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现当代散文签赏》单元综合检测(五)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候(zhèng)
    B.下(zài)
    C.愿(suì)
    D.款(shí)  
    (záo)
    告(fù)
    (jué)
    (xiù)   
    一叶舟(piān)
    宁缺滥(wù)
    一针见(xiě)
    亲密无(jiàn) 
    船高(zhàng)
    伤(chuāng)
    心积虑(chǔ)
    枉过正(jiǎo)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觊觎  打园场  秘而不宣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B.嬗变  出洋相  曲指可数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C.睿智  合议庭  貌合神离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D.破绽  简化字  要言不烦  百尺杆头,更进一步
  •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
    A.在今年春季的“森林重庆”建设中,长江沿岸要植树造林130万亩,“这是一场硬仗,”市委书记薄熙来说,“但我们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B.家是什么?家不只是房子,不只是丈夫、妻子、孩子,家更是一份惦念,更是一份牵挂。
    C.据新华网报道,随着日本核电站放射性污染从陆地、空中扩散至海洋,《核辐射应急救治与防护培训班》于3月23日在北京急救医疗中心开班。
    D.休闲方式各种各样:古人看戏,今人看电视;乡下人在大树下闲聊,城里人在电脑上聊QQ,真是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呀。
  •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人的生命与企业的利润孰轻孰重?黑心矿主惟利是图,急功近利,造成矿难不断,如此生杀予夺,与谋财害命又有何异?
    B.本届亚运会上,大学城体育场馆片区云集了大大小小21个可以进行世界级比赛的竞赛场馆,其中新建的广州自行车轮滑极限运动中心以其独特的外观标新立异
    C.对学术造假决不能慈悲为怀,等闲视之,搞下不为例,而要痛下针砭,正本清源,彻底铲除学术腐败的现实土壤。
    D.说形势,条分缕析;谈部署,具体而微。中国政府一系列刺激经济的举措,让中外记者印象深刻。
  •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1月29日,被誉为“中国网坛一姐”的李娜获得2011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单亚军,这一成绩填补了中国网球在世界网球大满贯赛事上的历史。
    B.由于采取陆海空相互配合的撤侨方案,中国政府从利比亚大规模撤侨的行动开展得很顺利,非常成功,为今后海外撤侨保障体系的建立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
    C.张师傅告诉勘察现场的交警,昨天晚上北外环的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在晚上11点到11点半左右。
    D.阳光有色金属公司为改变能耗偏高的局面,计划在“十二五”期间重点抓好节能减排工作,争取五年内把单位能耗降低一倍。
◎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现当代散文签赏》单元综合检测(五)的第二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王烈通识达道,秉义不回。以颖川陈太丘为师,二子为友。时颖川荀慈明、贾伟节、李元礼、韩元长皆就陈君学,见烈器业过人,叹服所履,亦与相亲。由是英名著于海内。道成德立,还归旧庐,遂遭父丧,泣泪三年。遇岁饥馑,路有饿殍,烈乃分釜庚之储,以救邑里之命。是以宗族称孝,乡党归仁。以典籍娱心,育人为务,遂建学校,敦崇庠序。其诱人也,皆因其性气,诲之以道,使之从善远恶。益者不自觉,而大化隆行,皆成宝器。门人出入,容止可观,时在市井,行步有异,人皆别之。州闾成风,咸竞为善。
      时国中有盗牛者,牛主得之。盗者曰:“我邂逅迷惑,从今已后将为改过。子既已赦宥,幸无使王烈闻之。”人有以告烈者,烈以布一端遗之。或问此人既为盗,畏君闻之反与之布,何也,烈曰:“昔秦穆公,人盗其骏马食之,乃赐之酒。盗者不爱其死,以救穆公之难。今此盗人能悔其过,惧吾闻之,是知耻恶。知耻恶,则善心将生,故与布劝为善也。”间年之中,行路老父担重,人代担数十里,欲至家,置而去,问姓名,不以告。顷之,老父复行,失剑于路,有人行而遇之,欲置而去,惧后人得之,剑主于是永失,欲取而购募,或恐差错,遂守之。至暮,剑主还见之。前者代担人也。老父揽其袂,问曰:“子前者代吾担,不得姓名,今子复守吾剑于路,未有若子之仁,请子告吾姓名,吾将以告王烈。”乃语之而去。老父以告烈,烈曰:“世有仁人,吾未之见。”遂使人推之,乃昔时盗牛人也。遂使国人表其闾而异之。
      时人或讼曲直,将质于烈,或至涂而反,或望庐而还,皆相推以直,不敢使烈闻之。时国主皆亲骖乘适烈私馆,畴谘政令。察孝廉,三府并辟,皆不就。会董卓作乱,避地辽东,躬秉农器,编于四民。布衣蔬食,不改其乐,东域之人奉之若君。以建安二十三年寝疾,年七十八而终。(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十一》有删改)
      【注】①国主:指当时割据辽东的公孙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道成德立,还归旧庐/旧庐:破旧的房子
    B.遇饥馑,路有饿殍/岁:年末
    C.子既已赦宥,无使王烈闻之/幸:幸亏
    D.盗者不其死,以救穆公之难/爱:吝惜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烈“育人为务”的一组是 (  )
    ①诲之以道,使之从善远恶
    ②三府并辟,皆不就
    ③人有以告烈者,烈以布一端遗之
    ④烈曰:“世有仁人,吾未之见。”
    ⑤遂使国人表其闾而异之
    ⑥或恐差错,遂守之
    A.①②⑤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①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烈为父亲守丧三年,终日以泪洗面,遭遇荒年,王烈拿出自己的粮食分送给乡亲活命,所以本族人称赞他“孝”,乡亲们称赞他“仁”。
    B.王烈非常重视道德教化,既兴办学校,也非常讲究教化方式方法,他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甚至能使盗贼改恶向善,最终成为道德榜样。
    C.王烈德高望重,当时人闹纠纷打官司都找他评理或者断案,每遇这种情况,王烈都极力调解,从而使这些人的矛盾得到缓和或解决。
    D.王烈名望极高,地方最高官员亲自乘坐马车到王烈家中咨询政事;王烈淡于名利,朝廷多次征召他去做官,他都没去就任。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诱人也,皆因其性气,诲之以道,使之从善远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人或讼曲直,将质于烈,或至涂而反,或望庐而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布衣蔬食,不改其乐,东域之人奉之若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本词是纳兰性德为怀念他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②被酒:醉酒。③用李清照、赵明诚的典故,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
    (1)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评价,“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深意无限,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学而》)
    (2)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4)_______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5)是日也,____________________,惠风和畅,____________________,俯察品类之盛。(王羲之《兰亭集序》)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论美的欣赏的普遍性
      对于是否存在美的欣赏的普遍性的问题,回答是肯定的。所有人都喜欢美的事物,不同文化中的人们有一些共同的审美偏爱。美的欣赏的普遍性可以列举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与风景和人体有关。所有人都喜欢草原景观,这种景观偏好的一致性,超越了文化差异和特定的阶层差异。就人体来说,身材匀称、面容姣好通常会被认为是美的。
      第二种类型是对整体自相似形式的欣赏,如葵花籽的排列,海螺壳的构造。在黄金分割比中,我们能发现典型的整体自相似性。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协调关系,对于我们对美的欣赏是决定性的,因此所有人都喜欢具有黄金分割比的形式。
      第三种类型是对惊人的美的艺术作品的欣赏。这种欣赏的普遍性与非凡的艺术作品有关。泰姬陵、《蒙娜丽莎》或者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让不管具有何种文化背景的人们都为之着迷。
      当我们将风景或者人体作为美来感受的时候,这种感知依赖某种神经模式的高度局部化的激活;当我们将整体自相似形式作为美来感受的时候,相邻皮质区的共振产生更加深远的皮质并行激活;对那些伟大的、惊人的美的艺术作品的经验,依赖我们整个美的欣赏和认识构造的整体激活。这三种类型都意味着审美实际上就是大脑愉快,但神经刺激的范围有所不同,而经验的质量也有显著的差异。在局部刺激中,我们经验到吸引力;在并行刺激中,我们经验到意味深长的愉快;在整个刺激中,我们经验到惊人的美。
      对风景和人体的偏好之所以是普遍的,因为它们都起源于选择效应,这种效应对智人的基因组产生影响,它们先于任何文化区分,这就是它们一直传到我们这里,在今天仍然保持普遍性的原因。这种类型的美是在人类原始文化时期确立起来的,是人类特有的,它明显朝生殖和生态方向发展,因此,在美学范围中,我们也可以说它是善的体现。
      对于整体自相似形式的审美偏爱,也是在系统发生过程中发展和选择出来的。它在今天的普遍性,来源于相应基因结构的永久性。这种类型的美是在动物的认识发展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有一个比人类更早的来源。这种类型的美的作用存在于认识领域。在美学领域中,我们可以说它是真的体现。
      最后,我们在对伟大的美的着迷上体现出来的普遍性,很可能扎根于皮质的构造之中。由于这种构造在所有人中都是完全一样的,不管我们具有怎样的文化背景,我们都具备感知这种美的能力,因此这种类型的美的欣赏感知也是普遍的。这种类型极有可能是在人类文化时期才开始发展起来的,也就是在最近4万年中发展起来的,它在这三种类型中最为晚近。这种伟大的美,独立于任何生物的或者认识的利益,释放出无目的的神经烟火。就这种意义上来说,只有在这种类型的美中,我们才真正地进入了纯粹的美的领域,这是一个为美而美的领域。因此,在美学领域中,这种美是美本身的体现。(选自《光明日报》2011.3.22,有删改)
    1.对“美的欣赏的普遍性”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它是不同文化中的人们超越了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一些共同的审美偏爱。
    B.它表现为所有的人都喜欢草原景观、美的人体、整体自相似形式和艺术作品。
    C.它的每一种类型都能使人经验到吸引力、意味深长的愉快以及惊人的美。
    D.它独立于任何生物的或者认识的利益,是为美而美。
    2.对美的欣赏普遍性的三种类型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在神经刺激范围和经验质量方面,三种类型是渐次增大和加强的,但实际上都是大脑愉快。
    B.在产生时间方面,“整体自相似形式”类型最早,“风景和人体”类型次之,“非凡艺术作品”类型最晚。
    C.在起源方面,审美普遍性的三种类型都起源于选择效应对基因的影响,而扎根于人体皮质的构造之中。
    D.在美学领域中,三种类型分别是善、真、美的体现,而只有在“非凡艺术作品”类型中的美才能令人进入纯粹的美的领域。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共同的审美偏爱证明了存在美的欣赏的普遍性,即所有人都喜欢相同的美的事物。
    B.三种类型的审美偏爱都是在认识发展过程中确立的,都有赖于神经刺激。
    C.不管我们具有怎样的文化背景,都能感知非凡艺术作品的美,所以皮质构造在所有人中都是完全一样的。
    D.在美学领域中,伟大的艺术作品的美是美本身的体现,而其它两种美的普遍类型都不是真正的美。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怀念乡村春节
    冰 客
      ①又是一年一度的春节了,因为搬了新家,这个春节我们是在市区过的。
      ②大年三十,各家各户亮出代表各家财富的鞭炮,尽情地燃放,鞭炮声一浪高过一浪,经久不息,而到了零点辞旧迎新之时,鞭炮声浪更是此起彼伏,你家放万响鞭炮,我家可能要放十万响,甚至数十万响;东家放三五分钟,西家能放十数分钟甚至半个小时,如果还不过瘾则要拿出那些烟花燃放,俨然一种贫富比拼的架式。仿佛那就是财富、身份,甚或地位的象征,那火药味十足的鞭炮声已经弥漫着比拼的气势。听着这些杀声四起的鞭炮声,我的心里顿然对新年感到乏味。这早已失去了传统意义新年的热闹气氛了,我不堪与他们比拼贫富贵贱,也丝毫没有比拼的念头,我就是我,一个来自乡下的平民,在城市平凡地生活着,不与人争。那硝烟弥漫的鞭炮声,使我不由得又回想起了那让我至今念念不忘的乡村春节。
      ③乡村春节是我永生都无法忘怀的记忆,虽然那时的乡村很穷,童年的我们总是日日盼望着春节的到来,这样好改变我们贫穷的味口,可以狼吞虎咽地饱食大鱼大肉。尽管我们这一代人经历的那个年代并不富有,但春节,大鱼大肉必不可少。就在团年的鞭炮声还没有响起,大人们还在忙年的时候,我们那一群活泼可爱的小伙伴们自然会三五成群地带着一些鞭炮,去寻找我们的欢乐。那时的鞭炮当然没有现在这么多的花样,顶多只是买上一两封小鞭炮,然后拆开一个一个地放,既经济实惠,又为我们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只有那些父亲或母亲在外工作稍微有钱的人的子女们才会偶尔放一些冲天炮或是烟花,那才算是当时的“高档产品”,也会令众多的小伙伴艳羡。
      ④而团年时分,每家的鞭炮不过一封,长的万响,短的百响、千响,家境稍差的甚至连放鞭这一形式也省略了。在今天这个鞭炮声震天的新年气氛中,似乎少了年少时那种放鞭的欢乐。除夕夜里,村人们家家必要放鞭,毕竟难得一年啊!都期望通过这一欢乐的形式带来来年的好景象。
      ⑤除夕夜虽然没有月亮和星星,在乡村更没有路灯,但家家户户门前必要悬挂一盏门灯,哪怕在没有用上电的日子里,挂一盏点燃煤油的马灯,也要照亮乡村的年夜。那时,我们一群孩子们自然会怀揣一盒火柴、一封鞭炮,游走于年夜里,游走在各乡邻家中,寻找小伙伴,燃放鞭炮。春节大家相互串门拜年,这时无论小孩单独行走,还是有大人在场,厚道纯朴的各个农家必是一视同仁,端出令小伙伴们欢喜的苞谷花、红薯丁,让小孩们吃;大人们则每到一家,必要端上三五个凉菜,喝酒、聊天,畅谈一年的收成,欢声笑语荡漾山间
      ⑥如今这乏味的城市年夜,人们除了在鞭炮声中展示自己的富有之外,防盗门一关,各自在家中海吃山喝,既不知道对面的人家姓甚名谁,也不知道楼上楼下的邻居来自何方,更别说串门了。
      ⑦虽然城市这种过年的方式沿袭已久,谁也无法改变,但我这个过惯了那种朴实的乡村春节的乡下子民,已是极其厌烦了,没过正月初二,我就携妻带子,再回到属于我的乡村,去寻找和体味乡村那种让我永生难忘的春节。(选自《散文选刊》2011年第四期,有删改)
    1.谈谈文章第二节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对比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文本,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现当代散文签赏》单元综合检测(五)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大自然在反抗
    [美]雷切尔·卡逊
      我们冒着极大的危险竭力把大自然改造得适合我们的心意,但却未能达到目的,这确实是一个令人痛心的讽刺,但是很少有人提及。
      生物学家波里捷说:“昆虫世界是大自然中最惊人的现象:对昆虫世界来说,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这种“不可能的事情”现在正在两个领域内发生。通过遗传选择,昆虫正在发生应变以抵抗化学药物,不过现在要谈到的一个更为广泛的问 题是,我们使用的化学物质的大举进攻正在削弱环境本身所固有的、阻止昆虫发展的天然防线。
      世界各地的报告很清楚地揭示了一个情况,即在用化学物质对昆虫进行了十几年控制之后,那些被认为已在几年前解决了的问题又回过头来折磨我们,而且只要出现一种哪怕数量很不显眼的昆虫,它们也一定会迅速增长到严重成灾的程度。我们已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现今一些地方,无视大自然的平衡成了一种流行的做法。今天的自然平衡所面临的状况好像一个正坐在悬崖边上而又盲目蔑视重力定律的人一样危险。人也是这个平衡中的一部分,有时这一平衡对人有利,有时它会变得对人不利,当这一平衡受人本身活动的影响过于频繁时,它总是变得对人不利。
      人们在制定控制昆虫的计划时忽视了两个重要事实。第一是,对昆虫真正有效的控制是由自然界完成的,而不是人类。昆虫的繁殖数量受到限制是由于存在一种被生态学家们称为环境的防御作用的东西,这种作用从第一个生命出现以来就一直存在着 。昆虫学家罗伯特·麦特卡夫说:“防止昆虫破坏我们世界安宁的最重大的一个因素是昆虫在它们内部进行的自相残杀的战争。”然而,现在大部分化学药物被用来杀死一切昆虫,无论是我们的朋友还是我们的敌人。
      第二个被忽视的事实是,一旦环境的防御作用被削弱了,某些昆虫的真正具有爆炸性的繁殖能力就会复生。托马斯·赫胥黎曾计算过,一个单独的雌蚜虫在一年时间中所能繁殖的蚜虫的总量相当巨大。
      没有一个人知道在地球上究竟有多少种昆虫,现在已经记录在案的昆虫已超过七十万种。这些昆虫的绝大多数都被自然力量控制着,而不是靠人的任何干涉。糟糕的是,往往在这种天然保护作用丧失之前,我们总是很少知晓这种由昆虫的天然敌人所提供的保护作用。这种起天然保护作用的昆虫种类繁多。黄蚂蚁捕获那些不移动的蚜虫,并且用它们的汁液去喂养幼蚁。黄蜂在屋檐下建造了柱状泥窝,并且将昆虫充积于窝中,作为黄蜂幼虫将来的食物。黄蜂飞舞在正吃着料的牛群的上空,它们消灭了使牛群受罪的吸血蝇。大声嗡嗡叫的食蚜蝇,把卵产在蚜虫出没的植物叶子上,而后孵出的幼虫能消灭大量的蚜虫。瓢虫,也是一个最有效的蚜虫、介壳虫和其他吃植物的昆虫的消灭者。草蜻蛉靠捕食蚜虫、介壳虫或小动物为生,每个草蜻蛉都能消灭几百个蚜虫。
      昆虫由于存在着这样的天然特性,因此它们一直都是我们在保持自然平衡使之倾向对我们有利一面的斗争中的同盟军。但是,现在我们却把炮口转向了我们的朋友。一个可怕的危险是,我们已经粗心地轻视了它们在保护我们免受黑潮般的敌人的威胁方面的价值。杀虫剂数量逐年增大,环境防御能力的全面持续降低正在日益明显地变成无情的现实。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可以预料昆虫的骚扰会更加严重,并且将超出我们已知的范围。
      但你会说:“这种情况肯定不会真正发生——无论如何,在我这一辈子里将不会发生。”但是,它正在发生着,就在这儿,就在现在。如安大略的黑蝇在喷药后,其数量比喷药前增加了十六倍;在英格兰,随着喷撒一种有机磷化学农药而出现了白菜蚜虫的严重爆发。虽然有理由认为杀虫剂在对付要控制的那种昆虫方面是有效的,但它们却打开了整个盛放灾害的潘多拉盒 子。
      加拿大昆虫学家尤里特十年前曾说:“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哲学观点,放弃我们认为人类优越的态度。”(选自《寂静的春天》,上海译文出版社,有删改)
    1.“大自然在反抗”体现在哪两方面?导致“大自然反抗”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写黄蚂蚁、黄蜂、瓢虫等昆虫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作为一篇科普文,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全文看,作者写“大自然在反抗”的意图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按照要求,把下面的四句话改写成语意连贯、合理的一段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
    ①福岛第一核电站渗出辐射物质积水。
    ②辐射物质积水流入沿岸水域。
    ③福岛附近的黑潮延伸体向东至东北方向输运辐射物质积水。
    ④辐射物质积水进入北太平洋。
    (1)以“辐射物质积水”开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福岛附近的黑潮延伸体”开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请你制作一张贺卡或编写一则手机短信,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要求:仿照下列的句子写两句话,做到内容协调,句式大致相同。
      妈妈,你是我疲惫中的一杯香茗,当我昏昏欲睡时,浓郁的馨香使我神清气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材料1:某著名高校计算机系的贫困生小方在入学的第二个月,意外发现自己的就餐卡上多了一笔钱。原来,学校采用“校园一卡通”网络技术,对学生的就餐情况进行监控,若学生在食堂月均用餐60次以上,消费总额却在180元以下,则无需申请,其就餐卡上就会多出一笔由学校“隐形”提供的补助。
      材料2:“这房子能住吗?”“饭能吃吗?”2月10日,30多名小学生寒假期间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山区慰问贫困生,当他们走进学生关鹤琳的家里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现场捐助的860元爱心款能解决关鹤琳半个学期的费用,但是参观式的慰问却让关鹤琳内心难以平静。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两则材料所说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上述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东归英雄”渥巴锡率领土尔扈特人,冲破沙俄的重重阻碍,不远万里,举族东迁到内蒙古大草原。文学大师沈从文取材湘西的系列美文,让我们有一种“到凤凰去”的冲动。被誉为“江西散文四居士”之一的范晓波,不经意间总在深情描述江西鄱阳一个叫祥环的村庄。客居他乡的游子,性情写作的作家,都有着浓郁的“原乡”情结,生活中的你我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请以“飞翔的家园”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明确。②写记叙文或议论文。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