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北京版高一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 一条铁路的完成(必修1)的第一部分试题
  • 辨用法。     
    形式   形势     
    ①当前国际                    正在经历复杂、深刻的变化,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的潮流。  
    ②从乡村旅游角度讲,农耕将成为一种“艺术”                   
  •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粗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颤动 咆哮   (bo) (láng)
    B.喇嘛    馈乱 辱(wǔ) 静(jì)
    C.侥幸 搔头 (pó) (xián)
    D.擢取 秩序 (bèi) 结(níng)
                                                
  •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微笑姐”在广州亚运会开幕式近20分钟的时间里一直保持微笑,像雕像般一动不动,几千万电视观众在电视机前看到了这一赏心悦目的情形。     
    B.在当今各地生源大战中,一些学校和教师为了一己私利,不顾当地教育发展的需要,目无全牛,把一些优秀学生介绍到了外地的学校。     
    C.在20国集团峰会上,七个新兴国家凭着经济上的重大进步鼎足而立,成为构建多边经济新秩序的重要角色。     
    D.在智利矿难中,33名智利矿工尽管年龄不一,性格各异,但是他们相濡以沫,共同度过了两个多月的井下生活。
  •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现哈尔滨市呼兰区)人,“萧红”是发表《莎菲女士的日记》时使用的笔名。     
    B.萧红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足一位传奇性人物。     
    C.1940年萧红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D.鲁迅在为《生死场》所作的序言中称赞萧红所描写的 “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品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 2012年北京版高一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 一条铁路的完成(必修1)的第二部分试题
  • 阅读文章,完成下面的题。  
      一九二八年的故事,这故事,我讲了好几次。而每当我读了一节关于学生运动记载的文章之后,我就想起那年在哈尔滨的学生运动,那时候我是一个女子中学里的学生,是开始接近冬天的季节。我们是在二层楼上有着壁炉的课室里面读着英文课本。因为窗子是装着双重玻璃,起初使我们听到的声音是从那小小的通气窗传进来的。英文教员在写着一个英文字,他回一回头,他看一看我们,可是接着又写下去,一个字终于没有写完,外边的声音就大了,玻璃窗子好像在雨天里被雷声在抖着似的那么轰响。短板墙以外的石头道上在呼唬着的,有那许多人,我从来没有见过,使我想象到军队,又想象到马群,又想象到波浪……总之对于这个我有点害怕。校门前跑着拿长棒的童子军,而后他们冲进了教员室,冲进了校长室,等我们全体走下楼梯的时候,我听到校长室里在闹着。这件事情一点也不光荣,使我以后见到男学生们总带着对不住或软弱的心情。
      “你不放你的学生出动吗?……我们就是钢铁,我们就是熔炉……”跟着听到有木棒打在门扇上或是地板上,那乱糟糟的鞋底的响声。这一切好像有一场大事件就等待着发生,于是有一种庄严而宽宏的情绪高涨在我们的血管里。
      “走!跟着走!”大概那是领袖,他的左边的袖子上围着一圈白布,没有戴帽子,从楼梯口向上望着,我看他们快要变成播音机了:“走!跟着走!”
      而后又看到了女校长的发青的脸,她的眼和星子似的闪动在她的恐惧中。
      “你们跟着去吧!要守秩序。”她好像被鹰类捉拿到的鸡似的软弱,她是被拖在两个戴大帽子的童子军的臂膀上。
      我们四百多人在大操场上排着队的时候,那些男同学们还满院子跑着,搜索着,好像对于小偷那种形式,侮辱!侮辱!他们竞搜索到厕所。
      女校长那浑蛋,刚一脱离了童子军的臂膀,她又恢复了那假装着女皇的架子。
      “你们跟他们去,要守秩序,不能破格……不能和那些男学生们那样没有教养,那么野蛮……”而后她抬起一只袖子来:“你们知道你们是女学生吗?记得住吗?是女学生。”
      在男学生们的面前,她又说了那样的话,可是一出校门不远,连对这侮辱的愤怒都忘记了。向着喇嘛台,向着火车站。小学校,中学校,大学校,几千人的行列……那时我觉得。我是在这几千人之中,我觉得我的脚步很有力。凡是我看到的东西,已经都变成了严肃的东西,无论马路上的石子,戎是那已经落了叶子的街树。反正我是站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喊声中了。
    1.第一段画线句中的“这件事情”指的是什么事情?为什么“以后见到男学生们总带着对不住或软弱的心情”?
                                                                                            
    2.女校长再三叮嘱学生们要“守秩序”,你认为女校长所说的“守秩序”的实质是什么?
                                                                                           
    3.如何理解第九段画线的“反正我是站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喊声中了”一句话的内涵? 
                                                                                           
  •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粗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摩擦力 供认不悔 (chèn) 穷源流(shuò)
    B.一拉罐 转弯抹角 永(jùn)  令人指(fà)
    C.纪传体 多难兴邦 扰(tāo) 一气成(hē)
    D.化装品 整齐划一 (zhà) 积居奇(tún)
  •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贺岁大片《让子弹飞》即将创造岁末票房新高,在影片中葛优和姜文的搞笑表演真是无所不用其极,赢得了观众的掌声。   
    B.腾讯公司宣布很可能于近期在装有360杀毒软件的电脑上暂停提供QQ聊天的服务,消息一出如石破天惊,引起了不少网友的担忧。   
    C.笔者认为,面对急剧升温且呈盲目发展状况的房地产行业,政府主管部门应高屋建瓴,全面加强市场的政策引导和监督管理。   
    D.在排球比赛中,十六班同学顽强拼搏,把对手打得前仰后合,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2月6日应约同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就中美关系及朝鲜半岛局势交换意见时强调,要缓和、不要紧张,要对话、不要对抗,要和平、不要战夸,这是朝鲜半岛南北双方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强烈愿望和呼声。   
    B.成千上万的亚运志愿者都在忙碌着,他们在共同努力,完成举办一次令亚洲瞩目的文明亚运的理想。   
    C.昨天上午,一位老人突然晕倒在购物中心,后经迅速赶到的120急救中心医护人员以及商场保安,在场群众的救护下,老人得到及时抢救,最终脱离了危险。   
    D.当今的环境保护技术不仅做到了生产过程不浪费资源,不污染环境,保证产品使用的清洁高效,而且产品使用后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和循环利用。
◎ 2012年北京版高一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 一条铁路的完成(必修1)的第三部分试题
  •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     ]
      2010年2月16日,中国驻美大使周文重在离任     招待会上说,中美关系31年的发展历程证明了一个道理’“                                                 ”,“互信则进,猜疑则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两个大国,中美难免在一些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和利益分歧,双方应该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去考虑问题。
    ①伙伴比对手好  
    ②合作比遏制好  
    ③斗则俱伤
    ④对话比对抗好
    ⑤和则两利
    A.③⑤①②④   
    B.⑤③④②①
    C.③⑤⑦④①    
    D.⑤③①②④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生长在历史中的青藤
      ①我此来绍兴,是拜谒青藤书屋,凭吊饱受世间苦难的明伐文学艺术大师徐渭的。  
      ②走进书屋大门,迎面是一个小小的冷清的因子。园子尽头是一问后人重建的前后两室的老式瓦房。前室正中悬挂着明末大画家陈洪绶题写的“青藤书屋”匾额和徐渭画像。  
      ③眼前的书屋与徐渭自己所画的“青藤书屋图”已大相径庭。徐渭的画上,是几间排列不规则的草屋,正如他在画上所题,“几间东倒西歪屋”。而据他题词的下句“一个南腔北调人”来推断,徐渭的晚年直至去世都是在那几间草屋中度过的。尽管书屋为后人重建,但确是在青藤书屋的故址上,这是毋须怀疑的。书屋旁的小天井里,那十尺见方、徐渭所称“天池”的小水池还在,天池正中竖有一方形石柱,上刻“砥柱中流”四字,也是徐渭手笔。靠墙,青砖砌成的花坛上,那一棵郁郁葱葱的青藤虽为后人补植,但在那同样的位置,徐渭手植的一棵青藤也确实蓊郁过。倔强孤傲长于顽石之中而终年葱绿的青藤,正是徐渭的精神象征,无怪乎他以“青藤”作为自己的别号了。  
      ④我在这徐渭狂啸过、痛哭过的青藤书屋里久久地低徊默想,一阵阵寒意透进骨髓。这位旷世奇才,诗文书画俱佳的艺术大家,并非恃才傲物的狂狷之士,仅从他的《镜湖竹枝词》即可看出,他是热爱世俗生活的啊!可世俗生活却怎么也容不下他。一只看不见酌手,在他刚刚成年时就给他预设了种种打击,直到他去世。  
      ⑤徐渭少年时便才华显露,可却连续八次乡试未中。他当过幕宾,参加过抗倭斗争并立了功,参加过反奸相严嵩的斗争,曾六次坐牢。他一生穷困潦倒,晚年靠卖书画度日。为了生存,数千卷心爱的藏书也变卖一空,最后他在贫困交加中离开了人世。
      ⑥这便是天才的命运吗?  
      ⑦我想,设若命运改变一下徐渭的品格,他的人生又将是怎样一种境况呢?假如他不那么张扬个性,以他的才华,在科举考试中会一路顺利,那也就成了几品大员,锦衣玉食、宝马香车少得了吗?即使科举不中,随和一些,隐忍一些,找关系,托门子,拿自己的作品当礼送,在哪家权责门下做个清客,总是可能的吧,也可衣食无忧,免遭冻馁啊!
      ⑧当我踱进展室,看见《黄甲图》和《墨葡萄图》时,立即否定了自己荒唐的设想。徐渭笔下的汪洋恣肆,乃是一个天才画家内心深度焦虑的宣泄。正是这种宣泄,构成了他艺术的精魂。他是那样孤高,那样自信,那样卓尔不群,那样反叛正统。要这样的艺术天才、反传统的斗士去迎合世风、摧眉折腰是不可想象的。如果他真的放弃坚守,出卖自己,他还能做这水墨淋漓、恣肆放纵的画吗?还会有强心铁骨、才横笔豪的书法吗?还会有血气奔涌、悲声如诉的诗文吗?不,不会有了。那就不有我们现在称道的徐渭了。往深里想,命运也是公正的。在他那神秘之手的一再敲打下,徐渭落魄、困顿、遭受诟辱,在贫病中死去;但同是这敲打,又造就了徐渭独特的、后人难以企及的艺术品格。
      ⑨命运之手敲打过古人,也敲打着令人。我本是来吊徐渭的,本以为能在凭吊之后走笔行丈,痛斥龌龊的世俗,给徐渭以真挚的悲悯,不想倒是徐渭先生悲悯了我。尽管我未遭冻馁,但我有属于我自己的哪怕一小片精神领地吗?有徐渭那种“深山无人收,颗颗明珠走”的坚信自己是明珠的自信吗?
      ⑩我站在书屋前,久久地、久久地凝视着眼前的青藤。这株在人们心目中存活了400多年的青藤啊。时闻的推移,只会使它愈益葱茏。这株青藤已生长在人类的历史中了。(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青藤书屋的前室正中悬挂着明末大画家陈洪绶题写的“青藤书屋”匾额,徐渭的晚年就是在绍兴的这几间老式瓦屋中度过的。
    B.作者写到书屋旁的“天池”及出自徐渭手笔的“砥柱中流”四字,证明了此地的确是青藤书屋的旧址,也透露着徐渭的志趣。
    C.徐渭曾在靠墙的花坛处亲手种过一株青藤,并将“青藤”作为自己的别号。青藤倔强孤傲、终年葱绿,正是他精神的象征。
    D.徐渭曾经参加过抗倭斗争和反奸相严嵩的斗争,正因为有过这样的斗争经历,他的作品才会具有强心铁骨,才会才横笔豪。
    E.徐渭笔下的汪洋恣肆,是内心深度焦虑的宣泄。是命运的敲打,造就了他独特的艺术品格,所以作者说“命运也是公正的”。
    2.请具体说说,作者感到“一阵阵寒意透迸骨髓”的原因是什么? 
                                                                                                
    3.(1)第⑦段中作者假设了徐渭品格改变后可能出现的人生境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第⑨段中,作者为什么觉得是“徐渭先生悲悯了我”? 
                                                                                               
    4.徐渭多才多艺,学识品格都给当世及后代留下深远影响。郑板桥曾刻一印,自称“青藤门下牛马走”,近代艺术大师齐白石也曾说;“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在本文中,作者拜谒青藤书屋,极力推崇的是徐渭孤傲自信、卓尔不群、独守自己精神领地的青藤精神。读了此文,你是否也有所感悟?请另举一例,阐明“人不能失去自己的精神领地”的道理。(200字左右) 
                                                                                               
  • 点评下面这则新闻。要求:观点鲜明,语言流畅,30字以内。     
      新华网长春11月10日电  11月5日,吉林商业大厦发生火灾,造成19人死亡。事故发生后,吉林省立即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消防安全大检查,启动为期45天的火灾隐患集中排查整治行动。目前,已有部分商场因存在严重隐患被查封。 
                                                                                        
  • 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2010年12月21日晚10时40分许,某大学剐校长上课时,教室管理员以“锁门时间已过”为由,在门口大声催促“锁门了”。该副校畏得知对方身份和来意后说,“教学重要还是锁门重要”我可以明天就让你走人”。此事在学生中引起争议。根据校方规定,老师上课时间到晚9时30分结束,教学楼关闭时间为晚上10时30分。’   
    (1)请对该事件进行评论,要观点鲜明,写出两点理由,语言简洁。
                                                                                                 
    (2)请选择你认为表达不当的一方,为他拟写一句得体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