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北京版高一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 范爱农(必修1)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粗字的渎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一怔 既刻 (lèi) 滞(dùn)
    B.缉让 淡薄 视(miǎo)   (jù)
    C.酩酊  军械 绿林(lǜ) (zài)
    D.牢骚  毡帽 暴(hèng) (xián)
  •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句是
    [     ]
    A.昨天,在北京出席全国两会的赵忠祥委员在驻地接受了媒体专访。他和媒体记者谈论起今年的提案议题时,显得容光焕发,满面春风,时而开怀大笑,时而陷入沉思。     
    B.他这种行为是勇气可嘉还是愚不可及?     
    C.假以时日,我们可以巧立名目,指开发大批新颖别致的旅游项目,为景区再添光彩。
    D.那本介绍学习方法的书出版后,受到中小学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一时洛阳纸贵
  • 将下面各句组成意思连贯的语段,顺序合理的一项是
    [     ]
    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     
    ②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     
    ③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     
    ④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趁了航船进城来。     
    ⑤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     
    A.⑤③④②①    
    B.①⑤③④②     
    C.②①⑤③④    
    D.③④②①⑤
◎ 2012年北京版高一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 范爱农(必修1)的第二部分试题
  •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的题。  
      大家接着就预测他将被极刑,家族将被连累。不久,秋瑾姑娘在绍兴被杀的消息也传来了,徐锡麟是被挖了心,给恩铭的亲兵炒食净尽。人心很愤怒。有几个人便秘密地开一个会,筹集川资;这时用得着日本浪人了,撕乌贼鱼下酒,慷慨一通之后,他便登程去接徐伯荪的家属去。
      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
      “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认识的人告诉我说:他叫范爱农,是徐伯荪的学生。
      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屯报还害怕,于是便坚执地主张要发电,同他争起来。结果是主张发电的居多数,他屈服了。其次要推出人来拟电稿。
      “何必推举呢?自然是主张发电的人啰……”他说。
      ……
      然而这意见后来似乎逐渐淡薄,到底忘却了,我们从此也没有再见面。直到革命的前一年,我在故乡做教员,大概是春末时候罢,忽然在熟人的客座上看见了一个人,互相熟视了不过两三秒钟,我们便同时说:
      “哦哦,你是范爱农!”
      “哦哦,你是鲁迅!”
      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趁了航船进城来。
      他又告诉我现在爱喝酒,于是我们便喝酒。从此他每一进城,必定来访我,非常相熟了。我们醉后常谈些愚不可及的疯话,连母亲偶然听到了也发笑。一天我忽而记起在东京开同乡会时的旧事,便问他:
      “那一天你专门反对我,而且故意似的,究竟是什么缘故呢?”
      “你还不知道?我一向就讨厌你的,——不但我,我们。”
      “你那时之前,早知道我是谁么?”
      “怎么不知道。我们到横滨,来接的不就是子英和你么?你看不起我们,摇摇头,你自己还记得么?”
      到冬初,我们的景况更拮据了,然而还喝酒,讲笑话。忽然是武昌起义,接着是绍兴光复。第二天爱农就上城来,戴着农夫常用的毡帽,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光复的绍兴。我们同去。”
      我们便到街上去走了一通,满眼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什么铁路股东是行政司长,钱店掌柜是军械司长……这军政府也到底不长久,几个少年一嚷,王金发带兵从杭州进来了,但即使不嚷或者也会来。他进来以后,也就被许多闲汉和新进的革命党所包围,大做王都督。在衙门里的人物,穿布衣来的,不上十天也大概换上皮袍子了,天气还并不冷。
      我被摆在师范学校校长的饭碗旁边,王都督给了我校款二百元。爱农做监学,还是那件布袍子,但不大喝酒了,也很少有工夫谈闲天。他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得可以。
      我从南京移到北京的时候,爱农的学监也被孔教会会长的校长设法去掉了。他又成了革命前的爱农。我想为他在北京寻一点小事做,这是他非常希望的,然而没有机会。他后来便到一个熟人的家里去寄食,也时时给我信,景况愈困穷,言辞也愈凄苦。终于又非走出这熟人的家不可,便在各处飘浮。
      不久,忽然从同乡那里得一个消息,说他已经掉在水里,淹死了。
      我疑心他是自杀。因为他是浮水的好手,不容易淹死的。
      夜间独坐在会馆里,十分悲凉,又疑心这消息并不确,但无端又觉得这是极其可靠的,虽然并无证据。一点法子都没有,只做了四首诗,后来曾在一种日报上发表,现在是将要忘记完了。只记得一首里的六句,起首四句是:“把酒论天下,先生小酒人,大圜犹酩酊,微醉合沉沦。”中间忘掉两句,末了是“旧朋云散尽,余亦等轻尘”。
      后来我回故乡去,才知道一些较为详细的事。爱农先是什么事也没得做,因为大家讨厌他。他很困难,但还喝酒,是朋友请他的。他已经很少和人们来往,常见的只剩下几个后来认识的较为年青的人了,然而他们似乎也不愿意多听他的牢骚,以为不如讲笑话有趣。
      “也许明天就收到一个电报,拆开来一看,是鲁迅来叫我的。”他时常这样说。
      一天,几个新的朋友约他坐船去看戏,回来已过夜半,又是大风雨,他醉着,却偏要到船舷上去小解。大家劝阻他,也不听,自己说是不会掉下去的。但他掉下去了,虽然能浮水,却从此不起来。
      第二天打捞尸体,是在菱荡里找到的,直立着。
      我至今不明白他究竟是失足还是自杀。
      他死后一无所有,遗下一个幼女和他的夫人。有几个人想集一点饯作他女孩将来的学费的基金,因为一经提议,即有族人来争这笔款的保管权,其实还没有这笔款,大家觉得无聊,便无形消散了。
      现在不知他唯一的女儿景况如何?倘在上学,中学已该毕业了罢。(十一月十八日)
    1.鲁迅认为,刻画人物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写他的眼睛。在本文中,作者是怎样描写范爱农的眼睛的?这对刻画人物起到什么作用? 
                                                                                                    
    2.文章多次写到喝酒,既有两人的喝酒,也有范爱农的爱喝酒,甚至范爱农的落水是在一次酒后失足所致,这对刻画范爱农有什么作用? 
                                                                                                     
    3.“现在不知他唯一的女儿景况如何?倘在上学,中学已该毕业了罢”,为何以此句作结? 
                                                                                                     
    4.从文中看,鲁迅也不能确定范爱农是自杀还是误死。对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请结合文本和当时的社会状况谈一谈。(200字左右)
                                                                                                      
  •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粗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川资 时过境迁 (yǔ)  意逢迎(qū)
    B.揶揄 雍容典雅 (zā) 一击(gē)
    C.沉缅 天翻地覆 信(dǔ) 风云(zhà)
    D.魑魅 凤毛鳞角  (guǎng) 罪犯(jī)
                                                   
  •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家电下乡”政策的出台,为正处于寒冬之中的国内家电企业吹来暖风,各大厂商为抢占商机纷纷使出浑身解数。  
    B.足协方面对可能出现的给中超联赛造成冲击的意外情况,已经准备好了多套应对的方案,以备不时之需。  
    C.涂鸦绘画在中国一直被视作地下艺术,而北京地铁四号线却能以开放的姿态让涂鸦从地下走出,使之登堂入室。  
    D.借助某些营销手段来提升客户的忠诚度,这只是权宜之计,中国电信实在需要完善整个业务体系,通过服务赢得客户。
◎ 2012年北京版高一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 范爱农(必修1)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范爱农的人生固然是一个悲剧,但他是一个觉醒的知识分子,他的个人理想在那个黑暗的社会里必然幻灭。  
    B.未来五年内,所有公共交通设施将配备红十字急救箱,并对司乘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培训,以有效增强公共交通设施的安全。  
    C.艺术团将传统表演与现代舞台科技相结合,大胆创作出一批符合当代观众欣赏的节目,使皮影戏这一古老剧种焕发了青春。  
    D.多年来,红桥市场凭借丰富的商品、可靠的质量、合理的价格、周到的服务吸引了大量顾客,其中有20%是国际友人慕名前来。
  •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B.鲁迅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等。   
    C.1918年,他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药》,又创作了《孔乙己》《祝福》《阿Q正传》等小说。   
    D.《范爱农》是鲁迅先生作于辛亥革命前后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收录于《朝花夕拾》。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膝胧的敬慕
                           ——悼念鲁迅先生
    萧乾

      ①也许有人比我更怕死,我却不相信有比我再怕看死人的了。走在街上,我从没有胆子向寿衣铺里望望。夜半,即便从很远很远的地方飘来的僧器或诵经声,也必害得我用棉被厚厚包起头来,直像那是什么符咒一样。
      ②我曾见过三位死人,在我的记忆中,他们都将是我永不会忘记的。而且,我还该陈说我都例外地不曾害怕过:一个黄旮,我的母亲死在我的怀抱里;小学时代,曾排着队去中央公园社稷堂瞻仰过孙中山先生的遗体I最近,在鲁迅先生灵前,我守了两天灵。
      ③扶着那绛色帏幔,职务使我看见了教千张陌生的但是诚笃的脸,一个个脚跟都像坠了铅球,那么轻又那么沉重地向灵堂踱。低垂的头,低垂的手,低垂的眉眼和心。待踱到灵堂中央,冥冥中似有什么使他们肃然驻足了。敬慕和哀悼如一双按住的手,他们的身子皆极自然地屈下了,然后噙了一汪眼泪,用手巾堵着嘴,仓皇地奔了出来。  
      ④最感人的莫如一群小学生的吊唁。在那近三十位小吊客中间,我特别留意一个衣服褴褛、腿下微跛的,他肋下夹着的画册和石板说明了是刚刚放学,如今正是回家或在街头玩耍的时候,然而他却结伴迢迢跑到了这里。那个微跛的孩子,一拐一拐地,一直来到灵前,两只颇清秀的眼睛直直地凝视着鲁迅先生的遗体,然后,又放下肋下的画册,深深地鞠躬诚不信作了那么些纪念周,他还不知道“三鞠躬”的礼数,然而,当我数到第三次以后,他仍向下屈着小小腰身,他一连鞠了七个躬才红涨着脸,也红涨着眼睛,走出灵堂。
      ⑤如果稍换一个情况,我将忍不住笑出来的,然而,我那时是用极大的崇敬心情替他掀开帏幔,一直目送他走下殡仪馆的台阶。
      ⑥邢个背影唤起我一点记忆。十多年前一个傍晚,如一切贪爱窗外景色的孩子一样,四点钟以后的时间对我变了滋味,换成鲜艳颜色。然而我放下了玩具,和同伴沿着朱色皇城走好长好长一段路去瞻仰一位“民国缔造者”的遗体。空着的肚皮充满着的一半是对“尸骸”的恐惧,一半是对“伟大”的钦仰。我们跨进那座御花园的大门时,紫禁城角的太阳已向下沉落了。我喘着气向陌生的大人打听路线,好容易才攀了一道高大石阶,在花圈花篮的簇拥中,我看到安息着的孙中山先生。
      ⑦——我记得,当时我的心一点也没有跳!
      ⑧我们环着那铜棺走了一圈,又蹑着脚步走了出来。
      ⑨抬头,紫禁城角的太阳已经沉落下去了。我似乎打了一个冷颠,然而,除了模糊的“伟大”,我并没有摸清死的是什么人。只是冥冥中,一种超乎孩子胸膛容量的衰威或尊敬感觉堵塞在我喉咙闻,我赶不掉它。
      ⑩归途,我们放洋画的袋子里,每人都塞了一条传单:有工人发的,大学生发的,有国民党的,共产党的,说明孙先生的生平和抱负(这些我曾保留到六年前,直到一个朋友将我寄存的最珍贵的东西,如小学生时代的作文本,全当做烂纸卖掉了)。当时我们其实一点也不懂,但是当孙传芳乱批三民主义,张作霖满街捉革命党时,我却私下藏了一本《孙中山传》。  
      伟大的人格也许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这力量在茫然无知的孩子心灵上时常比成人更深刻,更恒久。
      我不知道如果鲁迅先生这时醒转迂来,他将会怎样热烈地抱起那个微跛的孩子。(1936年10月,上海,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在数千吊唁鲁迅先生的人中,有一个衣衫槛褛、腿下微跛的小孩,对鲁迅先生连鞠了七个躬,所以作者对他由开始的忍不住想笑,转变为极大的崇敬。   
    B.当“我”和同伴跨迸御花园大门时,“紫禁城角的太阳已向下沉落了”;当“我们”蹑着脚步走出来时, “紫禁城角的太阳已经沉落下去了”。这两句景物描写烘托了“我”的哀戚心情。   
    C.“——我记得,当时我的心一点也没有跳”,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看见孙中山先生的遗容时,对伟人的敬慕战胜了对死人的恐惧。   
    D.文章第③段在描写数千位吊唁者的神情、动作时,运用了夸张、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   
    E.通观全文不难发现,作者在为鲁迅先生守灵时,对鲁迅的崇高精神、伟大人格内涵的理解及由此产生的敬慕之情都是朦胧的。
    2.“朦胧的敬慕”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本文通过哪几个事例来表现“朦胧的敬慕”? 
                                                                                                 
    3.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进行简要分析。 
                                                                                                 
    4.这是一篇悼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作者却用了大量笔墨回忆十多年前瞻仰孙中山先生的遗体等有关情况,可谓“形散神不散”,你是急样认识散文的这一特点的?请结合本文谈一谈。(200字左右)
                                                                                                  

  • 请补充完整下面一副挽联。
      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         ①        ,这副挽联是悼念         ②        的。
  • 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
      对于五四时期的新文学阵营而言,所谓“新”,代表着先进的事物,代表着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而 “旧”则是落后的、腐朽的事物,是应该抛弃和埋葬的,可是在旧文学阵营的眼中,所谓“新”,只是新潮的、还未经过时问考验的东西,往往昙花一现,其中有太多需要去掉的夸饰和虚伪,而“旧”则是经过历 史检验的真理,是过去的精华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