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届粤教版广东省高三语文综合模拟试题(2)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跚/心宽体
    B.候/机报复
    C.怙/两山对
    D.昏/为己有
    烈/金人之
    见/寡廉
    范/大大样
    悍/肥体壮
    守/然长逝
    跷/另辟
    益/官野史
    吝/锵玫瑰
  •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文章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形、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倾注着强烈的爱憎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
    B.汽车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必须要讲诚信。国内一些汽车石商欺瞒消费者,冷面售后服务,只能是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C.青年剪纸艺人张峥嵘可谓心细手巧,技艺高超,只要你说出你的想法,他就可以信手拈来,几分钟便剪出你想要的剪纸作品。
    D.做任何工作都不能孤军奋战,必须团结合作。墙倒众人推,我们只要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克服工作中的种种困难。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国务院总理温家宝8月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要求,要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建设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的步伐等一系列工作。
    B.近日,中国民众呼吁“抵制家乐福”“抵制法国货”,是由于个别法国人支持达赖分裂主义势力、奥运圣火在巴黎受阻等造成的。
    C.能否从制度设计上保证明年高考更公平、更公正、更准确地评估考生的学习成绩,更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将直接给首批实施新课程的四省区带来积极的影响。
    D.业内人士认为,疏通与飞行员及各部门职工之间的对话渠道、改善劳动环境、提高飞行员待遇等,才是各航空公司留人的根本。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那个春天的黄昏,当满树繁花不经意间闯入我的眼帘,我的心不禁为之震颤。我惊诧,三年时间,树天天在,花年年开,_________,一连好几天,_________,望它们于无声处悄然散发着生命的芬芳。美丽的花树,寂寞的花树,使我领悟了一句话:_________。
    ①可我竟然从未留意过这近在咫尺的美
    ②可对这近在咫尺的美,我竟然从未留意过
    ③我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站在阳台上望它们
    ④我天天都在阳台上望它们,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
    ⑤美丽如河流,越深越无声
    ⑥美丽如醇酒,越久香越浓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①④⑥
◎ 2012届粤教版广东省高三语文综合模拟试题(2)的第二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燕将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谗之燕,燕将惧诛,因保守聊城,不敢归。齐田单攻聊城岁余,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鲁仲连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书曰:
      “吾闻之: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却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今公行一朝之忿不顾燕王之无臣非忠也杀身亡聊城而威不信于齐非勇也功败名灭后世无称焉非智也今死生荣辱贵贱尊卑此时不再至愿公详计而无与俗同。
      “且楚攻齐之南阳,魏攻平陆,秦人下兵,魏不敢东面;衡秦之势成,楚国之形危;且夫齐之必决于聊城。今楚魏交退于齐,而燕数不至,与聊城共据期年之敝,则臣见公之不能得也。为公计者,不如全车甲以报于燕。上辅孤主以制群臣,下养百姓以资说士,矫国更俗,功名可立也。亡意,亦捐燕弃世,东游于齐乎?裂地定封,富比乎陶、卫,世世称孤,与齐久存,又一计也。此两计者,显名厚实也,愿公详计而审处一焉。
      “且吾闻之,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昔者管夷吾不耻其身在缧绁之中而耻天下之不治,不耻不死公子纠而耻威之不信于诸侯,故兼三行之过而为五霸首,名高天下而光烛邻国。曹子以一剑之任,枝桓公之心于於坛坫之上,颜色不变,辞气不悖,三战之所亡一朝而复之,天下震动,诸侯惊骇,威加吴、越。若此二士者,非不能成小廉而行小节也,以为杀身亡躯,功名不立,非智也。故去感忿之怨,立终身之名。是以业与三王争流,而名与天壤相弊也。愿公择一而行之。”
      燕将见鲁仲连书,泣三日,犹豫不能自决。欲归燕,已有隙,恐诛;欲降齐,所杀虏于齐甚众,恐已降而后见辱,喟然叹曰:“与人刃我,宁自刃。”乃自杀。(选自《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注】①信:伸张。②衡秦:与秦“连衡”。衡,通“横”。指六国东西联合共同侍奉秦国。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因保守聊城,不敢归/保守:保卫,守住
    B.不耻其身在缧绁之中/缧绁:累赘,牵累
    C.颜色不变,辞气不悖/颜色:表情,神态
    D.天下震动,诸侯惊骇/惊骇:惊慌,害怕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的词语,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鲁仲连为书/自杀
    B.士卒多死聊城不下/愿公详计审处一焉
    C.此两计,显名厚实也/若此二士,非不能成小廉而行小节也
    D.三战之亡一朝而复之/杀虏于齐甚众
    3.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聊城人或谗之(于)燕,燕将惧诛
    B.(公)富比乎陶、卫,世世称孤
    C.三战之所亡(曹子)一朝而复之
    D.已有隙,恐(鲁仲连)诛(己)
    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齐国久攻聊城不下,鲁仲连写信绑在箭上射给城中的燕将。
    B.鲁仲连指出齐军对聊城势在必得,预见燕将无法继续守城。
    C.鲁仲连又勾画出燕将班师回国、得以确立功名的美好前景。
    D.管、曹二士的非凡事迹使得燕将羞愧难当,最终只好自杀了。
    5.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今公行一朝之忿不顾燕王之无臣非忠也杀身亡聊城而威不信于齐非勇也功败名灭后世无称焉非智也今死生荣辱贵贱尊卑此时不再至愿公详计而无与俗同。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却死而灭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恐已降而后见辱。喟然叹曰:“与人刃我,宁自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采莲曲
    (唐)白居易
    菱叶萦飐风波荷,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采莲词
    (唐)张潮
    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
    赖逢邻女曾相识,并著莲舟不畏风。
    (1)两首诗都写了采莲女,形象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在写人的手法上有哪些异同?请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
    (1)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3)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荡胸生层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忘岳》)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再倡中国传统评点方法
      中国传统评点方法体现了中国文学的重要特点以及由此产生的审美兴趣和方法。中国文学具有鲜明的重写意的特点。按照将艺术分为表现和再现两大类型的分类方法,中国文学主要倾向于表现,表现作家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为了这种表达,常常将现实表象的常态拆碎,按照表达的需要重组。因而主张形神兼备以神为要,主张虚实结合而尤尚空灵,以精练求深广,于一瞬求永恒,努力创造言有尽而意无穷乃至“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这样的文学作品,作家是“积数十年之力,仅得其好者以示人。而我乃欲一览而尽,可乎?”当然不可。“涵泳工夫兴味长”,需要“沉潜讽诵,玩味义理,咀嚼滋味”,获取“一部之旨趣,一回之警策,一句一字之精神”。评点当细读细研作品,自然就比较易于达到“深观其意”的要求。
      中国文学重写意的特点,不仅表现在创作上,同时还体现在古代的文学批评甚至文学理论上。理论上的“气”“风骨”“韵味”“神”之类概念,颇为多义,不便于诠释,因而需要意会;批评时所谓“隽永”“清丽”“雄浑”“沉郁”之类的判语,微妙而近玄虚,也需要意会。意会之后的表达,常采取拟象取譬之法,从具象到具象,所以,理解时还是不能不靠意会。因此,中国古代文论中到处可以看见意会而来的观点,文学批评中更是到处碰到批评家感受式的文字,理论和批评大体是由鉴赏始,以鉴赏终,鉴赏贯穿全过程。传统评点方法于作品中逐字逐句逐段逐回鉴赏,鉴赏中提出法则,鉴赏中阐释意义,鉴赏中表达感情,甚至还可以在鉴赏中来点意识流,上挂下联,心骛八极,神游四方,尤其体现了中国文学重写意的审美的兴趣和方法。
      不可思议的是,传统评点方法竟然在现代文学里突然消失!原因复杂多样,在此我斗胆猜度,本世纪初西风东渐,正值国人因新奇而趋骛于西方式抽象思维方法的时候,传统评点方法在中国神秘失踪,或许正是民族虚无主义的结果呢!时至今日,中华学子日趋成熟,大体看到了民族虚无主义的可笑。事实上,西方式的文学批评建立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之上,归纳演绎固然长人见识,接近于科学;而中国传统评点方法建立在具象思维的基础之上,直觉体会,以意逆志,追求顿悟,却也十分启人心智,接近于文学本体。西方式的文学批评惯于从作品中提出问题,然后抛开作品,抽象出世界的大小道理,做自己的千古文章,文章可能深刻完整,但不一定与原来的作品紧密相关;而中国传统评点方法紧扣文本,从作品中来,到作品中去,为作品作阐释,作褒贬,作升华,批评未必完整深刻,但肯定与作品紧密相联。西方式的文学批评可以吸引文学以外的学者从各自专业的角度对作品的各种内涵进行批评,可能丰富深致,但也可能抓住一点而不及文学;中国传统评点方法则非文学中人不可,因为它十分具体,局外之人在作品的通幽曲径前必然手足失措。这么说丝毫没有扬此抑彼的意思。人类认识和解释世界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果确系西学的影响固然很好,西式批评方法完全可以请进中国,而中国的传统评点方法也可以沿用并使之完善,二者完全可以各行其是。
    1.作者推测“传统评点方法在现代文学里突然消失”的原因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是因为国人对西方式的抽象思想方法感到新奇而追求它。
    B.一定是一时兴起的可笑的民族虚无主义导致的结果。
    C.是因为二十世纪初,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的影响。
    D.是因为传统评点方法仍处在中国历史上神话传说的时期。
    E.中华学子日趋成熟,发现传统评点方法没有西方科学。
    2.选出不属于中国文学具有的鲜明的“重写意”的特点的一项是(  )
    A.在创作上,中国文学主要倾向于表现,表现就是重在写意。
    B.在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中,到处可以看见意会而来的观点。
    C.在文学批评中,更是到处碰上批评家感受式的文字。
    D.在认知过程中,旨在表达各种现实表象的常态排列。
    3.请分点概括西方式的文学批评和中国传统评点方法的优劣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作者再倡中国传统评点方法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2届粤教版广东省高三语文综合模拟试题(2)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选做)
    远和近
    (美)托马斯·沃尔夫
      一个小镇,坐落在一个以铁路沿线连绵而来的高地上。它的郊外,有一座明净整洁装有绿色百叶窗的小屋。小屋一边,有一个园子,整齐地划成一块块,种着蔬菜。还有一架葡萄棚,到了8月底,葡萄就会成熟。屋前有三棵大橡树,每到夏天,大片整齐的树阴,就会遮蔽这座小屋。另一边则是一个鲜花盛开的花坛。
      每天下午两点过几分,两个城市间的特快列车驶过这里。
      20多年来,每天,当列车驶近小屋时,司机总要拉响汽笛。每天,一个妇人一听到鸣笛,便从小屋的后门出来向他挥手致意。当初她有一个小孩缠着她的裙子,现在这孩子已长成大姑娘,也每天和她母亲一起出来挥手致意。
      司机多年操劳,已经白发苍苍,渐渐变老了。他驾驶长长的列车载着旅客横贯大地已上万次。那座小屋,那两个妇女用勇敢从容的动作向他挥手致意的景象,始终印在他的心里,看作美丽,不朽,万劫不变和始终如一的象征,纵使灾难,悲哀和邪恶,可能打破他的铁的生活规律。
      他一看到小屋和两个妇女,使他感到从未有过的非凡幸福。一千次的阴晴明晦,一百次的风雷雨雪,他总是看到她们。通过冬天严峻单调的灰蒙蒙的光线,穿过褐色冰封的茬地,他看见她们。在妖艳诱人的绿色的四月里,他又看见她们。
      他感到她们和她们所住的小屋无限亲切,好像父母对于自己的子女一样。终于,他觉得她们生活的图画已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因而他完全了解她们一天中每时每刻的生活。他决定,一旦他退休了,他一定要去找她们,最后要和她们畅谈生平,因为她们的生活已经和他自己的生活深深交融在一起了。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最后,司机在她们居住的小镇的车站下了车,走到月台上。他在铁路上工作的年限已经到了。他目前是公司领取养老金的人,没有工作要做了。司机慢慢地走出车站,来到小镇的街上。但所有的东西对他来说都是陌生的,好像他从未看到过这小镇似的。他走着走着,渐渐感到迷惑与慌乱。这就是他经过千万次的小镇么?这些是他从高高的车厢窗口老是看见的房子么?一切是那么陌生,使他那么不安,好像梦中的城市似的。他越向前行,他的心里越是疑虑重重。
      司机在闷热和尘埃中沉重地慢慢走着,最后他站在他要找寻的房屋前面。他立刻知道自己找对了。他看到了那屋前高大的橡树,那花坛,那菜园和葡萄棚,再远,那铁轨的闪光。
      不错,这是他要找寻的房子,这地方他经过了不知有多少次,这是他梦寐以求的幸福的目的地。现在,他找到了,他到了这里,但他的手为什么在门前却抖了起来?为什么这小镇、这小路、这田地,以及他所眷恋的小屋的门口,变得如此陌生,好像噩梦中的景物?为什么他会感到惆怅、疑虑和失望?
      他终于进了大门,慢慢沿着小径走去。不一会儿,他踏上通向门廊的三步石级,敲了敲门。一会儿,他听到客厅的脚步声,门开了,一个妇女站在他面前。
      霎时,他感到很大的失望和懊丧,深悔来此一行。他立刻认出站在他面前用怀疑的眼光瞧他的妇人,正是那个向他千万次挥手致意的人。但是她的脸严峻、枯萎、消瘦;她那皮肤憔悴、灰黄,松弛地打成褶皱。她那双小眼睛,惊疑不定地盯着他。原先,他从她那挥手的姿态所想像的勇敢、坦率、深情,在看到她和听到她冷冷的声音后,刹那间一古脑儿消失了。
      而现在,他向她解释他是谁和他的来意时,他自己的声音听来却变得虚伪、勉强了。但他还是结结巴巴地说下去,拼命把他心中涌出来的悔恨、迷惑和怀疑抑制下去,忘却他过去的一切欢乐,把他的希望和爱慕的行为视同一种耻辱。
      最后,那妇人十分勉强地请他进了屋子,尖声粗气地喊着她的女儿。在一段短短的痛苦的时间里,司机坐在一间难看的小客厅里,打算和她们攀谈,而那两个女人却带着迷茫的敌意和阴沉、畏怯、抑郁、迟钝的眼光瞪着他。
      最后他结结巴巴生硬地和她们道别。他从小径出来沿着大路朝小镇走去。他忽然意识到他是一个老人了。他的心,过去望着熟悉的铁路远景时,何等勇敢和自信。现在,当他看到这块陌生的,不可意料的,永远近在咫尺,从未见过,从不知悉的土地,他的心因疑惧而衰竭了。他知道一切有关迷途获得光明的神话,闪光的铁路的远景,希望的美好小天地中的幻想之地,都已一去不复返、永不再来了。(有删节)
    1.慨括第一段所写的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标题“远与近”的意蕴是什么?试以文中的具体描写为例,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距离产生美”,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选做)
    看任志强在博鳌如何就房价骗人
    牛刀
      任志强在博鳌说,相对工资增长来讲,房价等于没涨。并且,罗列了一堆数据。1978年中国GDP大约3000多亿元,现在增长到30多万亿元,增加了100多倍。1978年全国职工月平均工资28.6元,现在也增加了100倍。1978年大白菜2分钱一颗,现在要卖到2块钱,也增加了100倍。而30年间的房价只增加了16.6倍,和工资收入相比,房子等于没有涨价。我们不禁要问:你把房价也增加100倍试试看。
      实在没有意思得很,中国楼市的话语权被几个奸商控制,把中国的房价忽悠的如此之高,还嫌不过瘾,居然扯出了30年前的房价。就像个别专家,一到危机的时候就扯出爱国主义的破旗一样。那么,中国30年前有商品房吗?没有。把现在的房价和一个30年前不同性质的房价来对比,只能说,玩的是奸商的欺诈。
      30年前,中国的社会体制决定,中国没有商品房市场。我们就高房价的所有对比,只有和社会环境相一致,才有对比的基础,否则,如果和秦始皇年代相比,中国的房子就成了坟墓,埋葬的是所有的暴政。幸好,现在政治昌明,社会和谐,任志强的对比才有强词夺理的道理,因为奸商是不讲逻辑的,就像秦始皇的暴政只讲强权。奸商只要能骗人,什么花招都会使出来。
      30年前的中国,根本就没有一个市场化的体系。只是到了1987年,在深圳才开始了商品住宅的开发。即使那时有了商品住宅的开发,今天的房价也不能和那个刚刚开始进行商品住宅开发的年代来比,就像任志强在婴儿时拉的屎是无法和你现在50岁拉的屎一起来比重量
      中国民众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苦苦奋斗了30年,为了什么?为了生活的改善。如果现在的生活还和三十年前一样,我们这个民族还能进步吗?现在的房价高不高,本来应该由市场来决定,可是我们的商品房住宅的市场是由政府在垄断的,当商品房因价格过高卖不动时,我们的政府在干什么呢?印刷钞票,维护高房价。遗憾的是,钞票印的再多,也维持不了多久,相反,会导致整个货币体系的崩溃,重演美国今天的危机。
      所以,我们的房价只能现实的来看,多和老百姓的收入比一比,多和良知比一比,多和民族的发展和强盛比一比,或许还能找出比的意义。
      昨天中国证劵报报道,3月份中国钢铁产业亏损面继续扩大,但是,贷款支撑,越亏越产,其他产业何尝不是如此。如果越亏越产越产越亏,循环下去将会导致一个什么样的结局,任志强不应该不清楚。如果所有的产业都靠贷款支撑,中国经济还有复苏的希望吗?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为什么国家被迫加印钞票,因为大量的资金都凝固在房地产上,无法流动。到了国家被迫加印钞票来维护经济的正常运行时,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高房价已经失去了所有赖以支撑的基础,忽悠高房价,就是把中国经济推向崩溃。
    1.“就像任志强在婴儿时拉的屎是无法和你现在50岁拉的屎一起来比重量。”在文中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用如此不雅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牛刀认为“把现在的房价和一个30年前不同性质的房价来对比,只能说,玩的是奸商的欺诈”,其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在的房价高不高?”对这个问题任志强和牛刀的看法显然不同,根据文章内容,联系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和句式和修辞,再写两个句子。
      人生是一本怎样的书呢?有的人平平淡淡,和风细雨,但他的人生之书却丰富细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你在浏览网页论坛的时候,看到一个帖子关于一名“90后”女孩裸背展示数幅寓意祖国光辉成就的彩画,仅数小时,论坛的点击率即逾二十万,网友对这种表达爱国热情的行为看法不一。请你也跟帖发表你对事件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并阐述理由。不超过65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作文
     请以“山高人为峰”为题作文。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