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版高一语文同步测控优化设计第二单元第七课当代诗三首(必修2)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粗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攀援 标炳千古 耀(xuán) 情(chī) 
    B.雾蔼 川流不息 (shuò)  柴(pī)
    C.铰碎  鱼目浑珠 (ní)  (jì)
    D.霹雳 莫衷一是 (lán)    属(juàn)
  • 对“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所表达的意味,理解正确的一项
    [     ]
    A.相亲相爱,永不分离   
    B.相濡以沫,甘苦共尝   
    C.学比翼鸟,做连理枝   
    D.彼此平等,相对独立
  • 对“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诗句间的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转折   
    B.承接    
    C.并列    
    D.递进
◎ 北京版高一语文同步测控优化设计第二单元第七课当代诗三首(必修2)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朦胧诗是中国现代诗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B.舒婷、顾城、海子等都是朦胧诗的代表作家。   
    C.诗歌可以分为旧体诗和新诗,古代诗歌都是旧体诗,五四以后的诗歌被统称为“新诗”
    D.从总体上说,诗歌在所有文学题材中是思想内容最抽象的一种。
  •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试题。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
    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1.诗中的“凌霄花”代表了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该怎样理解“木棉”这一形象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致橡树》中,作者否定了种种传统的爱情观,与下列诗句相对应的分别是什么? 
    A.一方的攀附
    B.单方的痴恋 
    (1)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   
    (2)学痴情的鸟儿/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 )   
    4.对本诗结构、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可分为两层。第一层由开头至“不,这些都还不 够”;第二层由“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到结尾。 
    B.第一层是诗人的宣战书,宣告自己不愿成为男性的附庸,表现诗人对旧的观念、旧的伦理的强烈否定和坚    决反叛。  
    C.第二层是诗人对自己心中的爱情观的确立:在相知相恋相依、相互平等相互独立的基础上共建新型的现代    爱情。  
    D.本诗运用象征手法,不是从整体上蕴涵象征意义,而是在具体的形象上直接地表达象征意义。木棉和橡    树分别象征男性的阳刚和女性的阴柔。
  •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达/然  轻/窈  今/起时间  
    B.品/台  缜密/定  案/浩浩荡  
    C.脚/逼  永/属  霭/好高远 
    D.藉/石  华/华  澄乱旗靡
◎ 北京版高一语文同步测控优化设计第二单元第七课当代诗三首(必修2)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下列语段中加粗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说:“西方的人文学和人文主   义基本上是反自然和反宗教,对自然有侵略的倾向,对   宗教不闻不问。但儒家所代表的人文学要求人类既要   和自然保持和谐,又要与宗教保持相辅相成的关系,所   以它的内涵比较宽广。比如儒家的金玉良言,包括所谓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这些观念正逐渐被西方知识分子接受,成为最朴实的伦理。当今世界各地出现的生态环保危机表明,人和自然的关系要重新厘定。儒家尊重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也是一个有价值的东西。”
    A.不闻不问  
    B.相辅相成  
    C.金玉良言 
    D.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海面的巨浪猛烈地撞击着岸边的岩石。它那愤怒的咆哮声有时像大炮发,                     ,___                                 ,海风狂卷,海涛怒立,冲击着灯塔下的石矶。  
    ①有时又像远处的人声嘈杂  
    ②继而又像长叹的声  音,或者也像一种呜咽
    ③以至完全寂静
    ④再后来  又是一阵猛厉的大声,惊心动魄
    ⑤像森林呼啸 
    A.②⑤①④③ 
    B.④⑤①③②  
    C.①⑤③④②  
    D.⑤①③②④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          
    渔暮                 
     熊召政    
    这暮色,又被觅草的孤鹭剪乱   
    慵悃的舞翅抹暗了放倒的青山    
    借与晚风作韵的莲花    
    一支支,斜斜地簪出水面    
    朦胧,亦如湖空冰盘的娇美啊    
    清香与暮色揉成的江南    
    小舟从江浦中荡出了    
    桨影铺成的长廊,绿荷正自盈栏    
    栏外,视线停落的地方    
    曲曲屏山已不见浮动    
    船底下,游鱼戏逐的浮萍   
    却在将波浪的方向交换  

    1.诗人是通过哪些意象来描绘暮色的?诗人是通过哪些意象来描绘渔猎的场面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是如何将暮色与渔猎有机地结合起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说说这首诗是如何吸收中国古典诗歌的营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反映了什么主题?为了吟咏这个主题,作者主要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面是一则消息,请为它拟写一条标题。要求:运用对偶修辞,不超过20字。
      2月1日,音乐之乡维也纳飘起小雪,而音乐圣殿  金色大厅内温暖如春,第十二届中国春节民族音乐会在这个金碧辉煌的场所举行。
      下午6点,安徽民族管弦乐团精彩演奏《凤阳歌》《琅琊神韵》《春节序曲》等曲目,用竹笛、二胡、琵琶、古琴等中国特有乐器,向奥地利公众诠释微风皖韵。安徽民乐首次在金色大厅奏响,是中国春节民族音乐会第十二届世界巡演的重要篇章。奥地利总统费舍尔向昊氏策划公司和安徽省歌舞剧院发来贺词。他写道:欢迎中国安徽民族管弦乐团来到维也纳。这场音乐会将毫无疑问地促进中国与欧洲在文化领域的交往,并且加深欧洲人民对中国这个伟大国度的了解,让奥地利与中国加强对彼此文化传统的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以下是从某中学生的作文中摘录的片段,它可以代表近几年在青少年中出现的一种语言现象。请从语言文字的工具性角度,对这种语言现象进行评论。要求观点鲜明,有说服力,不超过70字。
      周末,读大学的GG回来,给我带了很多好东西,都是“偶”非常“稀饭”的。酱紫,偶就答应GG陪他去逛街吃KFC……昨晚,我的JJ带着她的青蛙BF到我家来吃饭,饭桌上,JJ的BF 一个劲地对我妈妈PMP,说她年轻的时候一定是个PLMM。真是好BT啊,745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