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届广东省高三语文高考模拟仿真试题试题(二)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种/头 声/海 落/
    B.书/狡 财/滟 丸/
    C.化/衍 豆弄 经/
    D.宿/跷 拒/力 漫/
  •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一项是
    [     ]
      海滨公园是附近居民喜爱的运动场所,公园里那林立的大石,千态万状,有的像卧虎,有的像奔马,无不惟妙惟肖。这一出人意表的奇景对于外来游客来说往往是第一次见到。在其间无论是散步、慢跑,还是骑车锻炼,都令人神气十足。逛逛公园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真是两全其美
    A.惟妙惟肖
    B.出人意表
    C.神气十足
    D.两全其美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广东省直、中央驻穗单位及广州市公务员虽然目前并未完成公费医疗与医保接轨,但广东省、广州市相关职能部门均表示,公费医疗改革并没有停顿。
    B.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有人已经喜悦还家,有人正在回家的路上,还有人滞留在各大城市的车站,苦苦等待那张牵连温暖与亲情的车票。
    C.中国冰雪健儿们在温哥华冬奥会取得的战绩,再一次说明中国队不管是男女项目还是团体项目,抑或是各单项,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D.近几年来,我国领海不断被侵扰,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海上变化,中国海监局调整了工作规划,加大了海上巡航密度和执法装备的质量。
  • 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书”本是指文字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②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
    ③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 ④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
    ⑤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很好看
    ⑥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
    A.⑤③⑥②①④
    B.③①⑥②⑤④
    C.③①②⑤⑥④
    D.①⑥②⑤④③
◎ 2012届广东省高三语文高考模拟仿真试题试题(二)的第二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陈公神道碑铭
    曾 巩
      公讳世卿,字光远,南剑州沙县人也。公为儿时,书木叶为诗,其父见之大惊,遂使学,以笃志闻于乡。中雍熙二年进士,为衡州军事推官,改静安军节度推官。王小波、李顺盗蜀,州县多不能保,东围静安,公应变,为箭笴兵械城守之具百余万,约其属分城守之。围既久不解,分城者疑惧意懈,出语动公,公以义谯数勉之。而间谓州长张雍曰:“此属留之则溃人心,纵之使求外兵,则两全。”雍听其言。盗数万人围静安八十日,公奋励距敌,射其裨将一人,应手死。又射至数百人,无不辄死。盗以故不敢迫。而外兵来救,乃卒解静安之围。事闻,即其军,以公为掌书记,父丧,不许去官。自宋兴小吏势,盗起往往转掠数百千里,吏辄弃城走。及公之保静安,则若吏力皆可以有为者。然公之于此时,盖亦易无为有,以少胜众,此材智烈丈夫之所为。小拘常见之人,亦安能责其此出哉?
      公在静安七年,还为秘书郎。真宗即位,为荆湖北路转运使。澧州诸蛮夺澧旁地耕守,数纵兵入盗,积十余岁莫能却。公至,诸蛮畏悦,皆还就溪洞,而归故所掠地与人。公因筑三塞以备蛮,诏书嘉奖。公去久之,而后吏不能善蛮,蛮亦辄复入盗。天子问公前所以服蛮者何为,而今将治之者何出,公具对而刊其稿,世故莫知其何术也。公在荆湖岁余,擢为秘书少监,知广州,赐金紫服,至则罢计口鬻盐,人以休息。海外国来献,多人徒以食县官,而往往皆射利于中国也。天子以公善谋问公所以纲理之者公以谓以国之小大裁其使员授官之多少通其公献而征其私货可以息弊从之。居南海四年,未及召而得疾卒,享年六十有四。(选自《曾巩文集》,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谓州长张雍 间:私下
    B.乃解静安之围 卒:最终
    C.积十余岁莫能 却:退却
    D.而后吏不能蛮 善:善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父见之大惊 约属分城守之
    B.以笃志闻乡 然公之此时
    C.此属留之溃人心 纵之使求外兵,两全
    D.则若吏力皆可以有者 此材智烈丈夫之所
    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世卿“善谋”的一组是(  )
    ①公为儿时,书木叶为诗
    ②约其属分城守之
    ③纵之使求外兵,则两全
    ④公奋励距敌,射其裨将一人
    ⑤公至,诸蛮畏悦
    ⑥至则罢计口鬻盐,人以休息
    A.①③④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公还是幼儿的时候,用树叶在地上写了一首诗,他的父亲看到这件事后非常吃惊,陈公也因此声名大噪。
    B.静安被围,陈公应付事态变化,准备了一百多万件箭杆、兵器和守城的用具,并和属下约定分守几座城池。
    C.盗贼围困静安多日,陈世卿奋勇拒敌,射死几百贼兵,使其不敢逼近攻城,后因援兵来救,静安之围得以解除。
    D.陈公担任广州知州,皇帝御赐了金紫服,到任后就废除了按人口买盐的制度,人民因此能够休养生息。
    5.断句和翻译。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天 子 以 公 善 谋 问 公 所 以 纲 理 之 者 公 以 谓 以 国 之 小 大 裁 其 使 员 授 官 之 多 少 通 其 公 献 而 征 其 私 货 可 以 息 弊 从 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小拘常见之人,亦安能责其此出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世故莫知其何术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南吕]四块玉·浔阳江
    马致远
    送客时,秋江令,商女琵琶断肠声。可知道司马和愁听。月又明,酒又酲。客乍醒。
    【注】①酲:喝醉了神志不清。
    (1)“客乍醒”中的“醒”字有多重含意?请简要说明其含意及其寓含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纵观整首诗歌,艺术表达上给人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答对一空给1分。)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鱼我所欲也》)
    (2)生乎吾前,_____________________,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_____________________,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4)望西都,意踌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试论“文化低保”
      “文化低保”是相对于生活低保提出的,在本质上文化低保与生活低保都是以促进人的发展,满足人的需求为目标的。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二者是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具体来说,文化低保是政府各相关部门通过整合优势资源,从文化层面对低保群体进行救助。从作用上来说,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解决了老百姓吃饱穿暖的问题,那么文化低保则是相对于生活低保所建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为最广大的普通百姓日常生活构建所需的“最低文化生活保障线”,是为了保障文化弱势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
      笔者认为“文化低保”有三个层次:第一是群众要读得懂文化,这是指社会文化弱势群体要平等的受教育。著名学者许嘉璐认为教育的本质功能是留存、传承、创造文化的基础,所以把弱势群体享受平等的教育放在第一层次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第二是群众身边要有易得的可触摸的文化载体,这是指文化资源要充分、平均;第三是群众享受文化,把群众文化提升到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交流的高度。狭义上文化低保是为文化弱势群体(如:农民、城市低收入居民、残疾人、老年人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等)提供易于理解的、最基本的文化读物、视听设备,使他们正常参加最基本的文化娱乐活动,这也是文化低保的前两个层次。广义上的文化低保则是基于文化弱势群体所提供的文化教育资源、精神文化生活、文化制度保障等,是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体现,更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的要求,对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文化低保建设要借鉴最低生活保障的经验,在具体操作中重视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特点,根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全民为服务对象、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统筹规划和建设基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坚持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并重,实现资源整合、共建共享。
      文化低保要注重均等性。党和政府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和要求,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开展文化低保过程中,必须强调均等性,这包括教育资源均等性、文化资源均等性以及文化发展成果共享等。
      文化低保也要应保尽保。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一个宗旨是“应保尽保”,同样,文化教育领域仍然需要这个法则,文化低保也要“各类人员应保尽保”,将最广大的文化弱势群体纳入到保障之中,尽可能发挥文化低保在平衡教育资源、文化资源方面的作用。文化低保要满足各年龄段、各个文化层次以及各类群体的需求,在资源上予以保障,着力推进文化低保的“制度全覆盖”和“人群全覆盖”。
      文化低保要与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交流相结合。文化低保要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形式,成为促进科技进步的“孵化器”和社会进步的“加速器”,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必将越来越突出。(选自2011年12月12日《北京日报》)
    1.根据文意,以下表述有误的两项是(  )
    A.政府只有解决了老百姓吃饱穿暖的问题之后,才能构建“最低文化生活保障线”,保证让文化弱势群体平等地受教育。
    B.作者引用许嘉璐教授的观点,意在强调应把弱势群体享受平等的教育放在文化低保第一层次。
    C.广义上的文化低保是基于狭义上文化低保的内容,更强调“文化低保”的实施对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国际影响力的作用。
    D.文化低保借鉴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的宗旨“应保尽保”,强化推进文化低保的“制度全覆盖”和“人群全覆盖”。
    E.在保障文化弱势群体的基本文化教育权益的条件下,政府部门才能实行把文化低保提升到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交流的高度。 
    2.下列选项中,对“文化低保”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低保”是政府部门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对弱势群体从文化层面进行的救助。
    B.文化低保是为广大的普通百姓日常文化生活构建所需的“最低文化生活保障线”。
    C.文化低保与生活低保本质是相同的,都是以促进人的发展,满足人的需求为目标。
    D.文化低保要在实际操作中重视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建设,同时也必须强调“均等性
    3.综观全文,“文化低保”的实施有何现实意义?请分条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意,简要说说“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在“文化低保”建设中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2届广东省高三语文高考模拟仿真试题试题(二)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谁都可以是天使
    江 航
      两年前,我和太太从北方的一座小城辞职来到杭州。太太在一家报社做编辑,我则继续做着我的老本行——电台的DJ。
      我们借住在朋友的一栋老宅里,很老的房子。院子里有一个大大的铁门,上面有一把巨大的锁,院子里的每一个人都有一把铁门上的钥匙。我们家的铁门钥匙一直以来都在太太手中。也不知道是怎样形成的习惯,每一个住在院子里的人,从外面奔波回来,把自行车推进院子后,哪怕是在大白天,也要顺手把院门锁上。
      事情发生在那个炎热的午后。
      那时我做的是下午3点档的一个音乐节目。我通常是在直播开始前的半个小时赶到电台。在夏天我有午睡的习惯。太太那天正好在报社拼版,中午不会回来。
      平时午睡都是太太叫我起床,那天我就睡过了头,醒来的时候离直播只有半个小时了。以往的这个时候,我已坐在办公室里抱着一堆唱片准备进直播间了。我睡眼惺忪地爬起来,走到院子里,看到铁门上的大黑锁,这才想起钥匙在太太的手上。我首先看在院子里是否还有其他的人,结果我发现整个院子里只有我一个人。
      我手忙脚乱了起来。院墙出奇的高,我知道我根本做不到“狗急跳墙”,房间里又没有装电话。
      我在院子里急得直跺脚。我站在铁门边,像是一个渴望自由的囚犯。然后通过门缝我看到了他。他是一个正好从弄堂里经过的小乞丐。他还是一个孩子,不会超过10岁。炎夏的午后,他只穿着一条脏兮兮的大短裤,头发零乱得像是一蓬稻草,一只手紧紧地抓着背上的袋子,仿佛里面装满了宝物。
      我喊住他,我想请他去巷口给我太太打个电话。似乎也只有这个办法了。在我开口之前我首先想的是我是否应该先给他一点零钱作为一种报酬。我翻遍我的口袋,除了张百元的纸币便什么也没有了。我有些尴尬,我似乎还无法做到把100元当做是“零钱”给一个乞丐。
      我叫住他,很简短地告诉他我需要他去巷口那个公用电话亭帮我打个电话,并把一张百元纸币放在了他的手掌上。他看了看手里的那张纸币,然后又看了看我。我试着对他微笑,隔着门,我再次对他说,我需要你的帮助,我非常着急。然后我看到他飞快地向弄堂口奔去。
      10分钟以后他还没有回来,我想他不会回来了。当时我给自己的安慰是,他不回来是对的——他不是一个愚笨的孩子。
      然后我的邻居回来了,邻居打开了铁门。我借了邻居的钱飞奔到大街上去拦的士。直播没有延误。
      晚上问起太太,她说没人打电话给她。我笑着对太太说我白信任那个孩子了,太太笑我。我和太太一致认为那个孩子把钱拿去改善生活了。也只是如此而已。我和太太的生活一如既往。
      两个月以后的一天,我和太太在忙着搬家。太太突然对我说,门口有人盯着你看呢,顺着太太的目光望过去时,我就愣住了:居然是那个小孩!
      他怯怯地站在门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似乎已经很久。我看他的时候,他的眉宇微微地舒展了一下。然后,他伸出他的拳头,缓缓摊开自己的掌心。是一张揉成一团的百元纸币。他把那只手伸给我,黑亮的眼睛望着我和太太。他似乎是个一贯沉默的孩子。
      他还用那种蚊子般细小的声音说道,那天,那天我是去准备打电话的……那天他沿着长长的巷子刚跑出去,一辆突如其来的小面包车把他的腿撞伤了。他的小伙伴救了他,他在他简陋的房间里,躺了两个月。
      尽管我们告诉他他可以保留这张纸币,这100元是他的了,可是男孩走的时候,还是固执地把钱留了下来。我和太太安静地注视着他的离去,用一种近乎崇拜的眼神。
      也许,生活可以庸俗地把城市当中的人分成三六九等,但是那一瞬间,我开始相信,诚信作为一种古老的品质,可以让任何一个人发出天使一样的光芒,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的人生。
    1.纵观全文,“谁都可以是天使”的含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喜欢用“草灰蛇线”的技法,前后情节往往有一定照应,前文为后文埋下伏笔,试在文中找出一个这样的例子来,并简要说明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段是议论性的话语,有人认为删去更好,也有人不这么认为。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互联网:没有脚印的道路
    李 河
      与当今计算机互联网相比,代步工具的出现和发展只能算是现代信息时代的史前史。
      现代信息文明直接产生于电子技术的发展。当电子技术尚处于襁褓中时,它就在与传统代步工具的较量中显示出不同寻常的力量。
      1888年中国与法国在云南交战,满清军队在当地义军的配合下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当中国使者在漫长的驿道上换马不换人向朝廷飞传捷报时,法国政府早已通过刚刚发明的电报得悉了战争结果。于是它电令其驻中国公使对尚未得知事情真相的中国政府进行欺骗,称中国军队已在战争中失利。最后,当中国信使到达京城时,腐败的满清政府已经与法方签订了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显然,这不仅是一次外交上的失败,更是电子文明战胜驿道文明的范例。
      如今以大型超音速飞机、高速火车和汽车为代表的代步工具(1)已经把传统的敝车驽马送进博物馆。不过,代步工具,无论多先进,也只是人的行走的代理工具,使人走得更快、更远。相比之下,互联网是一条没有脚印的道路。它的理想是成为行走和道路的代理者。
      我是在北京长大的。这座古老都城是中国传统城市格局的典型代表:每一条通衢干道、每一座房屋的朝向都有明确的方向。在北京问路,你常会听人们回答说:先向南走,再向西一拐……。后来我到上海读书。又有机会到西方的现代城市游历,发现那些现代都市都很邪,城市道路迂回曲折,完全没有一定的方向可循,所以感到很不适应。或许由于对方向的敏感,当我在网络中穿梭几回后,首先发现这里完全没有空间方位坐标。当然,许多大型网络中都有类似于世界地图那样的查询数据库,但那里只有地址,没有方向,更没有经纬线坐标。
      网络中也没有空间性的距离单位,对我们来说,纽约和北京在网络上一样远或一样近。那些憧憬着网络社会未来的人们总是说:在未来时代,你不必出门就可以受教育、上班、购物、探亲访友。你甚至不必再出游,受那风餐露宿之苦,因为按照《数字化生存》一书作者的说法:假如我在波士顿起居室的电子窗口(电脑屏幕)一眼望出去,能看到阿尔卑斯山,(2)听到牛铃的叮当声,闻到(数字化的)夏日牛粪味儿,那么在某种意义上我已经几乎身在瑞士了。
      毫无疑问,这种不需步行的社会将大大开拓人们生活的选择空间。一个公司的会计可以在南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为公司理财,而某个大商场(如果那时还存在的话)的经理也可以在远离都市的黄山或峨眉山从事经营管理。家园的概念将成为陈迹,人从一个地域性的定居动物重新变成逐水草而居的流浪者。
      不必步行的前景固然美妙,但有时也使人迷惘。不久前我看到一幅题为“未来时代”的漫画:一群像海豹一样的未来人趴在电子化的沙滩上晒太阳!画中的意思是说,当那双长期进化而来的脚不再为生计而奔忙时,就会不可避免地变成像阑尾一样多余的器官,最起码也会退化成人体的摆设或装饰品。
      不过从生理上说,(3)人们的腿脚如果长期闲置,并不会立刻像阑尾那样退化,倒是可能发生萎缩性病变。于是在一次关于网络的神仙会上,有人一本正经地说:网络的出现只是给了人更多的选择自由。如果你愿意,照样可以把工作地点放在离住处20里外的地方步行上下班。当然,你也可以把一台登山器(它肯定是将来最有市场的健身器械)搬到家里,一边抽动着鼻子嗅着从电子屏幕上发散出的野外的芬芳气息,一边体会登山的乐趣。虽然有这样的建议,但我总感到这样的步行连同一双脚已经别无选择地变得多余了。
    (选自《网络与文明的传说》,有删改)
    1.作者为什么将标题取名为“互联网:没有脚印的道路”,请结合全文分析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普文的语言除准确严谨外,还具有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色。请在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任选两句,结合文章简要分析这些不同的语言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重点讲述的对象是互联网,文章却用相当的篇幅来描述传统的代步工具。你认为文章这样处理是否合适?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三个关键词语。
      针对古村落的开发与保护,各地初步探索了一些模式,出现了诸葛村、张谷英村、西文兴村等一批耳熟能详的“名村”。但学界对此聚讼纷纭,清华大学古建筑研究所所长楼庆西对周庄的保护模式比较认可,认为周庄沿袭了历史上的商业传统,且较好地保护了原始建筑。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赵旭东则反对“将古村落围起来收取门票”的保护方式,他说,“面对古村落的消失,要快速应对,尽最大努力将其中承载的历史、文化、民俗信息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可以去研究,但不一定用手去触碰”。湖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胡彬彬建议,应尽快由国家制定和出台传统村落的界定标准,含建筑年代下限标准、民族文化形态标准、社会形态标准等,并参照我国文物保护经验,分别建立起国家级、省级、县(市)级三级标准和相应保护模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广东惠州克隆了奥地利某山区一个村庄,奥地利某山区村民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请为支持者和反对者各写一句话,表明各自的立场,表述要求生动、鲜明、得体。(每句不超过25个字)
    支持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闪光的并不都是金子。    
      ——莎士比亚
    请结合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个字(含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