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2012学年广西自治区桂林十八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chéng)莹
    B.谷(tún)
    C.笑(yè)
    D.(biě)进
    (hèng)
    (yáng)
    (méi) 
    (ǎo)断  
    (zhèng)
    (chì)  
    (xuán)色 
    (kuà)  
    缱绻(qiǎn quǎn)
    (jī)发
    (jǐ)角之势
    插科打(hùn)
  •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城市蜗居的“蚁族”只是“沧海一粟”,据不久前的中国社科院蓝皮书显示,全国有85%的家庭买不起房。
    B.一年前,歌星臧天朔带头签署了《演艺人社会责任自律宣言》,但墨迹未干,他却因“涉恶”嫌疑被警方带走,前后判若云泥,真是不可思议。
    C.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D.进入8月,沪指连续四周下跌,很多被套股民备受煎熬,想尽快弥补巨额亏损,因此一度消失的非法“代客理财”又东山再起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廉租住房制度建设是住房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房源不足,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B.许多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时,是优先考虑专业还是优先考虑学校,很大程度上是受市场需求、社会导向、父母意愿、个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C.中俄两国元首在致辞中一致表示,要以举办“国家年”为契机,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深化两国领域的交流合作。
    D.学习方法可能因人而异,但勤奋、努力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合理的时间安排却是每个想取得成功的学生所必须具有的。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
    ②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
    ③“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④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制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⑤此外,绳结还被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
    ⑥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很神圣
    A.③②④⑥⑤①
    B.③①②⑤⑥④
    C.④①③②⑤⑥
    D.④③②⑥①⑤
◎ 2011-2012学年广西自治区桂林十八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题。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具有以下特征:首先是经济性。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低碳经济应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机制来发展,二是低碳经济的发展不应导致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明显下降。也就是说,既反对奢侈或能源浪费型的消费,又必须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更通俗地说,发展低碳经济不能也不是让人类回到农耕社会。
      其次是技术性。也就是通过技术进步,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前者要求在消耗同样能源的条件下人们享受到的能源服务(如照明、家用电器消耗等)不降低;后者要求在排放同等温室气体情况下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不降低,这两个“不降低”需要通过能效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来实现。
      最后是目标性。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应该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不至于带来全球气温上升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海平面上升导致小岛屿国家的淹没等),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低碳经济概念的形成和提出背景,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应对气候变化,是低碳经济提出的最直接和最根本原因。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不断加快以及全球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化石能源的大量开发和使用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包括烟雾、光化学烟雾、酸雨危害以及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条件提出了严峻挑战,降低碳排放强度就成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地球的客观需要。
      其二,发达国家迈过了以使用高碳能源为主要动力的发展阶段,保持现有福利水平,可以不依赖高碳能源特别是煤炭的生产和消费。从工业化进程看,英国、美国等国家在20世纪就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任务,或者说走过了大量消耗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发展阶段。这些国家在后工业化阶段,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除小汽车需要消费油品外,吃饭、住房等可以不依赖高碳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一般地说,发达国家工业化时的经济是以高能耗、高碳排放为主要特征的“高碳经济”,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是依赖低碳能源实现工业化的。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摆脱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仍是一项历史任务,是第一要务。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其三,煤炭、石油等能源资源耗竭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在要求。从世界能源储量看,化石能源在现有技术经济水平和开采强度下,煤炭仅可以用200多年,石油仅可以用40多年。尽管如此,我们也应看到,人类使用化石能源的经济成本越来越高,技术要求越来越强。因此,发达国家把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放在节能、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等领域的技术开发上,正是出于对能源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考虑。研究开发第三代核电技术、节能技术、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氢能技术、电动汽车等,成为发达国家加大投入的领域。
      在上述背景下,低碳经济应运而生,带来的能源、经济乃至发展观价值观的全球性变革,可能为人类迈向生态文明探索出一条新路。
    1.下面对“低碳经济”这一概念的理解,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
    A.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它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
    B.低碳经济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能源效率,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
    C.低碳经济应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机制来发展,必须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D.发展低碳经济要将大气的浓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
    2.下面的叙述中,不属于低碳经济概念形成和提出背景的一项是(      )
    A.化石能源的大量开发和使用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条件提出了严峻挑战。
    B.处在后工业化阶段的国家保持较高福利水平,可以不依赖生产和消费高碳能源。
    C.发展低碳经济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D.煤炭、石油等能源资源耗竭,煤炭仅可以用200多年,石油仅可以用40多年。
    3.根据文章的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低碳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实行低碳经济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一种积极有益的探索。
    B.如果要实现人们在消耗同样能源、排放同等温室气体的情况下享受到的能源服务和生活水平都不降低的目标,就必须抓好能效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研发。
    C.随着低碳经济的实施,人们的能源消耗结构将会出现重大的变化,太阳能将最终占据能源的主要地位,化石能源必将消失在人们的视野。
    D.发展中国家要想摆脱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只有走以高能耗、高碳排放、高污染为主要特征的“高碳经济”之路。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江公皋传
    [清]蓝千秋
      江公讳皋,字在湄,号磊斋,世居桐城之龙眠山下。性敏慧,弱冠举于乡。未几,成进士,除瑞昌令。
      瑞昌隶九江,负山带湖,民疲苶多盗,逋赋日积。公至日,前令坐系凡三辈,其一竟以累死,妻子不能归,公慨然白府,身任所逋,悉罢遣前令,归其妻孥子女。县郭并河,岸崩壅故道, 公捐俸倡首集赀筑堤,为完久计,民号之曰“江公堤”。是时闽、楚告警。瑞昌与楚邻,奸民乘间行剽劫,吏议发兵剿,公曰:“此辈迫饥寒为盗,抚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耳。”因勒乡堡长宣谕利害,督丁壮材勇者巡察,时刺取其渠魁击杀之,盗遂息。
      未几,迁巩昌守。时大军入蜀,道巩昌,军兴旁午,民疲困,卒益骄悍,或窃出渔夺,无敢呵者。公行部巡行所属部域,考核政绩。出郊,见数骑驰突过车,斥止验问得实,立缚送大帅斩以徇,由是兵卫肃然莫敢犯
      越四岁,移刺柳州。柳僻南服,俗犷悍。时新收粤西,兵留镇柳州,军中多掠夺妇女,哭泣思归。公白大府,缴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恳归者量远近给资遣还,凡数百人。明年,柳帅卒,饷不继,士擐穿甲哗军门,公遽出,与期匝一周月给,士卒信公,稍解去。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饷应期至,军乃戢。粤西山峻削,柳尤连险,万石离立,斤斧所不厦,颇多巨木。时上方修太和殿,使者采木且及柳,柳人大恐。亡何,使者至,公即呼柳民问所产巨木地,令前导,公骑偕使者往视木。行数里,至绝巘下,山石嶙峋,木森森挺出,下临崖谷,马不能前。公解鞍,踞地稍憩,徒步邀使者登,使者有难色。公日:“上命也,木苟可出,守臣当先以身殉。”遂短衣持筇,扶两小吏先登,使者强随之,半崖路绝,无置足所。公仰视木顾使者日:“何如?”使者咋舌,大呼亟返,曰:“是不可取。”公曰:“木具在是,赖使者为上言不可取状。”使者遂还,奏免,柳民欢呼戴上恩德。
      公享年八十有一,卒康熙乙未。公性廉明,故所在有声绩。为人孝友恬淡,通达时务,习吏事。始终洁白一节,贤达皆叹仰之。(有删节)
      【注】①逋赋:拖欠的赋税②渠魁:首领③军兴旁午:军队征敛繁多
    1.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缴营帅所掠赴郡讯之/籍:登记
    B.即驰书告台省发饷/趣:通“趋”,前往
    C.使者采木及柳/且:将要
    D.公仰视木使者日/顾:回头看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江皋“所在有声绩”的一组是 (   )
    ①性敏慧,弱冠举于乡
    ②为完久计,民号之曰“江公堤”
    ③时刺取其渠魁击杀之,盗遂息
    ④饷应期至,军乃戢
    ⑤守臣当先以身殉
    ⑥柳民欢呼戴上恩德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⑤⑥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江皋到瑞昌任县令时,当地贫困多盗,百姓长期拖欠赋税,前任县令也因此受到牵累。江皋慨然承担所拖欠的赋税,私下放走了前县令和他们的妻儿;又率先捐出俸禄集资修筑河堤,造福当地百姓。
    B.江皋能体谅民情。他反对发兵剿灭“迫饥寒为盗”的平民,只杀掉了贼寇首领,消除了盗患;对军中被掠夺而思归的妇女,量远近给资遣还,凡数百人。
    C.江皋处理政事冷静果决。有军人骄横凶悍,渔夺百姓,他严厉惩治,使军队不再扰民;驻柳州军队因欠饷喧哗军门,他迅速应对,设法应期发给军饷,平息了事端。
    D.江皋通晓吏事,做事灵活有谋略。朝廷修太和殿,派使者来柳州山中采集巨木。江皋邀使者亲临巨木产地,其地势险要令人咋舌,使者返回后据实奏免,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4.把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辈迫饥寒为盗,抚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斥止验问得实,立缚送大帅斩以徇,由是兵卫肃然莫敢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御街行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1)请赏析“寒声碎”中“寒”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抒情方面较为成功,被清代词论家许昂霄称为“铁石心肠人亦作销魂语”。请问上下阕的抒情手法有何不同?该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出自《陈情表》)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_________________。(出自《陈情表》)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泣孤舟之嫠妇。(出自《赤壁赋》)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出自《赤壁赋》)
       闾阎扑地,_________________;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_________________,彩彻区明。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滕王阁序》)
◎ 2011-2012学年广西自治区桂林十八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乌   米
    〔俄〕阿·马·高尔基
      ①……每当早晨醒来,我便打开房间的窗户,倾听着从山上透过果园中茂密的绿阴向我传来的心事重重的歌声。无论我醒得多早,这歌声都已经回荡在充满着盛开的桃花和无花果的香甜气息的晨空里了。
      ②清风从阿伊——偑特里山巍峨的峰顶簌簌吹来,微微地拂动着我窗前浓密的树叶,树叶的簌簌声给歌声增添了许多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感。歌曲本身并不优美,而且有些单调,整个曲调很不和谐。在看来本应该停顿的地方,听到的却是悲伤而激动的呼号,随后这一惊心动魄的喊叫又同样出人意外地变作了柔肠百转的怨诉。这歌是一个苍老而颤抖的嗓音唱出来的,日复一日,从早到晚,什么时候都能听到这支像山溪一般流下来的唱不尽的歌子。
      ③村民们对我说,这心事重重的歌声他们已经听了七个年头。我问他们:“这是谁在唱?”他们告诉我,这是一个叫乌米的疯老婆子唱的。六年前她的丈夫和两个孩子出海捕鱼,至今没有回来。
      ④从那时起,乌米便每天坐在自家土屋的门槛上,望着大海歌唱,等待着自己的亲人。一次,我去看她。我沿着蜿蜒的小道,经过几个伫立在山坡上的土屋,穿过一个个果园和葡萄园,爬上了高山。在山石背后翠绿树丛中,我看到了乌米老太婆的那所半坍塌的土屋。在从亚伊拉山顶滚下的巨石中间,长着几株法国梧桐、无花果树和桃树。溪水潺潺地流着,在它流过的地方形成许多小小的瀑布,土屋顶上长着青草,墙上爬着曲曲弯弯的藤蔓,屋门正对着大海。
      ⑤乌米坐在门旁的石头上,她的身材匀称颀长,白发苍苍。她那布满细小皱纹的脸,已被太阳晒成了棕褐色。层层叠叠的石堆,年久失修的半塌的土屋,在炎热的蓝天衬托下的阿伊——偑特里山的灰色峰顶,以及在太阳照耀下寒光熠熠的大海,所有这一切在老人周围形成了一种肃穆静谧的气氛。在乌米脚下的山坡上,有一些零零落落的村舍。透过果园的绿树丛看去,它们那五颜六色的屋顶,酷似一个被打翻了的颜料箱。从山下不时传来马具的叮当声,还有潮水拍击海岸的沙沙声。偶尔还可以听到聚集在集巿上咖啡馆附近的人们的喧嚷声。在这儿的山顶上是一片宁静,只有淙淙的溪水,伴随着还在六年前已经开始了的乌米的幽思漫漫的歌声。
      ⑥乌米一面唱,一面用笑脸迎着我。她的脸在微笑时皱得越发厉害了。她的眼睛年轻而明亮,眼里燃烧着专心致志的期待之火。她温存地打量了我一眼,重又凝视着一片荒漠似的大海。
      ⑦我走近前去,在她身旁坐下,听着她歌唱。歌子是那样奇特:满怀信心的曲调不时为忧思所代替,其中含有焦灼不安和疲倦的调子,它时而中断,寂然无声;时而又响起来,充满了喜悦和希望……
      ⑧但是不论这歌曲表现什么样的情绪,乌米老太太的脸上却只有一种表情,那是一种坚信不疑的期待,一种满怀信心的、安详而喜悦的期待。
      ⑨我问她:“你的丈夫叫什么名字?”她粲然一笑,回答说:“阿布德拉伊姆……大儿子叫阿赫乔姆,还有一个叫尤努斯……他们很快就会回来的。他们正在路上,我马上就会看到船了。你也会看见的。”
      ⑩她说“你也会看见的”这句话时,似乎深信,见到他们父子对我说来也将是莫大的幸福,似乎当她丈夫的渔船出现在海天之际,出现在她那被南方的烈日晒干了的、木乃伊般的棕色手指所指的那一道深蓝色的细线上时,我会感到莫大的快乐。
      随后她又唱起了那支期待和希望之歌。我看着她,一面听,一面想:“就这样怀着希望该有多好啊!心里充满了对未来巨大欢乐的期待,这样活着该有多好啊!”
      乌米一直在唱着,她微笑地摇晃着身躯,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在日光下闪烁着耀眼光辉的茫茫大海。
      她完全沉湎在一种思念里,不理会任何别的东西了,坐在她身旁的我对她说来已不复存在。我对她这种全神贯注的神态满怀敬意,我觉得,她这种只怀着一种希望的生活很值得羡慕,我沉默着,情愿让她把我忘却。这一天海上风平浪静,它像一面明镜,映射出明亮的天色,但并未使我产生什么希望。随后我便满怀惆怅悄然离去。身后传来了歌声和溪水响亮的淙淙声,海鸥在海上翱翔,一大群海豚在离岸不远的地方尽情嬉戏,远方是苍茫的大海。
      年迈的乌米永远等不到什么了,但她将怀着希望活着和死去……
    1.本文着意勾勒了乌米的形象,请从两个方面概括乌米的主要性格特征。(各不超过两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第5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⑴请用一句概括乌米歌声的情感内涵。(不超过1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文中反复写她的歌声有何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请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仿照下列句子,另选两个学科名作为开头,再写两个结构大致相同的句子。
      示例:语文是一幅意境高远的图画,你尽可以流动明眸,欣赏蓝天白云,飞流急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有这样一幅宣传画,一个背着书包的小姑娘,在用她美丽的丝巾包扎漏水的水管。请为这幅画拟一句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构思新颖;语言有表现力;10-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面这段话有四处语法及使用词语方面的错误,请指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运动会将于2013年9月隆重在辽宁开幕。②开幕式上将开展大型文体表演。③十二全运会会徽名为“中国力量,继往开来”。④会徽整体设计动感流畅。⑤本届运动会预计有50个代表团的1000余名运动员参加决赛阶段。⑥届时,他们将不孚众望,努力拼搏。⑦本届全运会是2011年深圳大运会后对我国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大检阅,是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体育盛会。
    第( )处,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处,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处,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处,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按要求作文。
      果戈里在自己的作品发表之前,有先请别人提意见的习惯。有一次,他写好一个剧本,把当时最有名的诗人茹科夫基请来。一吃完午饭,他就开始朗读自己的新作。年迈的茹科夫基有睡午觉的习惯,听着听着,不觉打起盹来了。过一会儿,诗人睁开眼睛时,果戈里对他说:“你看,我希望听到你的意见,而你的瞌睡就是最好的批评。”说着,就把剧本投入了火中。果戈里最后成为了世界著名的小说家。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