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一中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化是心的文化
    叶匡政
      在台湾新儒家徐复观看来,“心的文化”是中国文化最基本的特性。这个观点,无疑可以成为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视角。
      徐复观认为,文化是人性对生活的一种自觉而产生的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判断。按照这一定义,价值是文化的核心所在,宗教、道德与艺术等价值系统共同构成了文化的内容。他认为,要辨别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别,就必须从中国文化对价值根源问题的回答入手。徐复观的观点是:“中国文化最大的贡献是指出这个价值根源是来自人生命的本身——人的‘心’。”也就是说,中国文化并没有像西方文化那样,把价值的根源归结于至高的上帝,或其他外在的权威,而是从内在的心性中去寻找价值的根源,所以中国文化显示出由外向内的性格,它的很多努力都是趋向人的内心的。
      儒家文化中最早论及“心”的是孟子。他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认为,“心”不仅是人体的一部分,还能判是非、别善恶、发恻隐、行辞让,是一个人价值判断的来源,所以孟子说“仁义礼智根于心”。这一哲学判断,使得中国文化将价值判断的根源最终落实到了“心”上。徐复观认为,这是对中国哲学的巨大贡献,照亮了人的混沌生命,使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方向和主宰,也成为所有中国人人生的基本立足点。
      一提到“心”的文化,很多人便认为中国文化是唯心论的,这在徐复观看来,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误解。他认为中国文化的“心”,与唯心论完全无关。中国“心的文化”,要求的正是一个未被主观成见和私欲所遮蔽的澄明之心。荀子在《解蔽篇》对心有一个解释:“心何以知道?曰:虚一而静。”也就是说,心只有在静、虚与未被遮蔽的状态中,才能对外界进行认知,同样心在作认知活动时,也自然会静下来。中国是以心为艺术的根源,这种虚而静明的心体,也成就了一种艺术的心灵 。他认为从魏晋开始中国伟大的画家,都是在虚、静、明之心下从事创作的。
      徐复观还把“心的文化”看做是中国文化最大的贡献。程颢说过一句话“只心便是天”,就是把由知识所获得的内在经验,落实到自己的生命之中。这是种由外向内的落实,由知识向心的转化。徐复观认为,比任何形而上学都来得更为切实、可靠,也更有根基。他认为,中国文化一直有这样的力量,就是把原始宗教转化为伟大的道德精神,把无法证知的神转化为内在人生命之中的道德主体,这才是人类宗教最高、最后的形态。
      徐复观对中国文化的这种独特理解,为我们认知中国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心的文化”,将一切价值追求安置于人心,将心安置在现实世界当中,人才能真正实现天然自足。“心的文化”的背后,彰显的其实是一种既有尊严也有个性的自由人格。因为当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内心,开辟出一个自在而自足的世界时,自然会少了许多外在的争斗。徐复观认为,这是中国文化是一种和平的文化的根本原因,因为它有一颗完全自足的心。(来源自《河北青年报》)
    1.下列关于“心的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心的文化”是指中国文化的价值根源来自人生命的本身,来自人的内心。
    B.“心的文化”是指中国文化具有由内向外的性格,并且许多努力都是趋向人的内心的这一基本特性。
    C.“心的文化”不同于“主观”,是一种可感的存在,其要求的正是一个未被主观成见和私欲所遮蔽的澄明之心。
    D.“心的文化”是徐复观对中国文化的独特理解,他认为,“心的文化”突显了一种有尊严有个性的自由人格。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中引用儒家代表孟子论及“心”的一段话,意在说明“心”不仅是人体的一部分,还能判是非、别善恶、发恻隐、行辞让。
    B.在徐复观看来,“仁义礼智信”这一哲学判断,把中国文化的价值判断的根源最终落到了“心”上,使中国人有了人生的基本立足点。
    C.文中列举荀子《解蔽篇》中对心的解释和从魏晋开始中国伟大的画家都是在虚、静、明之心下从事创作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中国是以心为艺术的根源”的观点。
    D.徐复观认为,程颢说的“只心便是天”,就是由外向内的落实,由知识向心的转化,比任何形而上学都来得更为切实、可靠,也更有根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复观认为,文化是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判断,其核心即价值,宗教、道德与艺术等价值系统共同构成了文化的内容。
    B.中国文化应该是一种和平文化,因为“心的文化”将一切价值追求安置于人心,将心安置在现实之中,使人真正实现天然自足。
    C.在徐复观看来,“心的文化”被人误认为是唯心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误解,它应该是中国文化最大的贡献。
    D.“心的文化” 没有把价值的根源归结于至高的上帝或其他外在权威,而是从内在的心性中去寻找文化价值的根源,这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根本区别。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王及善,洺州邯郸人。父君愕,有沉谋。高祖入关,与君廓偕来,拜君愕大将军,封新兴县公,累迁左武卫将军。从太宗征辽,领左屯营兵,与高丽站驻跸山,死于阵。赠左卫大将军、幽州都督、刑国公,陪葬昭陵。
      及善以父死事,授朝散大夫,袭邢国公爵。皇子弘立擢及善左奉裕率。太子宴于宫,命宫臣掷倒,及善辞曰:“殿下自有优人,臣苟奉命,非羽翼之美。”太子谢之。高宗闻,赐绢百匹。除右千牛卫将军,帝曰:“以尔忠谨,故擢三品要职。群臣非搜辟,不得至朕所。尔佩大横刀在朕侧,亦知此官贵乎?”病免。召为卫尉卿。垂拱中,历司属卿。山东饥,诏为巡抚赈给使。拜春官尚书。出为秦州都督、益州长史,加光禄大夫,以老病致仕。
      神功元年,契丹扰山东,擢魏州刺史,武后劳曰:“逆虏盗边,公虽病,可与妻子行,日三十里,为朕卧治,为屏蔽也。”因延问朝政得失,及善陈治乱所宜,后悦曰:“御寇末也,辅政本也,公不可行。”留拜内史。来俊臣系狱当死,后欲释不诛,及善曰:“俊臣凶狡不道,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不剿绝元恶,且摇乱胎祸,忧未既也。”后纳之。庐陵王之还,密赞其谋。既为皇太子,又请出外朝,以安群臣。
      及善不甚文,而清正自将,临事不可夺,有大臣节。时二张怙宠,每侍宴,无人臣礼,及善数裁抑之,后不悦曰:“卿年高,不宜侍游燕,但检校閤中。”及善即移病馀月,后不复问。叹曰:“中书令可一日不见天子乎?”遂乞骸骨,犹不许,改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卒,年 八十 二,赠益州大都督,谥曰贞,陪葬乾陵。(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四十一》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密其谋/赞:赞成
    B.太子之/谢:道歉
    C.且摇乱胎祸/胎祸:祸乱的根源
    D.以老病致仕/致仕:辞官,退休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王及善深受器重的一组是(   )
    ①皇太子弘立擢及善左奉裕率
    ②山东饥,诏为巡抚赈给使
    ③逆虏盗边,公虽病,可与妻子
    ④御寇末也,辅政本也,公不可行
    ⑤清正自将,临事不可夺,有大臣节
    ⑥卿年高,不宜事游燕,但检校閤中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①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及善认为,大臣们如果遵从太子的命令去翻跟头,不符合作为辅佐臣子的美行。
    B.高宗提拔王及善做了左奉裕率,后来又提升他任三品要职,让他身佩大横刀在自己身旁立侍。
    C.王及善认为来俊臣胡作非为、陷害忠良,是祸乱的根源,应予严惩。武后采纳了他的建议,处死了来俊臣。
    D.当时“二张”依仗自己受宠,每次侍宴,没有做臣子的礼节,王及善多次批评制止他们,这让武后很不高兴。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俊臣凶狡不道,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及善不甚文,而清正自将,临事不可夺,有大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的题。
    春 归
    唐 庚
    东风定何物?所至辄苍然。
      小市花间合,孤城柳外圆。
    禽声犯寒食,江色带新年。
    无计驱愁得,还推到酒边。
      【注】①唐庚:北宋诗人。宋徽宗年间,被贬逐到惠州(今属广州)安置。②小市:指当地经营鱼、盐、酒、茶的集市。③孤城:指诗人被贬之地惠州城,当时商业繁盛之地。
    1、本诗颔联中的“合”“圆”二字,与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名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合”“斜”二字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合”“圆”二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景”与“情”的关系有何特点?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2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一中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___,国恒亡。_______________。(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商旅不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虎啸猿啼。(范仲淹《岳阳楼记》)
    (3)既替余以蕙纕兮,_______________。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引得春风度玉关
      唐代诗人王之涣在《凉州词》中写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一情形在1000多年后有了根本的改观。光绪五年(1879年),新任帮办甘肃、新疆善后事宜的杨昌浚目睹了左宗棠在西北的所为,赋诗一首:“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左宗棠不仅是个军事家,他对于发展西北的经济也颇为关注。鉴于甘肃“地气高冷,节候暑少寒多,物产甚稀,……民间无衣之苦,甚于无食”的状况,他建议广种棉田,以解决穿衣问题。他认为甘肃凡是可种罂粟的向阳肥暖之地,都适宜种棉花。于是,他不仅通令下属各地严禁种植罂粟,劝告农民广种棉花,还采购纺车织具,设立专门机构,雇请民妇来教习纺织,并刊行《种棉十要》及《棉书》,分行陕、甘两省,目的在于“拔恶卉而植嘉苗,为一举两得计也”,期望这些举措能“为甘省开万年之利”。
      左宗棠在西北注意修河、治路,于沿河、沿路“广种榆柳”,“数年来陇中遍地修渠、治道、筑堡、栽树”。尤其是植树绿化举措颇得后人称赞,他命令“自径州以西至玉门,夹道种柳”,这些柳树“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被后人艳称为“左公柳”。
      收复新疆之际,为解决粮食供给问题,左宗棠主张开荒屯田和兴修水利。这固然出于军事目的,却也具有开发大西北的用意。他令张曜率军在哈密办屯垦、水利,垦得荒地19000余亩,获粮数千石。他还善于因地制宜,依据新疆许多地方“可渔可牧,不必垦田种粟亦可足民”的特点,认为“西北之利,畜牧为大;而牧利又以羊为长,其毛可织,其皮可裘,肉可为粮,小民日用所必需用也,何必耕桑然后致富?长民者因其所利而利之,则讲求牧务,多发羊种宜矣。”这些主张对他后来率军收复新疆极为有利。
      把近代机器生产引入西北,更是左宗棠的一大功绩。同治七年(1868年),左宗棠在参与镇压捻军后抵西安,他为解决所部使用的军火从上海等地采办价值甚昂的问题,决定在西安设立机器局。同治十一年,左宗棠进住陕甘总督任所,他将西安机器局的机器搬至兰州,创办了兰州机器局,以精通西洋枪炮制作的记名提督赖长为该局总办,并从福建、浙江、广东等地抽调了技术工人,主要生产枪、炮、子弹、炮弹。兰州机器局的设立,既有镇压回民起义的用意,更有收复新疆之图,因为在该局创办前一年,俄国已派兵占据伊犁,左宗棠便在筹划收回伊犁时提出“精求枪炮”的主张。很明显,他在兰州设局是为了实现这一主张。
      光绪三年(1877年),赖长在兰州机器局内试制了一台织呢机,用甘肃所产羊毛织成一块绒布,呈送给左宗棠验看,受到了左宗棠的称赞。于是,左宗棠打算从国外购买全套织呢机,他写信并附赖长所绘织机图给在上海的采办委员胡光墉,以甘肃羊毛、驼绒均易购取,煤也易得,只要有机器便省工力等由请他从德国访购织呢机器。直到光绪五年,织呢机器才全部运至兰州。织呢局正式开工,中国第一家纺织工厂在西北诞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创办兰州织呢局被左宗棠视为“气象更新”之举,高兴之余,他还费尽苦心就地取原料,想以成本低廉来抵制洋呢进口。但是,兰州织呢局的生产并不像他预期的那样理想,所织成的呢绒品质很坏,几乎不能出售,品质上和价格上都比不上外国呢绒,即便把产品运到各通商口岸,也比从欧美输入呢绒要贵多了,再加上局中被安置了大批“干领薪俸”的冗员,兰州织呢局在创办后仅4年就被迫停办。左宗棠经营近代民用企业的这次尝试未能成功,但他勇于在风气未开的情况下把机器生产率先引入西北,已是一个创举。(摘编自孙占元《左宗棠评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鉴于甘肃的气候特点,左宗棠建议首先解决穿衣问题,并通令下属各地禁植罂粟而改种棉花,最终收到一举两得之效。
    B.左宗棠主张开荒屯田和兴修水利,还主张在新疆许多地方不必只是强调“耕桑然后致富”,还应该“讲求牧务,多发羊种”。
    C.左宗棠设立兰州机器局,有对内和对外两个意图,但“精求枪炮”的主张表明他更重视以武力收回被俄国军队占领的伊犁。
    D.赖长用试制的织绒机织成了一块绒布不仅受到左宗棠的称赞,还促使左宗棠委托胡光墉最终从国外购回了全套织呢机。
    E.生产的呢绒品质不好,价格上比不上外国呢绒,再加上局中大批冗员消极怠工,兰州织呢局在创办后仅4年就被迫停办。
    (2)左宗棠“发展西北的经济”有哪些显著的具体成效?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全文来看,第一段引用杨昌浚的诗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左宗棠在发展西北经济时,善于开发和利用自然环境,勇于在风气未开的情况下率先引入先进生产技术。在“善于”和“勇于”中你更认同哪种品质?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李白在《拟古》中喊出了两句石破天惊的话:“日月终销毁,天地同枯槁。”他认为无论人生还是宇宙,都有一个悲剧的结局。
    B.温家宝总理说,近年来相继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甚嚣尘上的严重地步。
    C.“头衔通胀”危害很大,过多的“首席”“总监”等级别称谓风起云涌,很容易削弱了此类职位本应具有的权威性与成就感。
    D.自2012年元旦起实行的购买火车票实名制,堵死了黄牛党的发财路,但也给不少旅客带来了不方便,真让人啼笑皆非
◎ 2012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一中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据市房地产开发协会在房交会上的统计,约有85%的被调查者在两年内有买房计划,但如何让这些购房者变成买房行动,是开发商们最头疼的问题。
    B.北京地铁公司宣布,自3月13日起,地铁1号线中午平峰时段的列车运行间隔缩短至3分钟,晚高峰列车运行间隔缩短至2分05秒。
    C.长篇小说和同名电影《林海雪原》中的主角——侦察英雄杨子荣,是根据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民主联军牡丹江军区在深山老林剿匪的真人真事为原型塑造的英雄形象。
    D.从1971年8月15日到今天,整整40年,美国在全世界推行了一场可以堪称“完美风暴”的全球化运动,继而在纸币美元的基础上建起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金融帝国。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混沌初开,人猿相别。_________________所谓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语言的定型化产品。说到底,语文就是力量。
    ①可想而知,没有语文的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
    ②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外化,智慧的物化,说在口头上的叫“语”,写在书面上的叫“文”。
    ③人生在世,靠语文进行学习、工作、生活,语文是人们须臾不可缺少的工具。
    ④人类有了语言,就标志着人类摆脱了愚昧、野蛮,进入文明、开化的时代。
    ⑤语文就是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合称。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言的外延就有多大。
    ⑥交际交流,表达情意,人们利用语文这个工具“接受”或“表达”自己的精神思想,创造发明,形成认识论、世界观,铸造宏伟的文学殿堂,推进世界向前发展。
    A.④②③⑤①⑥
    B.②④③⑤⑥①
    C.②④⑤③①⑥
    D.④②⑤③⑥①
  • 请指出下面画线句子的言外之意。
      季羡林的关门弟子钱文忠成名后,在媒体面前很低调,他一再向记者强调:“别太关注我,我可没办法应对媒体!”对于自己的走红与火爆,钱文忠有着比一般人更清醒的认识——瓜子炒了以后可能是比较香的,但是别忘了,也有很多瓜子是会被炒焦的
    言外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高中语文教材中许多作者或人物,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思考,成为我们的精神坐标。请仿照例句,写两句话。要求,①句式一致,②至少运用—种修辞手法,③体现人物的精神特点。
      例句:读海伦·凯勒,我懂得了,人即使折断了翅膀,也能在理想的天空中飞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从《寻秦记》到《穿越时空的爱恋》,从《神话》到《宫锁心玉》,还有十万火急前来分羹的《步步惊心》《仙剑奇缘》等,让今人通过时间隧道进入古代,直接生活在古人中间,共同演绎一段莫须有的故事,这就是近两年流行起来的“穿越”剧。全民娱乐,也不能违背史实,不少媒体批判其“遮蔽了历史真实而制造了历史假象,历史剧就离历史越来越远了”。
      材料二:在足球场搭建“倒塌”的大观园,四位“宝玉”轮番上场,“薛蟠”说起了上海话,奇异的服装造型……大型全景舞台剧《红楼梦》在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首演。这出号称投资2000万元人民币的剧目,对原著内容进行了颠覆性的改编,舞台表演上也是标新立异。然而,如此费尽心机的“艺术创新“,引来却是众多批评的声音,再一次引发了关于改变名著的诸多争议。
      你怎样看待上述材料,它引发了你的哪些感触?请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