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一语文同步测控优化设计第一单元测评(必修2)的第一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谈谈现代散文
      中国现代散文,发端于伟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郁达夫曾说:“五四运动的最大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现。”正是这种“发现”,沟通了我国新文学和世界现代文学的精神联系,奠定了“自我”在现代散文中的主体地位,激活了“散文的‘心’”,具有划时代意义。散文的写作从此变得面貌一新:不仅由“白话”替代了“文言”,在“文字媒体”的使用上完成了一次全新的转换;而且,由“代圣贤立言”变为“表现自己”,从内容记写上实现了和世界文学的同步对接;同时,“文章”上升为“文学”,则又极大地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现代散文石破天惊般的辉煌发展与巨大业绩,是继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之后散文史上又一次思想、文体的大解放,大突破!
      在散文里,真实而独特的写作“主体”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郁达夫所说的“‘个人’的发现”云云,其实指的正是走进散文之中的那个活生生的“自我”。在郁氏看来,文学作品都是变化了的作家之“自叙传”,散文当然更不例外。据此他指出:“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他这里所说的“个性”,还有林语堂此前所说的“性灵”,指的也都是这种“自我”。
      散文是一种“实”“虚”结合,因“实”出“虚”的艺术。所谓“实”,指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景等真实的客观外物。写作“主体”生活在社会现实里,处身于这些人、事、物、景的现实生活环绕之中,他自然会有所观照、感应,并产生出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反映。因此,在散文中写出这些激活“主体”精神映射的“实生活”来就显得很有必要;它实在是营造作品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基石”,是构筑整座情感大厦必不可少的“铺垫”。
      在散文的“实生活”层面上,作者所做的是“生活运动”。在这里,“真实”是绝对的要求。其记写应准确无误,取信后世,力戒虚构编织,矫情伪饰。散文的这种“纪实性”,是“文体”和读者之间千百年来所达成的一种信任“默契”,是不可率性改动的。
       散文需要写“实”,但写“实”并非终极目的。散文的真正用意或精神是在铺垫好这些“基石”后,向情感、精神等“形而上”的领域大胆进发,构建出一个精神或心灵的大厦!而这即是写“虚”。写“虚”,又可向两方面发展:一是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着力,走客观、向外的路,主“理”,重哲理感悟,求思想深邃,以理智的深刻、明澈取胜——杂文、随笔等走的即是此路;二是在“人类自身”的观照上着力,走主观、向内的路,主“情”,重人性开掘,求心灵净化,以情感的明净、深沉动人——艺术散文走的即是此路。(有删改)
    l.下列对“现代散文”的有关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郁达夫认为现代散文是作家心灵的真实流露,它比以前的任何散文都更能体现作家的个性。   
    B.现代散文以白话代替了文言,在文字形式上实现了大的变革,从而和世界文学同步对接。
    C.现代散文大大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使散文这种文体获得了思想的大解放而走向辉煌。
    D.五四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个体对“自我”的发现,使现代散文不再只是“代圣贤立言”的文章。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散文是虚实结合的艺术,它既要建立在作家的生活基础之上,又要写出作家的情感、精神。
    B.现实生活是作家营造精神家园的基石,散文应该真实地表现这种生活,而不能矫情,虚构。
    C.散文的用意是表现出人的精神感悟和情感世界,并以此打动人,所以写实并不是散文的真正目的。
    D.杂文和随笔着力于表现“人与社会”的关系,艺术散文则着力于表现作家自身的情感世界。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文意的一项是(  )。   
    A.现代散文由于对“自我”的肯定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先秦之后的古代散文却完全淹没了自我,是没有“心”的应时之作。
    B.郁达夫认为,文学作品都是变化了的作家的“自叙传”,因而他的散文都是其生活的真实再现,没有虚构和想象的成分。
    C.只有以开掘人性、净化心灵为要务的散文才会深沉动人,这样的文章虚实结合,有着特殊的艺术魅力。
    D.现代散文之所纵广受读者喜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作家能依据“纪实性”原则,反映真实的生活,表达真挚的感情。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鹚首徐回,兼传羽杯;擢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螗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1.文中画线处“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一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2.作者两次都联想到了有关采莲的内容,你认为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3.作者在文中对“妻”着墨不多,却集中在开头和结尾。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妻”?谈谈你的看法。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金色的飘落
    毛时安
      ①初冬的雨,淅浙沥沥地下了整整一夜。开始,轻轻拍着窗子。夜色中,圆圆的,一点一点,趴在窗玻璃上,被屋里的灯光照着,闪着黑黑的幽光。渐渐变成了无声的催眠,在玻璃上画出纵横交错的图案,打湿了你一夜的睡梦。冬雨,就像家人围着红泥小火炉的闲话,伴着你,没有目的,漫长而亲切,带着些许的无聊和冗长。
      ②没想到,一夜的冬雨,竞像最伟大的艺术家,以大地为画板创作了一幅夺人心魄的作品。铺天盖地的金黄的落叶,在晨曦湿漉漉的微光中,层层叠叠,一直铺到了长街的尽头,铺到了很远很远高楼和大地交界的地方。是这条街特色的行道树,银杏树的落叶。银杏的落叶,不像白杨、梧桐、香樟的落叶,踩上去没有落叶枯萎沙沙的碎裂声。它的落叶很厚实,仍然还带着刚离开树干母体的生命汁液。童车推过去,就像踱步在一片委婉抒情的黄地毯上。它落叶的黄也是同样的耀眼夺目,同样的感人肺腑,但它的金黄,不是梵高笔下向日葵燃烧得令你疯狂的金黄。而是一种比白重一些的淡金、淡黄。有种若有似无,丝丝缕缕,沁入你心灵,让你的灵魂为之轻轻颤动的情调。宝宝睁大了新生儿才有的雪山海子般清澈明亮的眸子,眸子里也倒映着诗一般的金黄。
      ③宝宝来到这世界不久。他从来没有看到过天光下有这么多树叶在眼前这么灵动而壮观地飞扬舞蹈。他没法理解落叶的意义,但出于本能,他和所有的孩子一样,能听懂自然、生命和季节的语言。两只鼓鼓囊囊的小手像枝桠伸向蓝天,不断地比划着挥舞着。小嘴不停地“吼吼”地叫着……这是大自然慷慨馈赠给新生儿的无言的童话。
      ④还依稀记得,初春我们搬来不久,嫩嫩的新绿在和煦的春风和清脆的鸟鸣声中,与晨雾一起欢欣地爬上枝头的动人情景。一片片染着新生嫩绿的银杏叶儿,沿着细细的枝条争先恐后地向天空涌去,把青春的梦想涂满湛蓝湛蓝的天空。还清晰记得,盛夏银杏叶儿浓得化也化不开的深绿,一路高歌,沉甸甸地压满整条大街。每到入夜时分,它们伴着温馨的街灯和漂浮在空气中的咖啡茶香的气息,彼此依偎,彼此摩挲。在月色星光下,用我们听不懂的语言,倾诉着夏日浪漫的情怀。没想到时间这么快地就让它们走完了一次生命的轮回。更让我惊愕的是,这生命的凋零竟会充满着如此恢弘壮观的诗意。
      ⑤风,时大时小。就在金黄落叶纷飞的瞬间,我闻到了不远处传来的熟悉的黄浦江的气息,听到了它粗狂而亲切的涛声。在这种冬日生命凋零的博大中,杜工部苍凉浑茫的吟诵“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穿越时空向我涌来。想到不久一场冬天的白雪将会彻底埋葬这一声声金色的叹息,一次次金色的飞舞和凋零,一阵忧伤袭上心来。
      ⑥不懂事的宝宝似乎并不认同我对生命的忧伤。他蹙着小鼻子,一只眼眯缝着,一只眼圆瞪着,做着让你忍俊不禁的鬼脸。两只小手各握着一片妻递给他的银杏落叶。落叶就像两把精致的泥金折扇,熠熠闪亮。他不停地扇着晃着。一路上,就像两只快乐的金蝴蝶在飞翔。似乎在和空中飘洒的落叶比试着什么。小苹果般红扑扑的脸蛋上,写满了兴奋。
      ⑦这时,不知谁家窗口飘来婉转的程韵:去时陌上花如锦,今日楼头柳又新。挨过了就在眼前的残冬,再过两三个月,满眼的新绿会重新像放学的孩子涌出校门那样,争先恐后地跃上蓝天。到那时,我们的宝宝也两岁多了,会满街蹒跚地走路了。
      ⑧我和妻推着宝宝,相视一笑,一路穿过随风飘下的落叶,还有孩子手中两只快乐的金蝴蝶……(选自2011年3月7日《新民晚报》,有删改)
    1.第②段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银杏叶飘落的景象的?这样描写的目的是什么?
                                                                                           
    2.本文用不少笔墨写“宝宝”,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按照下面的题目,赏析本文的表达特色。 
    (1)第④段运用了什么叙述方法?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第④段中画线句子进行赏析。
                                                                                           
    4.请联系全文,探究文中蕴涵了作者对“生命”的哪几层感悟?
                                                                                           
◎ 人教版高一语文同步测控优化设计第一单元测评(必修2)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
    A.独在异乡身无长物的他,因为有了这么多热心人的帮助,顺利地渡过了难关。
    B.一年来,为抑制房价过快增长,中央连出重拳,大力整顿房地产中的各种乱相,打击了一批违法乱纪的房地产商,真是大快人心
    C.道德水平的日益滑坡制约着中国社会的发展,频频发生的各类安全事件让我们看到了社会道德的缺失;不过,能在这时发现问题,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D.原本只是在网络上人气颇高的旭日阳刚组合,经过春晚的宣传,一跃而成为百姓平日生活里炙手可热的“明星”。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所谓“皮革奶”,是利用已经废弃的动物皮革制品、动物毛发水解为皮革水解蛋白后,混入到牛奶中,以提高产品中的蛋白质含量。
    B.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包括自然灾害比较多,需求比较旺盛,美元贬值,影晌到国际市场的石油、农产品、粮食、棉花等价格上涨。
    C.我国科学家完成了核动力堆中燃烧后的核燃料铀钚材料回收的实验,这意味着我国已经探明的铀资源从大约只能使用50年变成了足够用上3000年。
    D.美国经济长期以来一直有高负债、低储蓄的特征,居民不但大手大脚地借债消费,而且国家也鼓励大规模借贷和超前消费。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金秋的九月在这里分外张扬,湖水一片蔚蓝,碧波荡漾,         ____。我不禁想到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微微徐来的湖风把我的心情洗涤得分外干净。   
    ①四周的群山倒影在湖里   
    ②小鱼欢快地嬉戏   
    ③湖边的稻田里一片金黄   
    ④蓝蓝的天空和湖面青一色的干净   
    ⑤水葫芦蓝盈盈的小花流淌着淡淡的清香   
    ⑥三三两两的野鸭在欢快地戏水   
    A.②⑥⑤③①④     
    B.⑤③①④②⑥   
    C.②⑥①④⑤③    
    D.⑤③②⑥①④
◎ 人教版高一语文同步测控优化设计第一单元测评(必修2)的第三部分试题
  • 将下面三个句子整合为一个单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删词语,不能改变原意)   
    ①中国书法是以笔、墨、纸等为主要工具、材料书写汉字的一种艺术实践。   
    ②中国书法在完成信息交流实用功能的同时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
    ③中国书法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了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
                                                                                           
  • 仿照下面的示例,以“音乐”或“家园”为话题,另写一组句子,要求句式与例句相同。
      文物没有声音,却能传递历史的话语; 
      文物没有双脚,却能记载先民的足迹;
      文物没有温度,却涌动着民族滚烫的记忆。
                                                ;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读过一首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我听过一支歌“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有我幼年的足印。几度山花开,几度潮水平,以往的幻境依然在梦中。他乡山也绿,他乡水也清,难锁我童年一寸心”。
      生于斯长于斯,“故乡”总有让我魂牵梦绕的话题。
      请写一篇有关你的故乡的风土人情的作文。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