)当岸边蒲苇繁茂、草木飘香时,我们知道,已经接近了被称为七夕节、又名乞巧节或女儿节的日子。牛郎织女的传说,将农历七月七这天,装扮得温柔旖旎。这个晚上,未嫁的女儿家,要向织女乞求赐以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以及美满的姻缘。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吟诵着王维的诗句,菊花的清香在幻觉中徐徐飘拂过来,九九重阳节来临了。遥想故土山水佳胜之地,定是亲朋团聚,言笑晏晏,唯独自己天涯羁旅,孑然一身,能不黯然?亲情惘惘,系念依依,这其间的深情厚意,岂是电子邮件、手机短信能够表达和传递的?
      (8)继续泛舟漂流,渐渐木叶脱尽,霜雪时作,江天寥廓。然而尽管风景萧索,空气里却悄悄酝酿着一种欢欣,传递出一种暖意。腊八节,古代庆祝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驱逐瘟疫的祭祀仪式,在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欢快登场。
      (9)清明节、中元节、冬至节……古老的民俗节日还有很多,它们的起源,都和土地、和农耕时代的生活、和先民朴素的梦想有关。在形成和流传的过程中,又渐次衍生出更为丰富的内容,仿佛村口一棵百年的榕树,向四周伸展出众多气根和分枝,独木成林,几乎遮蔽了数条街巷。
      (10)如果说,岁月的累积形成了历史,那么,这样的日子的反复叠加,就是在参与一个种族、一种文化的构建。当它们千百年来,被这块土地上的一辈辈子民们,经由文字的或口头的方式代代传递,而逐渐累积成为一种公共记忆时,便也是在铸造某种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基因,使人产生集体的身份认同和共同的历史归属感。这是一种不露声色的渗透,润物无声,在我们懵懂无知的童年,已经潜移默化地进入血脉,左右了我们的思维、行动的方式和路径
      (11)今天,地球已经成为一簇簇的村落,被飞机、轮船、网络紧密地编织为一体,同样牌号的汽车奔驰在不同大陆的道路上,同样的香水润泽着不同颜色的女性肌肤,电视荧屏上闪现的面孔,总是那几位走红的国际影视或体育明星。到处都是一样的东西,固然容易令人产生某种“万物皆备于我”的虚幻感觉,但同时却又是多么乏味。真希望在习俗、风尚都日趋统一化和标准化的今天,每一片土地,每一个族群,都能够保持自己的某种特性、某种区别性的特征。
      (12)罗密欧手持玫瑰,在朱丽叶的窗下,用歌声呼唤心上人,固然深情款款;而张生、崔莺莺的绣帕题诗,暗诉倾慕,不也有着一份入骨的缠绵?正是这样的独特的地方,让我们确立了自身存在的真实感。即使远离家国,置身于不同肤色、语言的人群中,在某个特定的日子,对于赛龙舟、包粽子、饮雄黄酒的共同记忆和理解,都会让我们相视一笑,莫逆于心。
      (13)上元节、寒食节、灶神节……泛舟在岁月的河流上,每走过一段距离,船都要停靠一个景色别致的码头,加入一次风格独特的庆典。它们让旅人得到暂时的憩息,心中贮满诗意的沉醉,对于天空和大地、山河和岁月、生活和命运,生发出种种感悟。船在水面上轻轻摇荡,人因此而感到从容、安适,感到一种和这条河流、这片土地的牢固的维系……
    1.分析第2段运用设问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众多的民俗节日中,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二月二、七夕节、重阳节和腊八节这四个节日来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第10段画线句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第12段写罗密欧、朱丽叶和张生、崔莺莺故事的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和写作特点是什么?请加以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宋清传
    (唐)柳宗元
      宋清,长安西部药市人也,居善药。有自山泽来,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咸誊清。疾病庀疡者,亦毕乐就清求药,冀速已。清皆乐然响应, 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或不识遥与券,清不为辞。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曰:“清,蚩妄人也。”或曰:“清其有道者欤?”清闻之曰:“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然谓我蚩妄者也亦谬。”
      清居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数十人,或至大官,或连数州,受俸博,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虽不能立报,而以赊死者千百,不害清之为富也。清之取利远,远故大,岂若小市人哉?一不得直,则怫然怒,再则骂而仇耳。彼之为利,不亦翦翦乎?吾见蚩之有在也清诚以是得大利又不为妄执其道不废卒以富求者益众其应益广。或斥弃沉废,亲与交,视之落然者,清不以怠遇其人,必与善药如故。一旦复柄用,益厚报清。其远取利皆类此。
      吾观今之交乎人者,炎而附,寒而弃,鲜有能类清之为者。世之言,徒曰“市道交”。呜呼!清,市人也,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之远者乎?幸而庶几,则天下之穷困废辱得不死亡者众矣。柳先生曰:“清居市不为市之道,然而居朝廷、居官府、居庠塾乡党以士大夫自名者,反争为之不已,悲夫!然则清非独异于市人也。”
      注:①雠:出售②庀:头痛③蚩:傻,无知
    1.下列各句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冀速——停止,指痊愈
    B.清逐利以妻子耳——使动用法,养活
    C.相于户——嘱咐
    D.彼之为利,不亦翦翦乎?——小气
    2.下列各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清逐利活妻子耳——伏惟圣朝,孝治天下
    B.执道不废——尔毋忘乃父之志
    C.炎附,寒而弃——吾从师之
    D.反争之不已——天下笑,不亦悲夫
    3.下列各项对原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从深山大泽中来的人,都来投奔宋清,宋清都收留了他们。
    B.宋清开药铺为赚钱养家糊口,又自觉承担救助贫病的社会责任。
    C.宋清一改商人的市侩之气,年末不问赊帐,并且烧毁借据。宋清的这些不合常理的做法 ,遭到众人的不解和讥笑。但他不以为然,认为从商在于养家糊口,向他人施药,而不取利是因为受药的人常在事后向他赠送厚礼,以表谢意,“是为远利也”。
    D.柳宗元的《宋清传》一反常理,为商人立传,不仅流传了一个品格高洁、光辉的商人形象,而且告诉了后人许多深刻的人生哲理。
    4.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吾见蚩之有在也清诚以是得大利又不为妄执其道不废卒以富求者益众其应益广。
    5.翻译下列句子。
    (1)吾观今之交乎人者,炎而附,寒而弃,鲜有能类清之为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幸而庶几,则天下之穷困废辱得不死亡者众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离亭燕
    (宋)张昪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1.本词抒写前注后顾,勾勒慎密,如“霁色”紧承_________而来,“竹篱茅舍”则带出后面的_________。
    2.请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赏析本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2题。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论语》)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老子》)
      注:①陈:同“阵”。军队作战布列阵势。②俎豆之事,指祭祀礼仪方面的事。
    1.上面两段文字体现出了什么样的共同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这两则材料中孔子和老子的这种观点进得简要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_________,_________,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
    (2)且夫水之积也不厚,_________。覆杯水于坳堂之上,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3)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4)青泥何盘盘,_________。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诗人说:满树的花朵,只源于一粒小小的种子。
      哲人说:在创造人时,上帝很公平地在每个人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农民说:有了种子,也不一定能丰收。
      ……
      请就以上材料,围绕“种子”,展开联想,自定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