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粤教版广东省高考语文专题测试02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粗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叱/栏   身/绊   子/泽   宽/保
    B.桎/疾   没/红   美/漏  期/
    C.涟/罗   信/默   道/怂恿   欠/
    D.畅/声   逅/松   祉/掌   意/
  • 依次填入下列各项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周边国家发生禽流感疫情后,中国便严阵以待,加强防范;在疫病进入国门后,沉着应战,以果断的措施顽强      
    ②近日,陕西咸阳市武功县公安局普集街派出所民警马忠年勇斗持刀歹徒、血染警服的感人事迹在后稷故里广为      
    ③推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是一大批敢于率先冲破思想           的人们,吴敬琏便是其中之一。
    ④中国航天战略蓝图:2010年前,实现登月,        建立包括永久性空间站在内的“地面一太空综合网”;而后将大型空间站发展成,为空间航天基地。 
    A.狙击  传颂  樊篱  既而  
    B.狙击  传诵  藩篱  继而
    C.阻击  传颂  樊篱  继而  
    D.阻击  传诵  藩篱  既而
  •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收入差别过大,造成骨干教师流失,对那些师资力量本就不厚实的普通学校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
    B.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比比皆是,鱼龙混杂,顾客实在难以分辨优劣。
    C.百位知名学者十余年来殚精竭虑,通力合作,《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终于问世了。
    D.这位离开北京二十年的美籍华人,走在大街上,禁不住感叹这座城市与他当初离开时的面貌简直不可相提并论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如今,留守在家的外出务工人员子女得到了老师、学校和社会各界无所不至的关爱,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B. 在十运会上,雅典奥运10000米冠军邢慧娜因挤压对手而被取消了冠军资格。人们不禁要问:这种偷鸡不成蚀把米的行径在十运会上频频出现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
    C.尽管伊拉克新宪法在全民公决中通过,但摆在伊美当局面前首当其冲的问题仍然是如何平息种族仇视和恐怖袭击。
    D.每天凌晨,人民公园里就挤满了那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晨练老人。
◎ 2012年粤教版广东省高考语文专题测试02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从古老的刀耕火种,到21世纪的现代化农副产品基地,教会了勤劳的松江人怎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B.生态文明对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和科学生活方式的形成等都具有重大影响。
    C.我市作为全省医疗制度改革首批16个试验点,所有人都加入了合作医疗。
    D.美国的人权报告充满了颠倒是非,隐瞒、捏造事实,以及对中国人民的恶毒诬蔑与仇恨。
  •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
    A.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
    B.“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的,”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能出山,这事准能完成”。
    C.中美海军将举行海上联合搜救演习,中国参演兵力为海军。
    D.近日,国内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型数码产品——(汉王随抄资料笔),只需轻轻一刷,资料自动进笔中,它可储存300万汉字。(相当于四大名著)
  • 阅读文段,完成问题。
      仇览字季智,陈留考城人也。少为书生淳默,乡里有数,无知者。年四十,县召补吏,选为薄亭长。劝人生业,为制科令,至于果菜为限,鸡豕有数,农事既毕,乃令子弟群居,还就黉学。其剽轻游恣者,皆役以田桑,严设科罚。躬助丧事,赈恤穷寡。其年称大化。览初到亭,人有陈元者,独与母居,而母诣览告元不孝。览惊曰:“吾近日过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及至耳。母亲寡养孤,苦身投老,奈何肆忿于一朝,欲至子以不义乎?”母闻感悔,涕泣而去。览乃亲到元家,与其母子次,因为陈人伦孝行,譬以祸福之言,元卒成孝子。 
      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暑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无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涣谢谴曰:“枳棘非鸾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今日太学曳长裾,飞名誉,皆主薄后耳。以一月奉为资,勉卒景行。” 
      览入太学,时诸生同那符融有高名,与览比宇,宾客盈室,览常自守,不与融言。融观其容止,心独奇之,乃谓曰:“与先生同乡壤,邻房牖,今京师英雄四集,志士交结之秋,虽务经学,守之何固?”览乃正色曰:“天子修设太学,岂但使人游读其中!”高揖而去,不复与言。后融以告郭林宗,林宗因与融贵刺就房谒之,逐请留宿。林宗嗟叹,下床为拜。
      览学毕归乡里,州郡并请,皆以疾辞。虽在宴居,必以礼自整。妻子有过,辄免冠自责。妻子庭谢,侯览冠,乃敢升堂。家人莫见喜怒声色之异。后征方正,遇疾而卒。
                                                                                                         (节选自《后汉书》)
    1.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苦身老 投:接近
    B.政严猛 尚:尚且
    C.虽经学 务:致力
    D.虽在居 宴:安闲
    2.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
    A.其剽轻游恣者,皆役(之)以田桑。
    B.因为(元)陈人伦孝行。
    C.今日太学(其人)曳长裾,飞名誉,绵主簿后耳。
    D.高揖而去,不复与(览)言。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明仇览重视教育感化的一项是 (     )
    ①劝人生业,为制科令,至果菜为限,鸡豕有数。
    ②农事既毕,乃令子弟群居,还就黉学。
    ③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及至耳。
    ④譬以祸福之方,元卒成孝子。
    ⑤天子修设太学,岂但使人游谈其中。
    ⑥妻子有过,辄免冠自责。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⑤⑥
    D.①⑤⑥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仇览为官,采取有效措施,发展生产;重视教化,使被母亲控告不孝的陈元成为孝子。
    B.王涣对仇览不治罪而感化陈元的一类做法不满,于是仇览离任去太学学习。
    C.仇览在太学坚定心志专心学习,当时游谈成风,他不参与,使郭林宗由衷饮佩。
    D.仇览学毕回乡,看重操守,不愿做官,居家严格要求自己和妻子儿女。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荣所从胡骑杀朝士既多,不敢入洛城,即欲向北为迁都之计。荣孤疑甚久,武卫将军泛礼固谏。辛丑,荣奉帝入城。帝御太极殿,下诏大赦,改元建义。从太原王将士,普加五阶,在京文官二阶,武官三阶,百姓复租役三年。时百官荡尽,存者皆窜匿不出,唯散骑常侍山伟一人拜赦于阙下。洛中士民草草,人怀异虑,或云荣欲纵兵大掠,或云欲迁都晋阳;富者弃宅,贫者襁负,率皆逃窜,什不存一二,直卫空虚,官守旷废。荣乃上书,称:“大兵交际,难可齐壹,诸王朝贵,横死者众,臣今粉躯不足塞咎,乞追赠亡者,微申私责。无上王请追尊为无上皇帝,其余死于河阴者,王赠三司,三品赠令、仆,五品赠刺史,七品已下白民赠郡镇;死者无后听继,即授封爵。又遣使者循城劳问。”诏从之。于是朝士稍出,人心粗安。封无上王之子韶为彭城王。荣犹执迁都之议,帝亦不能违;都官尚书元谌争之,以为不可,荣怒曰:“何关君事,而固执也!且河阴之事,君应知之。” 谌曰:“天下事当与天下论之,奈何以河阴之酷而恐元谌!谌,国之宗室,位居常伯,生既无益,死复何损,正使今日碎首流肠,亦无所惧!”荣大怒,欲抵谌罪,尔朱世隆固谏,乃止。见者莫不震悚,谌颜色自若。后数日,帝与荣登高,见宫阙壮丽,列树成行,乃叹曰:“臣昨愚暗,有北迁之意,今见皇居之盛,熟思元尚书言,深不可夺。”由是罢迁都之议。   《资治通鉴·第一百五十二卷》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帝太极殿    御:登上。
    B.太原王将士   从:使------跟随
    C.贫者襁     负:背着。
    D.死复何     损:减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欲向北为迁都计 荣犹执迁都
    B.生无益     来之,则安之 
    C.荣上书                    尔朱世隆固谏,止 
    D.何关君事,固执也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3.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体现朝廷安抚民心的做法的一组是(     )
    (1)遣使者巡城劳问 
    (2)封无上王之子韶为彭城王
    (3)自余死于河阴者,王赠三司 
    (4)下诏大赦,改元建义
    (5)直卫空虚,官守旷废                   
    (6)天下事当与天下论之
    A.(1)(3)(5)            
    B.(2)(4)(6)
    C.(1)(2)(3)           
    D.(4)(5)(6)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尔朱荣极力主张迁都北方,是因为他所率领的胡人骑兵杀朝廷大臣太多,怕定都洛阳,众怒难犯,于己不利。
    B.尔朱荣护送皇帝(孝庄帝)进入洛阳城后,跟随他的将士全部都得到晋升,为此引起了元谌的不满。
    C.尔朱荣为迁都之事与元谌发生争执而十分恼怒元谌,想当场就治元谌的罪,被尔朱世隆死死劝住。
    D.尔朱荣进入洛阳后跟随皇帝登高远眺,看到壮丽雄伟的宫殿,才觉得元谌坚决要定都洛阳的主张是正确的,于是他便打消了迁都的主张。

◎ 2012年粤教版广东省高考语文专题测试02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列论述文段,完成问题。
      我们知道中国文化经常讲孝道,尤其儒家更讲孝道。我们要研究孝道,就必须看孔子思想系统下的这部《孝经》。《孝经》中说什么样子才是孝呢?不单是对父母要孝,还要扩而充之大孝于天下,爱天下人,谓之大孝。为政的人以孝子之心来为政,也就是我们所讲公务员是人民公仆的道理一样的。所以后来发展下去,唐宋以后的论调:“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一个人真能爱父母、爱家庭、爱社会,也一定是忠臣。①
      孟懿子是鲁国的大夫,他向孔子请教有关“孝”的问题。孟懿子是从政的人,孔子相当尊敬他,答话就比较含蓄,只说:“不要违背”,不要违背什么呢?不违背天下人的意思,必须大孝于天下,就是这个道理。他知道这样的答复孟懿子也不一定懂,这种说法,土话名之为“歇后语”、“隐语”,后面的意思要人猜的。他为什么这样答复?意思是说,你孟懿子的身份不同,既然是从政的人,对天下人要负公道的责任,视天下人如父母,那才是真孝,这是大臣的风度。所以“无违”,就是不可违反人心。②
      但是他对孟武伯这位世家公子的问孝,答复就大不同了,他说孝道很简单,你只要想到当你病的时候,你的父母那种着急的程度,你就懂得孝了。以个人而言——所谓孝是对父母爱心的回报,你只要记得自己出了事情,父母那么着急,而以同样的心情对父母,就是孝;换句话说,你孟武伯是世家公子,将来一定会当政的。我们读历史晓得一句话,就是最怕世家公子当政“不知民间之疾苦”。所以为政的道理,要知道民间疾苦,晓得中下层社会老百姓的苦痛在哪里。所以爱天下人,就要知道天下人的疾苦,如父母了解子女一样,你将来从政,必须记住这个道理。③
      世家公子不知民间之疾苦,往往是失败的。我们看到晋惠帝当天下大荒年的时候,太监对他讲大家没有饭吃,他说:“何不食肉糜?”这就是不知道民间之疾苦。我们还可以从历史上得到一个结论,凡是创业的帝王,都了不起,两三代以后的皇帝“长于深宫寺人女子之手”,连米从哪棵“树”上长出来都不知道的这一类皇帝,我代他创造了一个名称,叫他们为“职业皇帝”,他天生的一定当皇帝。这些“职业皇帝”往往犯一个心理毛病——自卑感,他们非常自卑。所以历史上“职业皇帝”非常糟糕,对于文臣,反感他学问比自己好,对于武将,他也要反感,觉得武功不如人,所以“职业皇帝”往往是做出杀戮重臣、罢黜能臣等等莫名其妙的事,注定了他的失败。④
      然后,我们要讨论到一个孝道的大问题。中国文化,对于家庭教育来讲,素来就有以“忠孝传家”相标榜的,可见中国文化把孝道看得很重,这个我们就要先懂得中国整个的历史文化了。中国这个民族,这个国家,与欧美各国都不同。研究西方文化,要从整个欧洲去看;而研究欧洲文化,必须研究希腊文化,从雅典、斯巴达两千多年以前开始;同时要知道西方文化与我们有基本的不同,中国这个国家,因为地理环境影响,能够“以农立国”,欧洲做不到,尤其希腊做不到,他们要生存,必须发展商业。过去欧洲的历史,在海上的所谓商业,看得见就是做生意,看不见时就做海盗,所以十六世纪以前,西方缺乏财富,穷得一塌糊涂;十六世纪以后,抢印度、骗中国,黄金才流到西方去,所谓西方文化、经济发展等等,原先都是这样来的。⑤
      我们了解西方文化以后,再回头来看中国,中国以农立国,有一个文化精神与西方根本不同,那就是中国的宗法社会。秦汉以后,又由宗法的社会变成家族的社会,也是宗法社会的一个形态。家族的孝道,虽然把范围缩小了,但精神是一贯的。这个孝字,也是我们刚刚提到的,是人情世故的扩充,把中国这个孝字,在政治上提倡实行而蔚为风气,是在西汉以后,魏晋时代正式提倡以孝道治天下。晋朝以后,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一直下来,都是“以孝治天下”。我们看历朝大臣,凡是为国家大问题,或是为爱护老百姓的问题,所提供的奏议,很多都有“圣朝以孝治天下”的话,先拿这个大帽子给皇帝头上一戴,然后再提出该“如何如何”的建议,这是我们看到中国文化提倡孝的好处、优点。⑥——节选自《论语别裁》
    1、从文章的内容看,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A、中国封建社会提倡“孝道”的目的就是要求子女孝顺父母,构建和谐的教庭关系。
    B、孔子对孟懿子提出“无违”,是因为孔子认为“孝道”是对一个大臣的基本要求。
    C、孔子对孟武伯“问孝”的答复,意在告诫孟武伯为政者要关心天下人的疾苦。
    D、历史上的“职业皇帝”失败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久居深宫,孤陋寡闻。
    E、无论是宗法社会还是家族社会,“孝道”的精神是一贯的。
    2、作者认为要研究“孝道”,就必须读《孝经》,理由是(  )
    A、“孝道”是儒家的观点,而《孝经》是儒家的经典。
    B、“孝道”是儒家的观点,而孔子是《孝经》的编纂者。
    C、《孝经》对儒家“孝道”的含义作了明确的阐释。
    D、《孝经》指出了“忠臣”和“孝子”之间的因果关系。
    3、文章在第五、六自然段将欧洲文化和中国文化作了比较,请简答这样写的目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从魏晋以来,历朝都提倡“以孝治天下”。根据文章的内容,分析统治者这样做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读图”时代阅读向何处去
      ①近日报载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了第三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的抽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国民阅读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03年,在调查的识字城乡居民中,每月读一本书的人为51.7%,比1998年下降8.7个百分点,其中农村的阅读率为45.3%,比1998年下降了9.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则下降了7.8个百分点。我国国民中有读书习惯者仅占5%。     
      ②这一查结果颇令人感到困惑和忧心忡忡:我国是一个出版大国,各种书刊林林总总,出版业红红火火,根据同一调查,国民个人自费购买图书的人均消费额还在持续增长,何以读书的人反越来越少?难道购买的书都是为了送礼或摆样子?我国更是一个文明古国,传统的价值观从来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何以在强调提高国民素质的今天,国民中有读书习惯者仅占5%?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根据调查预测,今后一段时间DVD、电视等其他媒体将利用自己的优势进一步分流人们的注意力,分割人们的闲暇,国民读书率可能会进一步降低,读书的人还会继续减少,难道书的传统价值和人类的读书兴趣真是面临了巨大的危机?      
      ③调查所反映出来的问题确实是人忧虑的。诚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今天人类获得知识的渠道已经越来越多元: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读书”,还可以从DVD、电视、互联网和各种琳琅满目的图像传播中获取,后者可以统称为“读图”。毫无疑义,与书刊单一的文字传播相比,图像传播(包括静态的图画和动态的影像)有着它天然的优势,因为图像传播是一种直观的形象传播,不仅人人都能欣赏观看,而且它比文字更赏心悦目,枯燥的文字只是一种符号,而生动的图像形神俱备,活色生香;加之图像传播因其形式上的特点,它需要更凝练、更简洁地表现对象,往往洋洋数千言、数万言的文字篇幅,有时需一两幅画面就能表达,这种直观、形象、快捷、省时的特点,比长时间地咬文嚼字确要轻松省力许多,因而它更适合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更适合紧张工作和极度疲劳的现代人在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是被“读图”的人分流了,而“读图”其实也是现代人获取知识和资讯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应该归入广义的“读书”范围之内;这样来看问题,所谓“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也许就没有那么严重。      
      ④但我们在肯定“读图”的同时,还是要力提倡传统意义上的“读书”,因为人类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人类的童年是从“读图”开始的,先民们在没有创造文字之前,先是通过图画来传播有关信息;然后有了文字,然后人类从“读图”时代进化到“读书”时代。每个人类个体也是如此,孩提时代先看图,然后学会识字,然后在“读书”中慢慢长大成熟,可以说这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普遍规律。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如果我们因为某些主客观的原因,反而慢慢养成了只会“读图”、不喜“读书”的习惯,久而久之,如果哪一天,我们真的丧失了“读书”的功能和兴趣,那到底是意味着我们人类的进化还是退步?      
      ⑤不仅如此,作为书的主要载体的文字更是人类进行思维的工具。文字的阅读和接受需要读者的感悟和思考,它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高级的脑力劳动,是人类训练和提高自身思维思辨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文字写就的作品,不仅可以达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艺术效果,而且更给读者提供了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一百个读者欣赏一部影视作品中的林黛玉,看到的都是一位演员扮演的林黛玉;而一百个读者阅读一部文字版的《红楼梦》,就会有一百个不同的林黛玉。文字传播的魅力超过图像传播处正在于此。所以,“读图”虽然有它存在的价值,但它不能也不应该替代“读书”,否则,人类的阅读功能和思维能力都会因之而退化。     
      ⑥尤其需要强调的是,“读书”中的阅读原著和原典,更是一个民族传承文明最根本的途径,也是每个国民提高自身素质最有效的手段。这里,不仅“读图”不能替代“读书”,而且读各种快餐书也不能替代读原汁原味的原著。一个国民,如果能有一百首唐诗、一百首宋词、一百部中外经典在肚子里打底,那他自然就有一种底气,就会有一种气质自内而外透出来。只看有声有色的图像改编,不读原汁原味的原著;或是包里装两本时髦书摆摆样子,书橱里摆几部大书装点门面,不认真读书,那浅薄庸俗的尾巴随时都会露馅。正是基于此,在大量经典作品以图像改编和各种快餐方式传播的今天,我们真诚地吁请现代快节奏生活下的读者:为了从根本上充实你自己,在你选择“读图”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读书”,尤其不要忘了多读原著和原典。
    1.对本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在第②段中,作者运用对比和引用资料的方法,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人越来越少”这一现象的困惑和忧虑。 
    B.在第③段中,作者运用比较的方法,说明图像传播具有天然的优势,“读图”往往更适合现代生活和现代人。  
    C.在第④段中,作者拿人类个体的成长过程与人类文明的历史作类比,说明“读书”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标志。 
    D.在第⑤段中,作者运用举例的方法,表明对文学作品的不同理解缘于读者不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下列说法和原文相符的两项是(  )
    A.第④段中的“普遍规律”指的是从“读图”时代进化到“读书”时代。
    B.作者认为,由于图象具有直观、形象、快捷、省时的特点,读图可以轻松省力地获取知识和资讯,所以更适合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更适合紧张工作和极度疲劳的现代人在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需求。现代人应该多读图,读好图。
    C.文字传播的魅力超过图像传播处在于文字写就的作品,不仅可以达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艺术效果,而且更给读者提供了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
    D.作者所说的“读图”是指从电视的图像传播中获取知识。
    E只有阅读原著和原典,才能是使每个国民提高自身素质,摆脱浅薄庸俗。
    3.对“读书的人越来越少”并“还会继续减少”的观象,作者先说“令人忧虑”,后来又说现象“也许没有那么严重”,是否前后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全文,作者大力提倡传统意义上的“读书”,理由何在?请分点列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广州日报》拟刊发一则,请你填入一组排比句,将倡议书中空缺的段落补充完整,突出广州的精神风貌。
    尊敬的广大市民:
      广州,一座拥有2220 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镇,一座GDP 超6000 亿元的经济名城。她,值得我们骄傲!
      广州,                                          ,                    ,她,值得我们热爱!
      “新广州,大未来!”-- 为了实现这一美好的目标,在这里,我们向广大市民发出倡议,请加入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将广州建设成文化名城、宜居之城、发展之城……我们相信,有了您的支持和行动,未来的广州将会更加文明、更加富饶;更加和谐,更加美好!让我们一起向世界大声宣布:“我爱广州!”                                                               
                                                                                                                                                                                                                                                                                广州日报社                          
                                                                                                                2007年11月12日
  •         现在很多电视台都开设了新闻评点类的栏目,请你做一回这个栏目的主持人,对下面这则新闻进行点评,要求观点鲜明,不少于50个字。
       发泄餐厅
            北京首家“发泄”餐厅正式开业。只要顾客愿意,餐具、瓷器、家具,甚至餐厅里的一切东西,都可以尽情砸,悬挂在屋顶下的沙袋可以随时击打,“发泄墙”上可以贴上所有让你痛恨或厌恶的人的照片。(7月30日《法制晚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作文。
            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的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一文不值。但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我们永远不会丧失价值,我们依然是无价之宝。对此,你有何体验或感悟?请以“生命的价值来源于你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