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届高三语文高考二轮知能提升训练3的第一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杜 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 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 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
    (1)这首诗的第三联运用了哪几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初授官题高冠【注】草堂
    岑 参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
    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
    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注】高冠:山谷名。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送别
    刘 致
    和风闹燕莺,丽日明桃杏。
    长江一线平,暮雨千山静。
    载酒送君行,折柳系离情。
    梦里思梁苑,花时别渭城。
    长亭,咫尺人孤零,
    愁听,阳关第四声。
      【注】①前四句是【雁儿落】,后八句是【得胜令】,因两调音律可以衔接,而作者填完前调意犹未尽,故兼而连带填后调,是谓“过”。②梁苑:亦称梁园、兔园,汉梁孝王刘武所建园林,园内聚集着一班著名文士。
    (1)这首元曲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曲词在抒发离人 去后送别者凄凉惆怅的情感时运用了虚实结合与以景写情的手法,请结合曲句,就其中一种手法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2届高三语文高考二轮知能提升训练3的第二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野水孤舟
    梁 栋
    前村雨过溪流乱,行路迷漫都间断。
    孤洲尽日少人来,小舟系在垂杨岸。
    主人空有济川心,坐见门前水日深。
    袖手归来茅屋下,任他鸥鸟自浮沈。
      【注】梁栋:咸淳四年进士。迁宝应簿,调钱塘仁和尉。宋亡,归武林闲处守道。此诗大约作于南宋灭亡之前。
    (1)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分析颔联的表现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只字不提国势,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作者对国势的关注。颈联中的“空”和“坐见”在这方面用得极为传神,请结合诗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
    晁端友
    寒林残日欲栖乌,壁里青灯乍有无。
    小雨愔愔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
    【注】①乌:乌鸦;②愔愔:寂静无声。
    (1)诗中的“乌”和“马”两个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三、四两句,叶梦得《石林诗话》作“小雨愔愔人不寐,卧听羸马啮残蔬”。其中“不寐”与原诗“假寐”相比哪个更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醉 眠
    (宋)唐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1)请概括诗歌描写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具体的诗句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2届高三语文高考二轮知能提升训练3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洞霄宫【注】
    林 逋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 枕上闻?
    【注】洞霄宫:在今浙江余杭县南大涤洞,一向是游览胜地,道家认为大涤洞是第七十二福地。唐代建有天柱观,北宋改名为“洞霄宫”。
    (1)此诗颔联是写景佳句,写景很有特点,请结合诗句从两个方面作具体的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尾联提到了“芭蕉雨”“枕上闻”,这描绘了怎样的一幅意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米元晖潇湘图二首
    尤 袤
    万里江天杳霭,一村烟树微茫。
    只欠孤篷听雨,恍如身在潇湘。
    淡淡晓山横雾,茫茫远水平沙。
    安得绿蓑青笠,往来泛宅浮家!
    (1)第一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首诗中的“安得”二字反映了诗人内心怎样的矛盾?如此作结,有何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病后登快哉亭
    (宋)贺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中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注】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节节高·题洞庭鹿角庙壁
    (元)卢挚
    雨晴云散,满江明月。风微浪息,扁舟一叶。
    半夜心,三生梦,万里别。闷倚篷窗睡些。
    【注】黄华:菊花。
    (1)两首诗都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两首诗营造的意境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 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上片“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动人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眉眼盈盈处”有几层含意?妙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