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届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语文模拟考试(四)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挣
    B.穿
    C.
    D.弹



    水流急  
    怙恶不  
    宵衣食  
    人听闻  
    惴不安
    崇山
    地支
    言简意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坐像
    B.膨胀
    C.影碟
    D.幅员
    精简
    文身
    白皙
    桥礅
    心无旁骛
    披沙拣金
    胸无城府
    指手画脚
    攻城掠地
    形迹可疑
    锐不可挡
    甘拜下风
  •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成都美食节”将于本月底举行,准备工作刚完成,许多食客就闻风而动,争先恐后地赶到成都,意欲先饱口福。
    B.有些领导干部,在会上侃侃而谈,实际工作中却述而不作,会上讲的事情不能得到落实,这种作风在群众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C.现在,书写差已经成了中学生的通病。不少学生,字体稚嫩,歪歪扭扭;部分学生故作潇洒,字迹龙飞凤舞,无法辨认。
    D.今年春节回到故乡,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路也宽了,楼也高了,河水也清了,短短的几个月,故乡的变化真大。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新华中学尖尖角文学社自从发出建设校园文化的呼吁以后,丰富多彩、充满趣味的各种文艺活动就在校园里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了。
    B.大学毕业后去农村应聘村官的人当中,多数人希望能在建设新农村这一大环境中找到施展才华、开创事业、实现理想的有效途径。
    C.《史蒂夫·乔布斯传》丰富而系统地介绍了史蒂夫·乔布斯有如过山车般精彩的人生,乔布斯的那份感悟与激情,真诚与不舍感动着每一位读者。
    D.在今年自主招生选拔中,对于沪浙苏以外地区的考生,同济大学主要依据联考笔试成绩为基础,择优确定自主选拔录取对象。
◎ 2012届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语文模拟考试(四)的第二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的题。
      iPod、iPhone、iPad……自从上世纪末在盖茨的支持下回归苹果,乔布斯就用他惯常的创新手段,收获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和令业界难望项背的成功,从而使苹果重新成为IT巨头之一,甚至与Google和微软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而这样的成功,在离开乔布斯的时代,对苹果而言就是一个奢求。
      谈论技术的人总是想从苹果的产品身上挖掘出更多领先技术的表现,虽然偶有收获,但最近的失望却越来越多:Mac机型越来越慢的更新换代、iPad的新瓶旧酒,都表现出苹果的创新乏力。我想请果粉们扪心自问,如果不是乔布斯站在苹果的大柜台后面叫卖,你会对iPad有这么的热情吗?于是,谈论营销的人又想从营销的角度去探求苹果的经验,总结了苹果掌握有“少数派”和“神秘感”两大营销定律。但实际上,乔布斯不在苹果的那些年,苹果走的同样一条道路,结果却是一败涂地。其实他们不知道,苹果的成功是不能被复制的,即使是苹果自己。因为苹果精神从核心而言,就是一个偶像崇拜。业界将苹果如今的成功归结为“苹果的精神”:叛逆、无拘无束、藐视权威……殊不知并没有这样的苹果精神存在,苹果精神的关键决不在于藐视权威,因为乔布斯自己就是一个权威、一个教主、一尊神。
      2008年经济学诺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将全球金融危机比喻为“金融传染病”,这个比喻用在苹果的用户群身上也非常合适。苹果就像是一种传染病,而乔布斯则是这种传染病的病原体,乔布斯的创新确实与众不同,没有章法可循,也没有所谓的创新方法可以复制,就像是病原体的不断变异。一旦将来某一天,离开了乔布斯这个可以不断变异的病原体,“苹果传染病”的感染能力便岌岌可危了。
      《哈佛商业评论》认为,“如果一个艺术性的流程很少失败,就说明这一流程已经具有了可预测性,是时候把它转化成科学流程了”。乔布斯对苹果的率领和对苹果迷的吸引显然是一个艺术性的过程,经过这么多次这么多年的检验,也确实很少失败;但是很遗憾,这一艺术过程常葆青春的核心力量之一就是不可预测性。于是,要想把乔布斯的偶像光环变成一顶可以摘下来转手他人的帽子,似乎彻底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每一款苹果新品的上市,都能在很多地方引发追捧,中国的北京、上海也不例外,但这一传染力到了成都就式微了,在成都买iPhone、iPad既不抢购也不排队。是成都人不知道苹果吗?肯定不是。成都作为中国西部的IT中心,苹果同样享有极高的知名度。是成都悠闲的生活态度——成都人深知,小白鼠不是人生的理想模式,“生活的目的是生活本身”,不需要在对什么东西的追逐和追捧当中得到体现和发泄。
    1.下列不属于“苹果成功的经验”的一项是(     )
    A.苹果精神的核心就是偶像崇拜,崇拜的对象是乔布斯,他吸引了众多的苹果迷。
    B.乔布斯的创新与众不同,没有章法可循,也没有所谓的创新方法可以被复制。
    C.乔布斯对苹果迷的吸引是个艺术过程,不可预测性是其保持吸引力的关键因素。
    D.苹果的成功在于它在营销上一直掌握着“少数派”和“神秘感”两大营销定律。
    2.下列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谈论技术的人从苹果公司的产品中发现,苹果创新乏力,没有领先技术,让人失望。
    B.由于盖茨的支持,苹果重新成为IT巨头之一,甚至与Google和微软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C.苹果没有乔布斯就很难成功,苹果的成功主要是基于乔布斯的个人才能和偶像光环。
    D.苹果的成功是不能被复制的,“苹果的精神”,可以概括为创新性、叛逆性和艺术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经济学诺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的观点看,苹果就像是一种传染病,而乔布斯则是这种传染病的病原体。
    B.要想把乔布斯的偶像吸引力转手他人,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因为它是一个艺术性的过程,而非科学流程。
    C.北京、上海对每一款苹果新品的上市的热烈追捧,表明这些地方的人们还不懂得“生活的目的是生活本身”的道理。
    D.创新能力和偶像魅力,使苹果取得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和令业界难望项背的成功,而这一切只有乔布斯才能做到。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的题。
      明主之道,如有若之应宓子也。人主之听言也美其辩,其观行也贤其远,故群臣士民之道言者迂弘,其行身也离世。
      宓子贱治单父。有若见之曰:“子何臞也?”宓子曰:“君不知贱不肖,使治单父,官事急,心忧之,故臞也。”有若曰:“昔者舜鼓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今以单父之细也,治之而忧,治天下将奈何乎?故有术而御之,身坐于庙堂之上,有处女子之色,无害于治;无术而御之,身虽瘁臞,犹未有益。”
      楚王谓田鸠曰:“墨子者,显学也。其身体则可,其言多而不辩,何也?”曰:“昔秦伯嫁其女于晋公子,令晋为之饰装,从衣文之媵七十人。至晋,晋人爱其妾而贱公女。此可谓善嫁妾而未可谓善嫁女也。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今世之谈也,皆道辩说文辞之言,人主览其文而忘有用。墨子之说,传先王之道,论圣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辩其辞,则恐人怀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也。此与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类,故其言多不辩。”
      宋王与齐仇也,筑武宫。讴癸倡,行者止观,筑者不倦。王闻,召而赐之。对曰:“臣师射稽之讴又贤余,”王召射稽使之讴,行者不止,筑者知倦。王曰:“行者不止,筑者知倦,其讴不知癸美,何也?”对曰:“王试度其功,癸四板,射稽八板;擿其坚,癸五寸,射稽二寸。”
      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节选自《韩非子新校注》。略有改动。)
    【注】  ①臞:同“癯”。②板:筑墙的夹板,此处用作计量单位。③ 擿:掷,此处指用尖锐之物插入墙中以检测墙的坚实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处女子之色,无于治/害:妨害
    B.其身则可/体:实践
    C.讴癸,行者止观/倡:倡导
    D.王试其功/度:衡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人主听言也美其辩/王无异于百姓以王为爱也
    B.人主览文而忘有用/与时俯仰,以通狂惑
    C.恐人怀其文忘其直/于其身也,耻师焉
    D.臣师射稽之讴又贤癸/燕王欲结君
    3.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韩非子在本文中阐述了“明主之道”。他指出,作为“明主”,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治国有“术”,而不在于事必躬亲。
    B.在作者看来,“舜鼓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以及“人主之听言也美其辩”都是治国有“术”的表现。
    C.韩非子认为,君主“听言观行”,应注重其“功”“用”,而不应被事物的种种表象迷惑,去追求不切实用的东西。
    D.文中作者连用三个有关进言的事例说理,进言者有若的论“治”、田鸠的谈“文”和讴癸的说“讴”都极为生动。
    4.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身虽瘁臞,犹未有益。
    答:                                                                                         
    (2)从衣文之媵七十人。
    答:                                                                                         
    (3)知其入而已己疾也。
    答: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⑴张先文笔工巧,长于写“影”,被称为“张三影”。本诗写了三处“影”,请找出来,并简要说明。 
    答:                                                                                        
    ⑵颔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答:                                                                                        
  • 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
    (1)①老当益壮,                             ;穷且益坚,                              。(王勃《滕王阁序》)
       ②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③古人说:“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杜甫《兵车行》中的警策之句是                                  
    (2)①别有幽愁暗恨生,                        。(白居易《琵琶行》) 
       ②其志洁,                  ;其行廉,                 。(司马迁《屈原列传》)
       ③柳永《雨霖铃》中的名句“                                                                     ”,常被人们用来表现亲友洒泪而别、欲语难言的感人场面。
◎ 2012届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语文模拟考试(四)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看灵魂
    林贤治
      人与自然比邻而居,遂得以常常看风景。
      风景是人类闲居或静处时,对自然的一种选择。所以,陶渊明有南山,梭罗有瓦尔登湖,高更有塔希提岛。即如火山、海啸,也须在不相干的远处,才能观赏到蜿蜒流畅的美丽。列维坦在崖头看海,放声恸哭,其实那已经是病,不是看风景了。
      人生多辛苦。看风景是人生短暂的中断,是不带惊恐的逃跑。一直逃至踪影全无时,便是古来的隐者。
      结庐在人境而无人世的烦忧,或许是令人神往的吧!然而可惜不能。威猛如魏武,当月明星稀之夜,尚有无枝可依的喟叹;豁达如东坡居士,月下访友,看庭中积水空明,树影绰约如藻荇交横,竟也无端兴起时不再来的寂寥。日落黄昏,雨打梨花,都会被风流倜傥的才子看出血泪来。所谓“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或“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或“一树梅花一放翁”,都是在看风景时看到了自己。临到最后,人总要面对自己。
      作为人类而崇尚自然是不可思议的。与其看风景,我想,不如就看灵魂
      我不能想象,世界上有哪一片大陆会比惠特曼更辽阔。在他那里,群山耸立,河川奔流,大路箭一样射向远方。在他那里,所有动植物都因为人迹的出现而充满生气,既有疾蹄,巨翮,强壮的枝柯,自然也有知更的啼唱,紫罗兰的芳馥,繁密的草叶在爱抚间变得碧绿和温柔起来。在哥尼斯堡,那个喜欢散步的智者不是仰望灿烂的星空,就是俯视自己的内心,俯仰之间,摸索着通往人类的哲学道路。康德是一个宁静的湖,因为浩瀚,致使有翻卷不已的波澜也全被人们忽略了。灵魂的博大使人敬畏。爱因斯坦飙风似的在宇宙间往来驰骋,虽或不见形迹,但在日后的圣殿的废墟中,却不难发现他的存在。
      我热爱英雄的灵魂甚于太阳,我为他们庄严、热烈而慷慨的照临而常怀感激。在历史书里,我认识斯巴达克斯。如果说第一个神是普罗米修斯,那么,斯巴达克斯就是第一个人。自从他和他的兄弟握紧扭断的锁链而躺入血泊,被侮辱被损害的人们由此不再相信眼泪。马尔克斯曾经描画过一位“迷宫的将军”,那是玻利瓦尔,他勇敢地放弃了从殖民者手中夺取的可以垄断的权力。由于目标过于远大,结果无人追随,在他所做的自我流放的无比孤寂的旅途中,我读懂了内心的坚强。我喜欢这个外形枯干而灵魂丰满的人,他是不屈的抵抗者、解放者,而不是征服者。我猜想,英雄的灵魂是由爱和意志所构成的。有两个生活在囚狱中的汉子康帕内拉和葛兰西,为了守卫梦中的太阳城,他们先后战胜了无尽的酷刑、子弹和时间。当我知道他们同是意大利人的时候,是何等地惊服于人文思想的伟大啊!圣地佛罗伦萨,产生了又养育了多少伟大的灵魂!
      有这样一些英雄,人生在战场和牢狱之外,却一样作无休止的抗争。他们的力量,仅仅留在纸片上,画布上,留在不可触及的动荡的旋律之中。
      矮小的贝多芬,以他旋风击电般的音乐,扼住命运的咽喉。米勒毕生以农民的身份抵抗巴黎精致的画室艺术,决不肯在自己的土地上让出哪怕是木鞋大小的地方。对于上流社会,他有一种宁静的藐视,当人们向他啧啧描述王子命名仪式的壮观场面时,他感叹道:“可怜的小王子!”然而,他笔下出现的农民,一个个是圣徒般的完美。在铜黄色所铺设的同样的宁静安详底下,分明隐藏着另一种情愫,一种难言的心的悸动……
      我爱看灵魂。在风景那里,我纯然是一个陌生客,始终无法变做其中的一株树,一只鸟,跟随它们一起摇曳鸣唱,而一旦与灵魂相通,便当即为它所缠裹,无从回避那人性的无言的呼喊与倾诉。风景使人在静止和优雅中瘫痪、隐遁和沉迷,惟灵魂使人奋起,逼进,正直地站立着。
    1.请联系文段,阐释“看风景是人生短暂的中断,是不带惊恐的逃跑”的含义。
    答:                                          
    2.作者为什么说“与其看风景,不如就看灵魂”,请分条列出其原因。
    答:(1)                                         
      (2)                                         
      (3)                                         
    3.作者在文中列举了斯巴达克斯、玻利瓦尔以及贝多芬、米勒等人与命运抗争的例子,他们有什么相同点?又有哪些不同之处?
    答:⑴相同点:                                         
      ⑵不同点:                                         
    4.文章标题是“看灵魂”,作者为何在开头四段用大量文字写“看风景”? 
    答:                                         
  • 根据下面表格的内容,回答问题。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支出构成表
    (1)概括十年间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的变化情况。  
    答:                                                                                          
    (2)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发生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答: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哈佛的一位文学教授在介绍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时,将教室的窗帘全部拉上,点起一枝蜡烛,说这是普希金;然后又点起一枝蜡烛,说这是果戈理;接着再点起一枝蜡烛,说这是契诃夫;最后,他打开窗帘,阳光撒满教室,他说,这就是托尔斯泰。
    关于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这位哈佛教授的两个主要观点是:
    答:①                                                      
      ②                                                                                             
  • 根据“树”的特性,仿照下面《树之韵》的格式,写一组句子。
    树之韵
      每一处被撕裂的肌肤,
      都流过痛苦的血泪;
      断肢缺臂的地方,
      总有簇新的生命昂然挺立。
                                                                                                           
  • 阅读下面的小诗,根据你自己的感悟作文。
                      在命运的暮色中
    在命运的暮色中
    一个盲人在仰望星空
    一个人问盲人看见了什么
    盲人说看见了星星
    这人沿着盲人的方向望去
    有星闪烁
    这人问   你是怎么看见的
    盲人说
    坚持仰望,就有不灭的星在内心闪耀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体裁,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