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语文下册3月月考检测试卷4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加粗词语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
    A.酒(zhuàn)
    B.荔(bì)
    C.琼(yàn)
    D.坐(wù) 
    (xuè)
    (biāo)
    仰(yǎn)
    (lù)
    暑(rù)
    (cù)
    (cuàn)
    牖(jiōng)
    (ōu)
    觞(hú)
    女(bì)
    杷(pí)
  • 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
    A.盗跖    饿莩    流觞曲水     良晨好景
    B.暮蔼    遮弊    招惹是非     古陌荒阡
    C.罪愆    厮守    玉簪螺髻     前合后偃
    D.筵席    暮霭    湛湛青天     插科打浑
  • 关于元杂剧的一些分析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元杂剧是在金宫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一般是四折,一折相当于现代话剧一幕,是戏剧故事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
    B.元杂剧中的说白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用以开展剧情和揭示人物性格冲突。白,有散文,也有韵文。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一般的舞台程式、武打和舞蹈。
    C.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还有净、丑、杂等。
    D.元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词一套曲子,每支曲子用一个宫调。
  • 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事故的隐患已经越来越明显,厂领导还是认为不足为训,以致酿成“8.19”大火。
    B.上级两袖清风,下级就会廉洁自律;领导带头苦干,群众自会不甘人后。如此上行下效,社会风气就会逐步好转。
    C.八年的抗日战争,无数中华儿女或横刀敌阵,或毁家纾难,或战死沙场,用自己的鲜血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征服中华的野心,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D.每次想起父亲生命中最后的那些日子,就无法忘记父亲在得知自己生病后望着我们的那种期期艾艾的眼神。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随着通讯日渐发达,手机几乎成为大家必不可少的必需品,但使用量增加之后,对于手机质量的投诉也越来越多。
    B.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C.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D.日本内阁府今日发布一项灾区重建的重要方案,打算用3-5年时间彻底处理灾区的所有飞去和海啸所产生的垃圾。
◎ 高二语文下册3月月考检测试卷4的第二部分试题
  •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我所知道的一切精神上的伟人,他们的心灵世界无不具有这个特征,其核心始终是单纯的,却又能够包含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思想。
    ②有没有丰富的复杂呢?我不知道,如果有,那很可能是一颗魔鬼的心吧。
    ③与此相反的境界是贫乏的复杂。这是那些平庸的心灵,它们被各种人际关系和利害计算占据着,所以复杂,可是完全缺乏精神的内涵,所以又是一种贫乏的复杂。
    ④对于心的境界,我所能够给出的最高赞语就是:丰富的单纯。
    ⑤除了这两种情况外,也许还有贫乏的单纯,不过,一种单纯倘若没有精神的光彩,我就宁可说它是简单而不是单纯。
    A.④②③①⑤
    B.②①③⑤④
    C.④①③⑤②
    D.②④①③⑤
  •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活用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     ]
    A.执此以
    B.吾妻死之年所植也
    C.甚善,我固当
    D.章甫
  • 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鼓瑟希
    B.字而幼孩
    C.客逾庖而宴
    D.既然已,勿动勿虑
  • 下面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B.加之以师旅
    C.浴乎沂,风乎舞雩
    D.其制稍异于前
  •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A.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产生于唐代,盛行于宋代。词有多种词牌,词牌规定了各种词的文字声韵的固定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9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0字以上),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婉约派。
    B.柳永,原名三变,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人称“柳七”,曾任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柳永是北宋第一位专力写词的作家,是长调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写羁旅行役之情。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雨霖铃》《八声甘州》等。
    C.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开创了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南宋辛弃疾、李清照、陆游,清代纳兰性德,都是明显受他影响的作家。
    D.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合称“苏辛”。著有《稼轩长短句》。
◎ 高二语文下册3月月考检测试卷4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朱衣道人者,阳曲傅山先生也。初字青竹,寻改字青主。家世以学行师表晋中。见天下且丧乱,诸号为缙绅先生者,多腐恶不足道,愤之,乃坚苦持气节,不肯少与时媕婀
      甲申,梦天帝赐 之黄冠,乃衣朱衣,居土穴,以养母。天下大定,自是始以黄冠自放。其子曰眉。每日樵于山中,置书担上,休担则取书读之。中州有吏部郎者,故名士,访先生。既见,问曰:“郎君安往?”先生答曰:“少需之,且至矣。”俄而有负薪而归者,先生呼曰:“孺子,来前肃客!”吏部颇惊。抵暮,先生令伴客寝,则与叙中州之文献,滔滔不置,吏部或不能尽答也。诘朝,谢先生曰:“吾甚惭于郎君。”或出游,眉与先生共挽车,暮宿逆旅,仍篝灯课读经、史、骚、选诸书。诘旦,必成诵始行,否则予杖。
      戊午,天子有大科之命,给事中李宗孔、刘沛先以先生荐。时先生年七十有四,而眉以病先卒,固辞,有司不可。先生称疾,有司乃令役夫舁其床以行,二孙侍。既至京师三十里,以死拒,不入城。于是益都冯公首过之,公卿毕至。先生卧床,不具迎送礼,蔚州魏公乃以其老病上闻,诏免试,许放还山。时征士中报罢而年老者,恩赐以官。于是特加中书舍人以宠之。益都乃诣先生曰恩命出自格外虽病其为我强入一谢先生不可益都令其宾客百辈说之遂称疾笃乃使人舁以入望见午门泪涔涔下。益都强掖之使谢,则仆于地。蔚州进曰:“止,止,是即谢矣。”次日遽归,众皆出城送之。及卒,以朱衣黄冠殓。著述之仅传者,曰《霜红龛集》。(选自全祖望《阳曲傅先生事略》,有删节)
      【注释】①媕婀(ān’ē):曲意顺从,圆通处世。②甲申:崇祯十七年(1644)。是年李自成破北京,清兵入关。③黄冠:道士的冠。后文的“朱衣”指道士服装。④诘朝:明晨。⑤大科:取士之科,其科目由皇帝到场临时决定。⑥舁(yú):抬。⑦征士:旧称被皇帝征招过的隐士。⑧报罢:没有录取。
    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 确的一项是(    )
    A.孺子,来前客/揖拜
    B.吾甚于郎君/羞愧
    C.固,有司不可/推辞、拒绝
    D.于是益都冯公首之/指责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愤之,坚苦持气节/益都诣先生曰
    B.休担则取书读/著述仅传者
    C.家世学行师表晋中/蔚州魏公乃其老病上闻
    D.俄而有负薪归者/时征士中报罢年老者
    3.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傅山先生“有气节”的一组是(    )
    ①不肯少与时媕婀
    ②天下大定,自是始以黄冠自放
    ③抵暮,先生令伴客寝
    ④必成诵始行,否则予杖
    ⑤而眉以病先卒,固辞
    ⑥先生卧床,不具迎送礼
    ⑦诏免试,许放还山
    ⑧益都强掖之使谢,则仆于地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①②⑥⑧
    D.③④⑤⑦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看到明朝末年那些达官贵人多贪腐作恶,傅山先生非常气愤。清朝入主中原后,傅山先生做了道士。
    B.傅山先生的儿子傅眉非常勤奋,每天利用上山砍柴的间隙博览群书,但是他的学问还是被中州的名士轻视。
    C.经名士举荐,傅山先生参加了清朝的科举考试,朝廷赐给他中书舍人的官职。
    D.傅山先生死后,是按照道士的丧葬仪式安葬的。他一生只写过一部著作,叫《霜红龛集》。
    5.断句和翻译。
    (1)用“/”给下面文段断句。益都乃诣先生曰恩命出自格外虽病其为我强入一谢先生不可益都令其宾客百辈说之遂称疾笃乃使人舁以入望见午门泪 涔涔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与叙中州之文献,滔滔不置,吏部或不能尽答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益都强掖之使谢,则仆于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的题。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
    1.开头“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一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典是诗词中经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法,诗人常借它曲折达意。这首词下阕中“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化用桓温北伐的典故有什么深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补写出原文中的上句或下句。
    (1)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___________________。
    (2)乱石穿空,________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
    (3)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____。
    (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__________________。
    (5)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_____。
    (6)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母亲的来信
    [苏]克拉夫琴科
      母亲来信了。
      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着母亲的信,一收到信,便急不可待地拆开,贪婪地读着。半年以后,他已是没精打采地拆信了,脸上露出讥诮的冷笑——信中那老一套的内容,不消看他也早知道了。
      母亲每周都寄来一封信,开头总是千篇一律:“我亲爱的宝贝小文卡,早上(或晚上)好!这是妈妈在给你写信,向你亲切问好,带给你我最美好的祝愿,祝你健康幸福。我在这封短信里首先要告诉你的是,感谢上帝,我活着,身体也好,这也是你的愿望。我还急于告诉你:我日子过得挺好……”
      每封信的结尾也没有什么区别:“信快结束了,好儿子,我恳求你,我祈祷上帝,你别和坏人混在一起,别喝伏特加,要尊敬长者,好好保重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你是我唯一的亲人,要是你出了什么事,那我就肯定活不成了。信就写到这里。盼望你的回信,好儿子。吻你。你的妈妈。”
      因此,文卡只读信的中间一段。一边读一边轻蔑地蹙起眉头,对妈妈的生活兴趣感到不可理解。那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什么邻居的羊钻进了帕什卡·沃罗恩佐的园子里,把他的白菜全啃坏了;什么瓦莉卡·乌捷舍娃没有嫁给斯杰潘·罗什金,而嫁给了科利卡·扎米亚金;什么商店里终于运来了紧俏的小头巾,——这种头巾在这里,在城里,要多少有多少。
      文卡把看过的信扔进床头柜,然后就忘得一干二净,直到收到下一封母亲泪痕斑斑的来信,其中照例是恳求他看在上帝的面上写封回信……
      文卡把刚收到的信塞进衣兜,穿过下班后变得喧闹的宿舍走廊,走进自己的房间。
      今天发了工资。小伙子们准备上街:忙着熨衬衫、长裤,打听谁要到哪儿去,跟谁有约会等等。文卡故意慢吞吞地脱下衣服,洗了澡,换了衣服。等同房间的人走光了以后,他锁上房门,坐到桌前。从口袋里摸出还是第一次领工资后买的记事本和圆珠笔,翻开一页空白纸,沉思起来……
      恰在一个钟头以前,他在回宿舍的路上遇见一位从家乡来的熟人。相互寒暄几句之后,那位老乡问了问文卡的工资和生活情况,便含着责备的意味摇着头说:
      “你应该给母亲寄点钱去。冬天眼看就到了。家里得请人运木柴,又要劈,又要锯。你母亲只有她那一点点养老金……你是知道的。”
      文卡自然是知道的。
      他咬着嘴唇,在白纸上方的正中仔仔细细地写上了一个数字:126,然后由上到下画了一条垂直线,在左栏上方写上“支出”,右栏写上“数目”。他沉吟片刻,取过日历计算到预支还有多少天,然后在左栏写上:12,右栏写一个乘号和数字4,得出总数为48。接下去就写得快多了:还债——10,买裤子——30,储蓄——20,电影、跳舞等——4天,l天2卢布——8,剩余——10卢布。
      文卡哼了一声。10卢布,给母亲寄去这么个数是很不像话的。村里人准会笑话。他摸了摸下巴,毅然划掉“剩余”二字,改为“零用”,心中叨咕着:“等下次领到预支工资再寄吧。”
      他放下圆珠笔,把记事本揣进口袋里,伸了个懒腰,想起了母亲的来信。他打着哈欠看了看表,掏出信封,拆开,抽出信纸。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江苏文艺出版社《微型小说选》,杨实译)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中的文卡是个有些自私、怠惰、爱面子的人,虽然良知未泯但却不知感恩,不顾母亲在生活和情感上的需要。
    B.文卡在进城半年以后成了一个自私而冷漠的人,作者借此告诉人们城市生活是扭曲心灵、泯灭良知的源头。
    C.文卡没有给母亲寄去预算剩余的10个卢布,是因为他觉得这点钱太少,不能帮母亲解决家里的困难。
    D.造成文卡对母亲来信的情感变化的原因,从表面看是因为母亲的来信重复、单调、无趣,实际上深层原因是文卡对母亲缺乏了解、理解和关爱。
    E.这篇小说基本上采用平实的叙述语言,但平实中却蕴含着作者鲜明的感情倾向。
    (2)作者在文中安排文卡路遇家乡熟人这一情节,其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赏析“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这一结尾的精妙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母亲”,也有人认为是儿子文卡,你的看法是什么?试结合文本加以探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叹了一口气说:“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第二个人看到了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爬上去?我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根据材料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结合自己的体验,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