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2012学年云南省昆明一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古往今来,每个艺术家都渴望自己的作品成为精品,具有不朽的魅力。“文章千古事”正是这种观念的表达。而在大众传媒时代和市场竞争中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认定精品呢?这是个值得追问的问题。  
      艺术作品只有受到受众的喜爱,具有接受上的优势和强劲的市场号召力,才能成为精品,这是不言而喻的道理,然而把精品与市场反应完全对应起来,肯定是有问题的。市场有“一时”和“长久”之区别。我认为,精品是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的,要有穿越时空而愈增其审美价值从而也具有了市场价值的潜质。  
      既然是文艺精品,就不能只是拥有当下的市场,而一定是也要拥有未来的市场。只有当下的市场而没有未来的市场,是不可能成为文艺精品的。到今天成为脍炙人口的文艺精品的,如《红楼梦》、《哈姆雷特》等,都拥有当时的市场,且拥有此后许多年代的市场。精品必定是具有能穿越时空并不断增值的艺术魅力的。  
      什么样的作品可以具有穿越时空而又不断增值的艺术魅力呢?我看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文艺精品无论是何种艺术门类或艺术体裁,通过一定的符号载体来表现人们的真善美的普世价值观则是共同的。真善美作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们的价值追求是共同的。诗词、小说、戏曲、绘画、音乐、雕塑以至于电影电视中的精品,能够真正受到最广泛的喜爱的,无不具有真善美的普世价值。如屈原《离骚》、绘画《最后的晚餐》、音乐《梁山伯 与祝英台》等,不胜枚举。
      文艺精品,无论是叙事的还是抒情的,也无论是文学的还是其他门类的,都要显现出与人们的情感密切相关的人物性格或人格魅力。对于作品情节的投入,首先是基于对人物性格的认同。叙事性文艺精品中主要人物都是能够引起人们的深切同情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的,如《红与黑》中的于连就是如此。现在的电视剧更为突出。因为主要人物的性格丰富而与人们情感密切相关,才能引起我们的充分关注,也才能使人们关注情节的发展;如果只有故事,没有丰富的、与人们的情感密切相关的人物性格,人们很少甚至不会对它的情节发展有什么兴趣,这也是某些叙事类作品不能成为精品的重要原因。非叙事性的作品,没有人物和情节,但却是应该体现出作者的境界和人格魅力的,如王羲之《兰亭集序》、绘画《江山如此多娇》等。  
      文艺精品还应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语言表达形式。不同的艺术门类有不同的艺术语言,即便是同一门类的艺术家,只要他是成熟的、有成就的艺术家,也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艺术语言。同是诗人,郭小川和贺敬之的艺术语言不尽相同;同是画家,吴冠中和林风眠的艺术语言是不同的;同样是电视剧导演,李少红和高希希的艺术语言也颇有不同。人云亦云的模式化作品,不可能成为精品。具有艺术个性的作品,都有真正的艺术生命,也才能有市场,既有当下的市场,也有未来的市场。当代小说中,周梅森《国殇》、路遥《人生》等,可称为精品,都是以其个性化的艺术语言表达形式为其重要标志的。
      在对当前文艺创作的分析中,注重文艺精品的市场化因素无可厚非。而依我的浅见,精品与人民的息息相关,也许和依凭于市场还不完全是一回事,或者说并不是志在市场才能出现精品,而是真正的精品拥有市场。(选自《人民日报》2010年6月29日张晶《文艺精品与市场》,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文艺精品”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艺精品是每个艺术家都渴望得到的,而且是需要艺术家们耗尽毕生精力去创作、去追求的艺术作品。
    B.文艺精品是受到广大受众的喜爱,具有接受上的优势和强劲的市场号召力的小说、绘画等的艺术作品。
    C.文艺精品是能够经得起时间检验、具有能穿越时空而愈增其审美价值并具有市场价值潜质的艺术作品。
    D.文艺精品是指那些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的,在当下市场有卖点过了若干年代后仍有市场卖点的艺术作品。
    2.下列各项,不属于“具有穿越时空而又不断增值的艺术魅力的作品”的构成因素的一项是(     )
    A.作品要具有与人们的情感密切相关的人物性格或人格魅力,不管是叙事性作品还是非叙事性作品。 
    B.作品要有充分的娱悦价值和经济价值,既能让人读后感到轻松愉快,又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C.作品要蕴含着真善美的普世价值,因为真善美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们的共同的价值追求。
    D.作品应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语言表达形式,不同门类艺术语言不同,同一门类不同艺术家亦不同。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具有真善美普世精神、密切联系人的情感、独特的艺术语言的作品,就是精品。
    B.在对待艺术作品的问题上,把精品与市场反应联系起来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C.到今天成为文艺精品的古代作品,都拥有当时的市场及其以后许多年代的市场。
    D.分析当前的文艺作品是不是精品,要依凭于市场化因素和人民性因素双重标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原   弊
    [宋] 欧阳修
      农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而今之为吏者不然,薄书听断而已矣,闻有道农之事,则相与笑之曰:鄙。夫知赋敛移用之为急,不知务农为先者,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知务农而不知节用以爱农,是未尽务农之方也。
      古之为政者,上下相移用以济。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上爱其下,下给其上,使不相困。一夫之力,督之必尽其所任;一日之用,节之必量其所入。一岁之耕,供公与民食,皆出其间而常有余。故三年而余一年之备。今乃不然,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甚者,场功甫毕,簸糠麸而食秕稗,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此甚可叹也!
      国家罢兵,三十三岁矣,兵尝经用者老死今尽,而后来者未尝闻金鼓、识战阵也。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今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其骄如此,况肯冒辛苦以战斗乎?就使兵耐辛苦而能斗战,虽耗农民,为之可也。奈何有为兵之虚名,而其实骄惰无用之人也。
      古之凡民长大壮健者皆在南亩,农隙则教之以战,今乃大异,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招之去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为厢兵。吏招人多者有赏,而民方穷时争投之。故一经凶荒,则所留在南亩者,惟老弱也。而吏方曰:不收为兵,则恐为盗。噫!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终身骄惰而窃食也。古之长大壮健者任耕,而老弱者游惰;今之长大壮健者游惰,而老弱者留耕也。何相反之甚邪!然民尽力乎南亩者,或不免乎狗彘之食,而一去为僧、兵,则终身安佚而享丰腴,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 (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有删改)
    1.对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相与笑之曰:/鄙:卑鄙
    B.或采橡实、菜根以延冬春/畜:通“蓄”, 存储
    C.不自荷而雇人之/荷:担,挑
    D.之以为厢兵/籍:登记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不重视农业所造成的恶果的一组是(    )
    ①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
    ②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
    ③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
    ④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
    ⑤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 ⑥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
    A.①③⑥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农业是天下之本,当政者只知使用民力而不知爱惜民力是不可取的。
    B.作者认为,休战以来的士卒已经老迈,因此背军粮的任务只好雇请他人来做。
    C.作者通过古今施政的对比,揭示了宋朝农民在利益被严重侵害下的悲惨遭遇。
    D.作者指出,高大健壮的不种田,年老体弱的却在田地劳作,有时吃的是猪狗食。
    4.把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知务农为先者,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终身骄惰而窃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诗句,回答问题。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 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 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 愁倚两三松
    1.请找出颈联中用得最精妙的两个字,并对其中一个字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人评论这首诗时说: “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句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不遇。”(吴大受《诗筏》)道出了此诗妙处。对此诗的写景抒情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2)                      ,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
    (3)                      ,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4)星垂平野阔,                  。        《旅夜书怀》
    (5)                     ,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6)问君能有几多愁?                      。《虞美人》
    (7)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阿房宫赋》
    (8)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六国论》
◎ 2011-2012学年云南省昆明一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一头牛 
     马卫
      岳步云活了六十二岁,家里来的最大的官就是村长,这回村长说这是县长,吓得他差点尿裤子。不为别的,就为他岳步云是我们黑水村的老落后,全村都脱贫了,只有他家还没有脱贫,害得村长年年受批,乡长年年挨骂。这些是小,最关键的是乡长升不了官,常把村长的祖宗八代拿出来骂。
      县长真是个好县长,朴实得就像地里的玉米。他看了粮仓,看了猪圈,特别是看到有一头肥硕的牛,嘴里赞不绝口:“不错嘛,这牛不就值五千多吗?还有五头猪,这一加起来不就脱贫了吗?”
      随行的记者忙着记录。
      乡长、村长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第二天,村长正儿八经地把红红的“脱贫户”铁牌牌牢牢地打在岳步云家的门楣上。
      “老岳啊,你家脱贫了,这牛也该还给人家了吧?”村长心情很放松。
      “村长,啥子牛?我家可没有租人家的牛啊。”岳步云摇着脑袋说。
      “就是昨天县长看过的那头黄牯牛。” 
      “嘿嘿,村长,你真会说笑话,那头牛是我喂了几年的了,怎么会是别人的?” 
       这下轮到村长鼓眼睛了。为了让县长参观,更为了脱贫致富的牌子,县长还没有来之前,村长找到在邻村的表弟,那是个养牛专业户,让他借头牛来装门面,事后再还他,顺带给他点补助。表弟当然同意。
      “岳步云,你可不能耍横啊,这牛明明是为了应付县长的检查借来的,怎么会成了你的?”
      “村长啊,这牛在我家的牛圈,不是我家的还是你家的?”
      双方说红了眼,撕破了脸。村长气得吐血,想不到这老实巴交的岳步云,要昧良心,吞了这头牛。村长想:你也太胆大了,也不想想我是谁!
      岳步云真是十头牯牛也拉不回头,坚决不承认这牛是别人的。
      村长心里很冒火,路过红红酒楼,抬腿就跨了进去。
      红红给村长炒了他爱吃的椿芽鸡蛋,炖上香菌排骨,再开一瓶本地的崇阳大曲,生意也不做了,二人对酌起来。
      村长说出他的痛苦。
      红红嘻嘻笑起来:“真是笨,不就是一头牛吗?”
      “你个蠢婆娘,也敢侃大话?那是一头牛,不是一只鸡,一只兔!”
      “一头牛就把你难倒了?”
      “你有啥子办法?”
      红红说出了她的妙计,村长也不得不佩服。
      村长第二天早早地起来,对直来到岳步云家中。他要看看那头牛还在不在。
      岳步云看到村长来他家,心里不爽,但没发作。
      “村长,你有啥子事哟?”
      “还不是那头牛!”
      岳步云早料着了,很坦然:“你去牛圈牵嘛!”
      村长真的去牛圈,可哪里有?只有几泡牛尿还热乎乎地冒气。
      村长的如意算盘落空了。原来,红红给他出的主意很简单——晚上找人把牛偷回来,不就得了?本来就不是他的牛,他岳步云也不敢报案。可现在牛上哪儿去了?
      转天,村长还在纳闷,毕竟心里有事,老是放心不下那头牛,不料乡秘书风风火火地闯进来。
      “你个背时砍脑壳的还在做梦,乡长叫你快去,出了大事!”
      “出了大事?”村长心里迷糊了。
      骑着自行车到了乡里,乡长一脸的怒火——
      原来县里打电话来说,我们黑水村的岳步云牵着头牛到了县里上访。牛背上写着:村长借来一头牛,我们全家熬出头,脱贫就是块铁牌牌,不信大家问这头牛!
      县城轰动了,电视台的,报纸的,杂志的,广播的,嚷得个不得了。
      岳步云回来了,不过不是一个人,当然还有那头牛。
      跟着岳步云回来的小车上,坐着调研组。乡长陪着,村长没资格陪,只有端茶递水的份。那个戴着眼镜白脸白皮的什么科长,亲自把“脱贫户”的铁牌牌摘下来,然后对岳步云说:“大叔,你说了真话,这牛归你,钱由县里出。”
      岳步云说:“我不要牛。我只想要上面晓得真相!”
      乡长、村长全垂着脑壳。
      村长还是不明白:那天,这岳步云为啥不当着县长的面揭穿他呢?不过他已不为这个操心了,因为他的村长当不成了,连累得乡长也当不成了。好在村长的表弟还是得到了县里赔的牛钱,不会来找他的麻烦了。
      后来,岳步云成了养牛专业户,很快就脱贫了,起因就是那头借来的牛。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岳步云家还没有脱贫,害得村长年年受批,乡长年年挨骂。村长急得帮岳家借了头牛,瞒天过海地给他家“脱了贫”,钉上了红红的“脱贫户”的铁牌牌。
    B.村长的表弟愿意借牛给岳步云,一方面是因为村长允诺给他一些补助,另一方面他也怕由于表哥管辖的村里还有个别贫困户的存在,而影响表哥的政绩。
    C.此事轰动了县城,调研组查清事实真相,岳步云家虽被摘下“脱贫户”的铁牌牌,但领导说“谢谢你说了真话,这牛归你”,实现了他不还牛的目的。
    D.这篇小说语言平实,口语化,如话家常,具有浓郁的乡村特色,同时又极具个性。人物的语言、神态描写,用语简省,但性格跃然纸上。
    E.这篇小说写村长为溜须讨好领导,乡长为了升官,合起伙来造虚假业绩,结果弄巧成拙。小说对社会上弄虚作假、搞虚假政绩之风给予了辛辣的讽刺。
    (2)小说前四段的交代和描写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岳步云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岳步云一开始给人的印象与后来的行为构成了巨大反差,你认为这种反差是否合理?请从人物形象或情节设计中任选一项,结合原文,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不按规则出牌的大学校长朱清时
      朱清时,1968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毕业后去了青海西宁山川机床铸造厂,当了一名炉前工。
      当时分来厂里的大学生们常在业余时间聚会,喝酒、打扑克、海阔天空聊天、发牢骚。朱清时说:“我也时有加入,但很快就感到空虚。我总觉得光抱怨怀才不遇没意思,中国这么大,总是需要人才的,现在把时间荒废了,一旦需要时,我们有什么呢?我仍然像在大学里一样,抓紧时间学习。”在这期间,他翻译了一本《相对论的再审查》,稿子被山东大学油印出来,在国内流传;写了一篇论文《论基本粒子的静质量随时间变大》,1974年发表在《复旦学报》上。
      20世纪70年代中期,地处西宁的中科院青海盐湖所正在为造原子弹组织技术攻关,急需学物理的人才。得知这一消息后,朱清时立即去拜访该所的室主任康靖文。康靖文拿出很长的一篇专业外文文章让他翻译。几天后,朱清时就把译文交给了他,研究所马上就决定要朱清时。
      1979年,朱清时被选为中科院首批出国进修人员,到美国圣巴巴拉大学从事激光光谱研究。初到美国,实验室的设备多数他都没见过,而且英语比较薄弱,每周的小组讨论会,讨论的问题他听不懂。那种尴尬的局面让朱清时很受伤。
      别无选择,朱清时只能放弃了一切娱乐和休息时间,集中精力迅速填补实验技术和专业知识的空白。“我列出一个问题清单,包括我不知道的仪器的功能和操作方法,然后请教别人,把他的介绍一一记下来,自己再练几次,熟悉之后,就能找出每台仪器的关键点,然后再读说明书的有关部分,很快就能掌握。两三个月之后,我已能熟练地操作整个复杂的系统,做出了一些漂亮的结果。终于有一天,当看到记录仪画出期待已久的曲线时,我深切感受到了探索科学真理的快乐!”
      两年进修期满之后,麻省理工学院要聘请他做“博士后”研究员。但朱清时还是选择了回国,与同事们一起建起了中科院激光光谱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是当时世界上两个水平最高的实验室之一。
      1998年,朱清时被国务院任命为中国科技大学校长。
      在教育主管部门眼里,这位书卷气浓郁、平时在办公室里喜欢穿一双布鞋的校长,是一个不按照规则出牌的人,更是一个给他们出难题的人,一个冒犯者和挑衅者。
      担任中科大校长的10年里,朱清时赶上了教育部的“扩招”政策。作为大学校长,朱清时非常矛盾:多招一个学生就多收入一两万,多招一千个学生就是一两千万。但扩招却要付出代价——保证不了教学质量。思前顾后,朱清时停止了扩招。
      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时任校长的朱清时不断思考的问题。他曾带着同事去麻省理工等高校调研,回国搞教学改革,引进优秀人才。几年后他才发现,教育体制和考评制度才是大学的核心问题。AA朱清时发现,中国传统的书院培养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们和学生都住在一起,除了上课学知识外,师生们时时刻刻都在交流。朱清时觉得,英国的剑桥和牛津的学院就相当于中国的书院。于是,他想在中科大实施书院式管理,重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不分专业和年级混住在一起,让学生上课之外的活动更丰富。结果有关部门下文禁止,要求将学生按照专业来管理,要把学生管理得严格一点。朱清时的书院式改革无疾而终。
      “如果教育体系不改的话,目前的众多问题无法解决,中国大学应当‘去行政化’和‘教授治校’。”朱清时说。这些在1917年由蔡元培首倡的治校理念,成就了北大在20世纪初的辉煌,至今仍被视为中国教育界稀缺的良药,也是朱清时作为大学校长一直在坚持的改革。
      2009年3月,刚刚从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任上卸职的中科院院士朱清时,在深圳“全球海选校长”中,全票当选新筹建的南方科技大学拟任校长第一候选人。上任不久,他就主动放弃自己享受的省部级待遇,并提出放弃行政级别。
      在给深圳市政府递交的南科大办校方案中,朱清时提出要办一所前所未有的大学,以机制创新匡正中国教育积弊。朱清时和他的教育改革,如一块石头砸进平静的水面,把中国的大学教育问题推到了聚光灯下,也让南科大成为全社会瞩目的焦点。
      2010年年底,教育部选择了认可,在南科大招生考试后,下发批文同意未经教育部批准就进行自主招生的南科大进行筹建,筹建期间可以试办本科专业,暂时给予了朱清时主导的这场改革实验一个模糊的承认。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去行政化”和“教授治校”,至今仍被视为中国教育界稀缺的良药,可见,如果能够实行这种教育制度,中国教育的弊端就能得到根本解决。
    B.朱清时虽然被国务院任命为中国科技大学的校长,但他却是一个不按照规则出牌的人,也是一个愿意出难题的人,一个冒犯者和挑衅者。
    C.朱清时在中科大实施了书院式管理制度,是因为他觉得传统的书院培养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而英国的剑桥和牛津的学院就相当于中国的书院。
    D.南方科技大首批录取的学生采取了自主招生的形式,事先并未经得教育部的批准,但在2010年底,教育部对朱清时的办学方式选择了认可。
    E.在本文中,作者撷取朱清时几个人生片断,描写出一位既努力进取,心系教育事业,又特立独行,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校长的形象。
    (2)从文章前半部分来看,是什么造就了朱清时的成功?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朱清时是一个不按规则出牌的人,这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朱清时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而他坚称自己是个学者。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影星章子怡在演艺道路上本来顺风顺水,风光无限,但是否极泰来,因身陷“捐款门”,她的声誉受到了严重影响。
    B.何先生西洋油画的功底非常深厚,对中国画的春秋笔法也十分熟稔,寥寥几笔,一个鲜活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C.入围本届柏林电影节竞赛单元的两部中国影片,《三枪拍案惊奇》令人遗憾地铩羽而归,《团圆》则获得了最佳编剧银熊奖。
    D.王勃在滕王阁盛会上,当众挥笔而书,率尔成章,于是《滕王阁序》喷薄而出,“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熠熠生辉。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近年来,我国以新的姿态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制定和调整,迈出了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而又负责任的参与者的重要一步。
    B.四川成都一带的乡镇企业之所以发展这么快,是因为抓准了商机,生产的产品适销对路,并且有个很大的生产者队伍。
    C.傍晚时分,老红军刘德全漫步在延河之畔,看着巍巍宝塔山倒映在水中的美好的倩影,不禁想起当年在延安时的峥嵘岁月。
    D.时下,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学习时间偏长,许多学生缺乏的是睡眠的严重不足,这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 2011-2012学年云南省昆明一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按顺序排列下面的语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清晨推窗望去,雨却停了。
    ②院子中,一丛绿树被染得浓阴如墨。
    ③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
    ④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给这雨后空朗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的生气。
    ⑤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
    ⑥空中还飘着若有若无的雨丝,天地间弥漫着一层层湿漉漉、静悄悄青黛色雾霭。
    A.③①⑤⑥②④  
    B.②④⑤⑥①③    
    C.③①②④⑤⑥     
    D.⑤⑥③①②④
  •   某县教育局丁局长在欢迎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X的大会上致辞说:“X老师是现代伟大的语文改革家,是我们崇敬的导师和偶像,我代表全县人民十分虔诚地欢迎他的到来……”X老师听了很不自在,在场的语文老师都议论纷纷。 
    (1)丁局长的欢迎词确实让人“不自在”,让人“议论纷纷”,试指出3点不得体的地方并改正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丁局长的欢迎词,语文特级教师X怎样说才算得体?试给这个教师拟几句答谢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选出与作家对应的风格及作品
    (1)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鱼跳珠乱入船。( )      
    (2)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          
    (3)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5)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      
    (6)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A.白居易 
    B.王  维 
    C.高  适 
    D.孟浩然 
    E.李 贺  
    F.苏 轼  
    平淡自然,清静幽深        
    语言清淡,意境深远        
    立意新奇,用辞瑰丽        
    通俗易懂,流畅自然       
    洗练苍劲,雄厚深沉        
    意境开阔,清新豪健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雨果有句名言:“痛苦能够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灾难是傲骨的乳娘,祸患则是人杰的乳汁。”
      加拿大物理学家罗伯特在进行环球考察时,来到智利北部一个十分荒凉干旱的小村子,发现了一种奇异的现象:这里除蜘蛛外没有其他任何生物。蜘蛛四处繁衍,生活得很好。为什么它们能在如此干涸的环境里生存呢?罗伯特借助电子显微镜发现这些蜘蛛具有极强的亲水性,极易吸附雾气中的水分,而这些水分正是它们生生不息的泉源。
      在这个世上,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有的只是绝望的思维。只要心灵不干涸,再荒凉的土地,也会变成生机勃勃的绿洲。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