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北京版高一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 洛阳牡丹记(节选)(必修1)的第一部分试题
  • 识通假。
    列第不出三已下(                        )
  • 解多义。      

    重之如此(    )
    纷奢,人亦念其家(    )
    使秦复六国之人(    )
    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

    大抵洛人家家有花,而大树者(    )
    宾客意舒(    )
    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之(    )

    牡丹丹州(    )
    列第不三已下(    )
  • 辨活用。  
    魏氏收十数缗(____                          )  
    遣衙校一员(____                           
  • 明句式。   
    土人皆取以为薪(                )   
    说者多言洛阳于三河间(                )   
    人有数其叶者,云至七百叶(                )   
    而越之花以远罕识,不见齿(                )   
    是洛阳者,果天下之第一也(                )
  • 下列各项中,字形和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气势磅薄 绯桃 (mò) 识(hān)
    B.雍容华贵 樵者 (yí) 驿马(yì)
    C.卖官遇爵 畦塍 覆(jí) (áo)
    D.资料翔实  笙歌 (lì) (dǐ)
◎ 2012年北京版高一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 洛阳牡丹记(节选)(必修1)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皆彼土之尤杰者          尤杰:最好、最优秀的。     
    B.列第不出三已下          列第:排列。     
    C.其园            鬻:卖。     
    D.以菜叶实竹笼子覆之           藉:以物垫衬。
  • 与“而越之花以远罕识,不见齿”句式一致的句子是
    [     ]
    A.土人皆取以为薪     
    B.人有数其叶者,云至七百叶     
    C.说者多言洛阳于三河间     
    D.解父以任侠,孝文时诛死
  • 阅读选段,完成下面的题。  
      牡丹出丹州、延州,东出青州,南亦出越州,而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洛阳所谓丹州花、延州红、青州红者,皆彼土之尤杰者,然来洛阳,才得备众花之一种,列第不出三已下,不能独立与洛花敌。而越之花以远罕识,不见齿;然虽越人,亦不敢自誉,以与洛阳争高下。是洛阳者,果天下之第一也。
      洛阳亦有黄芍药、绯桃、瑞莲、千叶李、红郁李之类,皆不减它出者,而洛阳人不甚惜,谓之果子花,日某花某花;至牡丹则不名,直日花。其恋谓天下真花独牡丹,其名之著,不假日牡丹而可知也。其爱重之如此。
      说者多言洛阳于三河间,古善地,昔周公以尺寸考日出没,测知寒暑风雨乖与顺于此;此盖天地之中,草木之华得中气之和者多,故独与它方异。予甚以为不然。夫洛阳于周所有之土,四方入贡道里均,乃九州之中,在天地昆仑磅礴之间,未必中也;又况天地之和气,宜遍被四方上下,不宜限其中以自私。
      夫中与和者,有常之气。其推于物也,亦宜为有常之形。物之常者,不甚美亦不甚恶。及元气之病也,美恶隔并而不相和入,故物有极美与极恶者,皆得于气之偏也。花之钟其美,与夫瘿木拥肿之钟其恶,丑好虽异,而得分气之偏病则均。
    1.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才得众花之一种        备:充当。     
    B.而越之花以远罕识,不见齿        齿:提及、重视。     
    C.在天地昆仑磅礴之间        昆仑磅礴:指山势挺拔。     
    D.人家治地为塍种之        畦:田园中用土埂分成的小块。
    2.对下列各句加粗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皆彼土尤杰者/千叶李、红郁李
    ②其推物也/说者多言洛阳三河间   
    A.两个“之”字相同,两个“于”字也相同   
    B.两个“之”字相同,两个“于”字不相同   
    C.两个“之”字不相同,两个“于”字相同   
    D.两个“之”字不相同,两个“于”字也木相同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庶竞为游遨,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处为市井,张幄帘,笙歌之声相闻。最盛于月坡堤、张家园、棠棣坊、长寿寺东街与郭令宅,至花落乃罢。
      洛阳至东京六驿。旧不进花,自今徐州李相迪为留守时始进御。岁遣衙校一员,乘驿马,一日一夕至京师。所进不过姚黄、魏花三数朵。以菜叶实竹笼子藉覆之,使马上不动摇。以蜡封花蒂,乃数日不落。
      大抵洛人家家有花,而少大树者,盖其不接则不佳。春初时,洛人于寿安山中斫小栽子卖城中,谓之山篦子。人家治地为畦塍种之,至秋乃接。接花工尤著者,谓之门园子,豪家无不邀之。
    1.选文第一段中,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着手写洛阳牡丹的?请简要概括。(每方面限两个字)
                                                                                                
    2.因为荔枝不耐贮藏,古代宫廷想吃荔枝,就要派人日夜兼程从南方远送到长安或洛阳,“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对这件事的嘲讽。无独有偶,宋朝洛阳有“进贡牡丹”事,为了保护牡丹,宋人则采取了                                        的措施。(用原文作答)
  •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列第不出三已下   
    B.姚黄一接头直钱五千   
    C.花之钟其美   
    D.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铺也
◎ 2012年北京版高一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 洛阳牡丹记(节选)(必修1)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宜遍被四方上下,不宜限其中以自私   
    B.洛阳牡丹始盛,然未闻有以名著者   
    C.假马者   
    D.所进不过姚黄、魏花三数朵
  •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至花落罢      家祭无忘告翁   
    B.然越人,亦不敢自誉,以与洛阳争高下      丑好异,而得分气之偏病则均   
    C.千叶黄花,出民姚氏家      此花之出,今朱十几年   
    D.菜叶实竹笼子藉覆之      蜡封花蒂,乃数日不落
  • 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洛阳牡丹记》原文由“花品序”花释名”及“风俗记”三部分组成。   
    B.《洛阳牡丹记》的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幼孤贫好学,后有文名,号醉翁。   
    C.欧阳修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文忠公集》是以他的尊称命名的。   
    D.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独撰《新五代史》,与宋祁合惨《新唐书》。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原 弊
    (宋)欧阳修
      农者,天下乏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而今之为吏者不然,簿书听断而已矣,闻有道农之事,则相与笑之曰:鄙。夫知赋敛移用之为急,不知务农为先者,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知务农而不知节用以爱农,是未尽务农之方也。
      古之为政者,上下相移用以济。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上爱其下,下给其上,使不相困。一夫之力,督之必尽其所任;一日之用,节之豁量其所入。一岁之耕,供公与民食,皆出其闯而常有余。故三年而余一年之备。今乃不然,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甚者,场功甫毕,簸糠麸而食秕稗,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不幸一水羊,则相枕为饿殍,此甚可叹也!
      国家罢兵,三十三岁矣。兵尝经用者老死今尽,而后来者未尝闻金鼓、识战阵也。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情。今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其骄如此,况肯冒辛苦以战斗乎?就使兵耐辛苦而能斗战,虽耗农民,为之可也。奈何有为兵之虚名,而其实骄情无用之人也。
      古之凡民长大壮健者皆在南亩,农隙则教之以战。今乃大异,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招之去为粢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为厢兵。吏招人多者有赏,而民方穷时争投之。故一经凶荒,则所留在南亩者惟老弱也。而吏方日:不收为兵,则恐为盗。噫!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其终身骄惰而窃食也。古之长大壮健者任耕,而老弱者游惰;今之长大壮健者游惰,而老弱者留耕也。何相反之甚邪!然民尽力乎南亩者,或不免乎狗彘之食,而一去为僧、兵,则终身安佚而享丰腴,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故日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有删改)
    1.对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相与笑之曰:            鄙:卑鄙   
    B.场功毕            甫:刚刚   
    C.葫竞采橡实、菜根以延冬春            畜:通“蓄”   
    D.之以为厢兵             籍:登记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不重视农业所造成的恶果的一组是(          )。   
    ①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   
    ②不幸一水早,则相枕为饿殍   
    ③生于无事而饱予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   
    ④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   
    ⑤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   
    ⑥故日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农业是天下之木,当政者只知使用民力而不知爱惜民力是不可取的。
    B.作者通过古今施政的对比,揭示了宋朝农民在利益被严重侵害下的悲惨遭遇。
    C.作者认为,休战以来的士卒已经老迈,因此背军粮的任务只好雇请他人来做。
    D.作者指出,高大健壮的不种田,年老体弱的却在田地劳作,有时吃的是猪狗食。
    4.在宋代,作者认为农业是天下之本,在当今社会,这种观点还成立吗?请谈一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200字左右)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今之为吏者不然,薄书听断而已矣。
                                                                                                 
    (2)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
                                                                                                  
  • 阅读下列语段,用简洁的语言回答问题。     
      关于苏格拉底有一个传说,这位被尊称为“师中之师”的哲人在雅典市场上闲逛,看了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后惊叹:“这里有多少我用不着的东西呵!”     
      钱钟书访问美国国会图书馆,主管者引导他参观藏书库,显得很得意。问及钱钟书的感想,他说:“我亦充满惊奇,惊奇世界上有那么多我所不要看的书。”   
    (1)苏格拉底要表达的观点是:                                   
    (2)钱钟书要表达的观点是:                                        
  •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洛 阳 之 俗 大 抵 好 花 春 时 城 中 无 贵 贼 皆 插 花 虽 负 担 者 亦煞 花 开 时 士 庶 竞 为 游 遨 往 于 古 寺 废 宅 有 池 台 处 为 市 井 张 幄 市 笙 歌 之 声 相 闻。最盛于月坡堤、张家园、棠棣坊、长寿寺东街与郭令宅,至花落乃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