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人教版高二语文第七单元高效检测(选修 外国小说欣赏)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煤(xiè)
    B.(mó)具
    C.敛(jū)
    D.入(shèn) 
    (shāo)
    (jǐ)
    起(qiào)
    步(sàn) 
    (lǐn)冽
    (níng)笑
    帖(yùn)
    然(cù)    
    寒风怒(háo)
    (xùn)可亲
    身临其(jíng)
    腰束素(qiān) 
  •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宛然 没精打彩 瞌睡 野草荒藤
    B.惦记 英雄倍出 袅娜 绿树成荫
    C.羞涩 一溜阴凉 静谧 嬉笑怒骂
    D.落寞 夏始春余 清淅 费尽力气
  • 依次填入下面两句话中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①为了人民的教育事业,他无怨无悔地奋斗_________,就在他办_________大事的那一天,整个白天他仍然站在讲台上。
    ②对于玩忽职守造成重大危害的人,一定要按_________严肃处理,处以_________ ,而不应姑息迁就。
    A.终身 终生 刑法 刑罚
    B.终生 终身 刑罚 刑法
    C.终身 终生 刑罚 刑法
    D.终生 终身 刑法 刑罚
  •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每次对某件事物口无遮拦地进行炮轰之后,崔永元总是能够出人意外地打圆场。
    B.德国10月份失业人数猛增,比上月增加2.2万人,超过预期的一倍,政府面对方兴未艾的失业势头也束手无策。
    C.大山成为中国的公众人物,国人都知道有一个洋大山善于侃大山
    D.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应因人施教,以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去做工作。
◎ 2012年人教版高二语文第七单元高效检测(选修 外国小说欣赏)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辛弃疾的《青玉案》描写的是市民元夕观灯(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的情况。
    B.一个私刻公章者替房地产商办妥了政府审核批文。
    C.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地说“威尼斯的桥很多,有三百七十八座”,非要转弯抹角地说“并非没有”呢?
    D.他昨天到书店买了一大摞书,有《围城》、《我们仨》、《简·爱》等……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经过短暂的混乱后,由巴勒斯坦士兵紧紧守护的阿拉法特的灵柩才被抬上灵车,在群情激昂的巴勒斯坦民众的层层包围中缓慢地前进。
    B.国安足球俱乐部从维护社会安定团结、顾全大局的角度出发,同意参加10月16日与青岛贝莱特队的比赛,危机暂时得以解决。
    C.《魔鬼球》摄制组的演员郑志本想这次能与女友林娜在北京相会,后来才知道由于林娜正在忙着考研,不回北京了。
    D.这一款被澳洲的植物学家和生态建筑师视为澳洲人的“世纪房屋”,其特点是充分利用一切空间栽种各种植物是它的优势。
  •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神父打量了她一眼。那个女人忍住悲痛,两眼直直地盯着神父。神父的脸刷的一下子红了。他低下头,准备填一张表。一边填表一边询问那个女人的姓名、住址等情况,她毫不迟疑地、详尽准确地作了回答,仿佛是在念一份写好的材料。神父头上开始冒汗了。女孩子解开左脚上的鞋扣,把鞋褪下一半,用脚后跟踩在鞋后帮上。然后把右脚的鞋扣解开,也用脚趿拉着鞋。
      ②事情发生在上礼拜一凌晨三点钟,离开这里几条街的地方。寡妇雷薇卡太太孤身一人住在一所堆满东西的房子里。那一天,在细雨的淅沥声中雷薇卡太太听见有人从外边撬临街的门。她慌忙起来,摸着黑从衣箱里拿出一支老式手枪。这支枪自从奥雷利亚诺·布恩迪亚上校那时候起就没有人用过。雷薇卡太太没有开灯,就朝大厅走去。她不是凭门锁的响声来辨认方向的。二十八年的独身生活在她身上产生的恐惧感使她不但能够想象出门在哪里,而且能够准确地知道门锁的高度。她两手举起枪,闭上眼睛,猛一扣扳机。这是她生平第一次打枪。枪响之后,周围立刻又寂然无声了,只有细雨落在锌皮屋顶上发出滴滴答答的声响。她随即听到在门廊的水泥地上响起了金属的碰击声和一个低哑的、有气无力的、极度疲惫的呻吟声:“哎哟!我的妈!”清晨,在雷薇卡太太家的门前倒卧着一具男尸。死者的鼻子被打得粉碎,他穿着一件花条的法兰绒上衣,一条普通的裤子,腰中没有系皮带,而是系着一根麻绳,光着脚。镇上没有人认识他是谁。
      ③“这么说他叫卡洛斯·森特诺。”神父填完表,嘴里咕咕哝哝地说。
      ④“卡洛斯·森特诺,”那个女人说,“是我的独生子。”
      ⑤神父又走到柜子跟前。在柜门里钉子上挂着两把大钥匙,上面长满了锈。在小女孩的想象中公墓的钥匙就是这个样子;女孩子的妈妈在小的时候也这么想过。神父本人大概也曾经设想过圣彼得的钥匙就是这么个样子。神父把钥匙摘下来,放在栏杆上那本打开的笔记本上,用食指指着写了字的那一页上的一处地方,眼睛瞧着那个女人,说:
      ⑥“在这儿签个字吧!”
      ⑦女人把皮包夹在腋下,胡乱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小姑娘拿起鲜花,趿拉着鞋走到栏杆前,两眼凝视着妈妈。
    1.在第①段中神父表情的变化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在叙述方式上叫什么?在全文中它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⑤段中作者对不同人关于钥匙的心理揣测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片苍茫
    戴  涛
      白生要去茫县做知县,到恩师大学士多举府上辞行。待白生坐定,多举便让人端上一盘水果,问白生,可识得盘中为何物?白生细细打量一番,说,状如梨,梨有皮,或黄或青,而此果似无皮,白如雪,透如水,学生真不知何方仙果。
      多举抚掌大笑,说,这亦是梨,名晶梨,产地即是茫县。他拿起一个递给白生,白生接过梨来,小心翼翼张开嘴,未等劲咬,只听得一声脆响,一股清香扑鼻,一股甘甜沁脾。
      好梨好梨,白生情不自禁脱口叫道。多举说,当今从皇亲国戚到满朝文武非此梨不吃,茫县可真是个好地方哟。白生忙跪倒,学生一定不辜负恩师之厚望。
      烟花三月,白生起程。一路春色诱人,白生无心恋景,很快便到了茫县。此时一班县衙的官吏幕僚和当地的乡绅名士已迎候多时,寒暄过后便请白生到鸿运楼洗尘。酒过三巡,店小二端上一碟水果,白生见是苹果,随口问道:“咦,茫县不是盛产晶梨么?”小二却面露难色,禀大人,小店什么新鲜果子都有,就是未备晶梨。白生说,入其乡则随其俗,我偏就稀罕这遍地都是的土产。
      听得此言店小二却急了:“禀大人,这晶梨如今实在是想买也买不到了。”白生好生纳闷,便看了看坐在身旁的县丞汪过,汪过立刻端起酒杯说,我等还是一起敬白大人一杯吧。众人也都纷纷应和着祝白大人平步青云。白生于是糊里糊涂地举杯。待酒足饭饱,已是掌灯时分。
      一觉醒来已是第二天早上,白生赶紧升堂。新官上任,自然要漂漂亮亮地审几件案子,可白生在堂上正襟危坐了一整天,不见一人来告,而且一连三天皆如此。
      第四天,白生实在觉得无聊,便喊了退堂,然后换了便服一个人悄悄出了县衙,策马朝乡间跑去。茫县多丘陵,举目望去,层层叠叠的梯田此时一片雪白,清气四溢,悦人眼目。待马跑近,但见一株株一人多高的梨树枝繁叶茂,盛开着朵朵娇嫩的小白花,更有无数蜂蝶翩翩起舞,煞是好看。白生看得如痴如醉,连连喝道,美景美景
      这时,不知从哪儿跑出一男童,上前来捉蜜蜂。捉到后便立刻将蜜蜂撕成两段,随即放在嘴边贪婪地吮着。
      白生问,你吃什么?男童答,蜜蜂。
      白生说,可这小生灵却被你无端弄死了。男童说,我饿。
      白生大怒,饿你回家吃饭呀!家里没饭。
      白生这才注意到眼前的男童竟是如此瘦弱。
      白生随着男童到了他家。几排东歪西倒的茅屋,其中一间,推门进去,白生一惊,四壁空空,只有土坑上躺着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头。白生问男童,你爹呢?男童答,这就是我爹。白生又是一惊。
      从男童家出来,白生又踏进另一间茅屋……当白生离开寨时,心沉得如同铅坠,抬头西望,残阳如血,遍地的梨花也是殷红殷红的。
      你别看这晶梨雪白雪白的,可在我们百姓眼里它可是血红血红的。
      你说每户上交一筐梨给朝廷也算不得什么,可你知道么,这晶梨多么刁钻古怪,三亩地一粒粮食没种,全种了梨树,也只能收得这一筐好梨。
      你问我这日子是怎么过的,挑剩的孬梨到外边换得半年的杂粮已是大幸,余下的日子就靠要饭了。
      回到县衙,白生将县丞汪过叫到书房,阴沉着脸问道,汪大人,你可知道百姓为梨遭的罪?汪过说,知道。白生说,就没办法么?汪过说,有,白大人,您把梨伺候好喽,早点儿像您的前任那样由幽谷迁乔木,离开茫县,此外别无他法。
      白生沉默无语。
      时光荏苒,转眼已是金秋十月,晶梨收获的季节。今年的梨格外好,个儿大肉嫩透着水灵。衙门上下忙得不亦乐乎。总算把梨收齐了,一个不落全装了船。按惯例,由县丞押运进京,临行前白生突然对汪过说,这趟不劳你的驾了,我亲自走一趟。汪过淡然一笑,自当相让。
      一月有余,运梨船终于回归。不出汪过所料,白生果然没有回来。又过了数天,朝廷果然派来了个新知县。汪过旁敲侧击地打听白大人,谁料竟惊出一身冷汗:原来白生送到朝廷的梨不知何故竟然又酸又硬,皇上才咬了一口,梨没有咬下,却将半颗圣牙咬落,于是龙颜大怒,将白生打入死牢。
      腊月二十八,圣旨传来,命茫县砍去所有梨树,永不得再种。百姓闻听此讯,雀跃欢呼,奔走相告,个个操起砍刀奔向自家梨园。进了梨园人人大惊,寒冬时节本已干枯的梨树枝头竟然挂满了朵朵白花……
      是夜,京城,白生被推出午门,天地一片苍茫。
    1.下列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作品开篇以多举荐梨入笔,自此“晶梨”便成了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梨的命运与人的命运相交织,最终演绎出一曲为民谋福者殒身不恤的悲歌。
    B.作品将主要人物置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中,上有贪婪的皇上、多举等权贵,下有狡诈的汪过等地方污吏,白生处境之艰难决定了其反抗态度之坚决。
    C.这篇作品中有许多出乎文中人意料的笔墨,如新官无案审、茫县无粮吃、白生有去无回、梨树永不再种……这种笔法的运用,使故事情节更加曲折有趣。
    D.这篇作品语言较为雅致,“心沉得如同铅坠”的比喻,用语贴切;“雪白”与“殷红”的对比,色彩鲜明;“你别看”“你问我”等人物语言,真切传神,颇具感染力。
    E.“苍茫”,即空阔辽远,无边无际之意。作品以此为题,便寓有作者对百姓深重苦难的怜悯,对父母官孤独悲壮的哀叹,对世道昏暗荒谬的忧愤,韵昧苍凉。
    2.(1)茫县官吏乡绅为白生接风洗尘这一部分内容,在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四天……”一段中,画线的景物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倒数第二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进了梨园人人大惊,寒冬时节本已干枯的梨树枝头竟然挂满了朵朵白花……”应怎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简要分析白生这一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2年人教版高二语文第七单元高效检测(选修 外国小说欣赏)的第三部分试题
  •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
      奥林匹亚的废墟之美,究竟属于哪种美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因而残垣断壁失去部分的构图,也就容易让人通过想象获得。
    ②也许废墟和残垣断壁本身就是美,这种美与其整体建筑结构左右对称有关。
    ③不论是帕台农神庙还是厄瑞克特翁庙,我们推想它失去的部分时,不是依据实感,而是依据这种想象。
    ④我们的感动,就是看到残缺美的感动。
    ⑤这想象的喜悦,不是所谓空想的诗,而是悟性的陶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流水与树根的对话。
      一天,流水遇到了树根。
      流水讽刺树根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树根谦和地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了春天,流水穿过山涧,走过草地,惊讶地看到树根滋养出的鲜花装点了大地。
  • 下面的材料对开平碉楼作了介绍。请根据此段文字内容,为碉楼拟一则宣传语,向游客推介。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在开平市内,碉楼星罗棋布,城镇农村,举目皆是,纵横数十公里连绵不断,蔚为大观。这一座座碉楼,是开平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见证。开平碉楼的兴起,与开平的地理环境和过去的社会治安密切相关。开平地势低洼,河网密布,而过去水利失修,每遇台风暴雨,常有洪涝之忧。加之历史上开平一带社会秩序较为混乱,因此,清初即有乡民建筑碉楼,作为防涝防匪之用。开平作为华侨之乡、建筑之乡和艺术之乡,它的特色在碉楼上都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开平碉楼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碉楼是中国乡村民众主动接受西方建筑艺术,并将之与本土建筑艺术融合的产物,是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馆,让人叹为观止。开平碉楼现正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以下这则消息,按要求作文。
      最近,报上有这样一则消息:2003年,四川南充考生张非考上北京大学。后因迷恋上网误了学业,他被北京大学劝退。2005年高考,张非以703分的成绩并列南充理科状元,考入清华大学。但张非却再次深陷网络,被清华大学劝退。2006年,张非又参加了他人生中的第三次高考,并考出677分的好成绩,名列南充理科第二名。他有意再次报考名校,但却担心学校会因为之前的“劣迹”而“嫌弃”他。
      张非的母亲祝明灿说:“大家只关注我儿子智商高,考分高,其他的很少关注。不会与人相处,不知心疼父母,缺乏自理能力,情商几乎为零。他会真正快乐吗?”
      张非的中学班主任对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说:“张非太纯粹,从不知世俗人际交往的规矩。”“他离常人太远。”
      张非曾经的同学、北大计算机系2003级本科生段某告诉本报记者,张非除了名字与三国人物同音,没给他太深的印象。听到他的名字,多是课堂上老师点名,重复几遍仍无人回答。“无论从哪个方面说,他都并不出名。”
      有的网友说:“张非真牛!”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