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语文一轮用书A版第七单元第一节文言实词、虚词的第一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始汲黯为谒者,以严见惮。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仓粟以赈之。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上贤而释之。以数切谏,不得留内,迁为东海太守。好清静,择丞史任之,责大指而已,不苛小。岁余,东海大治。
      黯多病,赐告者数,不愈。庄助复为请告,上曰:“汲黯何如人哉?”助曰:“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成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上曰:“然。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
      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青为大将军,诸将皆属。尊宠于群臣无二,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独汲黯与亢礼。人或说黯曰:“大将军尊重,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青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青虽贵,有时侍中,上踞厕而视之。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节选自《纲鉴易知录》卷十三)     
    【注】①谒者:官名。②告:休假。③贲、育:即孟贲、夏育,两人均为古代著名勇士。④青:卫青,汉武帝时名将。⑤揖客:只揖不拜之客。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屋延烧,不足忧也/比:并排     
    B.臣请归节,伏制之罪/矫:假托     
    C.责大而已/指:意旨     
    D.亦不能之矣/夺:强取
  • 与“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中的“阴”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孙膑以刑徒见,说齐使
    B.指通豫南,达于汉   
    C.故审堂下之,而知日月之行   
    D.性密,忍诛杀。不见喜怒
  •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卒破舟,始皇以为贤勇/得:俘获  
    B.于将军用几何人而足/度:考虑  
    C.秦因乘胜定荆地城邑/略:略微  
    D.王翦为秦将,六国/夷:铲平,削平
  • 下列加粗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B.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 高三语文一轮用书A版第七单元第一节文言实词、虚词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秦王必说见臣      
    B.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C.愿大王少假借之    
    D.秦王还柱而走
  • 下列加粗的词全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     ]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斟酌损益,尽进忠言  
    B.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审谛之,短小,黑赤色  
    C.奉使往来,无留北者/孰与君少长  
    D.怀怒末发,休梗降于天/先帝创业末半,而中道崩殂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管仲对曰:“质信极仁,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仁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桓公曰:“善哉!”
      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于天下,其可乎?”管子对曰:“可。”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此爱民之道也。”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右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岂有乡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桓公曰:“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节选自《管子》,《四部丛刊》本,有删改)     
    【注】①管子:名仲,字夷吾,齐国国相。②干时:谋求定时会盟诸侯。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是以能通其意天下乎/故燕王欲结君     
    B.拱手问日/朝济夕设版焉     
    C.缓其刑政人不惧死/三人行必有我师     
    D.寡人闻仲父言此三者/此亡秦续耳
  • 下列各句中的“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夜缒出,见秦伯  
    A.今急求子    
    B.朝济夕设版焉  
    C.吾恂恂起    
    D.黑质白章
◎ 高三语文一轮用书A版第七单元第一节文言实词、虚词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而乃手共搏之  
    A.愿得将军之首献秦  
    B.使工药淬之  
    C.故荆轲逐秦王      
    D.箕踞骂日
  • 下列各组句子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是寡人过也    ②臣请人,与同命  
    B.①乱易整,不武    ②而乃手共搏之  
    C.①若不阙秦,将取之  ②子亦有不利  
    D.①今人有大功击之    ②于是荆轲遂就车
  • 下面的语句中加粗的“其”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
    A.后果如言     
    B.四方之士争诣门     
    C.令、太守俱非人     
    D.择善者而从之
  • 下列各项中加粗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人之甚寒②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B.①有怠而欲出者,日:“不出,火尽。”②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C.①其孰能讥乎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乐也   
    D.①于是余有叹②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
  •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持节发仓粟赈之作/《师说》贻之    
    B.上贤释之/今人有大功击之    
    C.庄助复请告/于是秦王不怿,一击缶    
    D.尊宠群臣无二/以勇气闻诸侯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东乡罗提督战功,见于《圣武记》者详矣。其智能亦自可韬,非徒以武力雄一时也。公尝率兵入南山,搜余贼。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晨必发火器惊之。公问故,令获一猴来,剃其毛,画面为大眼诸丑怪状。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皆惊走。后不复至。 
      官夔州游击,夔关临峡,山水迅急,瞬息千里。盐枭至则鸣金叫呼,越关以过,船皆设炮械,两旁系大竹,弯如弓。他船追及,断系发之,船必覆,人莫敢撄。公募善泅者,持利锯匿上流水中,俟船过,附而锯其舵,抵关适断,船不能行,触石破,尽获之。
      罗少亡赖,数行窃,令捕之杖毙,弃诸野。中夜而苏,匍匐至一老妪家,周之。乃改行,投身军营,骁勇冠绝侪辈。当赵金龙之乱,罗受命,与总督卢公坤往平之,贼已困,将擒矣。时宣宗以尚书宗室禧恩来督军,未至,诸公议待禧至,罗日:“围久师怠,贼必遁。”遂违众一战,歼贼且尽。
      罗每对人言生平作贼事,不少讳,并请文人历叙其事,洵奇男子也。改行后,始娶妻,忽患奇疾,百方不治。一道人过门日:“有方可救,但得钱三十千乃能配药。”罗自念贫窭,安得三十千钱,语其妻日:“吾病且死,汝亦饿死耳。苟鬻汝,得钱买药,则两活矣。”妻泣而从之,病果瘳。
      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选自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篇》,有删改)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智能亦自可韬/语妻日……     
    B.非徒武力雄一时也/越关过,船皆设炮械     
    C.令捕杖毙,弃诸野/妻泣而从,病果瘳
    D.遂违众一战,歼贼尽/吾病死,汝亦饿死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