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2012学年四川省南山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粗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bì)邪  (zhà)暖   (guì)子手   
    B. (cì)候 (wěi)草 涔涔(cén)
    C.半(shǎnɡ) (zhēng)候  (jū)后恭
    D. (shàn)味 (dǎo)春寒    自怨自(yì) 
  •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2012年贺岁大片《龙门飞甲》3D效果突出,现场感极强,片中人物打出的飞镖,常常会让观众情不自禁地躲来躲去。
    B.站在青海与白海间的山脊上,一眼望去,蓝天白云让人心旷神怡,青山绿水秀色可餐。不由得让人感慨这真是一片世外乐土。 
    C.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D.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绵阳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将到最低限度。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梦想自己也能像西单女孩一样上春晚走红,春节后许多草根歌手来到西单地铁站通道处卖艺,管理部门只好张贴告示加以劝阻。 
    B.“家电下乡”是党中央、国务院一项重要的惠农举措,目的是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目前存在的购买家用电器价格高、选购难的实际问题而采取的措施。 
    C.2013年将出现一个火星离地球最近的时段,如果机会错过,则要多等几年,因此,中国航天界考虑届时将第一次发射中国首颗火星探测卫星。 
    D.武力手段是不是解决南海问题的唯一合理手段?大规模动用武力是否会对国家安定大局造成不良影响?很多人对此持否定态度。 
  • 在横线处填入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                    。         ;             。这几个人反应不同,和感受力的强弱有很大关系。   
    ①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   
    ②旁人也许说它很宜于入画,或者说它是高风亮节的象征   
    ③比方路边有一棵苍松,你看见它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
    ④这两个字涵义极广   
    ⑤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   
    ⑥我见到它可以让人纳凉   
    A.①④⑤②③⑥    
    B.③⑥②①⑤④  
    C.⑤①③④⑥②     
    D.④①⑤③⑥②
◎ 2011-2012学年四川省南山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的第二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芋老人传 
    【清】周容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雨止,别去。 
    十馀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子不佣矣。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 
            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而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者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获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致郁郁而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辨衣履;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闻谁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是芋视乃学也。老人邻有西塾,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有将、相,有卿、尹,有剌史、守、令,或绾黄纡紫,或揽辔褰帷,一旦事变中起,衅孽外乘,辄屈膝叩首迎款,唯恐或后,竟以宗庙、社稷、身名、君宠,无不同于芋焉。然则世之今日而忘其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 
            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注:①炼珍:烹制精美的食品。②尚食:皇帝的食品。③绾黄纡紫:形容官员们身系官印。④揽辔褰(jiǎn)帷:形容官员们做出要匡世济民的架式。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老人入坐            延:邀请
    B.获名成              幸:希望
    C.晨起不衣履          辨:区分
    D.辄屈膝叩首款        迎:投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生之饱,笑曰                             赵王闻秦王善秦声
    B.今烦尔妪一煮芋也                         衡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C.闻甲落魄,笑不                           吾念
    D.及为吏,污贿不饬罢                       虽生,何面目归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国还是书生时,参加科举考试后归家途中遇雨,到芋老人家屋檐下躲避。老人请他吃芋,他感到芋是那样香甜,吃得非常饱,临别时说日后一定不忘。
    B.书生做了相国,吃遍了美味佳肴,再吃芋就感到味道完全变了。其实,芋的味道一点未变,是人的处境性情变了。
    C.在芋老人看来,那些富而弃其妇,贵而绝其交,及为吏而背所学,做官一旦发生事变连祖宗、国家、君恩、身名都不顾了的种种社会现实,与相国吃同一人做的芋却感觉味道大变,道理非常类似。
    D.相国听了老人的话非常吃惊,非常感激老人的教诲,他觉得老人什么都知道,优厚地赏赐了老人,并派人护送他回去。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黄鹤楼:故址在今武汉长江大桥桥头,因相传仙人乘黄鹤过此而得名。万岁山:北宋京城汴梁内皇帝营造的精美宏伟的假山。蓬壶殿:汴梁内宫殿名。膏锋锷:血肉浸透刀剑。
    1.本词上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一种作具体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归纳本词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空白处填写相应的名句。
    (1)念去去,              ,                 。(柳永《雨霖铃》)
    (2)人生如梦,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                  ,归去,                    。(苏轼《定风波》)
    (4)                                     ,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
    (5)吾所以为此者,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6)                               ,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7)《望海潮》中传说中让金主完颜亮垂涎三尺的杭州美景是:              ,                                
    (8)《雨铃霖》中“                  ,            _             ___”往往作为婉约派词的代表性句子。
    (9)在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里,包含了“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想要效仿当年霍去病的赫赫武功,最终落得大败而归”这个典故的几句是:                     ,                    ,                           。
    (10)南宋词人张辑在《疏帘淡月?秋思》中写道:“梧桐雨细,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在李清照的《声声慢》里,与之意境相似的那几句是:                   ,                                               。 
◎ 2011-2012学年四川省南山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秦淮河上寻桨声
    文瑞
              最早对秦淮河的认识,缘于唐代杜牧的诗《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雾霭如烟,酒肆飞歌,人家热闹,商女如花……从此,在我的印象中,秦淮河与风月,与商女、人家、诗人是裹挟在一块的。
             当时的我没有能力走近秦淮河,只能是心生些无端的遐想。想什么呢?想秦淮河的风月,历经六朝摞下来是不是可以摞成一摞诗册了?想有谁可以测知秦淮河里究竟溶了商女胭脂红多还有溶了商女的相思泪多?想秦淮人家是谁?是酒家、船家、商家、女人家?是酒家的花雕芬芳,是船家的轻舟载月,是商家的挥金如土,是女人家的袅袅婷婷?想是秦淮河风流还是来到秦淮河的诗人风流?是秦淮河的风流诱发了诗人的风流,还是诗人的风流赋予了秦淮河的风流?到过秦淮河的人说,秦淮河诗境与环境曼妙无比——诗歌中可以读出秦淮河,秦淮河可以流出诗歌。我想象的秦淮河,两岸的酒家肯定是要有的,软软的吴歌也肯定是要有的,即便是艳俗的女子也可以是有的,而每个酒家门前肯定也飘逸着一方旌旗或是几枚灯笼,打着诱人的“秦淮人家”字样,吸引着天下来客;临河的窗边最好有一扉窗开着,窗台上吊一盏小灯,供着一盆兰花或茶花,或倚着一个婉约的江南女子——如果没有女子倚窗,则要有吴歌从窗里飘逸出来。而秦淮河的水呢,必定是清澈见底,甚至可见鱼虾追逐,船从如镜的水面划过,划出一道清波,清波在逶迤的灯光下闪烁着片片粼光;天上有一轮孤月随着船走,船窗里有三两个知己,或抚琴或轻歌,或饮酒或品茗,或叙情或抒怀。如果是冬天则要有一炉暖炭煮着黄酒,如果是夏天则要有一把娟丝的扇摇着凉风,如果是春天就遐想“无风自婀娜”的王献之诗中的桃叶姑娘,如果是秋天就戏说来江南贡院考试的才子唐伯虎的韵事……
            后来,我读大学时,读到了朱自清、俞平伯两位散文大师的同题美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对秦淮河有了新的感悟。两位大师因为生活经历和对事物感悟的角度不同,出来的文章或重于抒情或偏于状景,伯仲难分,均是千秋文章。这时的秦淮河,已然没了六朝的历史味的古韵,但仍有商女的歌声从“生涩的歌喉里机械的发出”。朱、俞是性情中人,更是道德中人,显然不适应这种缺乏情韵的歌声,他们宁愿在灯与月交融的秦淮河静静的一隅“静听那汩——汩的桨声”……于是,秦淮河的风月在我心中演变成了“汩——汩的桨
    声”。
             2005年农历大雪的一天,我走近秦淮河。时值寒冬,却人流如织。秦淮河窄窄的,不过百米,两岸灯火如炬,迷离闪烁,旧唐诗流淌的风韵被放大有些变形。这热烈的场景令我一时竟不能适应。我心想:秦淮河可以有商女有人家,但秦淮河不应该是如许艳俗的呀?显然,我要失望了。把秦淮河定格于美好想象的诗歌与传说中,只会是如同朱自清一样的结局了——“心里充满了幻灭的情思”。21世纪的市场经济,商业运作古文化,秦淮河的商味浓郁得像粘稠的蜜,现代、时尚的霓虹灯五光十色,加之行色匆匆的人群、南腔北调的人语,蛊惑得秦淮河的清韵全然无了踪影。或许,秦淮河的唐诗宋词的妙韵全部回到诗卷中去,回到历史中去了。这日,天寒地冻,我四处寻觅也没有寻觅到曾经载过朱、俞的那种带桨的“七板子”船,因此,我放弃了游船的想法,我预见上了船去必定也感受不到杜牧的诗韵,感受不到朱、俞笔下的那感动人心的“汩——汩的桨声”。
              其实,浮躁的是人心。秦淮河始终是厚重的,她沉淀了层层叠叠的历史,流逝了年年岁岁的时光,而且,还将继续把历史沉淀,把时光溶解,直到永远。秦淮河始终是静谧的,她历经千秋岁月,早已看惯了风花雪月、刀光剑影,看惯了朝野更迭、聚合离散,看惯了春风扬柳、冰霜残梅,也早就听惯了商女们的歌舞升平,习惯了商女们的爱恨情仇。秦淮河始终是自然的,她为城市承载了过多的奢侈,包容了过多的繁华,可这奢侈与繁华是人类给予她的呀,应该返朴的是人类,是搅了秦淮河清韵的人类。历史一页一页翻过,时光一年一年走过,世事变迁,世事缤纷,灵魂属于自己,本就是走马观花的我们又何必向秦淮河寻求些什么呢?
             对秦淮河有了这样的理解,我的心蓦地清明起来。身临繁华却心如静水。而在这心的静水中,一支灵魂之桨在游弋,发出“汩——汩的桨声”……
    (选自《散文选刊》)
    1.结合原文,回答问题。  
    (1)第二段中“诗歌中可以读出秦淮河,秦淮河可以流出诗歌”一句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请作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最后说“对秦淮河有了这样的理解”,“这样”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开头引用了杜牧的诗句,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容量大,但思路清晰,结构分明。请说出文章在材料的安排上的特点,并分点概括作者对秦淮河的感受。
    4.文章题为“秦淮河上寻桨声”,从全文看,“桨声”指的是什么?你认为这个题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语言应用题
           班上举行“我最喜欢的语文课文中的人物(第四册)”主题活动,赵梅同学先介绍了“窦娥”,接下来张玉同学介绍了“苏武”,这时活动主持人要说一段话,将前后两位同学的人物介绍串联起来。请你为活动主持人写一段这样的话,要求街接自然、语意连贯,不超于60个字(含标点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看网络上的一段消息,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并将之补充完整。
      昨日下午2:20,华中科大西十二楼,研究生入学考试外语类即将开考。一名身着黑色羽绒服的女生一路狂奔冲向考场,却被牢牢关闭的伸缩门拦住。因超过最后入场时间5分钟,保安拒绝让其进场考试,这名女生当即嚎啕大哭,“我是第二次考研。求你们让我进去!”该女生称将入场时间错看成2:30。考场保安称,如果违反规定让她进场,不但会影响其他考生,监考老师也不会同意。眼看考试无望,这名女生突然面朝值班保安,双膝齐齐跪下。在场工作人员不禁呆住了。现场一片寂静。很快。保安将她扶起,该女生在考场外徘徊约半小时后黯然离去。据该考场一位监考老师介绍,当时他们就此事向上级请示,希望让该女生破例进场,但未获得批准。 
      此消息引起了人们的争论辩驳,对于该不该允许此女生入场,人们意见很不一致。请选择下面其中一种观点并补充完整。 
    (1)制度过于僵硬不够人性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迟到是自己错应自己负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父亲带儿子爬山,到达山顶后,父亲指着山下说:“看,那里多美!”儿子说:“既然如此,还爬上来做什么?”
          请你根据对上面材料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为议论文或者抒情性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