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届高三语文高考二轮知能提升训练5的第一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剃刀侠
    木 桦
      清朝嘉庆年间,北京正阳门(俗称前门)外,已是相当繁华的集贸市场。几十丈高的城门楼子,威严如皇帝老子,注视着熙来攘往的人流。
      这天,朗日晴空,集市正值繁华热闹时间。
      一匹枣红大马,上骑一员佩刀武官,后跟几个步行兵卒,像一股浪头把人流冲得七零八落。
      门楼下老摊贩认得,这是乾清门蓝翎侍卫,这些蓝翎宠儿每隔几日便会出宫耀武扬威找便宜。
      这位蓝翎爷果然在一处最繁华的地方下马了。
      小兵卒赶快接过马缰跟在后头,那蓝翎爷就摇着马鞭四处转悠。他盯上几个剃头挑子,就踅过来,在一个空位前站住。
      显然这小子是要剃头或刮脸修胡子。当然一概是白活儿。
      一个年轻的剃头师傅赶紧躬身让位。那蓝翎爷也不搭话,将马鞭丢在地上,一屁股坐在空木椅上。
      谁知那木椅早已破朽,加之这蓝翎爷体肥身重, 木椅“咔嚓”一声就散了架。这家伙一个四仰八叉摔在地上。
      这还了得!蓝翎爷火从天降,怒从胆生,抓起地上的马鞭,劈头盖脑就向小师傅猛抽起来,直抽得小师傅满脸淌血,爹一声妈一声叫着,他才给两个小卒扶到另一个剃头挑儿前。
      那挑子一头火正旺,铜盆里的净水正冒热气。
      挑儿前一个年过半百的瘦老头儿正在刀荡子上“哧哧”荡刀。
      小卒就把蓝翎爷扶到木椅上坐好,催促老师傅抓紧干活儿。
      到底是老马识途。瘦老头儿就小心翼翼,轻手轻 脚给蓝翎爷盘起辫子剃起来。那半寸宽极好钢口的红木短把儿剃刀,被荡得吹毛立断,直把蓝翎爷辫子周边刮得油光锃亮,苍蝇落 上都得打滑。
      蓝翎爷给刮得懒洋洋,就有睡意,就有小卒子过来用背托着头 。老人就把刀板儿在睡脸上游动。
      那剃刀在阳光下熠熠闪亮,那蓝翎爷就“呼噜呼噜”睡。
      脸刮完,瘦老头儿就拿白毛巾去挑子一头热铜盆里蘸个热毛巾,用手边试凉热边把毛巾蒙到蓝翎爷脸上。这是最后一道工序。热巾上脸,蓝翎爷就醒了。按规矩老师傅掀起毛巾盖住眼睛,轻松地在下巴和脖子处又找几刀,这才把热毛巾在胖脸上一擦,撤掉脖子上围的大毛巾,把蓝翎爷头一扶,小卒子就顺势把蓝翎爷扶起来。
      瘦老头儿必恭必敬把手一张,说,爷您走好!那蓝翎爷就给小卒向枣红马扶去。
      几个小卒把蓝翎爷扶上马。一个小卒问:爷,咱还去哪儿?
      蓝翎爷不出声,小卒子就再问。还是不出声。
      另一个小卒子就惊恐地说,别问了,你看咱爷脖子咋出血了?几个人就惊惧去扶蓝翎爷。哪来得及,人从马上跌下来,头咕噜咕噜滚落一边,腔子里血杀猪般喷射出来。
      集市人就窃窃私语围观。
      是剃刀侠……
      人群里一句话提醒小卒子们,就都抽刀去奔那老剃头匠。
      哪里还寻得人影。有人说,见了,从城门楼子顶尖儿,跳上大栅巷子房上,走了。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开头描写了繁华热闹的环境,是为了 渲染气氛,为人物出场作铺垫,烘托人物形象,突出剃刀侠艺高人胆大。
    B.“门楼下老摊贩认得,这是乾清门蓝翎侍卫,这些蓝翎宠儿每隔几日便会出宫耀武扬威找便宜。”说明门楼下老摊贩曾被这些蓝翎侍卫欺负。
    C.小说只对剃刀侠进行了侧面描写,一个久在江湖,武艺高强的侠客形象就跃然纸上。
    D.小说没有直接写蓝翎爷与剃刀侠相遇,而是先由一个年轻的剃头师傅过渡进而来到剃刀侠身边,由剃刀侠给他剃头,引出剃刀侠的打抱不平,这样设计情节更真实、耐读。
    E.小说通过讲述剃刀侠在不知不觉中杀死了蓝翎爷的故事,表现了剃刀侠高超的武艺,以及表达了对我国民间奇人的敬佩之情。
    2.小说情节多处暗示了蓝翎爷之死,请简要分析。哪些情节暗示了蓝翎爷之死,请举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中蓝翎爷和剃刀侠的形象形成多方面的鲜明对照,请分条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写了剃刀侠杀蓝翎爷的故事,请探究其深刻意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2届高三语文高考二轮知能提升训练5的第二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放 手
    (美)朱莉·加蒙
      17岁的托马斯躺在睡椅上,瘦长的身躯刚好和睡椅一般大小。他的左腿打了石膏,被柔软的绷带包扎好,靠在枕头上。在橄榄球训练中,他的脚踝骨意外受伤。我本来事先警告过他多次要小心点,没想到还是出了事。
      自从昨天出院以来,他就一直粘在游戏机上。 究竟玩了多久了?或许,他应该感到饿了吧。
      “感觉怎么样?腿还疼吗?”我问道,“我早餐准备了蛋白质奶昔和果汁。宝贝,你过去多么喜欢吃这些东西呀!”
      “哦……嗯”,儿子咕哝了一声,手指依然在各个游戏控制按键上来回舞动,眼睛死盯着电视屏幕。
      “来点儿格子松饼吧?”我说道,“它们的含钙量很丰富。”
      托马斯的眼睛仍然没有离开屏幕,仿佛我根本不存在一样。“谢谢妈妈,我一点也不饿。”
      “我还以为这些东西会让你开心呢,”我说道,“腿受伤的滋味可不好受。如果想快点好起来,你必须多吃东西。我是你妈妈,照顾你是我的责任。”
      托马斯摇了摇头,还是没看我一眼。“我很好,妈妈,真的没事。”
      我走下楼梯,不住地回头张望。受了这么重的伤,儿子仍然不需要我的帮忙。难道他不再需要我了吗?弄不清楚他内心的想法,我心里很难受。
      我记忆中那个可爱的小男孩哪去了?小时候,托马斯对我这个妈妈依赖有加。我们常常在一起做事情。走在绿草如茵的野外,他会紧紧抓住我的手。我为他烹制蛋白质奶昔,做他最喜欢喝的果汁。他一边吃着,一边分享他小小的内心世界所隐藏的秘密。虽然都是再幼稚不过的事情,但这让我无比快乐。
      托马斯长到15岁的时候,一切都变了。我成了这个世界上他最不想接近的人。虽然有时候他也会询问我的看法,但是看看这次发生的事情。我本来已经告诉他橄榄球的危险性,他还是受伤了。我该怎么做才能让他明白,妈妈仍然是他需要的人呀。
      托马斯一整天都没和我说话。当我把晚餐送到他的卧室时,他喃喃地说道“谢谢。”眼睛看都不看我一眼。我傻傻地站在他身边,期待他能说点什么,但是什么也没有。我失落地走下楼去,期待从丈夫瑞克那得到安慰。
      “托马斯到底怎么了?”我突然失声哭了起来。
      “他正处于青春期嘛。”
      “他正把我从身边推开,为什么?我还想当他的妈妈,他还需要我!”
      “给他一些空间,这才是他最需要的,”瑞克说,“他已经接近成年了。”
      几周后,托马斯重新回到学校。他在家的日子过得真快呀。我建议开车送他去学校,但是他拒绝我拎着他的背包出现在同学面前。
      他单腿着地,挎上背包,抓紧拐杖,朝门外走去。“我不再是小孩子了。”他回头说了一句。我的心在默默流泪。
      一个月后,我带着托马斯去医院复查。
      “他恢复得不错,”医生说,“可以靠手杖行走啦。”
      “医生,你肯 定他能拄手杖了吗?”天哪,我在说什么。我不是不想让托马斯康复。我对他的需要已经超出他对我的需要。他是我的孩子,我不忍心让他离开我。
      “摸摸这儿,”医生指着托马 斯骨头断裂的地方说,“当肌肉组织修复后,它会使骨骼更加强壮。所以,现在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顺其自然。”
      顺其自然?这是说托马斯的腿还是别的什么事情?医生的话让我想起《圣经》里面的一句诗:“该抓紧的时候抓紧,该放手的时候放手。”这么多年来,我一直紧紧抓住托马斯的手,养育、教育、保护他。原来,放手也是做母亲的一部分。
      几天后,我在一张卡片上写上“我为你骄傲,我为你祈祷,我爱你——你的妈妈”,然后把它塞到托马斯的枕头下。
      我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束缚他的决定,质疑他的选择。很多时候,我保留自己的意见,不再滔滔不绝地说教。
      一天早上,托马斯收拾好了书包正准备去上学。“今天放学后我可能晚回来一会儿,我要练习举重。”他扔掉了手杖向门外走去,只留给我一个高大坚强的 背影。我很想告诉他,你最好带上手杖,另外,现在也不适合练举重。但是话到嘴边,却变成了“托马斯,我爱你。”
      他转头看了看我,说道:“妈妈,我也爱你。”
      就在托马斯18岁生日即将来临之际,我准备在他的房间里打扫一番。在橱柜最顶层的抽屉里,我看到托马斯童年珍藏的玩具。咦?那是什么?一股热泪夺眶而出。我看到那张十分熟悉的卡片!它和托马斯收藏的宝贝放在一起,是那么显眼。我抚摸着上面亲笔写下的话语,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丈夫的话是对的。很快,家里就会多一个男子汉。(选自《海外文摘》2009年3月上)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尽管母亲事先多次警告过儿子要小心点儿,但他在橄榄球训练中,脚踝骨意外受伤,表明了他是一个很叛逆的孩子,对母亲的话毫不理会,致使母亲伤心、落泪。
    B.在教育管理孩子方面,母亲与父亲有分歧,母亲更感性,父亲更理性。这一点,无论是托马斯的父母,还是别人,所有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且有极大的普遍性。
    C.小说以“放手”为题,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且一目了然。暗示了小说的主题,比直白地表达“要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更生动形象。
    D.小说接近结尾的时候,母亲改变了原来想说的话,表明母亲已经明白自己先前错误的做法,决心迎合孩子的心理,向父亲屈服。
    E.小说结尾“很快,家里又会多一个男子汉”一句,具有深刻的意义,假如母亲能够早体会到这一点,或许就不会那么迷惘了。
    2.托马斯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母亲在儿子受伤后的表现可以看出母亲怎样的心理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小说具有很广泛的社会意义,读完后你有何感悟?请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2届高三语文高考二轮知能提升训练5的第三部分试题
    [paperlis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